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县政协组织对我县实施竹子产业情况视察的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16:31: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县政协组织对我县实施竹子产业情况视察的情况报告

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五个生态建设”的发展战略,围绕调整林种结构、发展竹子产业、培植地方财源、增加农民收入这一目标,县政协以助推“建设生态强县,改善山区民生”为工作重点,确定以竹子生产为视察主题,制定《县政协委员开展对竹子生产视察活动工作方案》,组织了农林界部分委员组成三个视察小组,于12月上旬深入全县各乡(镇)、村屯及示范点开展视察活动。现将视察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视察活动基本情况

视察工作两天,又召集县林业局、农业局和水利局等部门的主要领导及政协委员,开会研究视察方案,明确视察主题,部署视察工作任务。11月下旬,视察工作分为三个小组,由政协委员会领导担任各组组长,分别深入乡(镇),到地头视察。在这次视察过程中,视察组采取实地调查,下点走访、听取乡(镇)及相关部门汇报等形式,了解掌握我县实施竹子产业生产情况。

二、视察活动的收获

为充分利用本县丰富的林地资源,不断调整林种结构,加快林业经济建设步伐。根据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竹子产业基地的决定》的文件精神,各级党委、政府把实施好竹子产业开发作为“建设生态强县,改善山区民生”的大事来抓,紧紧围绕建设生态良县和林业大县这一要务,以发展竹子产业为突破口,全力推进“五个生态建设”,项目实施取得明显成效。

(一)工作机构和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自年初开始实施竹子产业开发以来,基层各级党委、政府及时成立竹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竹子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工作的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1完善实施竹子产业项目推进的服务和管理机制,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把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村屯(户),责任包干到各级干部。通过行政手段,强化对竹子种植开发工作的领导。如足别乡竹子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坚持每周召开一次“竹子产业推进”工作例会,小结一周工作进展情况,查找问题和分析原因,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了竹子种植任务的完成。

(二)各级政府对竹子产业开发的投入不断加大

在贯彻落实竹子产业开发的过程中,政府及时整合资金,统筹安排,不断加大对项目建设的财政投入。据统计,目前已调运苗木上山265万株,苗木经费共200万×1.5=300万元; 宣传资料、技术培训、苗木运费等投入34万元,总投入334万元。

(三)竹子产业开发进程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大

各级政府紧紧围绕林浆纸产业发展大局,结合当地实际,及时制定竹子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强化措施,扎实推进竹子种植开发工作,使项目开发进度不断加快,规模经营不断扩大。项目自年初实施以来,不到一年时间,共建两处竹子育苗点,面积共90亩,苗林产量达206万株;竹子造林方面,截止2011年12月中旬,全县完成竹子造林面积35639亩,占全县任务50000亩的71。3%;完成市政府下达年度任务4000亩的1250 %;其中县内三个乡(镇、场)分别完成县政府下达任务的130.6%、150.8%、118.3%、114.5%,提前超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四)为顺利实施竹子产业发展积累了经验

1、龙头企业参与种植,是推进产业发展的榜样。

市林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直接投资,与群众租地种植,真正实现了“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为推进竹子产业发展发挥了榜样的作用。

2、示范基地建设,是推进产业发展的重点。

各乡镇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创建竹子产业种植示范基地,带动了群众发展竹子生产。如古障镇同乐村竹子示范基地,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

3、基层干部带头,是推进产业发展的关键。

县内三个乡镇5个村竹子生产,实行“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分户经营”的开发模式,连片种植1100亩,是村组干部积极带头种植的结果。

4、加强巡视督查,是推进产业发展的保证。

三、目前实施竹子产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一些农户对发展竹子产业项目心存疑虑,认识不足

由于前几年我县毛竹造林效果不佳,在人们心里影响较深,对政府的号召种植竹子项目尚持观望态度,缺乏信心,群众造林积极性不高。

(二)竹子能“上山”,玉米难“下山”的问题较突出

在已种植竹子的面积中,有近一半的面积属于当地群众的主要玉米种植地。虽然强调竹子“上山”绿化,提倡玉米“下山”,但让农户放弃种玉米,他们将难接受。农户要求套种玉米一两年,却影响竹子成活。沿公路一线的玉米难“下山”问题比较突出。此问题会影响竹子产业持续发展。

(三)技术力量薄弱,技术指导不到位

全县林业系统在职人数73人,在编人员67人,其中:林业技术人员46人,占在编总人数的68.6 %,中级职称 3 人,初级职称 43 人,缺高级职称,形成技术人员少,技术力量较为薄弱。而竹子产业自实施以来,时间短,规模大,涉及面广,服务对象多,工作覆盖全县的各村屯千家万户,导致技术服务跟不上,造成某些农户种植不符合技术规程要求,出现种植密度过大、过疏或回土不够的现象。同时,有的农户毁林造林,有的农户领取苗木后,未能及时栽苗,督查工作出现“死角”。

(四)部分造林点选地不适宜,竹子造林用地不足

在视察过程中,发现有的示范点在选地块方面未能遵循“适地适树,科学种植”的原则,有的坡地立地条件(土壤、温度、气候、湿度等因素)与竹子生态特性不相符。细叶龙竹的生长特性适宜于土层厚、土质肥、有湿度的缓坡地、沟边、河岸、路旁及房前屋后。立地条件差的地块若种植竹子,效果将难达到预期目的。同时,竹子造林用地条件苛刻,造成竹子造林用地不足。有的农户在油桐、油茶等经济林下间种竹子。

(五)苗木提取慢,合格苗供应不足

竹子造林,依赖雨天气候。一旦下雨,各乡镇和林场都同时需要调运苗木。而苗圃地业主佣请取苗民工太少,装袋上车的劳力不足,耽误不少时间,造成供苗速度慢。有的种植户整地待栽,等雨月余,但下雨时却苗木供应不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种植成效和造林进度。同时,由于苗圃地育苗时间紧,部分苗木不合格或还没有到出苗时间,当前可出圃的合格苗木未能满足完成5万亩竹子造林需要,造林进度将受影响。

(六)产业政策滞后,影响项目进程

发展竹子产业是一项任务艰巨、工作量大、政策性强、时间跨度长、涉及面广、投资多的系统工程。项目实施必须有优惠政策来发挥导向作用,用政策来整合资金,统筹发展。而项目启动至今,优惠政策尚末出台。县里曾经承诺给公路沿线解决玉米难“下山”的政策性补助粮食300斤/亩,兑现政策末出台,竹子种植户急待落实兑现。

四、实施竹子产业的建议和意见

(一)进一步加强宣传。提高群众对发展竹子产业的认识,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宣传细叶龙竹的生长优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改进宣传方式,注重宣传实

施,把上级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和竹业公司规划的产业目标、市场前景,宣传到千家万户,使之家喻户晓,让农户知道龙竹生长快,易管理,成材早,产量高,效益好,一次种植,永久收益。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消除顾虑,提高认识,增强信心,积极投入发展竹业生产。

(二)制定优惠政策,强化导向作用

发展竹子产业,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推进竹子产业发展,应及时制定适合我县有关发展竹子产业基地的优惠政策,明确筹集资金渠道和种植竹子补助标准,引导土地合理流转,完善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体制和产品流通管理机制,为顺利实施竹子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鼓励和支持外资企业、龙头企业、团体和个人到我县参与竹子产业开发;鼓励有条件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干部职工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参与竹子基地建设;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向种植竹子的个人和单位供应苗木、签订竹材购销合同,实行订单林业,促进产业发展。

(三)注重技术培训,加强技术指导

对乡镇及村组干部进行竹子生产技术培训,让其全面掌握幼苗种植和生产管理的技术要领,使村组干部成为当地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注重培训方式,把培训课堂搬到地头林间进行现场讲解,让种植户自己掌握造林管护技术,调动农户种与管相结合的积极性;编制技术资料,印制技术知识手册发放给农户,提高种植户的技术水平;林业主管部门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分片包干,深入造林地块,跟踪做好技术服务工作。

(四)科学规划,适地适树

发展竹子产业能否成功、能否高产、能否高效,关键是能否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要根据细叶龙竹生长特性去规划造林地块,选择立地条件适合竹子生长

的山地,宜连片就连片,宜零星散种就散种,确保竹子种植成功。

(五)搞好竹苗繁育基地建设,提高良种壮苗的生产能力,满足全县竹子造林生产需要。

县政协视察组关于我县当前农村工作情况的视察报告

县政协视察组关于我县当前农村工作情况的视察报告

县政协视察组关于我县当前农村工作情况的视察报告

旅游产业视察报告

对我县肉鸡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我县组织党代开展视察调研活动

县政协视察教育工作的主持词

县政协视察商南县工业园区发言稿

县政协视察教育工作的主持词

我县木业产业调研报告

县政协组织对我县实施竹子产业情况视察的情况报告
《县政协组织对我县实施竹子产业情况视察的情况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