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谈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

发布时间:2020-03-03 19:38: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谈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百灵庙第二小学

乌力吉敖日希

小学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少年儿童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传统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小学音乐课程有六个模块组成:《歌唱》、《演奏》、《音乐与律动》、《音乐与戏剧表演》、《音乐活动》、《音乐欣赏》。其中《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学生由于受生活体验和知识面的限制,不可能对所有音乐作品都感兴趣,喜欢的则听,不喜欢的就表现出厌烦情绪,这样一来,音乐欣赏课常常收不到预期的效果。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实践中,我把“听、动、创、视”等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去感悟、理解、鉴赏音乐,从而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音乐变成实实在在的,可以用心去触摸、去感应、去体会的情感艺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聆听:

以音乐要素为基本单元,以作品为媒介,创设聆听音乐的细节。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做到什么? 这个 过程应该是对音乐的把握上的要求,不是指离开音乐说教式的空谈,瞎想,而是有对于音乐作品主题旋律,主题思

想内容上的理解与掌握。譬如:听到什么?学生一般情况下都会说,听到动物的叫声,听到人的歌声,或者火车

声,风声、雨声、雷声等等,教师要利用这个资源,引导到音乐上来,不要让学生漫无边际的瞎猜,瞎想,乱说一

气,不负责任的话,要引导学生准确地思维,判断,想象音乐事物。在看到什么?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学生说什么

呢?学生大多数都会说,我看到了画面上好看的景色,迷人的景色,可爱的什么什么!等,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引导

学生看到音乐,从哪里来的?声音是什么样的?速度是快的还是慢的?是热情的还是奔放的?是高兴的还是悲哀

的?愤怒的还是激扬的?等等,教师要关注音乐本体,关注学科知识。关注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想到什么?这个环节应该让学生说些什么呢?这里更值得深思熟虑,往往学生最爱说:“我看到了马在嘶叫,”特别具象的事物,这样好吗?不一定都好,主要看音乐中是否真的有具象的事物,要是没有就不要瞎说瞎猜。音乐具有想象力我们大家都非常清楚,但也不要乱说,离开音乐本体,离开音乐描写的事物就要闹笑话了。我们曾经对音乐教育刊物上《百鸟朝凤》一曲有过争议,由于学生的背景不同,对音乐的感受也不同,这首美妙的音乐,在农村孩子的音响世界里,产生了不是凤凰在歌唱,而是鸡在叫;这与音乐的本体大相径庭。有人说这是笑话,有人说,应该这样,学生的亲身感受就是如此,不应该强调学生千篇1律的感受!这么说,学生的感受不对也对吗?其实,我们应该承认现实,容许学生有异样的感受,但也要引导,学生产生高一个层次的感受,正确理解音乐。这个问题我到有个想法;首先,认可学生的初步感受。其次在教师加工、引导音乐文化背景音响后,再让学生产生新的感受,这样学生会慢慢理解音乐,关注音乐,学生听的多了,看的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会有音乐的判断力、想象力;思维以及创造能力的。做点什么?学生自由想象,发挥个人特长。唱一唱、跳一跳、演一演、画一画等,记住不能离开音乐本体,针对音乐去进行活动。提倡要有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教师的评价,自我评价等。

二、节奏:“节奏是音乐的骨干,是音乐的基础”.

方法:为主题音乐设计符合乐句结构及音乐情绪的节奏教学模式,用乐器和声势模仿节奏:“拍手、拍腿、跺脚、捻指、打口哨”等,产生对音乐的共鸣。假设:欣赏《船工号子》,学生在每小节的后面击掌,喊出“嗨 咗”,突出劳动号子紧密有力的节奏、一领众合的演唱形式,既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又很快领悟了中国民歌劳动号子。加进演唱主题旋律,体会音乐作品内涵。这一类作品需要有选择地进行欣赏。

目标与效果:这是一首民族音乐,节奏简单,表现了长鼓节奏模式,和音乐配合相当和谐,符合音乐情绪和主题风格,学生边听边合着节奏击拍,进入音乐的情绪之中。主题音乐是乐曲的核心,我们要把握。

(目标)演唱并熟记主题音乐

(效果)学生更能深刻地领会音乐的发展与变化,能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

(方法)熟悉主题最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哼唱主题。学生注意力集中在体会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感、音乐题材及音乐风格上。

三、体态律动与舞蹈设计

目标:音乐要素情绪、旋律、速度、音色。

方法:聆听、动作反应。边听边律动,在律动中体会乐曲的意境和情感,在参与的过程中愉悦身心。 内容:器乐作品,舞蹈作品。

效果:用肢体语言理解表现音乐,学习效果会好。

它是聆听者对音乐的即兴反映,根据音乐的情绪状态及其变化如旋律的高低,速度的缓急,音色的明暗等通过

动作来体验这一过程。这一类的作品大多为器乐和舞蹈作品。

四、乐器演奏: 乐器演奏是学生表现音乐方式之一。

打击乐器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乐器。教师要进行适当加 入,使课堂活跃,帮助学生进入音乐之中。

方法:乐器参与,利用母音哼唱音乐主题

目标:学生试着在原来的主题音调基础上加快速度,用乐器演奏出来,感受旋律变化。

效果:对作品的理解共鸣.

五、歌唱: 歌唱是人声表达情感的最直接、最方便的一种方法,孩子高兴时都喜欢用歌声来表现。

是什么引起

的歌唱欲望?只有孩子们愿意唱,他们才能真正体会到唱歌的欢乐,将作品能够唱出来的交给学生让其充分地创设 新的学习欣赏形式,培养歌唱的习惯及演唱技巧。

目标:唱主题音乐,了解作品思想感情。 方法:用自己甜美的歌喉演唱歌曲。

内容: 声乐作品!1—6年级教材为主,其他声乐作品也有,少一些。

效果:会唱,音准,不跑调,歌词准确,有表情;能够表达自己与作品的思想感情。

关注点:学生参与演唱,情绪与效果。

六、图形音乐:借助奥尔夫的音乐欣赏教学法进行。

将乐曲用图形表现出高低起伏的旋律,再现音乐的主题。帮助学生记忆音乐,理解作品,提高欣赏能力。

目标:将作品歌曲乐曲的旋律线条画出来,简单地说就是,把听到的作品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达出来。

方法:用点、横、竖、三角、方块、圆形、动物、植物、人物都可以表现出来自己听到的作品内容。

内容: 欣赏音乐中的适合学生年龄段需要的所有作品音乐。 效果:非常形象和生动 利于掌握音乐作品。

总之 音乐是一门既有技术性,又有整体性、审美性的学科。音乐欣赏是实践性极强的分支,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将音乐欣赏作为教育的重要手段,起到培养和发展人的想象力、创造力的重要作用。同时,实践又是有效联结音乐欣赏“教”与“学”的桥梁,实现音乐理论与艺术实践的统一,理性与感性的统一,更符合音乐艺术极强的创造性的特点。

小学音乐欣赏课之我谈

小学音乐欣赏课反思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法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法

谈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_音乐欣赏课教案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

如何教学小学音乐欣赏课

谈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
《谈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