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

发布时间:2020-03-02 11:09: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观后感

薄海龙

怀揣虔诚的心入会场,伴随着震撼感观看,带着痛惜和反思离开,这是我观看这部影片的深切感受,这也是全乡广大党员干部观看《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真实的感受。

该片运用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和那场巨变的亲历者、当事人及普通民众的诉说,全景式地展现了苏共亡党及苏联解体的全过程,亲历者、当事人和普通民众他们以各自的经历讲述20年前那场“世纪大悲剧”的前因后果、台前和幕后,并通过深入的理性分析和理论思考,深刻揭示了苏共执政70多年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迅速垮台的历史教训。该片共分“苏联最后的日子 —— 世纪大悲剧引起的反思”、“把自己推向灭亡的政党 —— 多党制引发的恶果”、“被„休克‟的国家 —— 经济私有化带来的衰败”、“阿尔巴特街的迷墙 —— 指导思想多元化造成的混乱”等4集。观看完此片,我久久沉浸在震惊和痛惜中,产生了诸多感伤和反思,一个可以和美国平起平坐甚至军事上凌驾于美国之上的超级大国一夜之间就土崩瓦解。一个拥有近2000万名的世界第一大党,却丧失了执政地位,亡党亡国。苏共亡党亡国的历史教训永远值得全世界共产党人深刻反思。

观看本片对于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增强党员干部居安思危的意识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众说纷纭,这些不同的说法试图从各个角度去分析解读苏联灭亡的真实内幕。作为一名纪检干部,我只想从腐败这个角度去粗略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苏共执政后期的苏联,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充斥腐败,社会风气急转直下,道德败坏,整个社会暗流涌动。通过垄断政权而产生的占人口极少数的特权阶层却垄断着整个苏联的财富和权力,造成了整个社会财富向特权阶层集中,社会逐渐分化,而普通百姓的生活日渐贫困或者没有改善,加剧了对享有特权的苏共和官员极度仇恨。腐败现象腐蚀党的肌体,切割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失去了人民的信任,最终在人民群众的欢呼声中亡党亡国。查看当时的历史资料可以看到表面上的苏共腐败就已经达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前苏联的官僚特权阶层在得势的几十年间,纷纷把公有财物变成自己的家产,各级官员和企业负责人暗中合作,成为贪婪的掠夺者和腐化的寄生虫。据1962年5月19日的苏联《红星报》报道,列宁格勒一个军用工厂的领导人,把自己的亲信安插在工厂所有关键性职位上,把国营企业变成了“私人企业”。3年内,仅出售自来水笔一项就贪污了120万卢布。另据1962年5月18日的《乌克兰真理报》报道,哈尔科夫的一个家具厂的厂长,在工厂中附设了一个地下针织车间,进行投机生产。这个厂长有几个老婆,几辆汽车,几所房子,并且是赛马场上的大赌棍。这些企业负责人总是同国家的物资供应部门、商业系统和其它单位的工作人员勾结在一起,在警察和司法机关中也有他们的保护和代理人,甚至还得到了国家机关中高级干部的支持和庇护。据1963年10月20日苏联《消息报》和1964年第12期的《消息报星期副刊》报道,莫斯科精神病防治所的一个附属工厂的厂长及其一伙,通过贿赂,获得了58部针织机和大量原料,同52个工厂、手工业合作社和集体农庄搭上关系,几年中赚了300万卢布。他们收买了社会保安机关工作人员、监察员、稽查员、巡视员等。仅丘尔巴诺夫就收受贿赂654200卢布,约合105万美元。1983年10月31日,乌兹别克共产党第一书记、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夏拉拉希多夫因侵吞数十亿国家资金的乌兹别克棉花案件而自杀。

苏共特权阶层的形成(特权阶层大概4万人左右,算上其家属大概300万人左右),为苏联解体和苏共被解散埋下了“地雷”,也造成了整个社会民众最终抛弃苏共,投向叶利钦的怀抱。官僚特权阶层享有的特殊权利,主要有五个方面:

1、特殊工资。即除正式工资之外还同工资一起发给另外一个所谓的“钱袋”,其数额不等,使权贵们的收入高达社会平均水平的四倍。

2、特殊供给。各级党政机关均设有内部供销点,政府根据官职大小、地位高低发给一定数量的有价证券,持有者能够买到稀缺商品。

3、特殊住房。许多风景名胜避暑胜地,都有大小官员的别墅。

4、特殊服务。享有特殊的医疗服务,病房护理周全,伙食好,医疗水平高。配备有小汽车等良好的交通工具,以及大批的服务人员和警卫人员。政府还提供大量的补贴,免费到疗养胜地度假、出国旅游等。

5、特殊教育。子女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有保送进入最好的学校享受优秀教育的制度。这些党政要员,不仅是国家资源的分配者,还成为国家资源的占有者、所有者。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官员享受这种特殊权利极为不满。党内官僚特权阶层的存在和腐败之风的蔓延,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阿尔巴托夫说,腐败在苏联不仅造成了国家物质上的损失,“道德上的损失就更为惨重,社会分化加剧;经常遇到磨难的大多数对那些不仅享受福利照顾而且享有种种特权、任意攫取不义之财而又逍遥法外的„上流人物‟的憎恨之情与日俱增,埋下了社会冲突的地雷”。

整个社会的普遍腐败和过着像沙皇一样生活的特权阶层,政府高官的轿车一路绿灯,从来不知道还有塞车这回事,造成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中国记者亲历苏联解体时发现民众若无其事,街上到处都是在庆祝的民众。1991年8月解散苏共,因苏共名誉扫地,人民没有起来保卫苏共,各级党组织没抵制,军队也分裂和倒戈。人民群众不是隔岸观火,就是幸灾乐祸,甚至直接加入掘墓人行列。心中没有人民,忽视群众利益,加上全面的腐败和特权制度,所以苏共被人民抛弃了。腐败是造成苏联政息党亡的重要原因。我们要从苏共亡党亡国的历史中吸取教训,我认为应该加强以下几方面:

一是坚持党要管党。拥有7000多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是世界第一大党。队伍庞大,人员参差不齐,各种机会主义者可能隐身于党的队伍中,一旦出现危机,这种人会最先跳出来背叛党。革命时期敌人的刺刀清纯了我们的队伍,和平时期,特别是党作为执政党长期执政,各种机会主义者就会混入我们的队伍。要把好队伍入口关,做好党员的考察,发现动摇分子应该及时清理出队伍,反之,就要大胆提拔在危机灾难面前经受得住考验的党员干部。党要运用各种有效措施管理党,居安思危,防患未然。苏共灭亡的一个教训就是没有一个专门管理党员的机构,甚至还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有腐败现象存在,放任党员腐化堕落,逐渐脱离群众,有的甚至成了人民群众的公敌。

二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引导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为名所缚,不为利所累,不为色所诱,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三是加强党员干部的监管。进一步加强民主监督,加强政府层级监督,使政府机关置身于广泛有效的监督之下。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没有监管的权力最容易出现以权谋私,权力寻租、权钱交易。在对党员的监管中,重点要放在掌握权力的党员干部上。掌握权力的党员干部,是政府形象的具体代言人,干部出现腐败,影响就会很恶劣,容易败坏党群干群关系,导致人民群众离心离德。 四是建立健全制度体系,用制度管人。建立健全惩防体系,惩防并举,重在预防。加强制度建设,消除深层次体制性矛盾,把防治腐败的要求落实到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逐步铲除容易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公开透明运行。形成完善的干部选拔机制,防止在选人用人上暗箱操作,从机制上减少和遏制权力寻租。苏共党内官僚特权阶层之所以能够产生和长期存在,最根本的原因是对权力的垄断,尤其是对干部分配、任命权力的垄断。继续完善和执行“三重一大”制度,防止权力过分集中。

五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各级党员干部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所思所忧。为民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始终保持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对腐败分子依法依纪、绝不姑息、以反腐倡廉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反腐败斗争的信心。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观后感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心得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观后感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观后感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心得体会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