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社会服务能力管理制度

发布时间:2020-03-03 20:11: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开展社会服务管理制度

一、学校开展社会服务,要以为社会建设服务,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事业发展为宗旨,在切实保证促进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进行;要根据学校和学科特点以及自身的优势和潜力,适应社会的需要,统筹兼顾,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要注重社会效益,有利于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学校教师在保证完成本职工作,可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从事兼课、兼职活动。兼职活动一般应与教师本人的教学相结合,有利于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二、学校开展社会服务,可以取得合法收入。

三、学校开展社会服务,必须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成本核算的内容,包括折旧费、仪器设备占用费、材料费、专用设备购置费、水电费、差旅费、资料费、工资、奖金、津贴等。对国家计划外协作项目、各类技术服务活动和举办的各类短训班,可以从纯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取劳务酬金。按规定比例提取的劳务酬金,不计征奖金税。

各项服务的收入,扣除成本开支、应纳税金和劳务酬金后,其余纳入学校基金。

四、学校开展社会服务,必须加强领导,严格管理。

(一)学校本着既放宽搞活,又管住管好的原则,加强领导,全面规划,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正确引导。主管部门要对当地高等学校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加强指导和管理,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存利去弊,使之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进行。

(二)开展社会服务要从实际出发,以各自的专业优势为依托,扬长避短,量力而行。

(三)学生在学校统一领导和组织下,可以适当进行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勤工俭学活动。这些活动要在维护校风校貌,遵守法纪,不影响学生学习的前提下进行。

(四)正确处理教学和开展社会服务的关系。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为了保证大多数教师专心致志地从事教学工作,学校将有计划地组织少数人员专

门从事社会服务活动,人员相对稳定,也可以定期轮换,对被抽调专门从事社会服务活动的教师,可以保留原有待遇,在聘任职务时,要考虑到他们的工作特点和实绩。

(五)要根据学校教学活动的规律和教师劳动的特点,加强岗位责任制,对学校教职员个人兼课、兼职实行科学管理。兼课、兼职要适度,以免影响本职工作和教职员的身体健康。

(六)开展社会服务,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政策法令,讲究职业道德,维护学校的声誉和教师形象。

(七)学校在各项社会服务活动中要按照等价有偿的原则合理定价和收取服务费用。

2012年7月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提高大学生社会服务能力方案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提高服务社会能力

服务社会

提高居民自治能力 提升社会服务功能

不断提升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的能力

自我服务能力

服务能力建设

服务管理制度

IT服务管理制度

社会服务能力管理制度
《社会服务能力管理制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