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下期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3-01 19:57: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学案例与反思

龙市中小 高丽华

《狼牙山五壮士》是一篇精读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安全转移,同敌人英勇奋战,最后壮烈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和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献身的精神。

我设计了两个教学目标:1。从课题入手质疑学文,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的句段来体会”五壮士的“壮‘——英勇无畏、勇敢顽强。2。在学文后,引导学生在对比中体会本文写法上的特点——详略得当,点面结合。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主要合理地运用课件创设情境,设计了以读导情、悟情、激情的教学方法,让读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根据不同训练的目的,设计了自由读、试读、品读、指名读、引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理解五壮士当时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精神,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得到情感的升华。

首先,我挖掘了教材的创造性的教育因素,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领悟能力。如看完“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投影后,我设计的一个启发想象的训练点:“当时五壮士的心情如何,心里会想些什么?”从而对学生既进行了创新思维的训练,又开发了学生如何读好课文的创造潜能。

其次,“明理”是本课阅读教学的重要阶段。学生较难理解五壮士为什么要跳崖,特别是理解不了五壮士跳崖当时的心情及其内心感受。更不理解“五壮士壮烈跳崖时发出豪迈的口号声,就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的道理。为解决这些难题,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如下几个措施来解决:

1、出示一幅“五壮士屹立在顶峰”的图片,让学生结合文中的语句,仔细体会五壮士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使学生理解了五壮士在胜利完成掩护任务之后的喜悦和面对死亡不屈服,以及对人民无比热爱、对祖国无限的依恋之情。 2、放“五壮士英勇跳崖”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学生顿时瞪大了眼睛,全神贯注地看着一幅幅悲壮的画面,完全沉浸在五壮士那感人的事迹中。这时,正好抓住学生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配上音乐、纪念碑图让学生反复品读,从具体的形象中明白五壮士以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是人民的安全和幸福,这是胜利的结局。

3、出示“五壮士纪念碑图”和抗日英雄图片,并配乐朗读。启发学生当时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英勇献身的仅仅是五壮士吗?这样一来,难点突破了,学生也理解了五壮士为革命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他们是无数英雄的代表,他们的口号代表着全中国人民的心声。

在课程结束时,我又设计了如下问题:

1、说说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了解学生复述课文和概括课文的能力)

2、文章哪些句段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感情的读读,并说说理由。

3、你认为本文在写法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了解对本文写法领会

的情况)

4、你在学习方法上有哪些收获?

5、你想课下搜集哪些词语? 反思:

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我改变了过去孤立地一篇篇讲解课文的做法,从不同文体文章的特点出发,进行归类比较,帮助学生认识同一类课文的共性与个性,引导学生探索作者在布局谋篇方面的基本规律,以达到“详讲一篇,通晓一类”的目的。这样教给学生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既减轻了过重负担,提高了教学效率,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说是一种大胆的尝试。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我从文体知识入手,教学生布局谋篇的基本规律的,但并非只注重文章的表现形式,我认为“无论结构、语言还是写作方法,都要服务于内容和中心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正确处理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的关系,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整体出发,理清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从语言入手,理解内容,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的,为什么这样表达。

2010年下期

高一下期历史教学反思

高一下期通用技术教学反思

——学年度下期九年级政治教学反思

下期初中美术课的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期数学一单元教学反思

七年级下期地理的优秀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下期 识字3 教学反思

下期教学工作总结

下期教学工作总结

下期教学工作总结

下期教学反思
《下期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反思教学过程 下期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