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议移动模架法现浇箱梁施工技术

发布时间:2020-03-03 11:57: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议移动模架法现浇箱梁施工技术

【摘 要】在施工过程中有效地克服了复杂地形支撑系统的安装问题、大跨度大吨位梁体、曲线上的转跨行走问题、移动模架双向施工、曲线桥预拱度、横坡、纵坡的设置等技术难题,使我们积累了不少经验,总结出一套经济可行、技术先进、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艺,在高墩现浇箱梁施工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实现创新,为同类型桥梁施工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移动模架、拼装、过孔、现浇箱梁

1.方案比选

简支梁的现浇施工分为满堂支架现浇法、钢管柱贝雷梁组合支架法、移动模架法几种。由于现浇梁段处在平原,地势平坦,多位农田、村庄,河流、道路众多,沟渠纵横,鱼塘密布。地质主要为粉质黏土、粉砂、粉土,土质松软,墩高均在15-35米。

如果采用满堂支架法,对基础要求很高,需要对基础进行换填处理或改良处理,并要求每孔进行静载试验,工程量大工期长,基础处理费用大。

2.施工工艺

移动模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利用桥墩和已完成梁体为支点临时支承梁体自重,在移动模架上完成模板调整、预拱度设置、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张拉预应力索筋等,当完成一孔梁的施工之后移动模架降架脱模,移动至下一跨就位,以此进行逐孔浇筑施工。采用逐孔施工能连续操作,施工设备的周转次数愈多,经济效益越高。

2.1施工工艺流程

移动模架施工过程中,要利用前后支腿顶升油缸调整模板的纵向标高,使模板处于浇注混凝土时的正确位置,与此同时设置好预拱度。预拱度设置由安装在主梁上的吊杆调节连接器来完成,预拱度值由模架自身挠度和箱梁预拱度两部分组成,工艺流程见下图。

2.2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

2.2 1 移动模架拼装

主梁在墩旁空地设置的拼装场地上拼装,在拼装场上完成主梁节段间的对接,并用两台200吨的吊车抬上前后支腿上完成主梁安装;采用吊车完成导梁与主梁对接作业、主梁与辅助钢箱梁对接作业。

模架系统安装,模架系统包括挑梁、吊臂、吊杆及电动葫芦轨道安装,拼装调整底模架底模板,拼装调整侧模架、侧模板及撑杆。

液压系统安装,MZ900S型移动模架造桥机液压系统共五套,分别为前支腿液压系统(1套)、后支腿液压系统(1套)、辅助支腿液压系统(1套)和开模液压系统(2套)。

2.2.2移动模架预压

在初次使用该类移动模架时,应科学严谨的进行预压试验,以便将试验数据与计算值进行对比,确定弹性变形是否与计算相符,同时取得非弹性变形数据指导后续梁跨施工预拱度设置。

试压采用水箱与砂袋结合的加载方式,即将梁体模型端部及翼缘板边缘内1m的位置用砂袋封住形成箱体。箱梁压重直接在侧模与底模形成的空间内蓄水,模板之间缝隙采用双面胶粘结1mm厚薄膜封闭。模板缝隙一侧采用2层双面胶,同侧双面胶之间间距5cm,双层确保板缝不漏水。吊杆位置使用薄膜将吊杆包裹一周,并在吊杆上以及吊杆位置模板上采用双面胶粘结薄膜封闭。

2.2.3安装支座及模板调整

安装支座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标准。模架预拱度的设置主要是考虑钢箱主梁承重后引起的弹性变形。预拱度的设置由模板桁架的竖杆长度变化来实现,吊杆也通过其丝扣的调整来达到与竖杆的统一长度。当侧模及底模安装就位后,调整各支点模板纵向标高,使钢箱模板处于浇筑混凝土时的正确位置,与此同时设置好预留拱度。

2.2.4普通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安装

梁体钢筋应整体绑扎,先进行底板及腹板钢筋的绑扎,然后进行顶板钢筋的绑扎,当梁体钢筋与预应力钢筋碰撞时,可适当移动梁体钢筋或进行弯折。钢筋绑扎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在箱梁腹板钢筋绑扎接近完成时,要按设计图要求的位置,绑扎纵向预应力束管道定位筋,然后安装管道。

2.2.5内模安装及预埋件施工

底板、腹板钢筋及预应力波纹管道安装完毕验收合格后,安装内模,内模采用拆装式组合钢模板结构体系。顶板钢筋绑扎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同时注意按照设计图纸,预埋梁体预埋件。

2.3移动模架过孔

2.3.1模架开模及前移准备

箱梁张拉完毕,拆除墩顶散模系统、吊杆及连接螺栓。辅助支腿油缸伸出,后支腿油缸收回脱空并吊挂前移至指定位置,辅助支腿及前支腿支撑油缸收回脱空,整机下降0.27m;底模架横移开启并临时锁定,准备第一次前移过孔。

2.3.2整机第一次纵移及前支腿吊挂前移

启动移动模架纵移机构,整机纵移10.7m(24米梁纵移2.7米)后停止。移动模架后支腿油缸伸出与主梁转换支点牛腿顶紧,解除前支腿与墩顶间锁定;后支腿油缸伸出顶升0.1m,前支腿脱空,前支腿吊挂前移至前墩安装且前支腿立柱与墩顶临时用斜拉杆张紧,并与墩顶预埋件间锁定。指派专人检查无误后,后支腿油缸收回,整机准备第二次前移。

2.3.4整机第二次纵移

启动移动模架纵移机构,纵移至前支点牛腿与前支腿顶升油缸基本对正时停止。吊挂后校正支腿纵移后支点位置;启动前后支腿横移油缸对整机进行微调,完成后指派专人检查;横移关闭底模架,连接左右模架间连接螺栓。安装吊杆并调模,整机完成过孔前移。

2.4移动模架掉头

移动模架的掉头步骤,简支梁施工完成后张开侧模底模托架,移动模架退回至施工完成墩间梁面上。将导梁、前支腿、后支腿、辅助支脚拆除后安装在主梁的另一个方向(主梁两个方向的接头栓孔都是一样的),过程要采取搭设钢支撑木完成换装作业,之后按照正常纵移过孔的工艺即可。

2.5末孔箱梁施工

末孔箱梁施工时,其内模不再象正常孔跨一样移至下一孔箱梁施工,而需逐段移出拆除。

同样,造桥机前导梁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将前支腿拆除支腿立柱后直接支承与桥台顶面,直至主梁就位。

3.质量控制

重点是标高控制及外观控制。移动模架施工过程中,定位各支点处模板的纵向标高,使模板处于浇注混凝土时的正确位置,确保预拱度的设置准确。混凝土外露面平整度,色泽等;容易出现出现露筋和孔洞,表面蜂窝麻面面积超过该面面积的0.5%,梁体裂缝,外形轮廓清晰度及外部线型控制。

坚持设计文件图纸分级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工程施工中做到每个施工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每个过程都有《质量记录》,施工全过程有可追溯性。制定专门的箱梁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严格执行。

4.安全措施

移动模架系统的拼装及箱梁制造的原材的吊装主要使用大型吊装设备,吊装难度较大。作业人员施工过程中必须切实做好安全防护工作,进场前必须经专业培训,达到要求后方能进场作业。遇恶劣天气不得进行砼浇筑和过孔作业。前后支腿工作时,必须将底面与墩顶和梁面预埋件锚固锁定,并指定专职人员检查确认;混凝土浇筑顺序尽量由前端向后端施工,并保证左右两侧腹板及翼缘混凝土对称下料,偏载不大于5%;建立健全完善的机长检查机制,做到每一跨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均对造桥机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查出隐患并及时处理,确保做到安全生产。

移动模架原位现浇箱梁施工技术要点

现浇箱梁施工技术交底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施工技术探讨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技术

移动模架施工技术总结

16m现浇箱梁施工方案

现浇箱梁施工注意事项_secret

现浇箱梁冬季施工方案

现浇箱梁冬季施工方案

现浇箱梁施工方案(推荐)

小议移动模架法现浇箱梁施工技术
《小议移动模架法现浇箱梁施工技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