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趣味物理故事

发布时间:2020-03-03 05:24: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人手触电时,为什么有时不把手抽回来?

实际上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我们知道,不论是否存在电流, 在一般情况正导线中、电器中的正、负电荷的电量是相等的, 对外的静电作用是相互抵消。 即使局部地方偶尔出现少许正、负电荷但不相等,其静电引力也是微不足道的。 如若不然,就会出现下列奇特现象:用手去移动台灯引线,即使不 被吸\"住\", 至少也会明显感到这种\"吸\"力,照明电线,特别是高压裸线, 会\"吸住\"大量尘土从而形成粗长的的尘土柱。事实上,这些现象都没出现。

但是问题出现了,人手触电时,为什么有时不把手抽回来?难道不想抽回来? 显然是被吸住了抽不回来。对这一提问可用电流的生理效应来解释。

人手触电时,由于电流的刺激,手会由痉挛到麻痹。即使发出抽回手的指令, 无奈手已无法执行这一指令了。调查表明,绝大多数触电死亡者, 都是手的掌心或手指与掌心的同侧部位触电。刚触电时, 手因条件反射而弯曲,而弯曲的方向恰使手不自觉地握住了导线。 这样,加长了触电时间,手很快地痉挛以致麻痹。 这时即使想到应松开手指、抽回手臂,已不可能,形似被\"吸住\"了。 如若触电时间再长一点,人的中枢神经都已麻痹,此时更不会抽手了。 这些过程都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的。

如手的背面触电,对一般的民用电,则不容易导致死亡, 有经验的电工为了判断用电器是否漏电而手边又无线电笔, 有时就用食指指甲一面去轻触用电器外壳。 若漏电,则食指将因条件反向而弯曲,弯曲的方向又恰是脱离用电器的方向。 这样 ,触电时间很短,不致有危险。当然,电压很高,这样作也会发生危险。

2.冰加食盐为什么温度下降? 食盐本身并不冷,可是冰块加食盐为什么温度会下降呢?确实奇怪

回答之前,让我们先想一想物体的溶解。不管是蜡烛还是冰块,都得从周围吸取热量,吸热之后,自己温度升高,才溶化成液体。

这样可以理解吧,那么下面正式回答问题。把冰块和食盐混在一起,这样,冰块本身总会化一点点。溶化需要周围的热量,所以周围冷下来了。

溶化了的冰块变成了水,食盐又被溶化在水中。食盐的深化也需要吸收周围的热量。 如此重复冰块溶化和食盐溶化的过程,每次变化,周围都失掉了热量。就这样,周围的温度能下降到0℃以下,甚至能下降到零下20℃左右。

像冰块和食盐那样能使物体下降温度的材料叫制冷剂。 到了夏天,我们不妨用这种方法做个自制冰棍小实验。

请准备一只类似试管的玻璃或塑料的容器,在容器中倒入糖水,中间插入一根小木棍。 然后,把冰块碎成小块,装入干净的水桶或者铝饭合里,再倒入晶体状的食盐,把它们混合均匀。

在冰块中,插入装有糖水的容器,多转动几次,用不了太长时间,一根冰棍就制好了。 此处在冬天,路面被冰雪覆盖,人们常有路面上洒一些工业盐,以加快冰雪的融化,但由于用这种方法,路面温度会下降到零下20℃左右,路面常常因此而被冻坏。 3.物理幽默笑话系列

一次物理课上,老师提问:“什么是完全弹性碰撞?”

皮皮回答:“桌球台上定球碰撞?”

“那什么是非弹性碰撞呢?”

“刚才班上’’小不点’’和’’胖兄’’在教室门口的碰撞。”

“那完全非弹性碰撞呢?”

“溜冰场上男孩一不小心滑向女孩。”

老师怒将粉笔头扔向皮皮,喝斥:

“这又是什么碰撞?”

皮皮把头一歪躲过了粉笔,答:“这是非碰撞。”

避雷针与婴儿

一天,避雷针的发明者、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1706—1790年)正在邀请人们参观他的新发明。其中一位阔太太问:”可是,它有什么用呢?”富兰克林回答道:”夫人,新生的婴儿又有什么用呢?”

悄悄地收了”参观费”

爱迪生有幢避暑的别墅,他为此而感到非常自豪,喜欢陪同来访者到这里参观,向他们介绍室内各种各样的节省劳力的设备。其中有一个地方,来访者必须经过一个绕杆才能走过去,而转动绕杆要费很大力气。

一位客人问爱迪生,为什么周围都是些新的发明,而这里却摆了个这么笨重的绕杆。爱迪生回答说:”喔,你瞧,每个把绕杆转过来的人都往我屋顶上的水箱里抽入了8加仑的水。”

留声机和助听器

爱迪生一生取得了1093种发明的专利权,其中留声机的发明使他最为得意。当有人问起,他为什么不发明一种助听器时,他说:”你在过去的24小时内听到的声音,有多少是非听不可的呢?”

他接着又说:”一个人如果必须大声喊叫,就绝对不会说谎。” 理论的成败与国籍

20世纪30年代,爱因斯坦有一次在巴黎大学演讲时说:“如果我的相对论证实了,德国会宣布我是个德国人,法国会称我是世界公民。但是,如果我的理论被证明是错的,那么,法国会强调我是个德国人,而德国会说我是个犹太人。”

巧妙的比喻

一天,有人问英国光学权威W·S·富兰克林:“为什么一个物体在我们视膜上的像是倒立的,而我们都不感到物体是倒立的呢?”

富兰克林想了一下回答说:“当你两耳同时听到一个婴孩啼哭时,为什么马上能肯定啼哭的不是双胞胎呢?”

请寄胸腔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1845—1923年)在1895年发现了一种特殊射线,取名叫伦琴射线,就是我们常说的“X”光线,轰动了整个德国。

不久,伦琴收到了一封信,向他邮购X射线,伦琴在回信中幽默地说:“目前,我手头没有X射线的存货,而且邮寄X射线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因此不能奉命。这样吧,请把胸腔给我寄来!”

捆牛的绳的段数

上 大学的时侯,我带过一个初中的学生。那个暑假她父母要她好好学习迎接即将来临的初三紧张学习。我负责给她补习初二的物理课程。在讲到滑轮组时,初二物理课 本上有这样一幅图如下(人教93年版P159),需要算出人要多大的力才能将牛拉起来。她做得不对。细查才知道原因:原本要数“穿过动滑轮(吊起物体)的绳”有几段,而她数的是“捆牛的绳的段数”。

弄得我们啼笑皆非!

大纸篓

爱因斯坦被带到普林斯顿大学他的办公室那天,有人问他需要什么工具。“我看,一张书桌或台子,一把椅子和一些纸张铅笔就行了。啊,对了,还要一个大废纸篓。”他说。

“为什么要大的?”

“好让我把所有的错误都扔进去。”

得到了金子

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1824—1887年)有一次举行讲座时指出,从太阳光谱上看到的黑线证明太阳上有金子存在。一位前来听讲座的银行家讥笑基尔霍夫说:“如果不能从太阳上得到它,那这样的金子有何用处!”

后来基尔霍夫因光谱分析方面的发现荣获了金质奖章,他把奖章给那位银行家看,并说:“你瞧,我终于从太阳上得到了金子。”

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

一次从广州乘坐大巴回来,车将启动,大多数人都坐好了,唯有一腰身肥大的中年妇女还在找座。不知司机此时为何将车猛烈地向前顿了一下,大家都看着这妇女惊惶地从车中部倒退着直朝前窗奔去,直到把售票员压倒在地。大家在惊惶中反应过来后,爆笑起来。都在说幸好没受伤。

一位老兄突然冒出一句: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大家更笑个不停!

不懂速度

一妇女正在高速公路上驱车行驶,突然一交通警察拦住了她,“对不起,夫人,你的车速已经超过了一小时140公里。”“什么?”妇人回答:“我出来还不到半小时”。

什么是电阻

物理课上老师问阿摩尔:“你知道什么是电阻,什么是电源吗?”阿摩尔回答道:“店主(电阻)就是商店的老板,店员(电源)就是商店的伙计。” 4.墨西哥圣女像

在墨西哥瓜德罗普大教堂的祭坛上,有一座真人大小的女神雕像,据传,这是一幅16世纪30年代初印第安人的作品,已有300年的历史。

由于教堂中有了这座珍贵的圣女像,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人们总是在圣女像面前久久凝望,看着来自古代的圣女那安详纯洁的面容,不由地为印第安人精巧的雕刻技术叹服。

1929年的一天,大教堂里一位叫作阿方索的摄影师,又奉命为大教堂拍一些照片,这些照片长期以来通过各种各样来此参观的人的手,分散到世界各地。瓜德罗普大教堂的名声越传越远,阿方索摄影师为自己的摄影技术感到得意。

今天,阿方索打开摄影机的镜头,在祭坛上寻找理想的拍摄角度,圣女像当然是这些照片的中心,阿方索一次一次地调准镜头,希望把这座美丽的圣女像拍得更迷人。

正当阿方索要按下快门的时候,他偶然在镜头中看到圣女像的眼中有什么东西闪了一闪。“什么,圣女的眼中藏着什么呢?”阿方索好奇的停止了拍摄,把眼睛凑在镜头中,仔细地观看起来。

这一看不要紧,阿方索竟然在圣女像的眼中,看到了一个模糊而奇怪的人影?他显然是被印第安人巧妙的刻进去的,一直隐藏在那里300余年!

阿方索顾不上在拍照,急忙把这一惊人的发现告诉了主教。主教也匆匆赶来,通过放大镜观望,果然捕捉到了这个不太清晰的人影。

事情神秘也很重大,神秘纯洁的圣女像中竟出现了人影,主教决定不能把这件事传扬出去,免得破坏了纯洁圣女的名声,阿方索接受了这个建议,将这件事压在心底。

这样,时间到了1951年,圣女像仍然安然无恙的立在瓜德罗普大教堂的祭坛上,温和平静的注视着前来瞻仰她的人们。不通过放大镜,再加上精心的观察,游客们很难发现圣女如同秋水的眼睛里的秘密。

但是,终于有一位细心人再次看出了其中的奥秘,这是一名叫克罗斯的画家,由于他经常来教堂临摹这座美丽的圣女像,对她的观察一次比一次细腻。当他把照相机 的长镜头对准圣女的仅有八毫米大的眼睛时,画家克罗斯吃惊的叫了起来,这次他清楚地看到:圣女像,像中有像,一个小人影出现在圣女的右眼中!

克罗斯不是神职人员,他没有遵守教堂规定的义务,他立即把自己的发现带到世界各地!

一时间,圣女像成了科学家们谈论研究的对象。通过20多位著名的专家们在放大40倍的显微镜下仔细观察,证实了圣女像的右眼中确实存在人影,并且已经可以 便认出这是一个手捋胡子,头发已经斑白的印第安人半身像,人们甚至还看出她的神态似乎若有所思。要知道这是刻在仅有8毫米大的圣女像眼中的人影啊,不但头 发,胡须俱全,还可以看出人像的表情,科学家怎能不拍案称奇!

20时年过去了,人们对圣女像的研究兴趣一直没有衰退,到了1979年2月,美国纽约大学的教授约瑟,首次利用他的电脑装置,把普通大小的圣女像放大了2700倍,任何微小的秘密都被暴露出来了,8毫米的圣女像双眼变得足有2米多大!

于是,更惊人的发现出现了,在圣女像的眼睛中,不是1个人影,而是12个!不但右眼有,左眼也有。这些小小的人影都是印第安人,他们有的正在做祈祷,有的正带着孩子玩耍,还有的手拿帽子,身穿披风,一幅十足的印第安人生活图画。

圣女的眼中为什么会有人影?这些人影代表着什么意义?他们又是怎样被刻进如此小的空间里的呢?这个问题谁也答不上来。 5.飞机拉烟是怎么回事? 在飞行表演中,那一架架战鹰自由自在地在空中翱翔,或俯冲直奔地面,或仰头直插云霄,机尾拉出的“烟”在空中形成长长的白色“绸缎”,悬挂在湛蓝的天空,将天空打扮得异常漂亮。此时人们便会惊呼:看,飞机“拉烟”了!

其实,它是飞机的尾迹,是飞机在飞行时排出的废气形成的。飞机排出的废气含有大量的水汽和热量,水汽主要是碳氢化合物。飞机燃烧1千克汽油,大约可以产生123升的水汽和10300千卡的热量。这样的废气与周围空气混合,使航线上的空气中水汽容量增加,温度也随之升高。水汽增多有利于凝结。当温度降低时,废气产生凝结现象,就形成了飞机的“拉烟”现象。

飞机尾迹产生是有条件的:一是温度,二是高度。一般说来,飞行区域大气温度在-40℃~-50℃,飞行高度在1万~1.3万米时容易产生“拉烟”现象。 飞机尾迹在几十千米以外都能看见,所以在空站中很容易暴露自己的目标,这就要求飞行员在战斗中取其利避其害,去赢得战斗的胜利。下面讲一个这样的战例:

1958年10月10日,我航空兵在空中与敌机交战。当时我航空兵先派1架战机在尾迹层飞行,飞机“拉烟”立即在战区上空出现。而我主力机群这时则在云上飞行,隐蔽待敌。这时4架敌机见我方只有1架战机,认为有利可图,便准备向我尾迹层中的那架战机发起攻击。正当敌机接近我机时,隐蔽在云层飞行的我方大批战机突然发起攻击,一举击落敌机3架,剩下1架敌机仓皇而逃。这个战例就是我航空兵利用尾迹做“诱饵“而取胜的有名的“3:0”战斗。

6.QQ新闻 国航飞机遭鸟群袭击 机身被撞出大坑? 本报讯 国航一架飞机从北京起飞后遭遇鸟群,飞机前部被撞出大坑。昨日,这架原计划由北京到西安,再飞到上海的飞机到西安后停飞。

昨日上午11时,记者赶到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在这里了解到,许多乘客原打算乘坐10点10分起飞的国航CA1215航班飞往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但当他们来到机场后,却发现此次航班被取消了,航空公司告知乘客,取消原因是飞机发生了机械故障。

记者得知,这趟航班是早晨8时从北京起飞的,经过1小时50分钟飞行后到达西安,按计划,航班应该继续飞往上海。是什么故障导致航班取消?记者从一位机场工作人员处了解到,飞机从北京一起飞就遇上鸟群,被撞后,机组人员进行了检查,发现仪表没有异常,飞行参数和飞行状况也正常,便继续飞往西安。到西安后,发现飞机前部被撞出个直径30厘米的大坑。安全到达西安后,这架波音737飞机已被开进修理车间。

记者了解到,原来打算乘坐这趟航班从西安飞往上海的100多位乘客已由航空公司妥善安排了食宿,并且改签为昨日下午3点钟的航班。据陕西电视台

7.我再讲一个阿基米德的故事

古希腊的学者阿基米德曾豪情万丈地宣称: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而现代的美国发明家特士拉更是“牛气”,他说:用一件共振器,我就能把地球一裂为二! 他来到华尔街,爬上一座尚未竣工的钢骨结构楼房,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一件小物品,把它夹在其中一根钢梁上,然后按动上面的一个小钮。数分钟后,可以感觉到这根钢梁在颤抖。慢慢地,颤抖的强度开始增加,延伸到整座楼房。最后,整个钢骨结构开始吱吱嘎嘎

地发出响声,并且摇摆晃动起来。惊恐万状的钢架工人以为建筑出现了问题,甚至是闹地震了,于是纷纷慌忙地从高架上逃到地面。眼见事情越闹越大,他觉得这个恶作剧该收场了,于是,把那件小物品收了回来,然后从一个地下通道悄悄地溜开了,留下工地上的那些惊魂甫定、莫名其妙的工人。

8.刘备、关羽、张飞 话说三国时期,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之后,张飞对自己排在第三位总感到不服气。有一天,兄弟三人饮酒聚会,张飞喝了不少酒,趁着酒劲提出要与关羽比力气,想出出这口气。

他提出:谁能把自己提起来,谁的力气就大。说罢,他用双手紧抓自己的头发,使劲向上提。尽管他使出了最大的力气,憋得满脸黑紫,甚至把头发都拔掉了一大把,结果还是不能使自己离开地面。最后便气呼呼地坐到自己的椅子上去了。

关羽想了一下,找来一根绳子,把绳子的一端拴在自己腰上,另一端跨过一个树杈,双手使劲向下拉,结果身体慢慢离开了地面。关羽胜了。

张飞为什么失败呢?让我们作一个受力分析,张飞用手向上拉自己的头发,手给头发一个向上的力,但头发同时也给手一个向下的反作用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都是作用在张飞自己身上,所以不论谁都不能用这种方法把自己的身体提起来。关羽因为把绳子跨在树杈上,通过树杈使他的身体受到向上的力的作用,因此能把自己提起来。

趣味物理故事

趣味物理故事2

趣味物理

趣味物理知识

物理故事

语文趣味故事

趣味数学故事

数学趣味故事

趣味英语故事

趣味英语故事

趣味物理故事
《趣味物理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