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湖南大学综合楼一窥 建筑赏析

发布时间:2020-03-03 21:56: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湖南大学综合教学楼一窥

摘要:本文通过个人视角、亲身体验以及生活经历对我校综合楼的修建过程、建筑结构、历史沿革等方面做了一定的考察和研究。并得出了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正文:

当2010年9月的太阳炙烤着长沙这座星城的时候,我也开始了大学的时光。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今天我已经在这所学校里学习生活了三年,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蕴藏着我的记忆。

湖南大学既有风格古朴的建筑如大礼堂、老图书馆,也有新式现代感十足的建筑如复临社等。它们都屹立在这所校园里,见证着历史,眺望着未来。2009年在南校区天马山下拔地而起了一座新的建筑,这便是湖南大学综合教学楼,它让整个天马山附近充满了既厚重又现代感的气息。湖南大学综合教学楼2009年竣工,2007-2008年由我校建筑院院长魏春雨教授等设计,总占地面积3961平方米,建筑面积17036平方米。从综合教学楼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了我校历史悠久的文化,而综合教学楼的落成是整个新校区的第一栋修建建筑,作为坐标原点,对整个新校区后续建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设计概况 远 眺 综 合 楼 按照设计者魏教授的设计思想,湖南大学综合教学楼的设计体现了“场域”的意识,让“建筑从土里长出来”。在自身限定的区域中,设计从场地到建筑统一采用水刷石饰面,对光形成漫反射作用,使建筑易于融入周围环境,并且结合坡地地形设置了舒缓的台阶,从而在逐级上升的过程中自然渐变为在建筑本体,完成一个共同的“场域”。其次 俯 瞰 综 合 楼 入 口 其次整个综合楼的表面尝试用湘江中的石子做为材料,用水刷石这种传统工艺做外墙,并把石子墙面延伸到室内,水刷石对光具有漫反射和折射的效果,在不同的季节、天气和阳光角度下呈现不同的色泽和感觉。

综合教学楼作为天马山新校区首期启动项目部分。由于地处岳麓山国家风景名胜保护区外围控制区,建筑何以与环境共生是个焦点问题。建筑采用线性体结构,以“侧身”形态偏居南端,最大限度避免对天马山风景区主体山的遮挡。并作为山体视觉

综 合 楼 正 门

延伸的新的部分。连续线体中嵌入“空中边庭”,及类似湘西民居中的“吞凹空间”,中部以“风雨桥”将两部分串联,形成三合院开放空间对景山体。整个建筑组团犹如群落,以“群

综 合 楼 风 雨 桥 构”形成统一群形态,综合楼部分则是整体群形态的组装部件。

二,功能布局及交通组织

经过详细了解,我校综合教学楼主要承担我校的基础教学任务,功能设置各种规模,包含了60人,150人,300人的三种规模的教室、自习室、办公室、架空自行车库等,建筑内部通过走廊和廊桥形成了一个水平向度、连贯且高的交通体系;8个楼梯均匀布置,满足垂直方向的人流疏散和交通要求。

综合楼所在的整个场地本身高度差不大, 综 合 楼 外 机 动 车 道

建筑结合地理形势将人流和车流分开。西面的广场与道路平接,通过主逐级台阶的处理把人

流引入一层的门厅;车流从建筑西南面的校园道路进入,可沿路边停靠;同时建筑在这个方位布置了架空层自行车库入口,距离基地开口较为接近,自行车进入基地后克直接进入车库。从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及人流达到了干扰的最小化,使得整个教学楼的外围设施更加人性化。

三,线性穿插的应用

整个综合教学楼在外围远看似乎是平常的“方盒子”结构,但实际上这种方盒子中却暗藏了很多设计者的思想与玄机。若在空中俯瞰综合楼,综合楼的形体实际上是比较简单的,两个垂直于城市道路的方形体块构成建筑主体,入口的体块横贯主体,在北面“昂首挺出”,构成了主体建筑 “ 三 合 院 ” 院

间的“强连接”,从而形成了整体三合院式的形态;靠近天马山的两部分之间的连桥形成“弱连接”,为山体的观赏形成了最佳的视角。在入口处两翼突出,如张开翅膀对人流形成迎合之势,中间陷入部分层层退后,增加空间层次感,也减少了对城市空间的压迫。从城市道路看去,几个

“线 性 穿 插” 的 突 出 设 计 维度的穿插搭接、碰撞、开槽和退让构成使得建筑形态表现出多元化的表情。花坛、台阶、坡道等环境要素延续着建筑几何形态构成方法,错落有致,与背景山峦的起伏产生一种对应,同时也形成了主体的基座,让整个建筑 三 楼 夹 层 “观 景 台 ” 牢牢地“嵌入”大地。基座略显复杂的形式产生了一些暧昧空间,这些空间没有限制,没有明确的功能,却因不经意间发生的故事给人以惊喜。

四,建筑材料“水刷石”应用

在整个综合楼的设计中,建筑师必须要考虑的几个问题,就如我们在这门课程中学习过得“文脉”一样。当魏教授设计之初也深刻地考虑过这一问题。湖南大学作为千年学府,文化底蕴深厚,但对老校 水 刷 石 表 面 及 窗 户

区原有建筑的简单形态模拟或符号拼贴只能流于肤浅,不能体现校园文化的特质。其次在建筑造价的限制下,运用变异形态与新材料来体现建筑的现代性亦不可取。设计者在经过几番考虑和寻觅后,确定了把建筑材料作为突破口,以校区老建筑的水刷石做建筑的外墙,让这种传统工艺焕发新的生机。水刷石对光具有漫反射的作用,在不同季节呈现不 一 楼 大 厅

同的色泽。整个综合教学楼使用水刷石饰面,使建筑“折旧”而易于融于环境,从而完成一个共同的“场域”,体现的整个综合楼设计的“场域”意识,达到“让建筑从土里长出来”的效果。粗糙的水刷石覆满了表皮,给予了建筑某种原始的况味,局部嵌入了光洁的透明玻璃,建筑的戏剧化由此产生,这种显得有些另类的表情定义出自身存在的意义,希望对抗周围建筑的媚俗杂乱。表皮匀质排布着 北 侧 外 立 面 (水刷石饰面) 的竖直向的长条形方框严格控制在1:4的比例关系,窗洞有意识地凹入很深,在阳光的照射下会产生很长的阴影,从而有一种把普通窗户化为洞穴的感觉,让建筑的雕塑感增强。

五,我的思考 五 层 “风 雨 桥” 通 道 短短的八周当代建筑环境赏析课,感觉自己刚开始进入建筑世界就结束了,虽然时间很短,但我获益匪浅。我知道了要全面地了解一个建筑,不仅仅是只是看一看它的照片或者是效果图,这不叫建筑赏析,建筑赏析要我们学会去了解一个建筑的历史,它的设计理念,它的功能设计与空间结构设计等等。我还了解了当代著名的建筑师如安藤忠雄、密斯等等,还知道了普利斯奖。作为一名非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我们对建筑的涉及专业知识了解是很少的,但是对建筑的热爱是有的。学习了建筑赏析这一门课程,相信对今后阅读与学习建筑方面的书籍有很大的帮助,对建筑也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

某综合楼建筑工程预算计价表.

文中窥人

现代诗歌赏析(一)

作文赏析一

对联赏析【一】

习作赏析(一)

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

中国寺庙建筑赏析

岭南建筑赏析(推荐)

湖南大学综合楼一窥 建筑赏析
《湖南大学综合楼一窥 建筑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