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给学校家长的一封信

发布时间:2020-03-02 20:53: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给学校家长的一封信

各位家长大家好: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人们在对待“教育的想法”有些跟不上,因此,无形中害了我们的一些孩子。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做父母的愿望。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学有所成,什么考高中、上大学,日后能坐办公室、走开小车,过着风吹不着,雨打不着的城里人生活,还能荣宗耀祖,这是人之常情。可现在的政府机构、科研院所、事业单位都人满为患,致使终点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都不到30%,苦命的那70%,钱花了十来万,返乡怕人小看,只能整天在大街上转。那些大专毕业生就更可怜了;我们有的孩子,对学习根本不感兴趣,家长宁肯花

七、八千元,自费也让孩子读高中,支持孩子读书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你们忽视了“教育的阶梯性特点”,底层的基础都没打好,高中的知识怎么能学好?孩子挨了不少累,还是学不会。现在的高中自费生约有1/3的念不到头;约有1/3的学不进去,想不念家长不让,再加上钱都花了,只能整天游游荡荡;剩下的1/3每次考试排在后边的就是。他们能不能考上好大学?你们都知道,毕业后的下场也就更知道了。可见,我们的初中毕业生,有必要千军万马的都挤上高中的“独木桥”吗?

“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不让他们多念几天书又不甘心,现在家中孩子又少,还不差钱,上不了大学上中专吧,一是想“上一回学牌儿不怎么亮”;二是想“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中专生能吗?”加之有邻居家的孩子,中专毕业都

六、七年了,现在都找不到工作,这是事实;另外,近两年也出现了,有的孩子读了“职业中专”,说安置工作,结果书也白念了。这些是我们的家长不同意孩子读“职业学校”的根本原因。

我们面对着“读书不争气,打工出不了力,务农不会种地”的孩子们,还不想让他们跟我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守着这点土地,是县人民政府和教育局帮我们找到办法,领导们去哈市、去大连、访青岛,通过对众多学校评估后,能引的引(引来了哈双星落户巴彦办学);能联的联(与哈、齐铁、大连金石、青岛海龙四所学校联合办学)。他们都具有:一流的师资和教学设施、一流的专业设置和实习基地、一流的就业安置体系。到这样的学校就读,一是不多花钱(学费不高且每年补助1500元);二是能学到专业技术(古来就有家有百亩良田,不如一技在身);三是学校负责安置工作(多次安置,直到满意);四是工资不低(起始工资千元左右且一年比一年高);五是学历、技能证书双丰收。(发毕业证和从业资格证);六是同其它工人一样有劳动保护和保障(劳保和医保)。他们这几所学校,能做到这些是由政府做后盾的同时,校领导能“审时度势”,看清了社会需求什么人才,所以采取的“订单式”培养的结果。我们做家长、做老师的应面对现实、量体裁衣,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能有一门技术,干好一种工作,离开父母后,能养家糊口可也就行了。他大学生找不着工作,是因为“坐办公室没地方,搞科研不够格,下工厂不会干”,而现在这些“职业技术学校”是工厂用什么人,学校就打造什么人,所以中专生找工作容易;前些年的中专生,在学校里根本没学什么技术,学些书本上的理论,下工厂根本不适应;近两年有的孩子读了“职业学校”,发现与招生时说的根本不一样,那是被私家学校、私家招生的给骗了。所以家长们别怕有狼,要认清这几所学校的介绍,认准学校和专业,还有县人民政府、县教育局做后盾,大胆地让孩子们走出去;同时,要细心,要签就业合同,把不放心的写在合同上,真有上法庭那天,学校老师和教育局领导都是证人。

家长们

“教育能改变命运,知识能改变灵魂,技艺能改变生活”。我们不能图眼前一时的“打零工来钱快”,要知道这是“年轻饭”,岁数大了,干不动怎么办?应放眼长远。“学技术、靠技能、岁数越大越精通”;另外,还有“劳保和医保”。这才是给孩子选的“一双”适合他自己脚穿的鞋,给孩子选的一条适合他走的路。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这一“世界工厂”的大国地位,要靠我们这些年轻的有知识的、有技能的工人来支撑,要靠我们这些大有所为的技术工人来发展。这样,咱们能挣着钱,生活富裕了,才能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巴彦德祥二中 2009年4月6日

学校给家长的一封信

学校给家长的一封信

学校给家长的一封信

学校暑假给家长一封信

家长给学校的一封信

家长给学校的一封信

给家长一封信

给家长一封信

给家长一封信

给家长的一封信(无烟学校)

给学校家长的一封信
《给学校家长的一封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