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勤俭节约

发布时间:2020-03-02 20:52: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勤俭节约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主题: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班会背景:

在我班有一个人人皆知的习惯,那就是但凡有谁在班内捡到了物品,不能明确失主的,就把物品放在讲台上的一个空着的小盒子里,而丢失的同学也会自动到讲台上去认取。一直以来,这不成文的规矩,同学们一直遵守的很好。上课时我经常发现同学们放上来的拾到物品,而这些物品也很快被别的同学领走。即使有的放上几日,也总会有人认走,而损坏的不能使用的,值日生也会适时打扫走,因此讲台上的这个小盒子,时而满满的,时而空空的。

一天,我发现讲台上有一只文具盒,这肯定又是哪位同学不小心丢失的,我这样想。可两天过去了,这只文具盒还放在小盒子里;又几天过去了,仍没有人领走。于是我注意起这只文具盒来,瘦长的盒身上清楚的印着两只小兔在盖房子,虽然有的地方已经有了磨损,但整体看来也有五成新。打开后,我发现有一个翻转的铁条断了。我就利用课间的时间修好了它,可一周过后,这只文具盒还静静地躺在讲台上,看来这是一只没有人认领的文具盒。原因大概是原主人嫌弃它有点破损了,而值日生又觉得它还能够使用,所以也没有把它当做垃圾清理掉。鉴于这种考虑,我想还是我来安排这个文具盒吧。

放学后,我找来班里家庭较为困难的李德华。我对他说:“这只文具盒还好用,又没人认领,你拿去吧,也方便学习。”原以为他会很感激,可谁知事与愿违,而且从他那很不情愿的表情和不多的支支吾吾的言语中可以断定:他不愿意要这只文具盒。这是什么原因哪?仔细盘问,他才说了原委。原来,大家的文具盒都是新的,他因为家穷没有文具盒大家不觉得怎样,现在使用别人淘汰扔掉的,反而要受到别人的嘲笑。

听了李德华的话,我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经了解我发现:班级扔掉旧学习用品的不在少数,很多同学在有了新的学习用品后,旧的便被扔掉了,甚至有的还以此来炫耀自己的阔气和潇洒,召开一次勤俭教育的主题班会迫在眉睫。

活动目的:

1、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意识到身边浪费的严重性。

2、使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号召全体同学参与到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活动中来。

活动准备:

1、教室、黑板布置。

2、查找有关名人以及国外的节俭典型事例。

3、邀请部分学生家长代表。

4、让学生回忆身边的浪费现象及思考可行的改进措施。

5、那只没人招领的文具盒。

6、小品《如此浪费》

进行过程:

一、主持人导入主题:

甲:同学们,老师们,尊敬的各位家长,

(合)大家好!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乙:大家是如何看待“勤俭节约”的?

李飞: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优良传统。

张建峰:我国古代有许多勤俭节约的故事,从厉行节约的晏婴到一钱太守刘宠,从一代名相魏征到民主革命家孙中山,都为我们留下一份忧苦万民、勤劳天下的珍贵遗产。

赵雯:勤俭节约还是我国的建国方针。毛主席曾经说过:要使我们国家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一勤俭建国的方针。 毛娜:勤俭节约就是要我们从小处着手,从一粒米、一滴水做起。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甲:是啊,大家说得都很好。然而,我们真的做到了吗?在我们身边有没有浪费的现象?

请同学们发表一下你们的看法。

二、同学围绕班级中的浪费现象发言

赵宜从:课间有很多同学乱拿老师用的粉笔,甚至有的还打起了粉笔仗,一盒粉笔往往用不了多久。

吴琼:有的同学有很多的学习用品,时间一长,一些用不着的学习用品就丢弃了。 刘倩:食堂每天都要有大量剩菜、剩饭。有的同学吃馒头要剥皮,有的馒头甚至整个就丢掉了。

吴迁:有的同学吃的、用的、穿的都很奢侈,衣服、东西稍微旧一点就不穿不用了,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乙:浪费的现象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我手中的这个普通的文具盒,(出示文具

盒)在我班讲台上已经快一个月了,可直到现在也没人认领,这是什么原因呢? 蒋贺:我也注意到了这个文具盒,看外表大概是哪位同学故意丢掉的吧。 吴红:也许不是我们班同学丢的。

孙云龙:不对,别班的文具盒不太可能出现在我们的班里,我看也是哪位同学故意丢弃的。

毛添雅:看到这些现象,作为班长的我很惭愧,想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我们应该以此为耻,引以为戒。今后,我们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把勤俭节约的美德发扬光大,让老师们和各位家长放心。

甲:看来大家对生活中大量的浪费都深有体会,节约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又有多少人真正在实践呢?所以,今天就让我们以另一种形式来重新体会节约这个词。请看荣建兵、于佰涛两位同学表演的小品“如此浪费”。

三、小品表演“如此浪费”

小品内容梗概:一个学生(荣建兵演)从在校期间浪费水,吃饭浪费粮食,学习浪费学习用品、纸张,讲究名牌几个方面进行表演。同时于佰涛在旁加以适当的点评,把一个浪费学生的形象诠释得栩栩如生,赢得同学们阵阵掌声。 甲:感谢荣建兵、于佰涛两位同学的精彩表演,我刚才看到同学们都开怀大笑。其实,这个小品表现的又何尝不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呢?只不过它是以一种夸张的艺术形式将我们生活中的浪费现象放大了而已。试问,在座的各位,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又有谁敢说自己从没浪费过一滴水、一度电,或是一张纸、一粒米? (同学们都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乙:节约终究并不只是小事,现在的社会有时候变得很陌生,节约反而成了小气被人笑话,节俭被当成贫穷的表现。我们需要在全社会改变那种所谓的虚荣消费心理和浪费观念,需要重新认识老祖宗留下的千年传统和良好美德。下面请我们的家长也来谈谈他们的看法。

四、家长发言

程寒的家长: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觉得现在的孩子不懂得珍惜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一方面是他们劳动少,自身缺乏生活的体验;另一方面,我们做家长的也教育不够。总认为现在生活好了,不能让孩子们再吃苦,还有就是认为子女在校学习,生活上太差会给孩子的自尊心带来影响。因此,平时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他买什么。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不是对他们好,而是害了他们,使他们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和铺张浪费、相互攀比的不健康心理。我们今后要从

中吸取教训,加强艰苦奋斗的教育,让他们懂得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 (其他家长也纷纷表示赞同,表示在以后关爱和教育子女时一定注意方式、方法。)

孙云龙的家长(孙云龙同学是一个留守子女,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由退休的老教师爷爷抚养):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不少家长对子女的物质需求总是有求必应,像我们这个家庭,孩子的父母常年打工在外,总觉得亏欠了孩子,即使家庭收入并不高,但只要是孩子提出来的,家长宁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孩子的需求,这也无形中使得孩子追求高档的不健康心理日益严重。说实在的,我心里也很着急呀!可又不知道如何去改变这种现状,今天你们这个班会开得很好很及时,我们做家长的迫切希望学校能采取措施,家庭、学校、社会携手,帮助他们养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甲:听了以上几位家长的发言,可能同学们会意识到自己生活中不经意的坏习惯,其实是一种多么可憎可鄙的行为。所以我们一定要响应温家宝提出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强调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李德华:对不起老师,对不起大家,通过今天的班会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不该有虚荣心,我决定听从老师的意见,使用这个文具盒,以鞭策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表达自己不与同学比条件,而要比学习的决心。

刘帅(红着脸走到讲台前,双手捧起那只文具盒,对着全体同学和家长深深地鞠了一躬):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和家长,我错了,这只文具盒是我扔的,听了大家的话,我对自己的行为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对自己的行为很后悔,这只文具盒我不该扔!

(话音未落,教室里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

五、总结词:

甲:今天,通过这次班会,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比以前多节约一粒米、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让节约成为习惯”、“让节约成为生活方式”,共同 参与到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活动中来。

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勤俭精神 勤俭节约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