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成考专升本政治复习大题

发布时间:2020-03-04 02:56: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点提炼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知识梳理

本章是第一部分的绪沦,中心任务是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基本特征。为了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哲学。在哲学几千年的发展史中,曾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流派。为了纵观全局,理清复杂的哲学思想的发展,必须重点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并以此为线索划清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界限。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对历史上哲学思想的继承,而且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通过对这一变革的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内容、阶级属性和社会作用等基本特征。学习哲学不仅是为了获取哲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把它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考点提炼

1.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2.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特征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伟大工具 释难解疑

1.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是什么?

在哲学研究的众多问题中,有一个重大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指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第二方面是指精神和物质之间有无同一性,人们能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种回答是,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这是唯物主义的立场;另一种回答是,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这是唯心主义

①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②哲学的基本问题 ③哲学的主要派别 的立场。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也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种回答是,世界是可知的,它能被认识,而且能被彻底认识,这是可知论的观点;另一种回答是,世界是不可知的,它不能被认识,或不能被彻底认识,这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2.近代哲学的两大派别是什么?它们有哪些历史形态?

近代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凡是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精神是由物质派生的,都属于唯物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在历史上存在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反,凡是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物质是由精神派生的,都属于唯心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哲学还分为把世界归结为主观精神的主观唯心主义和把世界归结为客观精神力量的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态。

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根源(条件)是什么?

(1)会历史条件: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条件:19世纪中叶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历史舞台。

(3)自然科学条件;19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4)理论来源: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5)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的结果。 4.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源是什么?

唯心主义是一种错误的世界观,它的产生和存在,有其社会历史的、阶级的和认识的根源。

(1)社会历史根源。唯心主义是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的产物,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无知和屈从的反映和表现。

(2)阶级根源。唯心主义符合腐朽、反动的剥削阶级和统治集团的利益,因而它们总是这样或那样地鼓吹唯心主义,歪曲世界的本来面貌,以欺骗人民群众而达到其维护过时的社会经济制度的目的。

(3)认识根源。人的认识是一个主观和客观的复杂曲折的矛盾运动过程,这就产生唯心主义的可能。①在认识过程中,如果主观和客观相分离,认识和实践相脱离,就会导致唯心主义。②在认识过程中,如果离开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也会导致唯心主义。 ③在认识过程,如果把感性认识阶段或理性认识阶段绝对化,就会陷入经验论或唯理轮,从而导致唯心主义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知识梳理

本章是第一部分的绪沦,中心任务是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基本特征。为了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哲学。在哲学几千年的发展史中,曾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流派。为了纵观全局,理清复杂的哲学思想的发展,必须重点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并以此为线索划清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界限。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对历史上哲学思想的继承,而且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通过对这一变革的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内容、阶级属性和社会作用等基本特征。学习哲学不仅是为了获取哲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把它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考点提炼

1.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2.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特征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伟大工具 释难解疑

1.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是什么?

在哲学研究的众多问题中,有一个重大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指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第二方面是指精神和物质之间有无同一性,人们能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种回答是,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这是唯物主义的立场;另一种回答是,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这是唯心主义的立场。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也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种回答是,世界是可知的,它能被认识,而且能被彻底认识,这是可知论的观点;另一种回答是,世界是不可知的,它不能被认识,或不能被彻底认识,这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2.近代哲学的两大派别是什么?它们有哪些历史形态?

近代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凡是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精神是由物质派生的,都属于唯物主义哲

①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②哲学的基本问题 ③哲学的主要派别 学。唯物主义在历史上存在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反,凡是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物质是由精神派生的,都属于唯心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哲学还分为把世界归结为主观精神的主观唯心主义和把世界归结为客观精神力量的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态。

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根源(条件)是什么?

(1)会历史条件: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条件:19世纪中叶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历史舞台。

(3)自然科学条件;19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4)理论来源: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5)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的结果。 4.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源是什么?

唯心主义是一种错误的世界观,它的产生和存在,有其社会历史的、阶级的和认识的根源。

(1)社会历史根源。唯心主义是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的产物,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无知和屈从的反映和表现。

(2)阶级根源。唯心主义符合腐朽、反动的剥削阶级和统治集团的利益,因而它们总是这样或那样地鼓吹唯心主义,歪曲世界的本来面貌,以欺骗人民群众而达到其维护过时的社会经济制度的目的。

(3)认识根源。人的认识是一个主观和客观的复杂曲折的矛盾运动过程,这就产生唯心主义的可能。①在认识过程中,如果主观和客观相分离,认识和实践相脱离,就会导致唯心主义。②在认识过程中,如果离开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也会导致唯心主义。 ③在认识过程,如果把感性认识阶段或理性认识阶段绝对化,就会陷入经验论或唯理轮,从而导致唯心主义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物资和知识

知识梳理

本章的中心任务是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原理,着重阐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是从物质观、运动观、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方面展开论述的;意识的本质和反作用却侧重揭示意识的第二性和派生性,阐明意识的物质根源性和对物质的依赖性;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则是从总体上把握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的辩证统一,它要求既反对忽视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又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而否认物质决定作用的唯心论。 考点提炼

①是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1.辩证唯芸主义的物质 ②运动是物资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2.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资性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释难解疑

1.意识是怎么产生的?其本质是什么?

(1)意识的起源: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2)意识的本质: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本质的看法,可以概括为两个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即从意识的基础上讲,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上讲,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是第二性的,是由物质所决定的。 2.怎么理解世界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包含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1)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由此引出两个对立观点:一元论和二元论。

(2)世界统一于物质,由此引出两个对立观点: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3)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是世界统一性的表现。

3.物质与运动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1)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以自己特定的形式在不断地运动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世界上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

(3)离开物资讲运动,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题,是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讲物质,否认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型而上学。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意识的本质

③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④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第三章 事物的联想、发展及其规律

知识梳理

本章的中心任务是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学习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要理解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观点。坚持联系的普遍性,反对形而上学的孤立的观点;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深刻认识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普遍规律,反对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联系和发展观点的展开,它们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深刻本质,即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否定之否定规律则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阐明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矛盾问题贯穿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和基本环节(范畴)各个原理之中,是理解和掌握唯物辩证法诸原理的关键,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这一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原理,则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不能掌握唯物 考点提炼

①世界的普遍联想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②世界的永恒发展

2.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释难解疑

1.矛盾问题的精髓是什么?

(1)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无处不在),并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无时不有)。矛盾的普遍性是指同类事物矛盾所共同具有的性质,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_矛盾的各个方面

①现象与本质 ②形式与内容 ③原因与结果 ④必然性与偶然性 ⑤可能性与现实性 ①对立统一规律 ②质量互变规律 ③否定之否定规律 都各有其特点,是指矛盾的差别和个性。(具体表现在: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及发展阶段的特殊性。②矛盾及矛盾方面地位、作用的特殊性。③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又是相互区别的,矛盾的普遍性是一般性,即共性,是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个性,是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特殊性比普遍性更加丰富,普遍性不能完全包括特殊性。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什么叫肯定和否定?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自身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其自身而不是其他事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其转化为其他事物的方面。

(2)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①辩证的否定是指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这就是说,任何事物的否定都是自己否定自己,即通过自我否定,实现自身的运动和发展。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辩证的否定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由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没有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实现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③辩证的否定又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唯物辩证法认为,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并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扬弃”。所谓“扬弃”就是包含着抛弃、保留、发扬的意思,也就是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在克服旧事物消极因素的基础上,保留某些有利于新事物发展的积极因素。这样,新旧事物之间固然有质的区别,但新事物是从旧事物内部产生出来的,因而同旧事物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3.质、量与度的含义是什么?质变与量变的含义及相互关系又是什么?

(1)①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的根本特点是:特定的质就是特定的事物本身,质和事物不可分割,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②量:是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的根本特点是: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即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变化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即不会改变事物的性质。③度:质和量的统一叫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也就是一定的质所以能够存在的量的限度(范围)。

(2)①量变和质变的含义: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②量变和质变的关系: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另一方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它又区分为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两种情况。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具有量的扩张,即新质要素在数量上迅速扩大,直至新质完全代替旧质。量变和质变又相互转化。在量变基础上发生的质变,体现和巩固着量变的成果,并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相互转化和交替,不断发展,这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即质量互变规律

第一部分 分马克思圭义哲学原理

第四章 实践和认识

知识梳理

本章阐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不仅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揭示了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认识论就是研究认识的本质和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使认识论成为真正科学的认识论。要把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先就要了解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划清它同不可知论、唯心主义以及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界限;要从根本上划清这种界限,就要正确地了解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进而了解认识的辩证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直接任务在于获得真理,要了解真理是什么以及检验真理的标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我们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 考点提炼

①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1.认识的本质 ②实浅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③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①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2.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②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③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①真理及其客观性

3.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②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释难解疑

1.怎样理解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即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重要性?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包括实践到认识和认识回到实践两次飞跃,其中,认识回到实践的飞跃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

(1)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实现认识的目的。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单靠理论本身是达不到目的的。正确的理论能够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预见事物发展的趋

势,为实践指明方向和道路,提高人们改造世界的自觉性,避免盲目性。所以,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把理论转化为群众的行动,理论才能转变为改造世界的强大的物质力量。

(2)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获得检验和发展。人们在实践中得到的理性认识是否正确,是否是真理,或者具有多少真理性,理性认识本身是无法解决的。只有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看它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才能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正确的认识才能得到证实,错误的认识才能得到纠正,不完全的认识才能得到补充。即使正确的认识,也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不断吸取新的经验,才能得到发展。

2.怎样理解真理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能作绝对化的理解,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也就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是唯一的,此外再没有其他的客观标准了;而且某种理论或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归根结底将由实践来鉴别,这是确定的。承认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也就必然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将导致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3)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同时,一定条件下的实践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自己的社会历史的局限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践标准又具有不确定性。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就会使人的思想僵化,把人们的认识变成绝对不变的教条。

3.怎样理解真理与谬误之间的关系?

真理与谬误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真理和谬误是相互对立的。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而谬误则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是主观违背客观。二者具有性质上的区别,在一定范围内,二者的界限非常明确,不能混淆。真理和谬误的对立还表现在它们相互排斥,相互否定。

(2)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一方面,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二者共处于人的认识中,它们相互依存,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真理就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另一方面,真理与谬误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4.试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客观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①所谓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同谬误有原则区别,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不断地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内容和规律,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②所谓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所反映的对象及其规律,在广度上具有条件性和有限性;真理所反映的客观对象及其规律,在深度上具有条件性和有限性。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①二者是对立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虽然是同一个真理的两重属性,但从真理是一个发展过程来看,二者是人们获得真理性认识的两个不同方面,是有区别的。②二者又是统一的。这种统一表现在:其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之中有相对。其二,相对性真理可以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指导我们树立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即一要坚持,二要发展。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在实践中产生并为实践所证实的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客观真理。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绝对性真理。因此,必须坚持,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要反对否定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错误倾向。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又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没有也不可能穷尽我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而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这说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时也是相对性真理,不能把它变成僵死的万古不变的教条,必须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典范。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五章 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

知识梳理

本章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本章的主要内容有三点:①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与两种历史观,相当于历史唯物主义部分的一个小绪论。②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③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讲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社会意识的结构的剖析。 考点提炼

①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意义 ②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

③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

①地里环境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②人口因数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③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社会经济结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3.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 ②社会政治结构──国家

③社会意识的结构和相对独立性

释难解疑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及其依据是什么?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所谓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存在与发展中各种物质要素、物质活动和物质关系的总和。所谓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与发展中各种意识要素、精神活动和思想关系的总和。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主要根据是:①它是一切社会历史观无法回避而且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②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③它是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这两种对立的历史观的根本标准。④它是人们社会实践中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 2.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

(1)所谓经济,是对社会经济生活的总称。其目的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其内容主要是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消费,包括经济现象、经济活动、经济关系、经济体制等方面。经济生活是社会物质财富增加的唯一途径,是包括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和物质基础,因而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决定的意义。

(2)所谓政治,是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总称。其目的主要是维护国家、组织、个人及其他权利主体的社会权益,其内容主要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规范权利主体的社会关系,包括政治现象、政治活动、政治关系、政治体制等方面。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是:一方面,经济决定着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政治为经济服务,政治是经济的保证。

(3)所谓文化,就是社会精神生活的总称。其目的主要是满足人们精神需要,其内容主要是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包括文化现象、文化活动、文化关系、文化体制等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是:一方面,经济决定政治,经济与政治一起决定着文化;另一方面,文化反映着经济和政治,又反作用于政治。 3.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是什么?

(1)唯心史观,亦称历史唯心主义,指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社会历史观。唯心史观在社会主人与历史创造者的问题上一般都会贬低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主张少数的英雄、帝王、统治者是社会主人与历史创造者,所以也称英雄史观。

(2)列宁指出,唯心史观存在着两个根本缺陷:“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探索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看作这些关系的根源;第二,以往的理论从来忽视居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科学的精确性去研究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这就是说,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在于:第一,不懂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二,不懂得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3)唯心史观这两个根本缺陷是相互联系的:既然他们将人们的思想动机看做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也就必然认为其控制着社会上层建筑,特别是将少数统治者看做是历史的创造者;既然他们否认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源泉,也就必然否认作为生产力主体的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六章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

知识梳理

本章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本章的主要内容是:①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讲述了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社会革命、改革、科学技术、人民群众、历史人物等在社会发展中的各自不同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②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讲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社会形态及其演化,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考点提炼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 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①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阶级斗争、社会革命 ②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③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科学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4.人民群众和历史人物 ②历史人物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

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③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①社会形态及其演化

5.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②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释难解疑

1.如何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主要表现为: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生产关系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生产关系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的最革命的因素,它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而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这种矛盾运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的。

①科学的本质和社会功能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2.如何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1)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那种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体现着社会中人与人的经济关系。上层建筑是对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法律制度与设施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总称,体现着社会中人与人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一定的经济基础与一定的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了一定社会的社会形态。

(2)在社会形态的矛盾统一体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①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表现为积极地为经济基础服务,主要是:一方面要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要消灭和排斥异己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及其矛盾运动,表现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社会形态的不断更薪。

3.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1)中国共产党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出发,在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可以说群众史观是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是群众史观在中离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应用。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2)群众观点,即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人民群众负费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解决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世界观问题。

(3)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无产阶级政党根本的政治路线与组织路线,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无产阶级政党根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处理理论与实浅、坚持党的领导与依靠人民群众之间辩证关系的问题。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六章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

知识梳理

本章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本章的主要内容是:①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讲述了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社会革命、改革、科学技术、人民群众、历史人物等在社会发展中的各自不同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②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讲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社会形态及其演化,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考点提炼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 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①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阶级斗争、社会革命 ②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③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科学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4.人民群众和历史人物 ②历史人物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

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③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①社会形态及其演化

5.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②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释难解疑

1.如何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主要表现为: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生产关系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生产关系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的最革命的因素,它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而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这种矛盾运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的。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2.如何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1)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那种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体现着社会中人与人的经济关系。上层建筑是对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法律制度与设施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总称,体现着社会中人与

①科学的本质和社会功能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一定的经济基础与一定的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了一定社会的社会形态。

(2)在社会形态的矛盾统一体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①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表现为积极地为经济基础服务,主要是:一方面要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要消灭和排斥异己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及其矛盾运动,表现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社会形态的不断更薪。

3.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1)中国共产党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出发,在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可以说群众史观是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是群众史观在中离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应用。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2)群众观点,即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人民群众负费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解决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世界观问题。

(3)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无产阶级政党根本的政治路线与组织路线,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无产阶级政党根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处理理论与实浅、坚持党的领导与依靠人民群众之间辩证关系的问题。

导读: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和解决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概论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知识梳理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和解决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人民大众同封建主义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贫穷、落后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特点。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旧民主主义转向新民主主义具备了政治、经济、思想条件,并在五四运动后由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担负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起,实现了这一转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开创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这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中国共产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其前途是经过新民 考点提炼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社会注意改造的道路和历史经验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1.怎样理解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相互关系?

(1)新民主主义革命何旧民主主义革命既有内在联系,又有原则的区别。其联系表现在:①根本性质即革命对象相同。二者同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对象和任务都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②革命的基本动力相同。参加革命的基本队伍是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合组成的统一战线。

(2)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表现在:①革命领导权不同。五四运动以前,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领导者是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只是追随资产阶级参加革命的;五四运动以后,工人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重任。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才能完成。②革命的时代条件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以前,它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而新民主主义革命则发生在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以后,它属于新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③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而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④革命的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为目的;而新民主主义革命要在中国建立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然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最终目标是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则是最主要的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不仅成为中国革命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而且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和性质。

(2)近代中国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3.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采取积极引导、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式,既避免了社会动荡和生产力的破坏,又使被改造对象逐步提高觉悟,愿意接受改造,变成社会主义劳动者。

(3)运用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说服教育等原则实现了和平过渡,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当然,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一些地方和部门也出现了工作要求过急、工作过粗、形式也有些简单划一等缺点和偏差,但毕竟是次要的。它同这场伟大的社会变革所取得的历史性功绩──在中国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中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是绝不能相提并论的。

导读:“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概括,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新贡献。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概论

第三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理论

知识梳理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概括,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新贡献。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邓小平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是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战略,是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发展战略,是逐步推进的战略,是既坚持实事求是,又具有雄心壮志的战略。实现我国的发展战略目标,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要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考点提炼

1.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2.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内涵和特征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式及其内涵 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大指导意义 ③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①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①“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及特点 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释难解疑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1)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2)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3)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我国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及特点是什么?

(1)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从总体上规划了21世纪中叶之前我国的战略目标和部署。它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①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②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③有步骤地逐步推进,“三步走”发展战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④既坚持实事求是,又具有雄心壮志。 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最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共产主义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还远达不到这个水平。所以在推翻资本主义之后,还不能立即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共产主义社会,而是要经历一个过渡性的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创造条件。

(2)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只有不断发展生产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创造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所以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3)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迅速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防止和平演变的迫切需要。

(4)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社会需求同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说,只能靠不断发展生产力来解决。 导读: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的实质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种体制,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概论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知识梳理

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的实质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种体制,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无论从改革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方面所起的作用看,还是从引起我国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变革的深度和广度看,都可以说是开始了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即第二次革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是中国改革的理论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从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在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进行了深入具体的分析,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为中国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进一步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韵对外开放格局。 考点提炼

1.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①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和成就

①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②中国改革的历史和成就

③改革是中国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2.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②不断挺高对外开房的水平

释难解疑

1.为什么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即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

(1)改革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解放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做革命。

(2)改革是对原有体制进行的根本性变革,我国目前的改革不同于社会正常发展中始终会存在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一般性变革,而是对存在着严重弊端的旧体制进行全面的重大变革。特别是对经济体制进行全面创新,把原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这次改革过程也是对经济社会生活和各种利益关系格局重新调整的过程,改革的每一步,都会影响千家万户,同时还必然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因此,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从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等方面来说,改革开放是中国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2.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有哪些?

(1)对外开放使我国迅速实现了向经贸大国的转变,对经济发展贡献巨大。

(2)对外开放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振兴。

(3)对外开放加快了工业化进程,成为促进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

(4)对外开放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5)对外开放推动了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 3.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1)发展是目的。第一,中国解决自身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才能保证“一国两制”的贯彻执行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最终实现;才能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强大的物质条件。第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所起作用的大小也要看我们自己的发展情况。

(2)改革是动力。要发展就必须改革。只有改革,才能克服过去形成的影响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各种旧体制,才能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改革是发展不可缺少的推动力量。反过来,只有发展,改革才能持续下去,深入下去,才不会半途而废。

(3)稳定是前提。改革和发展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保证。中国发展的条件,关键是社会稳定,一个是政局稳定,一个是政策稳定。在改革和发展中,我们既要做到变,同时也要做到稳定,把变和稳定有机地结合起来,力争最大限度地把改革的深度、广度和发展的速度同改革、发展方案的稳妥、协调以及社会可以接受的程度结合起来,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改革促进发展。稳定的社会环境也离不开改革和发展,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辩证关系。 4.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殛特点是什么?

(1)我国对外开放是采取分步骤、有层次、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面展开地发展起来的。现已形成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中心城市一铁路公路交通线、沿江和沿边地带这样一个立体交叉的开放模式。

(2)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①所谓全方位,即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②所谓多层次,即疆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地带、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中心城市的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开放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快主要干线沿线地带的开放;鼓励中、西部地区吸收外,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经济振兴;统筹规划,办好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形成全国范围内多层次的对外开放。③所谓宽领域,即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服务业等领域。

导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凰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概论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知识梳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凰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要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即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在工业化进程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区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考点提炼

①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1.社会主义初阶段的基本 ②坚主体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 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 ③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2.社会主义初级

①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 阶段的分配制度

②实现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4.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①建设创新型国家

②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④统筹区域发展

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释难解疑

1.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前提,是决定劳动者地位和我国发展前途命运的根本性因素。

(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而产生的,它的建立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保证其他所有制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决定性条件。强大的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引导、支持和规范非公有制经济按照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健康发展和正确发挥作用的前提。

(4)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贯彻按劳分配,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只有公有制占主体,才能实施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才可以避免两极分化。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什么?

实行这一分配制度有什么客观必然性?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实行这种分配制度的必然性是: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的分配结构。

(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3.我国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从根本上改变不适应现有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传统计划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客观依据在于:

(1)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在建国后一段时期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已日益不适应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实行根本变革。

(2)市场是比计划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现代市场经济在充分发挥市场基础性资源配置作用的同时,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引入政府宏观调控,日益显示出对计划经济的明显优势。

(3)世界经济以市场经济为基础,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与国际经济交流、合作与竞争,必须沟通国内外市场,在经济运行机制上与世界接轨。

(4)改革开放实践证明,市场经济发展了生产力,改善了人民生活,增强了综合国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现实之路。 4.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区别何在?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传统工业化道路相比,它的“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进信息化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近年来信息化发展很快,我们完全可以在工业化进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2)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特别是在快速发展时期,大多数是以消耗能源、牺牲环境为代价,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我们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3)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机械化和自动化是主要着力点,从而导致失业问题的出现。我国的国情是人口爹,劳动力成本比较低。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业化进程中,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有意识地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扩大就业。很明显,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总结世界各国工业化经验教训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信息化时代实现工业化的要求和有利条件提出的,对于加快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导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政治保障。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概论

第六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知识梳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政治保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能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要坚持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 考点提炼

①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②紧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①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

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释难解疑

1.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什么特点和优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它不同于一党制,也不同于多党制。它的特点和优点是:

(1)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多党合作的核心,是一项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

(2)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成为把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成为他们团结合作的政治基础。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事业。

(3)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共事的组织形式是政治协商会议。这不仅有利于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而且有利于加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什么是依法治国?实行依法治国有什么重要意义?如何实行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发展人民民主,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①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②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③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④它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⑤它是中国共产党治国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从法律上制度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落实,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

(3)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根据我国法制建设的实际情况,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必须:①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②逐步建设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③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和司法制度;④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全民法律意识。 3.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国家的基本方 ②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和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在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人民群众在共产劐领导下实现当家作主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作为今后长期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

(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要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不断完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

(5)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积极稳妥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决不能动摇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导读:本章主要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概论

第七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知识梳理

本章主要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堕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是根本,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 考点提炼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 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 释难解疑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和总的要求是什么?其根本任务是什么?

(1)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也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的要求。

(2)根本任务就是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决定着我国文化事业的性质和方向。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提供世界观、价值观,影响整个文化的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正确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关系,反对在文化建设领域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模糊化”、“边缘化”等错误观点和倾向。

(2)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原因:①是由中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和思想文化建设的性质决定的。②是由意识形态本身的特点和社会功能决定的。③是积极应对意识形态领域中出现的新挑战的需要。④从根本上说,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决定的。

(3)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①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不断的理论创新,提出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进步要求和人民群众实践需要的新的理论概括,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更加鲜明的实践特点;②要扎根于中国的土壤,把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更加鲜明的民族特点;③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敏锐把握时代特征,准确反映时代要求,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从而更好地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1)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2)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3)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4)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艺术,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导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概论

第八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知识梳理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查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考点提炼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依据

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2.构建社会主义和基本原

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

则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释难解疑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按照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9)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这九条目标和主要任务分别反映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总要求的各个方面,充实和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这就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皆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3.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牡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主要举措是: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晨教育也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必须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康是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①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③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②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③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④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导读: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世界和平,谋求人类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概论

第九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知识梳理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世界和平,谋求人类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根本准则,严格按照这一准则办事,既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又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考点提炼

1.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释难解疑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根本准则.是在外交工作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依据。严格按照这一政策准则办事,既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又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l)坚持独立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2.如何理解和平与发晨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我们要正确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须把握以下几点: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③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③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世界

(1)邓小平根据世界形势的发展与变化,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这两个问题是关系全局,带有全球性和战略性意义的问题。

(2)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界大战阀题,其中也包括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制止部战争问题。虽然现在在较长时期内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可能的,但是人类仍然面临着战争的威胁.所以,和平问题是一个事关全人类的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3)发展问题是当今时代两大主题的核心。发展问题是经济问题。由于长期以来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而造成的南北贫富差距、两极分化日益严重。北方发达富裕,南方贫困落后.南方迫切需要改变贫困现状,北方也需要再发展。南方不发展,北方就没有市场,整个经济就难以形成良性的发展.因此,发展问题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而且是整个世界的发展问题。

(4)和平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发展要在和平环境下才能顺利实现;和平也离不开发展,只有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和平的力量才能壮大,才能避免世界大战。

(5)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由于它们的作祟,局部冲突和战争时有发生;不合理和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并没有改变,世界仍不安定。和平与发展这两个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6)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两大主题的论断,科学地概括了当前时代的特征,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及新时期外交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我们观察和处理国际问题指明了方向。 3.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是什么?

(1)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中国的发展不能像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崛起那样靠对外侵略和掠夺,而只能选择和平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世界和本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渴望和平、追求和谐,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

(3)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特别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是可以实现的。同时,中国政府也清楚地看到,世界上仍存在诸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人类还面临许多严峻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只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就能够逐步实现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目标。 导读:“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当代中国实践而结出的硕果,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概论

第十章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一的完全统一

知识梳理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邓小平集中全党智慧,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伟大构想,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并进而运用手澳门问题的解决。“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当代中国实践而结出的硕果,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考点提炼

1.“一国两制”构想

①“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②“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③“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2.“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实

①“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释难解疑

1.“一国两制”的含义及基本内容是什么?

(1)“一国两制”的含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四点:①“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②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③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台湾、香港、澳门设置特别行政区。④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2.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的区别何在?

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是有本质区别的。这是因为;

②以“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推动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者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属于中国和英国、葡萄牙之间的问题。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考虑到香港、澳门的实际情况,主张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解决,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

(2)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其本质是中国内政问题,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不容许外国干涉;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我们坚持力争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3.特别行政区有哪些高度自治权利?

特别行政区除在外交和国防方面服从中央政府外,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利。表现为:

(1)拥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2)可以实行单独的赋攻预算,中央政府不征税。

(3)中央致府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内部事务。

(4)特别行政区人民的各种合法权益,以及外国人和侨胞在此地的私人投资等,均给予法律保护。

(5)台湾特别行政区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中央政府不派军队到台湾去。 4.“一国两制”在哪些方面继承和发晨了马克思主义?

(1)“一国两制”构想依据的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即实事求是。正如邓小平所说,“一国两制”的提出,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毛泽东的话来讲就是实事求是。这个构想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来的。港、澳、台地区长期与祖国分离,当地人民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并习惯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这些历史造成的事实是在解决港、澳、台问题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实事求是地寻求解决港、澳、台问题的途径,做到使各方面都能接受。用“一国两制”方式而不是用社会主义的方法来解决,既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也充分照顾到港、澳、台地区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一国两制”构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在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只能存在一种社会制度及其相应的政权组织形式,而不允许另一种社会制度及其组织形式存在。而按照“一国两制”构想,在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内允许有两个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社会主义国家既可以为作为国家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也允许和保护一定地区范围内存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发展。正如邓小平所说:“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主体的国家包含不同的制度,马克思没有讲过这个问题,我们大胆地提了,如果不这样设想,绝对不可能统一。”

(3)“一国两制”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灵活运用和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一国两制”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运用千处理—个国家内部实行不同制度地区之间的关系,因此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灵活运用和发展。邓小平说:“根据中国自己的实践,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

导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与合作,必须依靠、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概论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知识梳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与合作,必须依靠、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重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在新世纪新阶段,要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考点提炼

①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

1.中国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

②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的事业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形成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①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体要求

3.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②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廉政的伟大工程 建设

释难解题

l.为什么说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1)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正确方向。

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2)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3)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国内社会环境和国际和平环境。

(4)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5)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有效地组织和领导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2.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依靠力量有哪些?

(1)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2)农民阶级是我国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3)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担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

(4)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重要的建设力量。

(5)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如何理解民解放军是牡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1)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当前,阶级斗争虽然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由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为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为确保人民民主和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必须依靠人民解放军的坚强后盾。

(2)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平与发展虽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为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为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必须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这是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3)人民解放军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是全面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同时,人民军队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积极支持和参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成考政治专升本复习重点

成考专升本政治

成考专升本政治

专升本成考政治

成考专升本政治时事复习手册

成考专升本政治复习备考资料(政治)

成考专升本政治第一章

成考专升本政治时事

成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

成考专升本政治题库

成考专升本政治复习大题
《成考专升本政治复习大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