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百家讲坛》之《易中天品三国魏武挥鞭说曹操》

发布时间:2020-03-03 01:08: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课程名称:百家讲坛之易中天品三国---魏武挥鞭说曹操 班级:数学与应用数学101班 学号:201012010111 姓名:许娟

1、列举本学期所学通识教育讲座的5个专题的题目(每个10分) ①:真假曹操 ②:奸雄之迷 ③:能臣之路 ④:一决雌雄 ⑤:大江东去

2、叙述某个专题的具体内容,并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不少于1500字) (专题内容占20分,心得体会占30分) 答:专题题目:易中天品曹操:能臣之路

曹操一生可以说是既狡诈又老实,既温情又狠毒,既宽容又报复,易中天先生给他的评价是:可爱的奸雄。难道,曹操在刚出道时就想做奸雄吗?年轻时的曹操又有着怎样的理想和抱负呢?曹操因为被推举为孝廉,又有身为高官的父亲做后台,所以在二十岁的时候就顺利进入官场。然而不久一件突发事件却令曹操陷入了进退两难的政治漩涡:进,则得罪当今权贵,失去大好的政治前途;退,则违背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权贵同流合污。那么,意气风发的曹操该何去何从呢?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句话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处在治世就是能臣,处在乱世就是奸雄;第二种解释,治理天下就是能臣,扰乱天下就是奸雄。曹操举为孝廉,担任郎官,这就向仕途迈出了第一步。再加上曹操是朝中有人,曹操的祖父曹腾是皇上信任的宦官,曹操的父亲曹嵩也在朝中为高官,所以曹操没过多久就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北部尉这个职务是不好担任的,洛阳是京都所在,这个地方满城都是冠盖,都是权贵,这些权贵和他们的家属,和他们的子弟,和他们的仆人,从来就是不把王法放在眼里的,从来就是要为非作歹的,也从来就是没有人惹的起的。可是首都地区的治安是不能不维护的,怎么办呢?所以非得有一个特殊的人,这个人得不信邪,这个人还得有很多鬼点子,能够治住这些权贵,必须有这样的人去担任那个副县级的公安局长才镇得住这个地方。而曹操恰恰是这样一个人,胆子又大,点子又多,谁都不怕,所以说他去当这个官是非常的合适。

事实上曹操担任洛阳北部尉以后不辱使命。曹操上任以后,看见这个衙门破败不堪,曹操做的第一件事是严明法令,然后自己坐在衙门里,准备审案子,果然就来了个不怕死的。蹇

硕的叔叔蹇图,因为蹇硕是当今圣上最宠爱的宦官,权重一时,炙手可热,所以他的叔叔也不把什么法令放在眼里,公然违禁在晚上走,喝醉了就在街上走。当时发布了戒严令,也叫宵禁令。他不但晚上在外面走而且是喝醉了酒,被曹操手下抓了进来,曹操升堂:一点也不给面子,直接乱棍打死。曹操胆子大,所以他才敢秉公执法,棒杀蹇图。在这里,曹操的能臣形象跃然纸上。

通过易中天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年轻的曹操的确是个“治世能臣”,不管是做拥有实权的洛阳北部尉,还是做虚职的议郎,曹操都尽职尽责。然而当时权归当道,使他空有以腔报国热情却难以施展,最终曹操托病辞官。曹操难道不想做能臣了吗?

年轻的曹操可能还不懂得一个道理,就是做一个能臣是要有条件的,第一,要看时世,只有在治世才可能做能臣,如果在乱世,那恐怕就只能像诸葛亮《出师表》说的那样,“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第二呢,要看政局,政局如果混乱那也是做不成能臣;第三要看人主,就是这个皇帝是个昏君呢还是个明君,如果是昏君你也做不成能臣;第四,即便是治世、是明君、是一个好的政局,那你还要看皇帝兴趣。

曹操的时代,就是豺狼当道。他担任地方官的时候,曾经下大决心用霹雳手段整顿秩序,令行禁止,雷厉风行。他罢免贪官,打击不法,邪恶势力提起曹操无不谈虎色变,甚至逃之夭夭。然而怎么样呢?找他茬子告他状的小报告也不断送达御前,朝廷则多次发出变更他任职的调令。

从此,曹操把朝廷和官场都看透了。他清楚地看出,东汉王朝已不可救药,天下大乱已不可逆转。即便不乱,腐朽的朝廷和官场也不需要什么“治世之能臣”。深感报国无门的曹操不再建言献策,并谢绝了朝廷的又一次任命,回到家乡,筑室城外,闭门读书,闲暇时以狩猎自娱。当然,他并没有死心,仍然在关注着国家的命运。

曹操再次出山时,时局已十分动荡。公元189年,灵帝驾崩,留下14岁的儿子刘辩和9岁的儿子刘协,根本控制不了局势。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士人集团和以“十常侍”为代表的宦官集团在宫廷斗争中两败俱伤,政权落到了西北军阀董卓的手里。董卓一伙,在当时的士大夫们看来简直就不是人。董卓是虎,吕布是狼,他们的部下则是野狗。总之,董卓废立皇帝,屠杀百官,秽乱后宫,他的士兵们则在洛阳城里烧杀掠抢,奸淫妇女。大汉王朝的首都,变成了惨绝人寰的重灾区。

这是不得人心的,也是不可能得到地方支持的。相反,董卓成了全国各地共同声讨的对象,他也控制不了地方。一方面是朝纲紊乱,另方面是烽烟四起。所以,公元189年董卓入京后,大汉王朝就实际上灭亡了,从此天下大乱。

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中央政权失去控制之后,拥兵自重的地方官就成了割据一方的诸侯王。帝国境内,开始了地方自治、军阀割据和诸侯兼并。曹操是肯定再也做不成什么“治世之能臣”了,他必须重新考虑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

在我看来,曹操虽然调皮捣蛋,不守规矩,胡作非为,但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纨绔子弟。第一,他才艺过人,文章写得好,文笔非常之好,自己就是文学家;第二,武功好,据说曹操有一次行刺张让的时候被人发现,他是用手执戟,一边武戟,一边往后退,全身而退。武艺好,而且好读书。这点非常重要,好读书,尤好兵书,跟据史书上的记载,曹操终其一生都是爱读书的,即便是行军打仗的时候也手不释卷。而且,曹操制军更多的属于法家思想体系,赏罚分明 唯才是举 ,机智灵活 应变能力强, 坚强自信 富有乐观主义精神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透露出他的雄心壮志,那么这样一个有着雄心壮志又是一个文武全才,又很狡猾的人,当然就是乱世当中平定天下的人。

《百家讲坛》之《易中天品三国魏武挥鞭说曹操》(材料)

易中天品三国曹操感悟

百家讲坛三国演义 魏武挥鞭第一集大江东去(推荐)

易中天品三国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

易中天品三国赏析

易中天品三国读书笔记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

《百家讲坛》之《易中天品三国魏武挥鞭说曹操》
《《百家讲坛》之《易中天品三国魏武挥鞭说曹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