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知耻而后勇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1 17:19: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三课 知耻近乎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什么是自尊、知耻,了解自尊与自傲、虚荣的不同。

2.知道自尊知耻是个人良好品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 3.培养个人的知耻之心,提高辨别善恶、荣辱、是非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采取正确的方法面对羞耻感,从“知耻”而“记耻”,“记耻”而奋发,发挥羞耻心的积极作用。

2.正确对待自尊与虚荣、自尊与自傲,学会自尊,学会尊重别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个人勇于承认错误、改过自新、对他人和社会履行应尽义务的态度。 2.树立在个人交往和社会生活中讲道德、负责任的价值观。

3.增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把个人的荣辱与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结合起来,树立为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理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羞耻之心,义之端也”,“什么是自尊”,“自尊与自傲、虚荣的区别”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羞耻之心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改变陋习,培养良知”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课时安排: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做人从知耻开始

导入新课1:生活在线(教材p22) 讨论:(1)小明和小刚到底谁赢了这场“比赛”?为什么?

(2)如果你是小明的同学,准备如何让小明提高认识,改正错误? 问题提示:要让小明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要有羞愧之感。

导入新课2: 生活俗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老百姓骂人的话很多,但最毒的莫过于“你这个畜牲。”

讨论: 如果别人用这句话骂你,你会有什么感受?这说明了什么? 教师小结:在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中,廉耻历来被视为“立人之大节”,“耻之一字,乃人生第一要事”。这就是说每一个人都要树立一种观念: 新课讲授

羞耻观念,就是对自己言行的过失和对自己不道德、不负责任的行为要有羞辱惭愧之感。(板书)

一、羞耻之心,义之端也

活动内容:关于“设立免监考考场”的讨论(教材p23) (1)说说自己是否赞成学校设立免监考考场。为什么? (2)学生考试作弊有什么危害? (3)培养知耻之心对克服考试作弊行为有怎样的作用? 问题提示:培养知耻之心对克服考试作弊行为有怎样的作用? 考试作弊是一种不诚实、不道德的行为,它的危害不仅在于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一个人不知廉耻的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讲,设置免监考考场本身就是对学生自觉学习、严于律己、自尊知耻品德的认同和鼓励。当然,造成考试作弊的原因很多,如考试制度是否合理、考试内容是否合适等,但这并不能成为一个人考试作弊的借口。培养学生的知耻之心,虽不能保证从根本上消除考试作弊现象,但有利于增强个人自律,形成良好的道德评价氛围。

设计意图: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设立免监考考场”问题,(也可以围绕“设立免监考考场是否能够杜绝考试作弊现象”组织学生展开辩论)最终结果是让学生明确免监考本身是对学生道德品质和自我约束能力的信任和考验,它虽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考试作弊,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耻之心。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既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应注意对活动的控制和引导,及时加以总结,充分强调培养知耻之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教师小结:设立免监考考场可以培养学生的知耻之心。培养羞耻之心,有何重要意义? 知耻之心,能使人形成良好的品德素质。(板书)因为,知耻之心,使人在内心建立起善恶、是非、美丑的标准;

知耻之心,能使人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板书)因为,能使人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感到羞辱,从而使人改过自新,自觉地按照社会要求去履行义务,不做有损自己人格的事情。 活动内容:你说我说 讨论:有人说:“犯错误是青少年的权利。”我们每个人成长的每一步,都和我们的犯错误分不开。当你因犯错误受到批评和指责而感到羞耻的时候,你又会怎么做呢?这样做的结果又是怎样的?

问题提示:在感到羞耻的时候,我会做什么? 羞耻感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反应,感到羞耻的时候,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有人会掩饰自己的真实感受,用大笑或玩笑来掩饰羞耻感,分散他人的注意,进而将自己大部分的心理活动隐藏起来;有人会压抑自己的记忆,以免给自己带来痛苦和羞耻;有人会变得激动、易怒,甚至用暴力、报复的方法来避免羞耻、保全面子;有人会自我责备或责备他人,对自己和他人失去信任,进而远离他人;有人则采取积极的方法,在知耻的基础上记住耻辱,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生活中的积极方面,努力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教师说明“我们每个人成长的每一步,都和我们的犯错误分不开。”主要是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自己的成长,从而使学生在讨论中抛弃对自己“所犯错误不好意思说”的思想。另一方面,这一讨论要使学生在讨论明确“羞耻心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它既可以鼓舞人的斗志,也能摧毁人的信心”,从而引导学生通过下面一个环节“耻辱戒指”的故事讨论怎样发挥羞耻心的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影响? 阅读感悟:“耻辱戒指”的故事

加拿大工学院的毕业生都佩带着一枚与众不同的戒指——“耻辱戒指”。原来毕业于该校的一名工程师由于设计错误,使得一座大型桥梁在交付使用不久就倒塌了。为汲取这个惨痛教训,学院买下这座桥梁的钢材加工成戒指。长期以来,学院的毕业生手戴“耻辱戒指”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在工作上认真仔细,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请回答:

1.加拿大工学院在事故发生后,有没有想方设法逃避责任?为什么? 2.从加拿大工学院的做法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问题提示:1.没有想方设法逃避责任。因为试图掩饰错误、逃避现实,或是采取不正当的方法来保全面子,往往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耻辱和痛苦。

2.启示:当我们感到羞耻的时候,正确的方法是由“知耻”而“记耻”,由“记耻”而奋发,这样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教师小结:当我们感到羞耻的时候,正确的方法是由“知耻”而“记耻”,由“记耻”而奋发,发挥羞耻心的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影响,这样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发挥羞耻心的积极作用,能够催人奋进,不断进步。(板书) 过渡:羞耻之心对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使人形成良好的品德素质,能使人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能够催人奋进,不断进步。它对社会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活动内容:“改变陋习,培养良知” 活动要求:(1)学生仿照教材p25举出一例生活中见到的社会陋习;

(2)根据学生列举的陋习和班级实际情况,就某一陋习进行讨论,分析原因和危害,并向有关部门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问题提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人会因为缺乏羞耻心而作出有损公德和人格的事情。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无耻必然无德,社会上出现的坑蒙拐骗、盗窃抢劫、走私、贩毒、吸毒以及凶杀、黑社会等丑恶的社会现象;有的经商者,以假乱真、缺斤少两,坑害顾客;有的行医者,视有无“红包”以及“红包”的大小开药、住院、动手术;日常社会生活中,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破坏绿地、损坏公物、在古建筑上乱刻乱画、说粗话脏话、稍有摩擦发生口角乃至大打出手等种种缺乏公德、伤风败俗的社会现象,都与这些公民缺乏廉耻之心有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充分发现、列举身边和社会生活中不知羞耻的现象,目的不是引导学生看社会的阴暗面,而是要强调培养知耻之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知耻之心落实到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上。

活动建议:教学中应强调两个方面:一是不知羞耻的行为不仅损害社会公德和他人利益,同时也有损自己的人格;二是才能转化为个人自觉的行为习惯,做一个文明优雅的人。本活动可以就社会生活中某一无耻、无德现象进行讨论,分析原因和危害,并向有关部门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教师小结:从对社会陋习的原因和危害分析,可以看出:羞耻之心,对社会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羞耻之心,能引导公民树立道德责任感,切实履行社会道德义务;能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定。(板书)

从对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可以得出:如何培养羞耻之心? 培养羞耻之心,就要按照社会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板书)

过渡:羞耻之心关乎个人的成长,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羞耻感与责任感

阅读感悟一:教材p26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坐落在南京市江东门。每年,各界人士及青少年都要来此敬献花圈并进行祭奠活动,提醒人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向上,振兴中华。”

请问:我们为什么要“勿忘国耻”? 问题提示:因为:①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既有其辉煌璀璨的一面,也有其阴暗屈辱的一面。对国家和民族的道德责任感,从某种角度上说,是在民族耻辱感的基础上萌动、产生和发展的。只有勇敢正视“耻辱”,并从中汲取动力的民族,才是伟大的充满希望的民族。②自尊知耻,可以转化成为一种精神动力,可以转化成为民族的凝聚力。“勿忘国耻”可以激励中国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从而促进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

教师小结:羞耻之心能树立公民对国家和民族的道德责任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励中国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从而促进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板书) 阅读感悟二:见教材p30拓展天地“勿忘国耻奋发图强”

20世纪初,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曾碰到一个洋人的寻衅。那个洋人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就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义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一年之后,徐悲鸿的油画就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此后数次竞赛,他都得了第一,他的个人画展,竟轰动了整个巴黎美术界。这样令人惊叹的成就,是那个洋人远远不能及的。

提问1:从徐悲鸿的身上,你觉得他的成功除了坚实的基本功外,还有什么重要条件呢? 提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是他成功的重要条件。

提问2:请你列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例,谈谈使你最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事件。 提示:香港回归等

提问3:请就“勿忘国耻 奋发图强”为题写一篇演讲稿。要求:例举事实,充满激情,条理清楚,字数不少于500字。

活动建议:这一活动是本节课的深化,提问

1、2可在课堂完成,提问3可作为作业;如有条件,也可结合主题班会,开一堂以“勿忘国耻奋发图强”为主题的班会课,把提问3改在学生课前准备,课堂上进行演讲比赛。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做好班会课的各项准备工作,如班级布置、主持人、评委等。

或可结合教材p30“徐悲鸿欧洲留学的故事”开一个“勿忘国耻 奋发图强”的故事会。介绍梅兰芳蓄须明志、邓世昌甲午殉国、鲁迅弃医从文、林则徐虎门销烟、朱自清拒领施舍、周恩来少年立志、钱学森毅然归国、詹天佑自修铁路、李四光地下寻宝等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的小故事。

知耻而后勇

知耻而后勇

知耻而后勇

知耻而后勇

知耻而后勇

知耻而后勇

认真汇报工作 知耻而后勇

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推荐)

《1942》幸存者的幽默——历史让我们知耻而后勇

知耻而后勇,永葆先进性党性分析材料(百度稿)

知耻而后勇教案
《知耻而后勇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知耻者而后勇 教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