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习作模式阶段性小结

发布时间:2020-03-01 20:26: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课堂教学师生和谐互动”主题活动

---“习作教学”模式探究个人阶段小结

新民小学 张瑞青

一、丰富生活,使学生有话可写

老师们常说“作文离不开生活”,作文的本质特点就是通过语言文字再现生活,反映生活,它是作者心灵的流露,是对生活的思考,而不是矫揉造作。如果让学生整天呆在教室里,教师只重视写法,学生势必兴趣缺乏,言之无物,诉之无情,久而久之,学生感到作文太难了、思想压力增大了,未写先怵,就形成了畏惧作文的心理障碍。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对作文概念的理解上必须在讲清作文的本质特点的同时,应该丰富学生的生活,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积极开展多种有益的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通过一定的方法记录下来。如春天到了,带领学生走向自然,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五彩缤纷。三月份,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活动。如开展校园护绿行动,让学生对自己的同学家长朋友进行护绿调查。大家惊讶地发现,原来破坏绿化的行为就在不经意之间。学生人人发出号召,用稚嫩的小手写出了一句句心声:花草树木是我们的朋友,大家要珍惜呀!行动起来,救救小树吧!……虽然只有短短一两句话,可字里行间处处透露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环保的呼唤。长此以往,定然会唤醒学生写真话,写想说的话的意识。再如学校开展运动会,就可抓住时机,因势利导,让学生写写“我”是怎么参加比赛的?“我”是怎样观看比赛的?运动会有感!结果许多学生写得有声有色,有100米“飞人”大赛的的:“我屏住一口气,眼睛死死盯着终点。发令枪一响,我就象离弦的箭一样,“嗖”的一声飞了出去。”有写看老师的比赛项目的:“老师们个个精神抖擞,站到起跑线上,先活动活动身体,做好准备,一看就经验丰富。开始了,老师们个个不甘示弱,跑到位臵, 1 抱起排球就跑。同学们在一旁不断地加油着,场上气氛十分活跃。”……如此真情实感,让人读来不由会心一笑。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作文的本质特点,不要求太高,对学生克服作文的畏难情绪有较大的帮助。

二、指导观察,让学生有米可炊

俗话说:“不会观察,就不会作文。”在心理学的书籍中我曾经看到,人的知识80%以上是通过视觉感知而获得的。由此可见,学生只有细心地有目的地感知事物、观察事物,才能发现生活中的大量写话素材。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喜爱观察,但却缺乏观察能力,不会观察。因此,就要求我们创设条件,指导学生观察。比如说,为了让学生有物可以观察,我就在平时课外作业中布臵一些特殊的作业,让学生在家亲手在花盆中种大蒜,定时做记录;买个小鱼缸,养几只小蝌蚪,养两条金鱼,定时喂食。空余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相互交流:大蒜发芽了没有,小蝌蚪变样子了没有,金鱼一次需要喂多少鱼食,让学生提高观察的兴趣,并随时指导观察方法。过一段时间后,我让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果不其然,很多学生栩栩如生地描写了蝌蚪的样子,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有的学生详细记载了大蒜从种下到发芽经历了几天时间,叶子颜色的深浅变化。还有的学生是这样写金鱼的:我给金鱼起了个名字。一条叫水泡眼,因为它的一对眼睛就像两个大水泡一样鼓鼓的。另一条叫黄金衣,因为它全身披着金黄的鳞片。两条金鱼成天摆着扇形的大尾巴在鱼缸里悠闲地游来游去。……正因为通过细致地观察,学生才能抓住特点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生动。

三、打好基础,让学生稳步发展。

作文训练,其实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不但要懂得遣词造句,而且要懂得分段、布局、谋篇、确定中心思想,所以,作文需要 2 有一定的基本功。有的学生语文基础差,基本功不扎实,因此,写起作文来难度很大。根据这一情况,作文要从打牢学生的基本功入手:一是扎实抓好口头表达基本功,由讲促写。口头表达训练从组词、造句,到要求学生看图说几句话或一段话,再把说的写下来,这样由易到难,学生容易接受,也容易做到。二是指导学生写好短文。如写日记,看图写短文,把一件事情按顺序写下来等,其中应以写日记作为常练之内容。在指导写日记时,要根据小学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日记内容各有侧重。例如,三年级侧重于摘抄好词、好句、优美片断,四年级侧重记事、写人,五年级可以在

三、四年级的基础上学习写景、状物,六年级在三至五年级的基础上开始写读书笔记。这样通过引导学生扩展自己的日记内容,使学生由抄到写,由易到难,不断提高自己的日记水平,为各年级学生写好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对学生进行分段、布局、谋篇和确定中心思想的训练。这样通过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基本功训练,学生的作文基本功不断加强,而有了一定基本功,学生作文的难度也就大大降低了。其实,这些我也是从一些好的教师那里学来的。

四、创设情境,激发习作兴趣。

当你去完成一件你很不乐意做的事时,你会觉得这件事很难。小学生完成作文也是同样的道理,当学生在毫无热情的情况下去完成“任务式的作文”时,作文的难度相对就加大了。因此,要帮助学生克服畏难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是十分有效的。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为教师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提供了广阔天地。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要强化兴趣教学。小学生的好奇心强,能适时地利用小学生这一心理特性,往往能收到好的效果。一次作文课,我带学生到小花坛观察花卉,雨后的各色花朵娇嫩欲滴,一尘不染,与同学们幼小而纯洁的心灵相得益彰,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3 十分惹人喜爱。此种美景,深深地打动着同学们的心,又因身临其境,作文起来自然热情高涨,不仅完成得快,而且语句也生动,内容也充实。二是在命题上做文章。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命题能大大激发学生的热情,使他们有一种写作的冲动。反之,一个平淡无奇、老套呆板的题目会令学生热情骤减。如有一次,写作一篇以“眼睛”为内容的作文。我没有像往常一样事先命好题,而是鼓动学生开动脑筋,根据自己对班长的了解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学生倍感亲切,兴趣大增。转眼间,《假如我有一双火眼金睛》、《老师的眼睛》、《妈妈的眼睛》等一个个充满童真稚气的好题目脱颖而出。三是开展多种形式,培养竞争意识。以竞争促热情,如开展作文竞赛、设臵习作园地、进行优秀作文讲评、注意写好评语等都可以用来激发学生习作热情。要注意的是使用这些方法时要推陈出新,富有创意,不落俗套。

记叙文阅读课课堂教学模式阶段性小结

阶段性小结

阶段性小结

阶段性小结

阶段性小结

阶段性小结

阶段性小结

阶段性小结

阶段性小结

习作教学阶段性总结

习作模式阶段性小结
《习作模式阶段性小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