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川南推进新工业化新型城镇化

发布时间:2020-03-02 13:15: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

情况汇报

中共犍为县委 犍为县人民政府

(2011年8月1日)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决策部署,按照“以工兴城,以城促工,联动发展”的思路,注重规划引领,壮大工业支撑,强化城市依托,夯实交通基础,积极探索具有丘区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一、规划是灵魂,科学规划引领“两化”联动

充分发挥规划的统揽作用,科学编制经济社会、产业、城镇和交通等发展总体规划,加强规划统筹衔接,用科学规划引领“两化”互动发展。一是定位凸显互动。在“十二五”规划中,我们立足于全县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区位条件,将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的重点,确立了建设“川南工业重镇、乐宜凉自接壤地区域性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区南翼水陆交通枢纽重要节点和川南地区新的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突出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两个发展重点,体现了“以工业为支撑、以城镇为依托、以交通为纽带、以文旅添活力”的联动发展思路,为加快形成“两化”良性互动、相互支撑的良好发展格

1 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规划衔接互动。在制定工业、城市、旅游、交通等规划时,注重将全县规划放在全市、全省乃至成渝经济区这一更大空间范围内进行布局和谋划,与市委“1266”城市发展规划、省委“7+3”产业规划、重化工产业带规划以及成渝经济区规划等进行了有效衔接,始终把犍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放在省市“两化”发展的大格局中,能够更加充分地争取省市的支持,实现借势发展。将县内各项子规划逐一进行对接,并全部统筹于县“十二五”规划下,实现了“多规合一”、良性互动。三是空间布局联动。聘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担纲城市规划设计,在城市与产业规划布局中,以县城为中心,根据产业特点和资源要素配臵条件在沿江下游环状布局五大工业园区组团,县城与五大工业园区组团时空半径均在10分钟以内,城市能够为园区提供有力的支撑,最大限度实现居住、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要素的充分保障和优化配臵。而且这5大组团分布在县城周边5个乡镇,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的小集镇建设,形成了“核心带动,圈层辐射”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二、工业是主导,做强工业支撑“两化”联动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支撑和动力。我们始终将加快工业化进程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坚持培育大产业、扶持大企业、打造大园区,以工业大发展带动城市大发展。一是培育大产业。坚持“优势优先,加快发展”的思路,积

2 极培育盐磷化工、浆纸化工、能源、机械四大工业支柱产业,突出重大工业项目引进和建设,着力打造全省重要的化工基地和能源基地、西南地区最大的浆纸生产基地以及全国汽摩减震器研发生产基地。目前,这几大支柱产业均已形成有力的实体支撑,全县产业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并日趋完备,和邦100万吨真空制盐、玖龙5万吨特种纸等项目先后竣工投产,凤生纸业技改搬迁、永祥6000吨多晶硅、川南减震整体搬迁等重大产业项目加速推进,中铁瑞城新民温泉旅游开发、永祥1.2万吨多晶硅、香港玖龙集团30万吨瓦楞纸、和邦集团磷化工园区开发、摩尔药业生物制药5个项目有的已签订协议,有的正抓紧洽谈,确保9月在2011中国四川〃古犍之旅招商暨精品文化旅游线路推介会上集中签约。目前,全县煤炭、制盐、浆纸及减震器年产量分别达到450万吨、180万吨、30万吨、1000万支,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县煤炭产能将达到600万吨、浆纸规模突破60万吨、盐磷化工产品规模突破20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突破100万千瓦、汽摩减震器产量达到2000万支。二是扶持大企业。坚持引进与培育相结合,加速推进大企业发展战略,在资源配臵、要素供应、项目生成上予以倾斜,初步形成了川南、凤生、玖龙、和邦、合盛等一批骨干企业集团和产业发展中坚。加快实施产业、产品高端化战略,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新产品研发和品牌打造力度。目前,川南减震被省政府列入工

3 业“7+3”产业发展规划,成功创评中国“驰名商标”并进入日本本田公司全球采购体系,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同行业排名第一;川天然气输配设备公司获得科技创新性企业称号;凤生纸业获得四川省“著名商标”。三是打造大园区。坚持“产业园区化”发展思路,加速推进产业集聚集中发展,不仅全县所有重大招商项目全部入园发展,而且通过“退城入园”政策,先后搬迁城区7户工业企业进入集中区实施技改扩能,腾出城市建设用地700余亩,既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又优化了城市人居环境。目前,全县已经规划形成了石马坝氯碱化工产业园、虎吼坝硅材料及太阳能光伏产业园、机场坝机械、特色农产品加工及临港物流产业园以及清溪、孝姑精细磷化工和浆纸化工产业产业园,共入驻企业25户,1-6月实现产值43.2亿元。预计到2015年,全县GDP达到156亿元,人均GDP达到4500美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89亿元,可新增就业近5万人,带动城镇化率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

三、城市是依托,做优城市承载“两化”联动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依托和载体。近年来,我们根据市委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和“乐宜凉自接壤地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发展思路,高水平推进城市建设,力争到2020年,建成产城一体城市面积2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20万的中等城市,为

4 未来产业发展拓展新空间。一是优化功能分区。我们结合城市周边的产业布局、环境状况和人口居住的需要,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将城市划分为休闲度假、科教文化、商贸旅游、生态绿心、金融政治五大功能区,实现了城市功能区与工业布局的紧密呼应和对接。二是拓展城市规模。加快城市新区建设,通过将土地和城市基础配套捆绑打包出售等方式,有效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难题,积极拓展城市空间。目前,城市新区已完成首期1200亩征地拆迁并全面启动基础建设和商业开发,总投资达2.7亿元的城市道路、广场、绿化景观带、文体中心、图书馆、九年制一贯学校及公共休闲娱乐设施等项目已全面开工,年内全部竣工;渠首片区商业开发加快推进,年内可望完成房地产开发面积15万平米。加快实施旧城改造,全面启动城区主要街道路面“黑色化”、城市主干道路面拓宽整治、供水管网改造和城市夜景工程,增强城市承载能力。三是彰显城市特色。在城市建设中融入更多地方元素,提高城市品位,彰显生态宜居休闲的特质。突出古郡韵味,对犍为文庙以及部分古建筑进行了修复改造,并对周边风貌进行了整治,凸显千年古郡的历史文化底蕴。突出休闲特色,立足“山水依城”地理优势,保留城市后山大型翠屏山公园原始风貌,并在新城建设中规划布局生态湿地、浴场、亲水步道等功能区,充分展现山水相融、宜居休闲的城市特色。突出人文特色,将罗城古镇“船形街”、

5 犍为古八景、川西民居等元素融入新城设计、滨江雕塑等作品中,在整体构思上,利用新城四面环水、形如航船的特点,移植罗城古镇船形街的构思,形成“城在水上座,船在城中游”的独特城市景观,实现历史与现代、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四、文旅是后劲,做活文旅促进“两化”联动 从长远来看,以文化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将在工业化中后期逐步取代工业成为加快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支撑。为此,我县坚持“文旅活城”,将文旅经济作为“两化”联动的第二支撑进行重点培育,逐步夯实“两化”联动未来发展后劲。精心筹备2011中国四川〃古犍之旅招商暨精品文化旅游线路推介会,并以办会为龙头,加速推进景区景点、旅游基础配套等项目,推动文旅经济加速发展。一是打造景区。实施“一环线两景点”为重点的景区景点建设,重点打造嘉阳小火车和芭沟特色风情小镇、芭马峡景区、桫椤湖景区、清溪景区、犍为文庙景区、罗城古镇景区,加速推进新民温泉开发。目前,连接五大景区道路全部贯通,旅游环线初步形成,总投资7亿元的桫椤湖景区开发项目顺利奠基,总投资25亿元的中铁瑞城新民温泉旅游开发项目初步拟定三方合作协议,成功创建为中国茉莉之乡、中国湿地公园、中国桫椤之乡、嘉阳国家矿山公园。二是提升形象。高规格、高水平、大手笔做好活动策划、系列活动内容安排以及节庆活

6 动,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体营造声势,提高活动影响力,将旅游推介会办成集中展示犍为丰富文化旅游内涵的开放窗口。目前,已成功开展小火车花季之旅、文庙祈福等营销活动,解读犍为《百家讲坛》、福佑犍为、大型商业演唱会等大型活动已全部落实,川南2省5市12县市区旅游战略合作初步达成一致意见。三是强化配套。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已初步开发了茉莉香油、小火车模型、盖碗茶礼品盒等旅游商品10多种。大力发展宾馆、酒店等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签约小火车景区旅游酒店,开工建设百海、新兴两家四星级酒店,新建高档商务酒店10余家。

五、交通是纽带,构建枢纽助推“两化”联动 “两化”联动,交通先行。近年来,我们立足地处乐宜凉自四市州接壤地独特区位优势,抢抓全省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重大机遇,按照“构建枢纽、完善路网、提升功能、助推发展”的思路,加快干线枢纽、县际通道和内部路网建设,着力打造成渝经济区南翼水陆交通枢纽重要节点。目前,全县已经初步形成了水陆并举、内外联通、方便群众、服务发展的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长期制约犍为发展的交通瓶颈被打破,直接带动了一系列重大项目在犍为落户动工,吸引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犍为汇聚,促进了工业和城市建设联动快速发展。一是对接大交通。积极配合省市加快“一航一铁两高速”重大交通枢纽工程建设,

7 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交通运输体系。目前,乐宜高速竣工通车,下渡100万吨综合货运码头、乐宜高速连接线建成投用,岷江航电、仁沐高速、成贵铁路等重要交通枢纽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依托岷江航道整治,积极规划筹建下渡、河口两大港口作业区,努力建设乐山“第二港”,积极谋划与港区衔接的机场坝组团临港物流园区,着力构建水陆结合的快速物流体系,力争有效吸纳雅安、眉山、成都、绵阳、德阳、乐山等城市货运,借助外力推动“两化”联动。二是打通主动脉。加快出境通道建设,完成1.8公里高速连接线沥砼路面建设和国道213线升级改造,自犍路、犍福路等7条县际道路拓宽整治全面完成,与周边区县1小时时空圈全面形成。三是畅通内循环。连续5年实施交通大会战,累计投入资金5.94亿元,完成油路和水泥路建设851.6公里,实现了100%的出境公路通水泥路、100%的乡镇通水泥路(油路)、100%的村通公路的目标,县乡公路半小时时空圈初步形成。力争到“十二五”末,形成犍为至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22小时的公路时空圈、9小时的铁路时空圈以及县到乡镇半小时时空圈,初步建成成渝经济区南翼水陆交通枢纽重要节点。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落实省委加速推进“两化互动”的战略部署,按照“产城一体、三产融合、同步演进”的要求,大视野审视形势,大手笔谋划未来,大项目支撑发

8 展,大气魄推进跨越,以前所未有的干劲和速度,将犍为打造成充满活力、具有持久竞争力的丘区经济强县。

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

珙县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读《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

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

四川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讨论侧记

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四川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发言摘登

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学习考察报告

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总结

川南推进新工业化新型城镇化
《川南推进新工业化新型城镇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