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湖南信用社考试资料

发布时间:2020-03-02 20:39: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名词解释

1、商业银行

2、商业银行资本盈余

3、活期存款

4、定期存款

5、储蓄存款

6、利率风险

7、信贷风险

8、流动性风险

9、消费贷款

10、证券贷款

11、信用贷款

12、抵押贷款

13、担保贷款

14、活期贷款

15、定期贷款

16、透支

17、贷款承诺

18、信贷额度

19、循环周转限额信贷 20、票据发行

便利

22、贷款证券化

23、代理融通

24、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

25、

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OWs)

26、自动转账服务账户(ATS)

二、填空

1、商业银行的性质可以表述为以__________为经营目标,以__________为主要

业务的企业法人。

2、__________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

3、现代商业银行主要通过以下两条途径产生: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4、商业银行的雏形是__________。

5、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职能是建立在__________职能和__________职能的基础

之上的。

6、商业银行的业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__________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1、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 经营货币资金

2、信用中介

3、资产阶级按股份制原则建立自己的银行 高利贷性质银行改变自己的经营方针

和组织形式

4、货币兑换业

5、信用中介 支付中介

6、资产 负债 中间业务

7、存款

8、借款性负债 结算性负债

9、再贴现 直接借款

10、现金资产 贷款 投资

11、现金资产

12、存贷利差

13、1年

14、表外

15、信用贷款 抵押贷款 担保贷款

16、安全性 流动性 盈利性

17、资产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全面的风险管理理论

18、商业贷款理论 可转换性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

19、资产结构 20、购买理论 销售理论

8、商业银行的负债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形式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

10、商业银行的资产是商业银行所拥有的各种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的总和。

11、__________是商业银行所有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部分。

12、__________是传统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

13、商业银行的短期和中长期贷款是以__________年为限。

14、贷款承诺是商业银行的__________业务。

15、按照贷款的保障程度来划分,可以将贷款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16、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7、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大致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个阶段。

18、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理论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

主要阶段。

19、资产管理理论注重对__________的管理。

20、现代负债管理理论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辨析题

1、17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近代商业银行已经生成,它们虽已具备了支付中介和信用中介职能,但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

2、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

3、银行的现金越多越好,表明较好的流动性。

4、托收未达款可以视同为现金。

5、中间业务收入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

6、商业银行进行证券投资业务增加了商业银行的风险,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又分散了商业银行的风险。

四、单选题

1、人们公认的近代商业银行起源于哪里(

A、英国伦敦 B、意大利的威尼斯

C、荷兰阿姆斯特丹 D、法国巴黎

2、公认的第一家现代商业银行是(

A、米兰银行 B、阿姆斯特丹银行 C、英格兰银行 D、汉堡银行

3、商业银行新发行普通股或增资扩股时,由于股票的市场价格高于票面价格而

产生的溢价部分必须计入( )

A、资本盈余 B、实收资本

C、未分配利润 D、公益金

4、商业银行的期限较短、有大小不同发行额度的银行借据是指(

A、资本性债券 B、资本性票据

C、优先股 D、可转换债券

5、商业银行的期限较长、发行面额较大的债务凭证是指(

A、资本性债券 B、资本性票据

C、优先股 D、可转换债券

6、为应付资本的减少(如普通股股东退股、优先股赎回或法院裁决清偿等)而

保持的储备被称为( )

A、资本准备金 B、贷款损失准备

C、证券损失准备 D、坏帐损失准备

7、为应付贷款呆账、坏账损失而保持的储备被称为(

A、资本准备金 B、贷款损失准备

C、证券损失准备 D、坏帐损失准备

8、为应付证券价格下降而保持的储备被称为(

A、资本准备金 B、贷款损失准备

C、证券损失准备 D、坏帐损失准备

9、可转让定期存单(Negotiable Certificate of Deposit,CDs)首创于哪个银行?

( )

A、英国英格兰银行 B、美国第一银行 C、汇丰银行 D、美国花旗银行

1、B 2、C 3、A 4、B 5、A 6、A 7、B 8、C 9、D 10、A 11、B 12、C 13、A 14、A 15、B

16、C 17、D 18、A

10、商业银行把自己办理贴现业务时买进的未到期票据,如短期商业票据、国库券等转卖给中央银行,获取现款,这种借款形式称之为(

A、再贴现 B、同业拆借

C、回购协议 D、直接借款

11、银行之间利用资金融通过程中的时间差、空间差和行际差调剂资金头寸的短

期借贷,

这种借款形式称之为( )

A、再贴现 B、同业拆借

C、回购协议 D、直接借款

12、商业银行将其持有的有价证券,如国库券、政府债券等,暂时出售给其他金融机构、政府甚至企业,并在将来约定的日期以约定价格购回,这种借款形式称

之为( )

A、再贴现 B、同业拆借

C、回购协议 D、直接借款

1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A、在风险最小化的前提下,实现利润最大化 B、保持流动性

C、风险最小化 D、利润最大化

14、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的风险(不确定性),是指?

( )

A、流动性风险 B、利率风险

C、信贷风险 D、投资风险

15、由于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银行金融风险,是指?(

A、流动性风险 B、利率风险

C、信贷风险 D、投资风险

16、指借款人不按约履行还本付息义务而使商业银行蒙受损失的不确定性,是

指?( )

A、流动性风险 B、利率风险

C、信贷风险 D、投资风险

17、由于未来的不可预测性而产生的投入本金和预期收益增减的不确定性,是

指?( )

A、流动性风险 B、利率风险

C、信贷风险 D、投资风险

18、商业银行的最基本职能是()

A、信用中介职能 B、支付中介职能

C、信用创造职能 D、调节经济职能

五、多选题

1、17世纪,已经生成的近代商业银行,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原因在于:

( )

A、具有高利贷性质 B、没有信用中介职能

C、贷款对象不是工商业者 D、生存基础不是社会化生产

2、现代商业银行通过以下哪些条途径建立起来:(

A、资产阶级按股份制原则组织 B、农民集资建立

C、高利贷银行改变自己的经营方针和组织形式 D、地主阶级设立

3、与早期银行相比现代商业银行具有的特点:(

A、利息水平适当 B、信用功能扩大

C、具备信用创造功能 D、支付结算

4、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 )

A、信用中介职能 B、支付中介职能

C、信用创造职能 D、调节经济职能

E、金融服务职能

5、商业银行全能化的途径有哪些?(

A、金融创新 B、规避管制

C、收购兼并 D、直接经营

6、商业银行自有资金主要包括哪些(

A、普通资本 B、长期负债

C、优先资本 D、其他资本

1、ACD 2、AC 3、ABC 4、ABCDE 5、ABCD 6、ACD 7、ABD 8、ACD 9、AD 10、ABCD 11、ABD 12、ABC 13、ABCD 14、ABD 15、ACE 16、ABC 17、AB 18、ACDE

19、BD 20、ABD 21、ACE 22、BD 23、AD 24、AB

25、ABCDE

7、普通资本是银行自有资金的基本形式,包括哪些内容?(

A、普通股 B、资本盈余 C、优先股 D、未分配利润

8、一般而言,存款可以概括为哪几类(

A、活期存款 B、教育存款 C、定期存款 D、储蓄存款

9、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可以采取的形式:(

A、再贴现 B、同业拆借

C、回购协议 D、直接借款

10、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现金资产包括哪些?(

A、库存现金 B、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C、存放同业 D、托收未达款

11、第一准备金是银行应付客户提取存款的第一道防线,即流动性最强的准备金,

包括哪些内容?( ) A、库存现金 B、存放中央银行 C、短期贴现 D、同业的存款以及托收未达款

12、第二准备金构成商业银行的第二道防线,包括哪些内容?(A、短期贴现 B、同业拆放

C、短期投资 D、同业的存款以及托收未达款

13、贷款按用途划分,可以分为?(

A、工商贷款 B、不动产贷款 C、消费贷款 D、证券贷款

E、信用贷款

14、贷款按贷款的保障程度划分,可以分为:( ) A、信用贷款 B、抵押贷款 C、消费贷款 D、担保贷款

E、活期贷款

15、贷款按贷款的期限划分,可以分为:(

A、活期贷款 B、信用贷款 C、定期贷款 D、抵押贷款

E、透支

16、商业银行从事证券投资业务的目的主要有:( ) )

A、取得收益 B、补充流动性 C、降低风险 D、投机

17、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主要对象有:(

A、债券 B、股票

C、黄金 D、外汇

18、商业银行结算类中间业务包括哪些?(

A、汇兑业务 B、代收业务 C、信用证业务 D、承兑业务

E、信用卡业务

19、商业银行代理类中间业务包括哪些?(

A、汇兑业务 B、代收业务 C、信用证业务 D、代理融通业务

E、信用卡业务

20、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一般原则(

A、安全性 B、流动性 C、风险性 D、盈利性

21、资产管理理论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A、商业贷款理论 B、购买理论 C、预期收入理论 D、销售理论

E、可转换性理论

22、现代的负债管理理论包括哪些?(

A、商业贷款理论 B、购买理论 C、预期收入理论 D、销售理论

E、可转换性理论

23、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方法有:(

A、利率敏感性差额管理法 B、购买管理 C、真实贷款管理 D、金融期货套做

24、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 A、在风险最小化的前提下,实现利润最大化 B、在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实现风险最小化

C、风险最小化

D、利润最大化

25、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必须遵循的原则:(

A、对称原则 B、分散原则 C、转移原则 D、择优原则

E、制约原则

六、简述题

1、简述早期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

2、与早期银行业相比现代商业银行具备哪些特点?

3、简述商业银行的性质。

4、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5、商业银行的是信用中介职能指什么?

6、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职能是指什么?

7、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职能是指什么?

8、商业银行的调节经济职能是指什么?

9、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职能是指什么?

10、简述美国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放松金融管制的历程:

11、请简要叙述商业银行的第一准备金和第二准备金的内容?

12、商业银行从事证券投资业务的目的主要有:

13、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包括哪六类?

14、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具有哪几个特点?

15、资产管理理论盛行的背景是什么?

16、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17、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方法有?

18、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根据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哪一些?

七、评述题

1、评述商业银行发展趋势。

2、论述我国银行业的混业与分业经营问题。

3、评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一般原则。

4、评述商业贷款理论。

5、评述可转换性理论。

6、评述预期收入理论。

7、评述购买理论。

8、评述销售理论。

9、评述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遵循的原则。

10、商业银行为什么会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主体?

11、什么是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这类业务为什么越来越受到重视?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商业银行:是各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通过吸收单位存款和个人存款,从事贷款发放、投资等获取利润的企业。

2、商业银行资本盈余:是指商业银行新发行普通股或增资扩股时,由于股票的市场价格高于票面价格而产生的溢价部分。

3、活期存款:活期存款是指无需任何事先通知,存款户可以随时存取的一种银行存款,其形式有支票存款账户、保付支票、旅行支票、本票和信用证。

4、定期存款:定期存款是相对于活期存款而言的,指由存户与银行事先约定存

款期限,到期才能支取的存款。

5、储蓄存款:储蓄存款是指为居民个人积蓄货币资产和取得利息而设定的一项

存款业务。

6、利率风险:是由于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银行金融风险。

7、信贷风险:是指借款人不按约履行还本付息义务而使商业银行蒙受损失的不

确定性。

8、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的风险(不

确定性)。

9、消费贷款:也称消费信贷,是银行对消费者个人发放的用于满足他们对耐用消费品的购买以及其他费用支付的贷款。

10、证券贷款:证券贷款是商业银行对证券自营商、经纪人、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等发放的短期贷款,满足他们在证券交易中出现的短期资金需求。

11、信用贷款:信用贷款是指完全根据借款人的资信度,即借款人的品德、财务状况、预期收益及过去的偿债记录等而发放的,无需任何担保品的贷款。

12、抵押贷款:抵押贷款是指以特定的担保品作为保证发放的贷款。

13、担保贷款:担保贷款是指银行以有经济实力的第三者作为借款人的担保人发

放的贷款。

14、活期贷款:又称通知放款,这种贷款未确定偿还期限,可以随时由银行通知收回。优点是灵活性强,流动性好,银行可根据资金头寸的松紧或放或收。

15、定期贷款:定期贷款是有固定偿还期限的贷款,又可分为三种,短期贷款,

中期贷款,长期贷款。

16、透支:透支是指活期存款的存户依约可以提取超过其存款账户余额的款项,从性质上说这种透支款是商业银行发放的一种贷款。

17、贷款承诺:商业银行根据正式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所作的一种贷款安

排。银行据此承诺在规定的期限和额度内向客户提供所需的贷款,借款人则要为银行的承诺提供费用,形成商业银行的承诺费收入。

18、信贷额度:类似于贷款承诺,而且产生得更早,是不太正式的贷款承诺。根据信贷额度,客户可以随时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

19、循环周转限额信贷:这也是一种类似于贷款承诺的贷款协议,而且较正式,有合同效力。根据该协议,客户可以在最高限额内随时取得贷款,随时归还贷款,直到协议中规定的最高限额用完为止。有些还允许在协议期终了时将未用完的贷

款额度转为中期贷款。

20、票据发行便利:这是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中期周转性票据发行融资的承诺。根据该协议,借款者可以在一个中期承诺期限内(一般为5~7年),以自己的名义周转性发行短期票据,从而可以较低的成本(短期债券利率)取得中长期的资金融通效果。如果在承诺期限内短期票据发行不畅,银行就要依协议承购票据

或承担提供备用信用证的责任。

22、贷款证券化:贷款证券化是商业银行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是为了解决贷款尤其是长期贷款流动性问题的一种创新。贷款证券化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后,经过一定技术处理把这些贷款重新组合,并以这些贷款资产为担保发行银行

券。

23、代理融通:是由银行或专业代理融通公司代顾客收取应收账款并向顾客提供资金融通的一种业务方式,是应收账款的综合管理业务。包括收买或代收应收账款、对商品的买方进行信用调查、对债权的管理、催收以及对卖方的周转性融资

等。

24、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该账户的特点是没有利率上限,账面平均余额在2500美元以上的,由商业银行自行确定利率支付水平,同时存户可以开

出支票。

25、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OWs):是一种不使用支票的支票账户,存款人可以开出可转让支付命令(相当于支票,但不使用“支票”字样)向第三者进行支付,或提现,或背书转让。同时,它属于储蓄存款账户,可以对平均存款余额支付利息,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兼有传统的活期支票存款的方便性和储蓄存款的获利

性,对存户的吸引力大。

26、自动转账服务账户(ATS):是在电话转账制度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更方便的转账服务业务,客户在银行开立两个账户:一是储蓄账户,一是活期存款账户,后者的余额永远保持1美元,其余款项全存入前一个账户,以取得利息收入。当客户开立支票后,银行自动将必要的金额从储蓄账户转账到活期账户进行支付。

二、填空题

1、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 经营货币资金

2、信用中介

3、资产阶级按股份制原则建立自己的银行 高利贷性质银行改变自己的经营方针

和组织形式

4、货币兑换业

5、信用中介 支付中介

6、资产 负债 中间业务

7、存款

8、借款性负债 结算性负债

9、再贴现 直接借款

10、现金资产 贷款 投资

11、现金资产

12、存贷利差

13、1年

14、表外

15、信用贷款 抵押贷款 担保贷款

16、安全性 流动性 盈利性

17、资产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全面的风险管理理论

18、商业贷款理论 可转换性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

19、资产结构

20、购买理论 销售理论

三、辨析题

1、对, 17 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近代商业银行已经生成,它们虽已具备了支付中介和信用中介职能,但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主要原因有:第一,商业银行在产生之初,大都具有高利贷性质。例如 17 世纪英国的贷款利率在年率 20% ~ 30% 之间,高利贷吞蚀了资本主义企业的大部分利润,不利

于社会再生产,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和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第二,贷款的对象主要是政府和封建贵族,而不是工商业者。第三,银行业的生存基础还不是社会

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

2、对 ,① 商业银行是一种企业。它具有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和—般的工商企业一样,商业银行也具有业务经营所需的自有资金,也须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也要把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作为自己的经营目标。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是商业银行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内在动力。就此而言,商业银行与工商企业没有区别。 ② 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金融企业,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经营的对象,后者创造有使用价值的商品,商业银行创造的是能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存款货币;后者活动于一般的商品生产和流通领域,商业银行活动于货币信用领域。 ③ 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也有其特殊性:其一,与中央银行相比较,商业银行面向工商企业、公众及政府机构,办理具体的存放款业务。中央银行是金融体系的核心,不以盈利为目的,不办理具体信用业务,其身份是超然的监管者、领导者与政策执行者。其二,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不囿于其他专业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特定的经营界限,并且随着金融自由化浪潮的推进,现代商业银行已经发展为金融百货公司、万能银行,业务触角伸至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其三,信用创造是商业银行特有的职能。

3、错。由于库存现金是无息资产,且需要一定的保管费用,银行一般尽量压缩库存现金量,只保持必需数额,以减少不必要的费用和风险。

4、对,这部分款项收妥前不能抵用,但收到后或增加存放同业的存款余额,或增加本行在中央银行准备金账户上的存款余额,所以视同现金。

5、对,中间业务是存贷款业务的延伸,是从存、贷款业务中衍生出来的,但又有独特的市场空间,越来越成为商业银行有竞争力的主要业务。

6、对,商业银行投资的证券中有大部分是风险小、信用可

四、单选题

1、B 2、C 3、A 4、B 5、A 6、A 7、B 8、C 9、D 10、A 11、B 12、C 13、A 14、A 15、B

16、C 17、D 18、A

五、多选题

1、ACD 2、AC 3、ABC 4、ABCDE 5、ABCD 6、ACD 7、ABD 8、ACD 9、AD 10、ABCD 11、ABD 12、ABC 13、ABCD 14、ABD 15、ACE 16、ABC 17、AB 18、ACDE

19、BD 20、ABD 21、ACE 22、BD 23、AD 24、AB

25、ABCDE

六、简述题

1、在货币产生以后,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兑换、保管和借贷货币等经营货币的业务。货币兑换业者手中聚集了大量货币资财,他们就利用这些资财办

理贷款业务。这样,货币兑换业就发展成为既办理兑换,又经营货币存款、贷款、汇款等业务的早期银行了。精明的钱商们不仅兑换货币,还代人保管货币,免去商人们保存货币的风险,他们从中收取保管费用。在货币兑换业的基础上,出现了一种既从事货币兑换,又为整个货币周转服务的特殊行业——货币经营业,专门从事货币兑换、存储、保管、收付、结算、汇兑以及货币差额的平衡和往来款项登记的业务,相应地,汇兑银行发展成汇划银行。随着商品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货币经营业者聚集的货币资财日益增多,他们注意到货币存款总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余额,不必将所有的资财都用来备付提款的需要,这形成了货币经营业者开展放款业务的基础。他们将一部分存款货币贷放给社会上急需资金的人,到期收回并加收一定利息。当存放款业务逐渐成为货币经营业者的主要业务时,货币经营业就转化成了办理存款、放款、结算、汇兑等业务的银行业了。

2、一是利息水平适当。二是信用功能扩大。早期银行只是简单的信用中介,现代商业银行除了接受存款、发放贷款外,还发行银行券,代客户办理信托、汇兑、信用证、信托投资、购销有价证券等业务。三是具备信用创造功能。现代商业银行是信用媒介机构和信用创造机构的统一,其中“信用媒介”早期银行也已具备,而“信用创造”则是现代商业银行之最本质的特征。所谓“信用创造”功能,是指现代商业银行所具有的创造存款货币,并用以扩大放款和投资的能力。银行通过这一功能直接影响社会货币供应总量,影响贷款和投资的规模,从而影响币值的稳

定。

3、从商业银行起源和发展的历史看,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为目标,以金融资

产和负债为经营对象,能为客户提供综合性、多功能服务的金融企业。

4、( 1 )信用中介职能。( 2 )支付中介职能。( 3 )信用创造职能。 (4)

调节经济职能。 (5) 金融服务职能。

5、这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这一职能的实质是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一切闲置货币动员、集中起来,再通过资产业务,贷放或投资到各个经济部门,“使资金从没有投资机会的人那里流向有这种机会的人那里”,充当贷出者和借入者之间的中介入。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职能克服了直接信用在授信规模、方向、时间上的局限性,有助于充分利用现有货币资本,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的发展。

6、这是商业银行作为货币经营业的传统职能。商业银行以活期存款账户为基础,接受客户的委托办理货币收付、结算、转移存款等业务,充当存户或委托人的“账房”和“出纳员”。商业银行为客户进行非现金结算,减少了现金使用,节约了流通费用,促进了再生产规模的扩大。长期以来,商业银行是唯一能吸收活期存款、开设支票账户的金融机构。近些年来放松管制以及金融创新,其他金融机构开办了类似于支票账户的其他账户,发挥支付中介职能,但仍比不上拥有悠久支付中介传统的商业银行,后者利用其电子网络、通讯技术方面的优势,发展成当今社

会最精巧的管理机构。

7、这是由商业银行信用中介职能派生出来的主要职能之一,实质是商业银行在支票流通和转账结算基础上,通过将发放的贷款转化为存款货币,创造出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而活期存款又是构成货币供给量的主要部分,这使整个经济的货币供给扩张,信用膨胀。相反,商业银行通过收缩活期存款,可以起到消

灭货币的作用。

8、基于信用创造职能,商业银行成为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力量。通过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理解与传递,商业银行成倍地创造或消灭存款货币,达到扩张或收缩社会信用量,从而刺激或控制经济增长速度。此外,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主体,可以通过放款或投资引导资金流向,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可以通过办理消

费信贷来引导和调节消费。

9、这一职能是商业银行综合性多功能性质的体现,实质是商业银行凭借其联系面广、信息灵通,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等独特优势,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如对企业的经营决策进行咨询服务,代理货币收付、工资发放等;对个人提供信托、财产保管等服务。金融服务职能大大拓宽了商业银行的业务领域,增加了业务收入,密切了与客户的联系,这在金融业务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是相

当重要的职能。

10、( 1 ) 1982 年美国国会通过《高恩•圣杰曼存款机构法》,取消存款利率上限,允许商业银行同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这样的储蓄机构开展平等竞争;( 2 ) 1984 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裁定 9300 家注册的商业银行可以进入证券行业,包销股票、债券;( 3 ) 1987 年联邦储备体系允许银行控股公司包销地方债券、商业票据和抵押证券; 1989 年又批准了花旗银行等 5 家商业银行包销企业债券;( 4 ) 1991 年通过并生效们 991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进法》,允许商业银行以等于其资本 100% 的数量获得和持有普通股及优先股。这些法律逐步废除了对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限制。( 5 ) 1999 年 10 月 22 日 美国国会正式

废除了 66 年来一直捆绑着美国金融界手脚的《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取而代之的是宽松的、合乎时宜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允许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可以相互渗透并参与彼此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全能化经营合法化,美国

金融界称为“划时代的突破”。

11、第一准备金是银行应付客户提取存款的第一道防线,即流动性最强的准备金,包括库存现金、存放中央银行和同业的存款以及托收未达款;第二准备金构成商业银行的第二道防线,包括短期贴现、同业拆放与短期投资,它们可以随时地或者短期内变现,在第一准备金不足时予以及时补充。

12、第一,取得收益。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动机不允许商业银行将资金闲置,而必须找到投资渠道以增加收入水平。第二,补充流动性。如前所述,短期有价证券构成了二级准备金的主体,商业银行将资金投资于政府债券等流动性强的有价证券,不仅可以获得利息收益,更可随时在二级市场抛售获得现金,比之库存现金或在央行的存款而言,更能保持较好的流动性。第三,降低风险。商业银行投资的证券中有大部分是风险小、信用可靠、流动性强的公债券、国库券等,可以降低整个投资业务的风险。同时通过资产组合多样化,商业银行可以避免将全部资金用于贷款,降低其经营风险。

13、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大致可以分为六类:( 1 )结算类中间业务,包括国内外结算,例如汇款、托收、资金清算业务等;( 2 )代理类中间业务,包括代理证券业务、代理保险业务、代理政府等机构委托、代收代付等;( 3 )担保类中

间业务,包括各种担保、备用信用证、承兑等;( 4 )承诺类中间业务,包括贷款承诺等;( 5 )交易类中间业务,例如远期外汇买卖、外汇期货、外汇期权、外汇掉期等;( 6 )其他中间业务,如投资基金托管业务、信息咨询、财

务顾问、保管箱业务等。

14、第一,中间业务是存贷款业务的延伸,是从存、贷款业务中衍生出来的,但又有独特的市场空间,越来越成为商业银行有竞争力的主要业务;第二,中间业务一般不需运用银行自有的资金,主要实现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职能和支付中介职能,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第三,中间业务服务方式更灵活,服务效率更高,更大程度上要求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支撑;第四,中间业务的范围因国家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如在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由于商业银行限制管理的程度较高,中间业务的活动范围不大,而在法国、荷兰等国,中间业务范围相当广。但随着各国管制的放松,这种差异日渐缩小。

15、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有绝对优势,非银行金融机构尚未形成气候,加之金融市场不发达,金融投资渠道少,银行能够获取大量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客户存款);同时,由于当时并不存在经常性、长期性的通货膨胀,利率等经济变量较稳定,银行可以获取稳定的资金来源。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对负债的管理是无能为力的,它更多地取决于客户的存取意愿,而且这

种资金来源相对充足和稳定。

16、商业银行应当时刻关注市场利率的变化,通过资产结构、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均衡,为股东谋取更大利润。资产负

债综合管理的核心实质上是利率风险管理,管理的重点是净利差。即:管理的具体目标是在股东、金融管制等条件约束下,使银行净利差最大化,波动幅度最大

化,即保持净利差高水平的稳定。

17、( 1 )利率敏感性差额管理法:该方法又叫资金缺口管理法,是指商业银行根据对利率变化的预测,积极调整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的结构,以便在利率周期全过程中达到最大的盈利能力。( 2 )金融期货套做。当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不对应时,套做金融期货是防止利率风险的最后策略,这是差额管理法的补充。其做法是,商业银行同时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各做一

笔金额相等而方向相反的交易。

18、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信贷风险、投资风险、汇率风险和资本风险等。其中,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和信贷风险又是最基本的风险。

七、评述题

1、商业银行具有向全能化发展的趋势。严格的职能分工模式制约了商业银行的发展。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新业务,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从专业化逐步走向综合化、全能化的发展道路,原因主要有:第一,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西方金融业竞争激烈,银行业的盈利水平普遍下降,而商业银行由于法规的限制,其经营成本更是节节上升,经营效益急剧滑坡。商业银行被迫利用金融创新绕过法律法规的限制,积极开拓新业务和新品种,向客户提供原来不能经营的业务。如: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Money Market Deposit Fund , MMDF )、可转让提款单、大面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第二,近20 年

采,西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比重逐渐下降,而定期储蓄存款的比重相应上升,存款结构的这种变化意味着资金来源向稳定性倾斜,有助于商业银行开拓中长期信

贷业务和投资业务。

商业银行全能化发展的途径除了上述的金融创新、规避管制外,还有两条:一是通过收购、合并或成立附属机构的方式渗透到证券、保险、信托等业务领域。例如美国的花旗银行是世界著名的商业银行,其业务主要控制在零售领域, 1998 年它与旅行者集团合并(后者主要经营投资银行业务),突破了美国的金融分业管理制度,业务广泛涉及银行、保险和证券等领域,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多样化金融集团。二是直接开办其他金融机构所经营的业务。这一途径是在金融监管逐步松动的情况下产生的。西方商业银行通过种种途径使有关职能分工的法律条款形同虚设,金融当局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取消一些过时的法规,进一步为商

业银行开拓新业务创造了条件。

2、组织存贷是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是本职的观念,在我们这里根深蒂固。因而就管理金融的指导思想来说,属分业管理类型。之所以出现类如混业经营的倾向,有些是客观有需要而是否应予鼓励或应予限制一时说不清;有些,就那时的

规章制度衡量,也属违规操作。

然而,我国银行在这期间的“混业经营”,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的银行所一直实施的混业经营有重大的、原则性的区别:典型的混业经营,在一个银行内的不同大类银行业务之间,在人事、资金等方面均实施独立的管理,彼此之间设有“防火墙”,特别是决策各有其严格的程序。而在我们的银行里,资金调度实质上是

一个锅里吃饭,决策则是领导说了算。严格地说,称之为混业经营,并不准确。但无论如何,这种情况不能不给金融业带来一定程度的混乱。尤其是从 1992 年下半年开始,社会上出现了房地产热和证券热,银行大量信贷资金和同业拆借资金流入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这不仅造成股市的剧烈波动和一系列违规事件的发生,而且使商业银行损失惨重,呆账、坏账激增,加大了金融领域的系统性风险。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在避免和防范金融风险以使金融业有一个健康发展环境的思路出发,于 1995 年颁布《商业银行法》,确立了中国现阶段严格的分业经

营的金融体制。

就国际潮流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经营来看,银行的全能化趋势确在日益加强,分业向混业的转化日益加速。但这要求具备一些基本条件。比如,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自身的治理水平和自我约束能力不断提高,达到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宏观调控水平及金融监管体系的提高与完善;相关经济、金融法规的健全;证券市场乃至各类市场运行机制的日臻成熟,等等。从这样的角度分析,这些条件我国现阶段仍在培育之中,尚未完全具备。因而,选择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制度,定位存款货币银行于职能分工型是有其原因的。

当然,分业经营对银行业发展所与生俱来的桎梏也显而易见。就我国的情况来说,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使其利润来源渠道减少(主要限于存贷利差);同时则难于以多元化资产结构分散风险。过分地强调分业经营,也使我国的保险业发展相当缓慢,信托业从发展到现在则呈现萎缩的态势,金融中介机构多样性的发展也得不到鼓励,等等。总之,分业经营不仅使我国的金融机

构缺乏规模经济效应和国际竞争力,而且降低了资金的配置与使用效率。

中国加入 WTO 后,商业银行将面临国外众多实力雄厚、可以综合经营银行业务、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的超级银行和金融百货公司的冲击,这就必将对我国实行分业经营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挑战。

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必须遵循“三性”原则,即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要求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能力,尽量避免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保证银行的经营与发展。一般而言,商业银行面临流动性风险、信贷风险、利率风险等基本风险,它们的存在使商业银行的收益存在着不确定性,威胁着商业银行的经营安全。

流动性原则要求商业银行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存,满足必要的贷款需求。流动性包括两个方面: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资产在不受价值损失的条件下具有迅速变现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一级准备金和二级准备金实现的;商业银行负债的流动性则是指以较低的成本随时获取资金的能力,主要通过创造主动负债的方式进行,如同业拆入资金、向中央银行借款、发行可转让定期存单、从国际金融市场借入资金等。通常,我们讲流动性是指资产的流

动性。

盈利性原则要求商业银行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是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主要动力和最终目标,是由其性质决定的。商业银行的利润是收入与经营成本的差额,收入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利息收入,主要是存贷利差收入,还有证券投资股息红利收入等。二是非利息收入,即商业银行从事中间业

务和表外业务的服务费收入。经营成本则主要包括利息支出和费用支出、固定资产折旧等。商业银行提高利润率只能通过提高收入水平和降低成本来实现。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三性”原则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必须寻求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最佳组合,但往往只能在牺牲其他两项的基础上来使另一项增加。如为获取较高收益,商业银行就必须忍受较大的风险,降低资产的流动性;而为了获取较大的流动性,保全银行资产,就必须牺牲某些收益。如何在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保障银行资产安全的条件下,将利润率提高到最大限度,这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

心内容。

4、在英国称其为真实票据论,起源于重 1776 年发表的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一书。基本思想是:由于银行的存款大多数都是能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在较高的流动性要求下,银行必须将资产业务集中于短期自偿性贷款,即基于商业行为能自动清偿的贷款,这种短期流动资金贷款能随商品产销、周转过程的完成,从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长期贷款或消费贷款缺乏安全性,则不宜发放。同时,该理论强调,办理短期贷款一定要以真实交易作基础,要用真实的商业票据作抵押,以保证资产的安全。

5、可转换理论又称资产转移理论, 1918 年由美国的莫尔顿在《商业银行及资本形成》一文中提出。这也是一种保持资产流动性的理论,但它找到了商业银行保持流动性的新办法,比商业贷款论更胜一筹。基本思想是:为了应付提存所需保持的流动性,银行不必将放款限于短期自偿性贷款,而可以将资金的一部分投

放到可转换性强的短期证券上,它们信誉高、期限短、易出售,比短期贷款更灵

活。

但是,可转换性理论在实践中碰到了难题:商业银行最合适的短期证券持有量是多少?当所有的银行都因需要资金而出售短期证券时,谁来购买 ? 如果此时中央银行不以再贴现或放款的方式解决,商业银行就将面临流动性危机。

6、该理论于 1949 年由普鲁诺克在《定期放款与银行流动性理论》一书中提出,是关于资产选择的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贷款需求的突增,资金需求多样化;再加上战后西方国家大力推行凯恩斯主义,刺激消费需求,举债消费十分普遍,而此时货币金融领域内的竞争也大大加剧,在这样的背景下,鼓励商业银行发放长期贷款的预期收入理论产生了。基本思想是:贷款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取决于借款人的预期收入,所以应当以根据借款人预期收入或现金流量而制订的还款计划为基础来发放贷款。只要贷款的预期收入有保证,即使期限较

长,银行仍可接受。

7、这是在 20 世纪 60 年**始的金融创新中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购买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变被动的存款观念为主动的借款观念,变消极的付息负债为积极的购买负债,商业银行应该以借 入 资金的方法来保持流动性,从而增加资产业务和银行收益。商业银行不仅可以储备流动性,也可借 入 流动性,只要借款领域广大,流动性就有保证,商业银行就无须经常保持大量高流动性资产,而应投放

到较高收益的资产上去。

购买理论盛行一时,商业银行通过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欧洲美元存单等凭证的

发行,购入大量资金。同时,还通过贴现窗口、联邦基金市场、再回购协议等渠道扩大了资金来源规模,这被称为“银行业的革命”。

8、这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金融工程和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竞争和金融危机日益深化的背景下产生的。核心思想是:商业银行不应单纯地着眼于资金,而应立足于服务,应努力适应市场需求,创造、推销各种金融产品,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从中获取所需资金和应有报酬。

销售理论的兴起使商业银行朝全能化方向发展,增加了银行的收益,扩大了资产规模。但是,购买理论和销售理论均存在着三个明显的缺陷:( 1 )提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借款必须支付高于存款的利息;( 2 )增加了经营风险,因为借款主要通过金融市场进行,而市场的不确定性大;( 3 )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在负债管理下,银行往往忽略自身资本金的补充而过于倚重外部融资。另外,对整个银行体系而言,如果大部分银行采取负债管理战略,必然引起资金市场吃紧,利率上升,加重筹资成本,引发系统性风险。

负债管理给银行带来了新的管理思想和方式,与资产管理相比,提高了银行的盈利水平,但同时也加大了风险:商业银行在进行负债管理时,一般严格遵守一些原则:主要以同业拆借、发行可转让定期存单、借入欧洲美元等工具寻求资金来源;用这些资金发放的贷款采用浮动利率:这些资金的来源规模要谨慎计划,期限搭配要合理;要对自己的信誉保持高度信心等,以控制主动负债的风险。

9、商业银行的性质决定了其经营方针必须以稳健性为主,尽可能减少风险。但这并不意味着不承担任何风险,因为风险与收益是正相关关系,没有积极的风险

承担精神,就意味着放弃盈利的机会,所以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情况和所处环境,妥善处理风险—收益之间的权衡置换,将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内。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必须遵循对称、分散、转移、择优和制约五大基本原则。

对称原则,又称投资分配原则,指资产的分配应当与负债的偿还期保持一致,各种利率档次及币种保持一致。分散原则,商业银行进行证券投资和放款业务时,应当尽量将证券和放款的种类多样化,避免将资金集中于某一证券或某一种放款上,这就是分散原则,也就是“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法则。转移原则,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将风险转嫁给对手从而控制自己的风险损失。择优原则,指商业银行在遵守国家宏观政策的前提下,根据市场趋向区分优劣,选择具体的资产对象,优化资金投向。制约原则,指商业银行在办理业务时必须采取严格的内部制约措施,加强对各项业务的监督和管理,提高业务质量,减少商业银行的

风险。

目前,国际上的商业银行均从以上五原则出发,积极地认识风险、控制风险、减少风险和转嫁风险,运用各种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法,对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信贷风险等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从微观上看,全面风险管理有助于商业银行树立良好形象,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誉和竞争力,进而改善其盈利状况。从宏观上看,由于商业银行是存款货币的创造者,是货币供应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风险管理有助于确保货币供应的稳定性;商业银行通过限制其风险敞口头寸,可以减小银行倒闭的概率,防止金融恐慌的传染效应,避免金融体系的震荡,促进

社会经济体系平稳运行。

10、商业银行是各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通过吸收单位存款和个人存款,从事贷款发放、投资等获取利润的企业。

商业银行在银行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信用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商业银行在银行体系的存贷业务中占有最大比重,是企业贷款的主要供应者,它的业务活动影响着企业经营的方向和规模,业务范围非常广泛,并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密切联系;它们通过办理非现金结算实现着绝大部分的货币周转,起着创造存款货币的作用;它们为客户提供多种服务,给企业

信用社考试资料(基础知识)

湖南信用社考试真题及结构

湖南信用社考试面试真题汇总

信用社招聘考试资料(最全)最新

信用社在职员工考试资料(基础知识)文秘

信用社稽核队考试复习题资料

福建信用社内部考试资料风险

湖南信用社业务员考试题

湖南信用社招聘面试题

湖南农村信用社考试资料集锦.txt

湖南信用社考试资料
《湖南信用社考试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