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五月卅一日急雨中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6:06: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五月卅一日急雨中

教学目标:掌握通过选择具有表现力的局部特点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掌握以短促、反复的语言形式起到铿锵有力的语言效果的写法 教学重点:掌握通过选择具有表现力的局部特点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以短促、反复的语言形式起到铿锵有力的语言效果的写法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在上海最繁华的商业区南京西路上,有一座五卅运动纪念碑。请了解这一段历史的同学大致介绍五卅运动。 五卅运动资料:

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本纱厂资本家枪杀工人顾正红,打伤工人十多人,激起上海市民的愤怒。5月30日,上海工人、学生2000多人,在租界散发反帝传单,进行讲演,揭露帝国主义枪杀顾正红、抓捕学生的罪行。租界当局大肆拘捕爱国学生。当天下午,仅南京路的老闸捕房就拘捕了100多人。万余名愤怒的群众聚集在老闸捕房门口要求立即释放被捕学生。英国巡捕公然开枪屠杀手无寸铁的群众,打死十三人,重伤数十人,逮捕一百五十余人。6月1日复枪毙三人,伤十八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2、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惨案发生的第二天来到现场,饱含激愤的语言记录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这就是课文《五月卅一日急雨中》。

二、快速阅读,正音识字并初步感受本文的文体特点 1 圈画文中容易读错写错的字,做为课下作业

2 文体特点:属于散文,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期中一抒情和议论为主要特色。 三 理解文章主要思想脉络 (读后讨论圈画)

(一)理解题目及象征意义

1、理解题目:作者将“急雨”比做什么? 比作“恶魔的乱箭”。 2,画出写到“急雨”的句子

急雨冲刷了惨案的血迹,为凶手湮没罪证。 浇湿了游行宣告的青年,称为罪恶的帮凶。 3 “如恶魔的乱箭似的急雨”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作者对杀人灭迹的帝国主义刽子手满怀愤怒,以至认为本无意识的急雨是有意帮刽子手冲洗遇难者的血迹以消灭罪证,因而迁怒于冲洗了血迹的急雨,用“恶魔的乱箭”这个贬义的喻体喻之。

(二)理解塑造的人物及作者的感情

1、作者一路所经过的地方,见到了哪些人?

外国巡捕 青年学生 普通劳动者 胆小自私的人

第二课时

一 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和作者的强烈爱恨的思想感情 (圈画—讨论—概括—朗读)

(一)体会作者的感情

1 一边圈画,一边体会作者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外国巡捕 狰狞

狞笑的手枪

青年学生 严肃郁怒

严肃郁怒的脸 普通劳动者 伟大刚强 英雄的眼神

胆小自私的人 可耻

神情、语言

2 一边圈画概括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感受作者强烈的爱恨之情。

外国巡捕 愤恨 青年学生 感动 普通劳动者 敬佩 胆小自私的人

诅咒

(二)品味语言

1、作者选择这些部分刻画人物有怎样的表现效果? 短平快,简洁有力,重点突出,入木三分。

2文中还有哪些类似的将客观事物人格化借以抒发强烈情感的例子?

“猛兽似的张着巨眼的汽车冲驰而过。”

“手枪,是你么?似乎在那里狞笑的,是你么?” 二 其它问题

1 文末再次提到“恶魔乱箭似的急雨”,与前文的意义有何不同?

成为了对正面人物形象的衬托,通过对比张力,更突显出“向前走”的内在力量。

2、经历了这场急雨中的所见所闻,作者的情感心理有什么变化?

由悲恸进而生出刚毅的希望

3、作者在语言运用的角度,是如何给人有力激越的感受的? 节奏短促,多用整句,反复有力

五月卅一日急雨中

2、五月卅一日急雨中

雨中教案

槐花五月教案

《等你,在雨中》教案

第九课 雨中.教案doc

雨中接妈妈 教案

雨中

《槐乡五月》教案

槐乡五月教案

五月卅一日急雨中教案
《五月卅一日急雨中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雨中教案 雨中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