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怎样 制定和使用学习目标基本要求

发布时间:2020-03-03 06:12: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制定和使用学习目标基本要求

一、认识学习目标

(一)、学习目标的概念。学习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学习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实施中应达到的学习结果。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没有目标的学习就像是饭后散步,有明确目标的学习就像是运动会上赛跑。因此,简洁准确且指向具体的学习目标,能够大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和效益。

(二)、学本目标的功能。有四大功能:(1)标准功能。A、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B、对学习工具单的评价标准。C、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2)导向功能。师生课前、课中、课后围绕学习目标思考和行动,犹如航海时的灯塔,不易迷失方向。(3)激励功能。同样的学习任务,因其学习内容指向集中,能节省学生60%学习时间。(4)学法指导。能够发挥启动学习、帮助记忆、凝聚重点内容、利于后续学习、训练演绎学习方法等作用。因此,学习目标是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是教师教学过程的主线和灵魂,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起点和归宿。

(三)、学习目标分类及层次。根据生本课堂要求,共设置三类:知识技能等(认知类、动作技能类和情感类,下同)目标、学习能力训练目标及学习习惯培养目标。

1、“知识技能等”学习目标。根据布鲁姆目标分类法(只将认知类进行分类),可分为从低到高6个层次:(1)知识。指认识并记忆。这一层次所涉及的是具体知识,主要包括:术语和事实;一般的知识;原理、理论、知识框架等。(2)理解。指对事物的初步领会,主要包括:A、转换: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思想。B、解释:对一项信息加以说明或概述。C、推断:估计将来的趋势或后果。(3)应用。指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它要求学生能正确地把抽象概念初步直接运用于适当的情况。(4)掌握。指把材料分解成其他它的组成要素,从而使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明确,信息的组织结构更为清晰,能够详细地阐明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5)综合。以分析为基础,全面加工已分解的各要素,并再次把它们按要求重新地组合成整体,以便综合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6)评价。对材料(如论文、观点等)作价值判断的能力。

2、“学习能力训练”目标。根据人的认知规律,可分为由低到高9个层次:(1)结构化预习能力。指学生按知识结构、目标结构和问题结构的逻辑关系开展前置性学习的能力。(2)自主学习能力。指学生按学习目标、任务和要求进行个性化学习的独立学习能力,特指课内自主学习能力。(3)小组讨论学习能力。指在单位时间内,各学习小组按一定讨论规范,通过小组成员有序有效的交流解决事先预设问题的合作学习能力。(4)展示对话学习能力。指学生个体或小组团队就某一问题向全体同学进行结构化展讲,并引发深度对话,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对话来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5)工具性训练学习能力。指在单位时间内,学生借助训练单,独立完成训练任务的一种学习能力。(6)创新思维训练学习能力。指在课堂学习的“问题训练”环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开启多元思维,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假设,小组自行命题,并由小组自主探究获得结果的学习能力。(7)问题生成学习能力。指学习小组基于个体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并将小组困惑的问题生成出来的一种发现问题能力。(8)回归拓展学习能力。指学生利用多元回归拓展学习方法,定期开展回归拓展学习的一种综合性复习能力。(9)多元评价学习能力。指小组成员在单位时间内,由学科长组织成员开展自我、同伴、学科长评价,使团队成员人人学会的一种团队合作学习能力。

3、“学习习惯培养”目标。根据各科学习共性要求,可分为10个方面学习习惯:(1)学会倾听的习惯。(2)善于思考的习惯。(3)敢于提问的习惯。(4)善于合作、勇于交流的习惯。(5)自主读书的习惯。(6)认真书写的习惯。(7)自我反思的习惯。(8)搜集资料的习惯。(9)动手操作的习惯。(10)按时完成任务的习惯。

二、制定课堂学习目标

(一)制定原则。(1)主体性原则。行为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因此,表述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应达到的标准。(2)具体性原则。行为动词具体明确,能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活动,便于教师观察和检测。最好不使用不规范行为动词(如“熟练掌握…的性质”、“准确熟练地进行……的运算”、“深刻理解……”等)。(3)层次性原则。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目标层次,设置通过课堂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不同最低标准(如认出、描述、接受、设计等由低到高认知层次)。(4)限制性原则。行为动词产生的条件要在影响学习结果的限制范围内,以便为评价提供参照依据。(5)简洁性原则。使用文字不能过滥,应用最少的文字表达出清晰准确的的含义。

(二)制定依据。(1)《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科学习的目的、任务、内容及基本要求,它是编写教材,实施课堂教学、组织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具体操作要求是:第一,制定前应当认真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相应内容。第二,制定的所有学习目标不应当超出《课程目标》。第三,全部学习目标的合成,不能低于标准的总体要求。(2)阅读教材。不同教材有不同的特点,不同教学内容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应根据具体教材内容确认学习目标的侧重点。具体操作要求是:吃透教材,把握编者意图,顺着编者思路去设计学习目标。(3)借鉴《教师教学用书》。参考书是很多专家和一线教师宝贵经验,值得学习借鉴,但不可完全照搬,只是作为参考。(4)学生实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脱离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具体操作要求是:第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及相应的实际学习能力。第二,在重视保护大多数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要对学得较快与学得较慢的学生因材施教。

(三)规范表述。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及实践操作技术要求,行为目标应当是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目标。学习目标属于行为目标,所以开发学习方案和实施课堂教学时,应当规范表述如下:

1、要有明确的“学习者”。他们是目标表述句中的主语,如“能认出……”、“能描述……”、“能设计……”等。此时,虽省略“学生”一词,但因学习目标展示在课堂中,主体是谁一目了然。

2、要明确具体的“行为”。说明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是目标表述句中的谓语和宾语。如“···感知春天”,“···接受洗礼”等。

3、要有产生上述行为的“条件”。通常是是目标表述句中的状语,如“用所给的材料,探究……”、“在图片中或录像中,辨别……”等。

4、要明确上述行为发生的“标准”。标准可从行为的速度、准确性与质量等方面确定。如,“指认8个当中的3个”,属于准确性;“1分钟内跑完200米”,属于速度;“至少达到80分”,属于质量。

三、使用课堂学习目标

1、开发一案三单时使用。一案三单是QGP学本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针对性实施课堂教学的工具,是学生高效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工具,此时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远高于教材和参考书。因此,开发学习方案时,首先正确确定知识技能等学习目标,其次确定学习能力训练目标和学习习惯培养目标,并以此确定其他(如重点、难点、课型、知识链接等)内容。

2、课堂学习过程的使用。A、上课前,要把知识技能等学习目标作为课堂板书重要组成部分写在黑板的左侧,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B、进行课堂“情境导入”后,应揭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以便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题上,激起学习欲望。C、课堂学习过程中,要围绕学习目标展开活动,一个目标结束后再回头总结反思目标的完成情况,且把重点内容写在相应目标的后面。D、在课堂“总结提升”过程中,要根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梳理课堂收获,以此构建知识体系。

3、回归复习时的应用。期中、期末考试回归复习时,许多学生有知识点多、乱、杂的感觉,若引导学生从每节课学习目标入手,就能发现什么知识是重点、难点、必考点。同时,根据学习目标,由学生自我构建知识模块归纳表,从而形成更大范围的知识体系。

四、正确处理四者之间的关系

1、学习方案中学习目标和课堂中学习目标之间的关系。知识技能等目标是“短线”学习目标,当堂即可完成并能检测达成效果。学习能力目标和学习习惯目标是“长线”学习目标,需要教师根据每课时学习内容有意识、有重点确认并分阶段不断进行培养。因此,课堂只需呈现知识技能等目标,学习方案中则需要呈现三种目标。

2、学习过程和学习目标之间的关系。 一是上课前把学习目标写在黑板后,不能不闻不问,而是要贯穿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二是各个学习目标之间不能相互孤立,需要把各个目标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成知识体系。 三是回归复习时再次与学习目标相联系,使学生能体验到训练的目的。四是平时注意指导学生利用学习目标解决实际问题,避免学习漫无目的学无所获。

3、学习目标规范性和实用性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讲,一个完整且规范的学习目标应当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和行为发生后应达到的“程度”(标准)。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时无法全部做到这些要求,需要进行简化处理,以便符合“简洁性原则”。具体要求是:一是既要符合汉语言语法规则,又要适应汉语言使用习惯。二是不能让学生使用时产生歧义或无所适从。三是发挥备课组集体智慧,充分优化表述用词。

4、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传统课堂是“教本课堂”,课堂达成的效果是教师应当完成的教学任务,所以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只关注目标的层次性,忽视目标的具体性,不适合引领学生学习。QGP学本课堂达成的效果是学生(教师是“大同学”)应当完成的学习任务,所以称学习目标。因此,我校3-9年级已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学习方案及课堂中不再使用“教学目标”概念。

5、课程目标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关系。课程目标是国家处理学科教育(而非专指教学)与学生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大的视角,涵盖面是多层次的,包括“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学习目标”,通常以“三维课程目标”形式呈现。学习目标包括范围要小,主要有年级学习目标、学期学习目标、单元学习目标和课时学习目标,是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的具体体现。因此,课程目标包括了学习目标,只要按照规定要求,制定、使用并完成相应学习目标,就能实现相应课程目标。

附件二:制定学习目标时可作谓语的动词

1、知识技能等目标。(1)知识。 与此层次相关的行为动词是:知道,回忆,记忆,识别,列表,背诵,定义,陈述,呈现,感知或模仿(动作技能类),接受(情感态度类)等。(2)理解。与此层次相关的行为动词是:领会,说明,识别,描述,解释,区别,重述,归纳,比较,思考、理解(动作技能类)、注意(情感态度类)等。(3)应用。与此层次相关的行为动词是:应用,论证,操作,实践,分类,举例说明,解决,协调(动作技能类),兴趣(情感态度类)等。(4)掌握:与此层次相关的行为动词是: 分析,检查,实验,组织,对比,比较,辨别,区别,熟练(动作技能类),热爱(情感态度类)等。(5)综合。与此层次相关的行为动词是:组成,建立,设计,开发,计划,支持,系统化,创新(动作技能类),品格形成(情感态度类)等。(6)评价。与此层次相关的行为动词是:鉴别、判断、总结、证明、相信或拒绝(情感态度类)。

2、学习能力训练目标。根据QGP学本课堂推进要求和“知识技能等”学习目标达成需要,恰当选取1-2个与之最贴切的学习能力。如,“养练自主学习能力”等。

3、学习习惯培养目标。根据当前学生学习习惯实际状况及课堂学习具体内容,恰当选取1-2个与之最贴切的学习习惯。如,“培养搜集资料的习惯”。

怎样帮助孩子制定学习目标

怎样制定学习计划

怎样制定学习计划

正确制定学习目标

学习如何制定目标

中学生怎样制定学习计划

怎样制定学习计划比较好

怎样制定初二学习计划

怎样制定寒假学习计划

怎样制定学习计划(优秀)

怎样 制定和使用学习目标基本要求
《怎样 制定和使用学习目标基本要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