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中西方饮食差异

发布时间:2020-03-03 04:22: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中西方饮食差异

众所周知,中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地大物博,农作物栽培历史悠久。汉代时儒学成为官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礼教文化。总的说来,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体兼以礼教化的国家,内敛封闭。西方文明源自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宗教影响渗透到生活各方面,人类历史上重大的思想运动和工业文明也都最先发生于此,海洋文明、工业文明还有近现代科学所造就的多元化文明,使得西方人显得外向开放。

中国饮食文化和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起源,受人们的观念影响不同,它们自然有很大差异。下面简要从三个方面谈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饮食观念的差异 俗语云:“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 中国的饮食强调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觉。西方饮食观念是一种理性的、讲求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吃的是营养,他们很少或几乎不把饮食与精神享受联系起来。

(一)中国的感性饮食观念

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菜点的形和色是外在的东西,而味却是内在的东西,重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重菜肴的味而不过分展露菜肴的形和色,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在中国,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吻合的。作为东方哲学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国菜的制作方法是调和鼎鼐,最终是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一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谐调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决定了中国菜菜系的特点乃至每位厨师的特点。

(二)西方的理性饮食观念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最关心的是食物是否能够提供营养,补充人体所需的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食物的颜色、味道、造型等方面对于他们来说不太重要。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即使味道不怎么好,他们也照吃不误,而对于他们看来没有营养价值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等,他们通常弃之不用。虽然中国菜是世界公认地好吃,但是得益于西方这种理性的饮食观念,西方人普遍比中国人的个子高,体格健壮。

二、烹饪方式的差异

由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风土人情以及独特的历史发展经历,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和饮食风情迥然不同。中国人饮食的特点是美味,注重烹饪方式;西方人注重营养,烹饪方式简单。

(一)中国复杂多变的烹饪方式

在中国人的眼里,味道是烹调的最高准则,认为烹饪是一种艺术,方式有六十种之多,如,爆炒、清蒸、香酥、麻辣、红烧、鱼香、糖醋、干蝙、油炸、砂锅、拔丝等。此外,还有烩、扒、炖、垠、卤、溜、闷、余、熏、煮。制作工艺比较复杂,较为费时,同样的食材用不同的方法烹饪,添加不同的佐料和配菜就会做出不同的菜肴,就连最普通的食材—鱼,也能做成许多不同风味的菜肴,如水煮鱼、麻辣鱼、糖醋鱼、红烧鱼、清蒸鱼、炸鱼、烤鱼、鱼火锅、糟鱼、煎扒鱼、剁椒鱼头等。

(二)西方简单机械的烹饪方式 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因此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西餐主要烹饪方法仅有煎、炸、烤、煮、拌等几种。其中铁扒、烤、煽最有特色。因为注重营养,西餐烹调注重工艺流程,讲究科学化、程序化,菜肴制作工序严谨。虽然不及中餐的复杂,但看重餐食的装盘,选用立体感、可食性较强的元素,比如蔬果做的雕花、甜品等点缀食物,而这些点缀物作为配菜,都能食用。西餐侧重新鲜、环保、天然,所以选择的原料基本以这个为标准,为了保证食物的营养不被破坏掉,西餐烹饪的工序比较简单。

三、餐桌礼仪的差异

中西方饮食上最明显的差异表现在餐桌礼仪上,无论是平常的家庭用餐,还是正式的宴会上都是如此。中国人用筷子夹食物,西方人用刀叉切割食物。不同的饮食方式不是偶然的,而是在不同文化引导下形成的。

(一)中餐共食制

由于饮食多为蔬菜和熟食,因此中国人可以灵活地使用筷子来取食。无论是日常的一日三餐还是过年过节招待宾客的正式宴会,人们都是团团围坐,共享一席,互相礼让,共享美食,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大团圆”心态的普遍反映。为了表达热情好客,在客人进食过程中,主人会不断的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甚至还会主动为客人夹菜添食倒酒。同时,宾客之间会高声聊天,餐桌上气氛活跃,人人都乐在其中。在招待客人时,如果准备的饭菜太少,客人会觉得主人小气,主人也会觉得没面子。因此,中国人餐桌上的食物一般都会超出客人的需要,经常出现食物的浪费。

(二)西餐分食制

西方人的饮食方式和他们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一脉相承。为了方便切割肉食,西方人的餐具多是刀叉。在餐桌上,每个人的食物都是定量配置的,进食的过程中客人按照各自的需要取食,不经客人同意,主人是不会主动为客人夹菜或者劝客人喝酒的,热情的主人最多也只是会说“try this one, it is very delicious”,吃不吃全靠客人的主观意愿,主人不会像中国人那样勉强客人吃菜或喝酒。人们轻声交谈、举止优雅端庄,整体环境和气氛安静浪漫,中国人餐桌上的大声吵闹在他们看来是不礼貌的。通常,西方人都会把自己那份饭菜吃完来表示对食物的喜欢以及对主人热情招待的感谢。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各有长短。如今,中餐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形等境界发展。随着信息的交流,中西饮食文化也在互相渗透,人们将会享受到更美味、更快捷、更营养、更健康、更绿色环保的食品,这是与人民大众息息相关的,更是我们所密切关注的。

中西方饮食差异

中西方饮食礼仪差异

中西方饮食方式与餐桌礼仪差异

中西方道德观差异

中西方建筑差异

中西方婚礼差异

中西方婚礼差异

中西方园林差异

中西方姓氏差异

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

浅谈中西方饮食差异
《浅谈中西方饮食差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