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武乡县地震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20-03-02 10:49: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武乡县地震局

“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思路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防震减灾工作坚持“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坚持“经济建设同防震减灾一起抓”的指导思想,结合实际,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规法》, “三大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十一五”期间工作总结如下:

一、“十一五”工作回顾和总结

(一)建立了防震减灾工作组织领导机构 按照国务院、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市、县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机构建设的要求,初步建立了防震减灾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

1、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地震应急指挥部和防震减灾协调领导组;

2、由县编委批准,设立了职能明确的地震主管部门;

3、15个乡镇均设立了防震减灾助理员和“三网一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震减灾组织领导新格局。

(二)地震监测预报工作逐步开展

地震监测预报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和首要环节,对提高防震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震情形势和上级要求,制定下发了《武乡县震情短临跟踪工作方案》,加强震情跟踪监测工作,妥善应对有感地震,维护社会稳定。

1、2009年新建了地震前兆测震台,安装了电磁波地震监测仪器,提高了我县地震监测能力;

2、认真抓了群测群防工作,建立了17个宏观观测站。初步形成了宏、微观监测相结合的地震监测网络体系;

3、坚持周、月、半年和年度定期召开震情会商制度,积极开展地震分析预报,震情会商,做好震情短临跟踪工作;

4、初步建立了地震宏观观测网、灾情速报网、科普宣传网的“三网一员”队伍,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得到发展。

(三)落实综合防御措施,加强震灾预防工作 不断完善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制度,严格监管全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工作。

1、2008年县政府颁发了《武乡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办法》(武政办发【2008】86号),明确要求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审批,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纳入法制化管理;

5、防震减灾工作初步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建立了与“三大体系”相适应的防震减灾工作制度。积极开展地震行政执法工作,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防震减灾工作的积极性;

6、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实现了经常化、制度化。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做到了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

(四)积极做好地震应急工作

近年来,坚持以人为本,以预防为主方针,树立震情第 2

一的观念,加强忧患意识,积极开展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为根本,以加强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和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地震灾害能力为重点,始终把地震应急救援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关键环节来抓。

1、加强了全县防震减灾应急指挥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了政府统一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初步形成了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地震应急管理体制;

2、依托山西省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信息,初步建立了基于GIS地理信息环境的武乡县防震减灾基础资料信息数据库和地震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为地震发生时灾害的评估、政府及各部门快速反应提供技术保障;

3、编制完善了地震应急预案,基本形成覆盖全县相关行业和单位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不断提高处置突发性地震灾害能力;

4、组建了以民兵、医疗卫生、武警、公安消防、矿山救护为主的150人地震应急救援队,并开展了一系列地震应急避险演练活动;

5、初步规划建设了和平广场、体育场、宝塔广场、太行公园四个永久性Ⅱ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和一中、四中、职中、东村小学操场的临时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二、存在的问题

1、全县建筑物、构筑物抗御地震灾害能力总体较低。老 3

旧建筑占相当比例;民房普遍不设防存在隐患。

2、县城地震地质情况不明,对建设构成了潜在的危害;

3、地震应急准备不完善,建筑物和避险场所应急设施不健全,群众自救互救能力低,应急储备物资不充分;

4、地震监测预报系统不完善,外界干扰严重,数据质量不高,分析预报滞后。

5、宣传教育缺乏设备,没有基地。

三、“十二五”工作思路

为进一步推进我县“十二五”期间防震减灾事业的科学发展,结合中长期地震活动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与公共安全对防震减灾的需求,现提出未来5 年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民的需求作为衡量事业发展的标准,把满足人民的需求作为事业发展的最高目标;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意识,健全完善三大工作体系,努力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二)总体目标

围绕防震减灾工作的“预、防、救”三大体系建设,到2015年,努力形成“突出重点、全面防御、健全体系、强化管理、社会参与、共同抵御”的良好局面。建成立体观测网 4

络和预警系统,短临预报能力达到全省县(市)先进水平,地震监测能力达到2.0级,实现对本辖区内的地震活动全方位监测。城乡抗震设防能力全面提高,县城新、改、扩建工程建设100%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农村采取抗震措施的民居达到30-50%以上;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具备地震紧急自动处置能力;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达到80%以上,基本掌握自救互救常识和技能。建立健全地震应急信息系统和地震应急体系,使我县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和提高。

(三)主要任务

1、全面提升地震监测能力。

(1)建立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的数字化地震监测台网,使地震前兆监测、分析预报和通信系统,有较大改善,提高我县地震监测能力。

(2)建立高速化、智能化的地震灾害信息网络系统,保证我县地震监测、分析预报、震后趋势判定以及地震应急数据信息的快速传递与处理。实现县-市-省联网,达到地震数据共享,灾情信息快速传递,为政府抗灾救灾应急指挥服务。

(3)进一步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立稳定的群测群防工作经费渠道,稳定群测群防工作队伍。因地制宜地开展地下水、气体、动植物、气象等地震宏观异常观察,并形成宏观观测网络。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在地震短临预报、灾情信息报告和普及地震知识中的作用。

2、加强震害防御体系建设

(1)积极推进城镇抗震设防工作,提高工程项目抗震设防能力,将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作为项目可行性论证、工程设计和施工审批的必备内容,依法加强管理。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以及学校、医院、居民小区等人口密集场所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2)做好地震小区划震害预测工作,进一步查清全县地震构造带,尤其要查清县城以红旗路为中心,半径10KM范围内地下断层和软地基情况。为武乡县城规划建设、工程抗震设计、土地利用规划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3)加强对农村民居建设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推进农村居民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并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建设一批地震安全示范区、示范村和示范户,逐步推广,提高农民的居住安全水平。

(4)加强地震、矿震科学技术研究。由于我县煤矿地下采空区多,直接影响到地表的稳定,引起地面变形、塌陷和地表下沉等灾害,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因此,要加强我县采煤塌陷区对地表稳定性的影响等课题研究工作。查清采煤塌陷区范围和地下采空区对地表稳定性的影响情况,研究矿震发生规律和对建筑的影响。为综合治理采煤沉陷区工作提供准确资料。

3、加强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1)按照国家和省、市要求,建立具有反应快捷、综合协调指挥能力强、现代化办公条件程度高的武乡县地震应急指挥中心。

(2)建立地震应急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县、乡(镇)政府、防震减灾成员单位及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地震应急预案》,建立《预案》备案制度。定期开展地震应急工作检查,适时组织地震应急演习,检验反应能力,使地震应急预案更加科学、实用,增强可操作性和权威性。

(3)根据需要,储备必要的地震应急、地震现场工作仪器设备和救援物资。

(4)结合城镇广场、绿地、公园等建设,规划设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到“十二五”末,全县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达到国家标准。

4、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全力构建党委宣传部门统一领导,多部门广泛参与,城镇社区和社会各界密切配合的“三位一体”的防震减灾宣传机制,建立和完善宣传网络,坚持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四进”(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活动。继续开展“六个一”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从2011年起,每年在全县创建3-4所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稳步提高学校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水平。充分利用“5.12”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地震纪念日、“12.4”普法日等契机,扎实开展好集中地震科普宣传和防震减灾法制宣传活动,继续把防震减灾知识宣传作为“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的重要内容, 7

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紧急避险、自救互救意识,增强社会平息地震谣言的能力,保障社会稳定。

2011年开通武乡县地震信息网,2013年前,建立稳定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配置数码投影仪、地震科普模型,综合运用声、光、电等手段,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幻灯片、投影仪等现代传媒在防震减灾宣传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创新宣传途径,进一步提高防震减灾宣传效果。

(四)实现“十二五”规划的保障措施。

1、进一步完善全县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完善全县管理体制,明确各成员单位社会管理责权,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实行县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各成员单位分工管理、各负其责的管理机制和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地震部门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防震减灾工作机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科学高效的防震减灾行政管理体系。为防震减灾工作目标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证。

2、加强法制建设,深入贯彻防震减灾“一法五条例”,并制定与之相配套,切合我县实际的防震减灾规范性文件,完善地方性防震减灾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将防震减灾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加强社会防震减灾行为的监督管理,制定有效的管理、监督体制,规范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规范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活动,不断加大防震减灾行政执法的力度,保证全县的防震减灾行政执法工作健康开展。

3、加大防震减灾资金投入力度,切实保障防震减灾事业公益性的基础地位,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县、乡两级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将防震减灾事业的资金需求纳入财政预算,按一般预算收入万分之三至五的比例,逐年增加地震经费,用于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企业、社会投入多元化的防震减灾事业投入体系,注重防震减灾资金的投入水平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

4、建立人才强业机制,按照“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原则,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建立良好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流动、评价机制。按照“思想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精干高效”的总体要求,加强队伍常规管理,改善队伍总体结构,提高队伍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防震减灾专业队伍,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不断适应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新要求。

二0一0年十月二十八日

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思路

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思路

梅山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思路

(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工作思路

“十一五”时期工作总结、“十二五”时期工作思路

“十一五”及统计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及统计工作思路

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工作思路及工作安排

县发改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思路

“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设想

武乡县地震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思路
《武乡县地震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思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