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08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03 10:07: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08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

【摘要】从08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四余年,它爆发的原因复杂难解,对世界的影响更是深远。金融危机的爆发是资本主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引起我们对新自由主义的反思。危机过后,中国当局通过调整政策与完善制度,力使中国摆脱金融危机的牢笼。本文着力于08金融危机爆发原因以及应对策略,提出个人的思考与见解。

【关键词】金融危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对中国影响及应对,世界经济走势预测

08金融危机的爆发来,美国的经济一路呈现滑坡趋势,有学者认为美国至少削弱了自己在未来3~5年内的世界经济地位,然而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经济地位在短期内是不可能被超越的。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所引发的一些列从金融行业到经济实体的蝴蝶效应,波及了世界各国。在经济降温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深层剖析问题发生的原因,以求得世界经济健康,快速复苏。

一.金融危机的成因

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学界专家学者对于危机的成因进行了全方位的分解,有学者将金融危机的爆发归因于生产过剩,有学者认为美国金融危机实质上是信用危机,也有学者认为是因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结构的不对称,总之,一切原因都指向一个方向,那就是美国在急于扩张的同时没有遵循经济的发展规律。

而我认为,危机的形成是因为资本主义世界忽略了群众的收入与有限消费。首先,资本主义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忽略市场原本的消费能力与限度,急于扩张自己的经济势力,以金融衍生品为保证追求更高的资金贷款,妄想用杠杆原理以小点撬动大点,从而导致生产的极度过剩,人民的超前消费;其次,新自由主义的时兴,使得国家在自由贸易中丧失了一部分的发言权,金融市场脱于管制,导致21世纪初,虚拟经济早不再附着实体经济,而是自我孵化,自我膨胀;再者,市场上的投机者昌盛,总是想通过投机谋取更大的利益;最后,金融危机的爆发 1

更是因为美国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选择产业时,将具有丰厚利润的电子高新产业锁定在国内,将人力密集型、高污染的制造业等投放在中国等发达国家,以此建造空中楼阁,以使自己在面临危机是不能做出有效调整,没法保证基础产业。

美国的新自由主义反对凯恩斯的政府应适当干预经济的理论,以自由发展贸易为信条,使得美国政府丧失了在经济活动中的干预能力。马克思经济理论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由于与私有制的矛盾,必然会周而复始的产生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必须有高度发达的信用关系和信用制度相配合。新自由主义的错误思想,资本主义以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至此,资本的弊端在经济危机中得以严重凸显。

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策略

(一)中国的出口贸易缩水

大批出口导向型中小公司倒闭破产。中国作为新兴发展中国家,以美国为主的不少发达国家,将高耗能、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投资到中国,随着西方经济泡沫,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投资必定大大减少,导致中国的加工企业濒临瘫痪,甚至破产。

(二)中国股市动荡,出现大幅下跌局面

2012年10月26日,华尔街日报又爆出周五全线股市大幅下挫的报道,中国股市再稍稍回暖后,又出现反复,可见在中国未能摆脱金融危机的余震。

(三)中国外汇的极度缩水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元贬值,中国一直实施出口导向型经济策略,因此在长期贸易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美元,金融危机是中国的外汇缩水严重。

(四)金融危机加剧了中国的贸易摩擦

众多学者认为中国的贸易摩擦加剧是因为美国等发达国家为抑制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并提起其他国家对中国商品进口的警觉性,从而引起了羊群效应。

而我认为除此原因之外,更是由于全球经济的滑坡,使得一些国家想趁机钻中国市场不规范的空隙,从另一个角度,提高中国进口商品价格以保护国内产业同时,利用罚款等谋取额外的利益以补贴本国企业。

中国在金融危机后,应该及时调整政策方针,第一,应该加大力度研发,减

弱对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的依赖;第二,加大对股市交易的管制,防止一些个人或国家以套汇为目的扰乱本国股市;第三,中国持有美元比重较大,金融危机后不少学者分析了其利弊,中国当局应该调整一篮子货币中美元的比例,利用提供美元贷款、进口采取美元支付等措施消耗一些美元的外汇;第四,有关于绿色壁垒、知识产权侵犯、反补贴贸易等贸易摩擦方面,中国在与他国保持友好关系同时,应该尽快建立起有关预警机制,能够达到预防摩擦的效用,此外,还应增强企业的法律意识,培养法律专人,在出现摩擦时,能够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第五,美国金融业酿成的信任危机也提醒中国对金融机构实施严格管制,切忌信用泛滥酿成大祸。

另外在探讨金融危机对中国影响的同时,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些潜在的威胁,这些潜在的威胁很大可能会来自于发达国家的自身保卫措施。比如美国,这个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会采取怎样的战略,来挽回眼前局势,而这些策略是否会对中国经济造成伤害与威胁。有学者认为美国第一步将先逐渐收回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第二步再利用回笼的资金注入一个或几个成本最低的发展中国家,等到赚取足够利润,就会实施第三步,将资本迅速抽离投资国,收回美国本土。我同意这种观点,数据显示,美国在华投资款项已经有初步回收趋势。中在现阶段应该严格规范美国投资及收资的审核程序,防止自己成为美国阴谋酝酿的战场。

三.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走向

(一)世界经济的增长缓慢,某些国家持续衰退

据IMF最新《世界经济展望》中提到,经济复苏再继续但势头有所减弱。在先进经济体,当前增长率过低,失业状况五大得到显著调整,在主要新兴市场经济日,一度强劲的增长已放缓,。相对于2012年4月的预测,将2014年先进经济体增长率有2.0%调低到1.5%,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率从6.0%调低到5.6%。

(二)新兴市场热度大减

亚洲作为新兴市场的最大根据地,随着发达国家经济衰退,海外投资必然会随之减少,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必然会受到冲击而降低其经济收益。

(三)美国经济地位下滑,将减弱其在世界范围的发言权

短期来看,美国依然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但是长期观摩,美国的经济地位已经在逐渐下滑,世界经济环境也因为信贷紧缩、欧美地区房价下降、家庭收支不平衡等因素而变得动荡不安,美国已经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应接不暇,美国当局放缓对外投资脚步、紧缩信贷等措施不足以维持美国在世界的经济地位,使得美国国际信誉受损,这将减弱美国在世界的控制发言权。

(四)中国有望在金融危机中起到稳定器的作用

中国最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实体,中国当局在金融危机中采取积极措施,抑制了中国经济的下滑。在2009年3月,中国在美国遭到金融危机侵袭后,不仅没有抛售美元,反而买进美元,以致使中国成为美元的最大持有国,可见中国有实力、并勇于演好稳定器这一角色。

但是持有衰弱国外汇必然会对中国自身造成一定滞碍,中国可趁西方经济疲软之际,促进海外投资,伸出援助之手,以促进本国经济向着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向逐渐转型。

参考文献:

[1] 杨继业.2008年金融危机成因探析[A] .江西金融经济大学学报2010年4月,F831.59.

[2] 左安磊.后金融时代中国国际贸易摩擦的特点趋势及对策[A]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2012,F752.

[3] 甄炳禧.金融危机下的世界经济走势及对中国的影响[A] .世界金融危机与经济问题专论 2009,F113.

[4] 赵春明.后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启示[A] .观察家札记 2012,F721.

[5] 张明.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走向[A] .中国社会科学院专题.ECONOMIC FOCUS 2012.

[6] 孙杰.全球危机对欧洲经济的影响[A] .“金融危机与欧洲经济”研究专题 2012,F382.

[7] 张远.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及中国的应对之策[A] .解 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8] IMF对外关系部.新闻发布稿第

12、358号.2012年9月

IMF《世界经济展望》2012年10月修正版,等等

(来自IMF官网)

08金融危机思想汇报

浅谈国际金融危机

08金融危机研讨会演讲稿(推荐)

审计体制改革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推荐]

国际金融危机与马克思主义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国际金融危机现状与走势

没有约束的贪婪解读08金融危机

工会应对金融危机思考措施

金融危机与经济法的思考

08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
《08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