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答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04:42: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导论

生产力:是人与自然界发生关系,表示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也叫社会的物质生产力。

生产关系:人与人之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社会关系,叫做生产关系,也叫经济关系。2 2 什么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很多值得关注的经济问题,需要用经济学来解释并寻找解决的方法。然而,经济学研究什么,或经济学本身是什么,是充满歧义的。亚当斯密认为,经济学是“财富之学”,着重研究一国财富的本质、原因及外在因素。其他常见的说法是:经济学研究如何改善社会;经济学研究人类如何安排其消费与生产活动;经济学研究人与人之间交易活动;经济学研究人类如何用具有不同用途的稀缺资源,生产不同的产品,以供社会上不同的个体或团体目前或未来的消费,因而要研究资源配置的成本与收益,等等,这些说法虽然都从某一个侧面或某种层次揭示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但基本上仅仅停留在现象形态,因而并没有从本质上揭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是阐明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资料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第一章

名词解释

自然分工:人们在劳动中按性别、年龄进行的分工,出现于原始社会,是人类分工的七点。在近代农业和手工业中,也存在自然分工,是与社会分工相对应的一对范畴。

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化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

2、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 是自给自足的经济2 是封闭型经济 3 是保守型经济 4 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5 自然经济中劳动者的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 3 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实体所有。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社会分工。

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水平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最终经济原因。 4 商品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

1本质上是交换经济 2 是开放型经济 3 是开拓进取型经济 4 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 总之,商品经济是与较为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联系的经济形式。它既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余地,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具有自然经济无法比拟的作用。 第二章

名词解释

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叫做使用价值。 价值: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个别劳动时间;各个商品生产者耗费在同一种商品上的各自的劳动时间,叫做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商品使用价值的效率。

3 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首先,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剩余价值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劳动二重性学说还为其它一系列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4 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是什么?

价值规律要求相交换的商品的价值量要相等,即要求进入交换领域的商品交换价值与价值一致。但是,在现实的商品交换中,商品的交换价值与价值相一致只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而交换价值与价值相背离的情况则是经常发生的。这是因为,交换价值虽然以价值为基础,但还要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受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在以货币为媒介商品交换条件下,商品交换价值表现为价格,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市场中存在着商品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对比关系,即供求关系。当某种商品在市场上的供给量不能满足需求量,即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涨到加之以上;反之,价格就会跌到价值以下。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生产是盲目进行的,因而商品的供给与需求经常存在不平衡,商品的价格与价值也就经常地不一致。

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经常地不一致,并不意味着违背了价值规律,更不表明价值规律失去作用。这是因为:

从孤立的一次商品交换来看,商品的价格可能高于或低于价值;但从商品交换的总体来看,也就是从较长时期来看,价格的上涨部分和跌落部分可以相互抵消,因而一定时期的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相等的,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 从不同商品各自的价格变动来看,商品的价格无论怎样波动,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而变动的。

可见,价格的这种上下波动,既不是无限制地上涨,也不是无限制地下跌,他始终是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上涨后又下跌,下跌后又上涨。这正表明,商品的价格归根到底要受价值的制约。所以,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且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使商品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成为现实。 5 试论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第一,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按比例地分配,即自发地调节、配置社会资源。

第二,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名词解释 通货膨胀: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所谓通货紧缩是指由于流通中的纸币供应不足、流通量下降而导致的单位纸币升值、物价持续下跌现象,一般用消费物价指数作为度量指标。

2 价值形式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价值形式即交换价值,其发展是由商品交换发展过程来决定的,与不同时期的商品交换相适应,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原始社会末期与那种简单或偶然的商品交换相适应,价值表现为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2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商品交换范围不断扩大并成为经常现象于是简单价值形式就发展到扩大价值形式。

3随着交换的发展,商品的价值形式必须随着交换的发展而发展,最后,逐渐从无数商品中分离出来一种商品充当一般等价物,通过它来变现一切商品的价值,这就过度到一般价值形式。

4 在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有了货币形式,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黄金或白银上,贵金属金银成为

货币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达到最高阶段。 3 货币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五种职能:

1 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大小的尺度,即价值尺度 2 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即流通手段

3 退出流通领域,充当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即贮藏手段

4 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充当延期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手段,即支付手段 5 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即世界货币 第四章

名词解释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而绝对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以此种方式获取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就是在劳动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使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以此种方式获取剩余价值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不变资本:表现在生产资料上的这部分资本。在工人劳动的作用下其实物形态被耗费掉或转换存在形态,形成新的使用价值;其价值只是一次或逐渐地转移到新的产品中,不会发生量的变化,只是转移生产资料的旧价值。

可变资本:表现在劳动力上的这部分资本,其实物形态是雇佣劳动者本身,其使用价值是劳动者的活劳动。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由于被工人的活劳动所代替,凝结在产品中能创造新价值,不仅包括自身的价值,还包括剩余价值。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价值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使价值增殖。 ⒍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资本主义工资在现象上是工人劳动的报酬,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但是由于:

第一,劳动要能够当作商品来出卖,在出卖之前必须已经独立存在。但工人在劳动力市场上与资本家发生买卖关系时,其活劳动是不存在的,雇佣工人的劳动是买卖结束之后才进行的 。而买卖结束之后,工人的劳动又是在资本家的监督之下进行,已经不属于工人,工人无权出卖。如果工人想使自己的劳动取得独立的存在形态,就必须把活劳动变成物化劳动,即变成劳动产品。但这时,作劳动力主体的不是工人,而是小商品生产者。

第二,商品的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物,价值量的大小是由劳动时间的多少决定的。如果说劳动是商品,也有价值,那么它的价值又是怎样决定的呢?只好说,劳动的价值是由劳动来决定的,12小时劳动的价值等于12小时的劳动。这显然是一种毫无内容的同义反复。 第三,如果说工人的劳动是商品,又有价值,那么,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应该等于工人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如此一来,资本家得不到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或价格。资本雇佣劳动制度下工资的本质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名词解释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剩余价值生产与资本积累的结果,又在资本积累过程中日趋尖锐化。 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最终确立起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⑴生产资料归资本家私人所有,并按着有利于实现资本价值增值的方式去运营; ⑵实行雇佣劳动制度,劳动者在不占有生产资料而有人身自由的条件下,在一定期间把劳动力使用权有偿转让给资本家及其经营者,获得相当于其劳动力价值的工资; ⑶资本家凭借资本所有权无偿占有雇佣劳动者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并在资本家阶级中奉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按资分配原则。 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第一,国有垄断资本,由资产阶级国家直接经营与掌握的资本。其形成途径有两个:一是国家利用财政手段投资建立国有制企业,主要分布于一些投资数量大、资本周转时间长、利润率比较低,但又是社会资本再生产所不可缺少,而私人垄断资本没有能力并且不愿意投资的产业部门;二是私人垄断资本企业的国有化,即国家用高价收买或其他补偿办法,把一些私人垄断资本创办的企业收归国有。战后初期,英、法、意、奥等国,都对电力、煤炭、城市煤气、铁路运输、航空、邮政、电讯等公共生产服务部门及传统产业部门实行国有化。 第二,国有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范围的结合,其组织形式是国私合营的股份公司 。这种结合主要有三种途径:

⑴国有垄断资本以参与制方式与私人垄断资本合办企业; ⑵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共同投资创办新的企业;

⑶吸收私人垄断资本加入国家或地方政府创办的企业。

在合资的股份公司中,以国有资本的股份为参照,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类国家掌握股票控制权的企业;

另一类是国家不掌握股票控制权的企业。

第三,国家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的结合,即以私人垄断资本为主体,而国家垄断资本参与调节的结合方式,主要是: ⑴在剩余价值生产方面的结合,包括国家通过向私人垄断资本出售国有企业或国有资产,对私人垄断资本企业给予补贴 ,提供资助及提供优惠贷款等方式,直接为私人垄断资本企业提供生产所需的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还包括通过国家对科学研究、基础设施、教育及社会保险、保障,为私人垄断资本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外部条件及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

⑵在剩余价值实现方面的结合。在国内,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组织大量定货,提供稳定市场;在国际上,国家通过国有垄断资本输出为私人垄断资本企业开辟国际市场,促进其商品输出。 ⑶在剩余价值分配中的结合,即在剩余价值的分配中,私人企业通过上缴税收形式把剩余价值或额利润转到国家手中,国家再通过财政渠道进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各种形式保证私人垄断资本的利益,如在国有企业与私人垄断资本的采购与供应关系中,通过低价售出、高价购入 的办法,把国有企业中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大部分,甚至国家财产转化为私人垄断资本企业的利润或形成新的私人垄断资本。

名词解释

按劳分配: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其内容包括:第一,凡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劳动,才有权参与分配,不劳动者不得食;第二,按劳分配的物质对象不是全部社会产品,只是社会总产品中的个人消费品;第三,社会是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

⒌为什么说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所谓公有制,是指社会群体(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的一种新型的所有制。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是因为: 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全体劳动者在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上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在生产资料面前都是平等的主人; 第二,公有制决定了劳动者之间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经济生活中形成一种互助互利的新型合作关系; 第三,公有制决定了社会生产的目的和生产成果分配的性质,社会产品归劳动人民共同占有,个人消费品要按照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进行分配。

可见,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最根本的特征,是社会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全体劳动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本条件 ⒎试论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必然要求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生产决定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形式取决于生产的形式。按劳分配是劳动者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中的利益实现。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所决定的,归根到底,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具有客观必然性。

第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分配制度。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就有与其相适应的消费品分配方式。消费资料分配的形式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使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共同占有,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因而谁也不可能凭借对生产资料的私有权来不劳而获地取得收人。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谁也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另一方面,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也就是说,公有制决定了个人消费品只能按劳分配。而按劳分配是一种有利于公有制条件下劳动者的分配方式,是公有制的实现或落实。

第二,由于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以及劳动还没有成为劳动者生活的第一需要,仍然是谋生的手段,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社会分工还没有消失,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差别还仍然存在,从而各个劳动者在同一时间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也还存在着很大差别。同时,人们还不能做到无条件地、不计报酬地为社会劳动,劳动还没有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仍然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因此,社会主义社会只有承认劳动的这种差别,并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才能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热情,使劳动者各尽所能地努力为社会作贡献,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果无视劳动的这种差别和特点,对个人消费品一律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就势必会挫伤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不利于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 第三,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恩格斯指出:“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按劳分配的实现首先将受到社会产品数量的制约。一般说来,可分配的社会产品数量越多、越丰富,就越能为按劳分配的实现提供较雄厚的物质基础。而可分配产品的数量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同,可分配的产品数量也就不同,因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也就不同。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原始社会,可分配的消费品数量极少,只有实行平均分配,才能保证人们都获得最低限度的生存条件,从而保证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因此,产品大体平均的分配,是生产力极端低下,体现原始社会公有制的要求,符合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的唯一可行的分配方式。而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由于产品极大丰富,则有可能实现按需分配的形式。作为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没有达到共产主义社会那样的高度,产品还没有极大丰富。因此,它既不能实行象原始社会那样的平均分配,也不具备实行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的条件,而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总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⒏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目前,在我国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中,按劳分配的基本形式是工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被定义为劳动者的货币收入。工资的外延奖金和津贴则作为劳动报酬的辅助形式。 第七章

⒉我国为什么必须经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这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历史条件和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我国是由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时期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是脱胎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已经实现工业化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脱胎于商品化和社会化程度很低、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实践证明,落后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能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却不能不经过生产力的充分发展阶段就进入比较成熟、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这是因为,在生产力落后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在社会主义自身所需要的物质技术基础没有比较充分地建立起来以前,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不可能达到比较成熟的程度。这就决定只有经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发展过程,才能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才能建立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比较充分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使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发展得比较成熟,从而才能过渡到成熟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在所有制结构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我国现阶段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这是因为:

第一,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因此,只有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使其在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中占居主体地位,才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第二, 只有以公有制为主体,才能有利于调动广大职工和劳动者的积极性,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从而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⒋如何认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掌握着国民经济命脉,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最主要经济基础。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 它对整个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起着领导作用。 在我国存在着多种经济形式的条件下,它是保证集体所有制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保证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及其他经济形式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的决定性条件。

第二, 国有制经济拥有现代化的大工业、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它的巩固和发展,可以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和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第三, 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资金积累的最重要的来源,国家财政收入的60%是由国有企业提供的。

第四, 它的生产经营性企业为满足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提供绝大部分的消费品,商业企业沟通着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物资交流,调节全国的商品流向,这对于满足人民的生活

需要起着重要作用。国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力量,对于保证社会主义方向和整个经济的稳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途径: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体现在控制力上。为了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必须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与完善所有制结构:

第一,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和控制力主要体现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占 支配地位。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适当集中国有资产,重点加强那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领域,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质量。在此前提下,国有经济的比重可以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二,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首先,国有经济必须从过于宽泛的一些竞争性行业和一般性行业中退出;其次,国有企业之间通过兼并、联合以至破产等形式,围绕优势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以实现规模生产,获得规模效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再次,对小型国有企业放开搞活。 这些措施都会提高国有资产整体素质,使国有资产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从而更好地坚持国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第八章

计划调节:反映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内在联系、有计划地实现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和自觉调节经济运行的经济机制叫计划机制。计划机制包括计划的制定、计划的实现形式和宏观计划调节等。计划根据社会资源按比例配置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便是计划调节。

市场调节:反映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客观联系,通过价格、竞争和供求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和自发调节经济运行的经济机制叫市场机制。市场机制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便是市场调节。市场调节的实质就是价值规律调节。 ⒊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⑴联系:

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形式。不存在没有市场的商品经济,离开市场,商品经济无法运行。 ⑵区别:

但商品经济并不等同于市场经济。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出现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但直到封建社会末期才有市场经济萌芽。

第一,生产要素市场化。不仅产品作为商品实行市场交易,而且劳动力、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也作为商品实行市场交易。

第二,市场调节要素资源配置。不仅有商品市场,通过市场调节商品生产和流通,而且存在要素市场,通过市场调节要素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 ⒋构成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构成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有四个基本要素或环节:规范化的市场主体、现代化的市场体系、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系统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其中,前两个要素或环节构成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后两个要素或环节构成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条件。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则为市场主体的活动、市场体系的形成与运转,以及宏观调控系统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运作,提供一系列相应的制度安排。 第九章 需求弹性:需求弹性表示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的变动对需求量变动的影响程度,或者需求量对其影响因素变动的反应程度。最主要的需求弹性有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等三种。

土地价格:土地价格可以区分为完全价格和不完全价格两种。土地的完全价格是土地使用费的资本化,而土地的不完全价格则是地租的资本化,两者之差是土地资本。这里采用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土地价格范畴,是狭义的和不完全的土地价格。 ⒉什么是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与变动规律? 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 第一,消费者的客观需要。需要是需求产生的基础,消费者对各种商品的需要强度是不同的。一般生活必需品对任何消费者都是必要的,有些商品则只对某些消费者是需要的,不同的消费者对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需要。 第二,购买者的货币收入水平或可支配的资产和收入水平或数量。在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可支配的资产与收入数量决定了可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最大数量。这既适合个人也适合于整个市场。

第三,特定商品或劳务的市场价格。无论是个人需求还是市场需求,都是在某种价格水平条件下实现的。商品价格不同,需求就不同,商品价格是影响需求的基本因素。

第四,相关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市场上可供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有很多,它们之间有的可能相互替代,例如不同款式的西装等,叫做替代品;有些商品可能相互补充,如汽车与汽油等,称为互补品。无论是替代品还是互补品,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对相应的商品需求都有影响。一般地说,一种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变动,会引起其替代品的需求同方向变动,并使互补品的需求按反方向变动。

第五,收入分配的状况。收入分配的状况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集中程度。如果社会收入分配集中程度比较高,少数人在社会收入分配中占有较大比例,就可能将较多的社会收入用于购买奢侈品,同时,低收入阶层用于购买基本生活资料的社会收入就较少,从而基本生活资料的市场需求就会受到限制;相反,如果收入分配的集中程度较低,收入分配范围较大,低收入阶层得到较多的社会收入,基本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就会较大。因此,收入分配的状况会影响到这种商品或劳务的市场总需求。

第六,预期。预期至少从两个方面影响市场需求。首先,消费者对特定品的价格预期明显地影响需求。例如,在消费者预期价格将上升时会迅速购买,增加当前的需求,预期价格将下降时会延迟购买减少当前的需求;在企业预期原料价格将上升时会增加当前的购买,预期原料价格将下降时会延迟购买减少需求。其次,对某种特定商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而言,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市场前景的评价对该商品的需求具有显著的影响。例如,如果消费者断定某耐用消费品将被新产品替代,势必延期购买,以等待购买新产品。

第七,广告宣传与消费示范。消费者只能对已经认识、信任和喜爱的商品产生需求。对于新产品和具有替代性的商品而言,广告宣传和消费示范对市场需求具有巨大的影响。 第八,政治、法律、宗教和风俗习惯等非经济因素,对某些特殊商品和服务具有特殊的影响。如宗教信徒对宗教用品具有需要,不同的民族也有一些特殊需要,都会形成一些特殊的需求。而政治法律制度则会强制地改变某些消费习惯,从而改变需求结构,等等。

在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商品的价格。需求与价格存在反向变动的关系,即在一般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愈高,其需求量愈低,反之亦然。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水平呈反方向变化,是由于两个基本原因。第一,收入效应。价格的变化意味着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如商品价格降低,在货币收入既定的条件下,意味着实际收入的增加,从而使商品需求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上升,既定的货币收入的购买力减小,从而使商品的需求量减少。第二,替代效应。具有替代关系的商品之间,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升降变动时,会出现替代效应。例如,在铁路运价不变时,公路运价下降,会使一些货物运输弃铁路而选公路,增加对公路运输的需求;而公路运价上升,就会使有些货物由公路运输转为铁路运输,减少对公路运输的需求。

⒊什么是市场供给的决定因素与变动规律? 单个企业的供给是市场供给的基础,影响市场供给的因素归根到底是影响单个企业供给的因素。由供给的界定可以推论出单个企业的供给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制约: 第一,供给的愿望; 第二,供给的能力。

供给能力取决于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的各种资源,包括具有一定质量的劳动力数量、可使用的土地数量、可投入的资本量和可用的技术等。无论是对一个企业来说,还是对一个社会来说,这些经济资源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经济条件下都是有限的,因此,供给量都是有限的。从供给愿望来说,主要不是人的主观愿望,而是取决于供给是否有利可图。因此,供给的成本与收益的比较状态是供给愿望的主要约束。具体地说,商品供给的主要决定或影响因素是:

第一,商品或劳务自身的价格。在一般情况下,假定其它条件不变或既定,一种商品或劳务的价格越高,生产者供给商品越有利可图,其供给就越多。因此,商品供给与其自身价格水平成正相关关系。

第二,相关商品的价格。无论是替代品的价格变动还是互补品的价格变动,都会影响商品的供给。例如,替代品价格下降,意味着特定商品自身价格的相对上升,从而使其商品的需求减少,进而使该商品价格回落,供给减少;互补品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也会使其商品需求减少,抑制供给的增加。

第三,生产费用。生产费用增减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会改变供给的成本收益比较状态,从而影响供给的愿望。例如,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生产费用的增加必然使供给的效益下降,从而降低供给的愿望,导致供给的减少;相反,生产费用的减少,由于可以提高供给的效益水平从而增强供给的愿望使供给增加。

第四,技术水平。技术水平决定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决定在既定的投入条件下的供给能力。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使既定的投入实现更多的供给;反之,技术水平的下降,会使既定的投入所提供的供给减少。

第五,企业对商品价格的预期等因素。预期价格上升会刺激供给增加;反之,预期价格下降必然使商品供给减少。 ⒌试述市场竞争的功能。 市场经济是普遍竞争的经济。竞争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乃至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完善都具有特殊的功能与作用。

第一,市场竞争使各竞争主体的利益能比较充分地实现,维护和实现经济公平。 第二,市场竞争能在整个社会经济范围内形成优胜劣汰机制,优化资源的配置。 第三,市场竞争能激励各经济主体改善微观经济行为,促进微观效率的提高。 第十章

资本循环:企业资本在运动中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最后回到原来形态的过程叫企业资本的循环。

资本周转:企业资本的循环是不断进行的。企业资本循环的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过程,叫做资本的周转。

⒐加快资本周转有什么作用与意义?

企业的现实资本运动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要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企业资本分别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态。 企业资本在运动中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最后回到原来形态的过程叫企业资本的循环。

企业资本的循环是不断进行的。企业资本循环的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过程,叫做资本的周

转。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合理运用资本,并采取有效措施加速资本的周转,以达到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第一,加速企业资本周转能够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资本周转速度越快,资本停留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时间越短,同一资本的利用率越高,同一劳动者在同一时间创造的新价值也越多,提供的剩余价值也越多而提高年利润率,企业的经济效益必然越高。 第二,加速企业资本周转能够节省预付资本总额,特别是有利于节省流动资本。合理利用资本,加快资本周转,是减少占有资本量的重要途径。假定企业利润目标和生产规模既定,其他条件不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所需预付资本总量越少,从而达到了节约资本的目的。如果把节省下来的资本投入生产,就可以使企业生产规模扩大。

第三,加速企业资本周转能够缩短资本回收期,并有利于整个社会资本周转速度的提高。企业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回收期变短,并减少了资本的时间价值(资本未来值与现值的差额),因而降低了企业投资的风险。此外,企业资本周转速度加快,还会使整个社会的资本周转速度相应加快,这有利于整个社会商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并使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第十一章

世界货币:世界货币是在国际商品流通中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货币。当商品交换超出国家界限而发展为国际贸易时,商品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展开自己的价值,作为它的价值尺度的货币,也就成为世界范围的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即世界货币。

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过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征缴的一种税收。 ⒍试述经济全球化及其主要表现形式。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和配置,跨越国家界限的经济活动日益增加,从而使各国经济在各个层面上相互渗透、融合和依存。 经济全球化是资本国际化促使国际经济关系逐步向广度和深度扩展的结果。 从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进程开始加速。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市场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科技全球化。 市场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起点,也是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衡量市场全球化的主要指标是国际贸易,市场全球化也叫贸易全球化。这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来实现的。20世纪后半期以来,国际贸易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上升。世界出口总额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1950年为6%,1973年上升到12%,1980年达到19%,此后20年比重再未有显著上升,到2002年仍然为19%。这表明,针对全球市场的生产在各国生产总量中已经达到较高比重;在20世纪最后20年,以国际贸易比重衡量,市场全球化的程度没有明显变化。

生产全球化是指生产分工体系从一个国家内部为主转向全球范围,即全球性生产分工网络已经形成和发展。生产全球化是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迅速推进的,因此跨国投资是衡量生产全球化程度的主要指标。生产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呈现加速度。以外资占东道国资本形成总额这个指标计算,1980年,在各国国内投资总额中,外资所占比重平均仅为2.3%;到1990年,这个比重上升到4.3%,此后10年又有较大幅度上升,到2001年已升到10.7%。随着跨国公司大量的海外投资,技术、知识、人员和管理模式等也随之大规模跨国转移,推动着更多领域的全球化进程。

金融全球化是指资本跨越国界的流动所引起的,是金融市场在时间上的相互连接和价格上相互联动的全球化。跨国投资是长期投资,金融市场交易主要是短期资本流动,其规模已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国际银行的贷款总额迅速增长。到20世纪的最后一年,全世界每天跨越国界的货币流通量平均约1.5万亿到2.0万亿美元,比10年前的1989年增加了10倍。这种

跨国界的货币流通量已达到全世界每天新增国内生产总值(约29亿美元)的700倍,是全球股票市值总额的10%。借助于发达的计算机网络,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已经形成了时间上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连动的交易网络,在几秒钟之内就能实现成千上万亿美元的交易。其他间接资本(主要是债券和股票)的跨国流动规模也成倍放大,资本市场中比重最大的债券资本流动额在1987年底只有1万亿美元,到2002年已经增加到10.8万亿美元。

科技全球化是指技术和技术创新能力大规模地跨国界转移,科技发展的相关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科技能力中愈来愈多的部分跨越国界成为全球性的系统。一是科技系统成为全球性的系统。以个人计算机行业为例,从芯片设计和制造、操作系统、主机板这些主要部件和软件到电源、连接线、鼠标这些外部辅助设备等,技术和制造的分工都已经全球化。二是跨国转移的技术中含有更多的先进技术 ,这是技术升级速度加快导致新技术迅速寻求国际市场的必然结果。科技全球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加快的重要标志,对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经济全球化已经在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广泛展开,发展成为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广泛流动和实现最佳配置的过程。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能不受到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

⒎我国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拓展和加速,为我国加快发展和推进改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也使我国面临严峻挑战。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提供的重要机遇主要有:

第一,有利于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运行一直呈现持续、高速增长的总趋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未来二十年中,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是非常重要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资源结构不平衡,人力资源特别充裕,而一些重要自然资源不能自给,如果不参与全球化,就不能在全球范围实现资源合理、有效的分配,维持经济快速增长就可能难以为继。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曾多年持续高速增长,与它们抓住了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遇有关。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有必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进去,争取更好的利用外部资源和全球市场,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第二,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最近几年,外商在华投资项目中引进了较多先进技术,外商投资最密集的行业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通讯设备、办公用品、仪器仪表、制药、化工等行业,都是技术、资金密集型的行业 ,提升了中国的产业结构水平。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增长最快的产业,高新技术产品也是出口增长最快的产品。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引进外资密切相关,外资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中和利税中所占比重超过2/3,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所占比重超过4/5。

第三,有利于提升我国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随着制造能力的扩大和成熟、技术能力的不断积累和配套产业群的出现,我国相当一部分产业开发核心技术的条件逐步出现,并且具备了在商业上获得成功的更大可能性。在这些领域中,我们一方面要加大研发投入,通过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另一方面,也要利用好近几年出现的科技全球化的趋势。要从跨国公司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使技术引进、技术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技术水平,以便在全球技术与制造分工格局中获得更多利益。

在抓住机遇的同时,我们要做好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的准备。

首先,要努力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合理完善的方向发展。目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有许多不合理的方面,一些发达国家按照自己的意愿推动全球化进程和方向,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不可避免。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有相同的利益和发展愿望,我们不仅应当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加快自身发展,还应当更积极地发挥作用,参与全球化规则

的修改和制定,对全球化的方向和进程施加影响,使未来全球化的格局更加合理、公正。

其次,要防止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第一,全球经济波动有可能传导到国内,引起国内经济不稳定。我国的出口、进口和外资流入受外部因素影响,使年度间经济增长速度产生较明显的波动。如果对出口和外资流入同时产生影响,并且国内经济本身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时,国际环境变化有可能对国内经济产生较大冲击。

第二,政府对本国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要考虑国内外政策的相互影响,需要增加权衡的因素。如果我们为了刺激经济采取降息政策时,而其他一些大国没有相应政策,就会使外币利息相对处于高位,导致资金流入减少和流出增加,抵消本币降息的作用。

第三,对国家经济安全和自主发展能力的影响。跨国公司规模巨大,有全球融资、生产和分销能力,有可能在一些产业中形成垄断力量。垄断会限制竞争,使产品价格处于高位,并对国内相关企业的发展形成打压力量。对这种状况要严加监管。此外,有一些被少数跨国公司垄断持有的核心技术和核心部件制造能力不可能通过对外开放获得,还有一些核心技术由于具有军民两用的性质,我们引进时有可能受到外国政府的干预乃至禁止。

面对开放型经济可能产生的风险,要尽早和充分做好应对准备。要加强对全球经济走势和波动的预测能力,抓紧做好必要的战略物资储备,以增强我国对国际环境变化的承受能力。要在一些关键领域中形成自主技术创新和制造能力作为目标,尽快制定国家技术与产业发展战略,形成自主发展能力。要加快制定反垄断政策,防止跨国公司形成垄断力量,维护正常的竞争秩序。扩大开放的步骤和速度,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改革进展的要求,特别是资本项目的开放要与监测控制短期资本流动的能力相适应,与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相适应。做好这些防范措施和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并将其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第十二章 社会总产出:社会总产出是各个社会形态社会总生产共有的经济范畴,也称社会生产的总成果。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根据社会需要和生产资源的供应状况,将全社会的生产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供社会消费和使用的各种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即是社会总产出。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在一定时期在国内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反映社会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量。它是按国土原则计算的,凡发生在本国领土范围内的生产活动,不论由谁经营,归谁所有,都需计入本国的产值。 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可供全社会使用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社会总需求:是指在既定的生产发展水平和分配制度下,人们在其收入限度内所能支付、并且相对于一定的价格水平也愿意支付的对于全社会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有效需求。 ⒉决定和影响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⑴影响社会总供给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现有的国民经济总量及其增长速度。 第二,资源的配置方式或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三,价格的变动。 第四,产业结构。

第五,总需求对总供给的影响。

第六,对外贸易。

⑵由于社会总需求是由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构成的,因而,社会总需求的影响因素可从影响投资需求和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来分别考察。即影响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因素就是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因素。

影响投资需求的因素有:

第一,一定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数量及其增长率。 第二,消费率与投资率。

第三,社会在一定时期(短期和长期)内所能提供的物力和人力。

第四,投资效益的高低。投资规模与投资效益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第五,经济体制对投资主体行为的影响。

此外,物价水平、政府政策、技术创新等,也是影响投资需求的因素。

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除影响投资需求的前两个因素对消费需求产生相对应的影响外,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还有:

⑴居民收入水平。

⑵利率水平。

⑶物价水平及其预期。

⒊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哪些类型?原因是什么? 通常情况下,总供给与总需求在数量上的大体相等被称为总量平衡,总供给与总需求在结构上的大体一致被称为结构平衡。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并称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或宏观经济均衡,否则,即为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或宏观经济失衡(或非均衡)。 ⑴总供求失衡的类型

社会总供求在数量上不相等,在结构上不成比例。包括总供给与总需求总量不平衡、结构不平衡以及总量与结构都不平衡。如果只注重总量上的平衡而结构上不平衡,就会导致某些商品和服务供不应求,形成短缺,另一些商品和服务则供过于求,形成积压。与此相对应,某些部门发展过快,另一些部门发展缓慢,会造成宏观经济局部失衡。当然,如果连总量平衡也达不到,就是宏观经济整体失衡了。 总量失衡有两种类型:

一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称为供给过剩或需求不足; 二是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称为供给短缺或需求过旺。

这两种类型的总量失衡都会对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前者会引起资本、商品、劳动力过剩,社会资源闲置浪费,甚至导致经济危机;后者会引起经济过热、物价上涨、市场秩序混乱,经济发展不稳。 结构失衡大致有三种类型:

一是各部门的供给均大于需求的“同向过剩”性的失衡; 二是各部门供给均小于需求的“同向短缺”性的失衡;

三是有些部门供过于求、有些部门供小于求、有些部门供求平衡的短缺与过剩并存的“异向结构”性的失衡。

长期困扰着中国经济的就是异向结构失衡,并且它是在总需求过度膨胀、有效供给不足的总量失衡的背景下存在的。在我国,短缺与过剩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处处可见。比如,在能源、原材料极度短缺的同时,机电产品出现过剩;在瓶颈部门内部,各品种的供求关系也很不相同,全国高标号统配水泥严重缺口,而小水泥产量却超过需求量的1倍还多;与钢材严重短缺(如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钢材、复合型高效钢材等)不相协调的是,大批小钢厂的钢材库存量日益增加,其中相当部分是无效库存。 ⑵总供求失衡的原因:

首先,从可能性因素来看: 供给与需求失衡的可能性,源于商品经济的矛盾。商品生产交换,在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成为流通的媒介之后,商品生产者不再为使用价值生产,而是为价值而生产,商品必须转化为货币,才能实现其价值。但商品转化为货币,货币往往不能立即转化为商品,卖出商品的货币持有者并不立刻购进商品。于是,便会发生买与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供给与需求的分离,生产与流通的分离,供给大于需求或需求大于供给的失衡就具备了可能性。 其次,从现实性因素来看: 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发展为现实性,要有一系列的关系。要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平衡,要求经济主体行为与国民经济运行目标相适应,货币流通量与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在经济主体行为上,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是分散的,决策是按各自利益独自进行的,不可能同国民经济运行的整体目标完全一致。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货币发行量同实际需要货币量很难完全适应。同时,由于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自发性,使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及时性以及国民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实现完全平衡是不可能的。尤其社会不能有效地宏观调控,保持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则现实中出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严重失衡,包括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是难以避免的。

⒍宏观调控目标包括哪些内容?

宏观调控的最终目标或基本目标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提高经济效率;二是实现社会公平。

在现实生活中,宏观调控的最终目标具体表现为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即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平衡国际收支。中共十六大也提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与以往的宏观调控目标比,这是考虑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一般要求以及我国宏观经济总体情况提出的宏观调控目标。

⑴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的目标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经济持续增长;二是经济均衡增长。经济持续增长并不意味着一国经济要永远保持一个不变的或越来越高的增长速度。实际上,经济增长具有阶段性。处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由于经济、技术、制度等方面的差别,增长速度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例如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就是如此。经济增长不仅具有阶段性,而且还具有周期波动的特点。因此,经济持续增长,实际上是指保持一个与不同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含常规波动的可持续的、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均衡增长要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实现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实现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前提。

⑵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在经济生活中不存在任何失业。失业有四种类型:一是由于季节变化而导致的季节性失业。这广泛地存在于农业、建筑业、旅游业等季节性较强的行业中;二是由于市场信息不完全和工作变换而引起的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那些正处在工作变换过程之中但尚未就业的劳动人口;三是由于经济中结构性因素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产业升级造成的结构性失业。其特点是在经济生活中既有失业人口,又有职位空缺,只是由于失业者没有适当技术或居住地点不合适等原因而无法填补职位空缺;四是周期性失业。即由于经济衰退和萧条导致需求不足而引致的失业。在西方经济学者看来,充分就业虽然是指劳动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就业状况,但它并不排除诸如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的存在。但此时的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目前,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存在4%-6%的自然失业率是正常的,这时社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在我国,存在着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但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这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因此,要慎重掌握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并通过促进投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开发落后地区、加大基础设施

建设等手段,来增加就业。

⑶稳定物价。稳定物价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通常用价格指数的变化来衡量。价格指数是用基期平均物价水平的百分比来衡量某一时期的物价水平。通常以基期的价格指数为100,然后确定各时期的价格指数。需要指出的是,价格指数不是各种商品价格的算术平均数,而是每种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每种商品价格的权数反映了该种商品在经济中的重要程度。价格指数分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PPI)和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GNP deflator)三种。稳定物价作为一个政策目标,不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固定不变,也不是指价格指数绝对不变,而是指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稳定物价是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冲击。

⑷平衡国际收支。国际收支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经济往来的全部货币收支状况。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有两种情况:收大于支为顺差;支大于收为逆差。所谓平衡国际收支,即是指既不发生逆差,又不发生较大幅度的顺差。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收支状况对现代开放型经济的国家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反映了一国的对外经济交往情况,还反映出该国经济的稳定程度。当一国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态时,必然对其国内经济形成冲击,影响国内经济的增长、就业状况和价格水平;同时也会给其他国家的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⒎试论宏观调控手段和政策及其运用。

⑴政府宏观调控手段

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时,需要借助一定的调控手段来实现调控目标。一般来说,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有计划手段、经济手段(经济杠杆)、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等。 计划手段

计划手段是通过政府所制定的长期、中期和短期经济计划,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宏观调控计划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要手段,是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计划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以及需要配套实施的经济政策。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的形式主要是指导性计划,突出其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 经济手段。这是指政府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经济杠杆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价值形式和价值工具,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

价格杠杆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具有调节杠杆和核算工具两种作用。

价格作为调节杠杆,其作用主要是通过价格的变动,来调节生产和投资的方向,调节商品流通和消费结构,调节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及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改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增强适应市场供需变化的竞争能力。

价格作为核算工具,其作用主要表现为,它是编制国民经济计划的工具,借助价格可以考核经济效益的高低,可以检验商品生产上的劳动耗费的多少,并可通过价格核算监督企业节约劳动。

价格作为调节杠杆和核算工具,最终能促使宏观经济良好运行。 税收杠杆直接影响企业及个人的经济利益和经济活动,最终可以起到调节生产和流通、调节市场供求、调节国民收入分配、调节进出口贸易关系等作用。 信贷杠杆的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调节存贷款利率,能够把闲散的资金动员起来加以利用,支持经济的发展;能够控制投资规模,引导投资方向,促进投资结构合理化;能够控制货币流通量,调节社会总需求,保持价格总水平的稳定;能够促使企业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工资杠杆的调节作用表现在,通过选择不同的工资形式,确定合理的工资等级差距,调动劳动者积极性;还可通过确定工资总水平,来调节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工资杠杆作

用的发挥,与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有重要联系。随着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的不断完善,工资杠杆的作用也将很好地发挥出来。

由上可见,几种经济杠杆各有长处和局限性,每种经济杠杆的作用范围、作用方向和程度都有所不同,单独运用某种经济杠杆进行宏观调控,常常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因此,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关键是综合利用经济杠杆。 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指政府依靠法制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通过法律手段可以有效地保护公有财产、个人财产,维护各种所有制经济、各个经济组织和社会成员个人的合法权益;调整各种经济组织之间横向和纵向的关系,保证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 法律手段的内容包括经济司法和经济立法两个方面。经济立法主要是由立法机关制定各种经济法规,保护市场主体权益;经济司法主要是由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的制度、程序,对经济案件进行检察和审理的活动,维护市场秩序,惩罚和制裁经济犯罪。 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依靠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纵向性、无偿性及速效性等特点。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还不能放弃必要的行政手段。但行政手段是短期的非常规的手段,不可滥用,必须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加以运用。

宏观调控的计划、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各具特点,各有所长,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组成宏观调控手段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由于经济手段较符合市场经济原则,所以,要以经济手段为主,综合运用其他手段,发挥各种调节手段总体功能,以便有效地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调控。

⑵政府宏观调控政策

政府在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时,还需要运用经济政策来实现调控目标。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等。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制定的关于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由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等组成。

财政收入政策的主要内容是由税种和税率所构成的税收政策。 财政支出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政府的各项预算拨款政策,如政府购买、公共工程建设和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对某些地区、阶层及人士实行的津贴和补助等)。 财政政策的主要任务,在于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按财政政策在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方面的不同功能,财政政策可具体分为平衡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三种类型。

平衡财政政策是财政支出根据财政收入的多少来安排,既不要有大量结余,又不要有较大赤字,保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从而对总需求不发生扩张或紧缩的影响。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通过增加税收而增加财政收入,或通过压缩财政支出来减少或消灭财政赤字,以至出现或增加财政盈余,达到抑制或减少社会总需求,乃至消除需求膨胀的效应。 扩张性财政政策则是通过减税而减少财政收入,或通过扩大财政支出的规模,来刺激社会总需求。以上各种财政政策各有其针对性,政府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应采用不同的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对货币流通进行管理和调节所确定的指导

原则和行为准则,由信贷政策、利率等政策组成。 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稳定币值与发展经济。 根据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矛盾的状况,与财政政策相配套,货币政策可具体分为三种类型,即均衡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均衡性货币政策是保持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的大体平衡,以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紧缩性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利率、紧缩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以抑制社会总需求增长。 扩张性货币政策是通过降低利率、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给量,以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

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更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的、各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占各商业银行所吸收到的存款的比率。

再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因再贴现而向中央银行支付的利息率,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利率。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上各种货币政策和手段各有其针对性,政府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应采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和手段。

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指政府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促进各产业部门均衡发展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及手段的总和,由产业布局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等组成。一项完整的产业政策,包括政策主体、政策目标、政策手段三个构成要素。 政策主体是指政策的制定者,在我国是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政府,我国产业政策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制定,国务院发布实施。

政策目标是指政策预定要达到的目的,主要有:规划产业结构演进的方向、步骤及各产业的发展顺序;确定支持什么产业,限制什么产业;选择重点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

妥善处理各产业之间的关系,最终促使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按比例协调发展。

政策手段是指为了实现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方法和工具,如在税收、财政拨款、信贷、投资、价格等方面对不同产业给以优惠或限制,以及采取相关的工商行政管理和市场调节措施。 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是指政府根据既定目标而规定的个人收入总量及结构变动方向,以及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基本方针和原则。一般来讲,收入政策包括政策目标选择和具体实施措施两个部分。收入政策目标选择可分为收入结构政策目标选择和收入总量政策目标选择。前者是政府考虑收入差距的可接受程度,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做出选择。当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分悬殊、影响社会稳定时,政府的收入结构政策就侧重于缩小收入差距,增进公平;反之,如果劳动者缺乏积极性,经济效率低下,政府的收入结构政策则侧重于提高经济效率。后者是政府考虑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进行收入总量的变化,调节总需求,保障经济的稳定增长。为了促进收入政策目标的实现,需要采取实施措施。一般有以下几种: ⑴以法律形式规定最低工资标准。这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的措施。

⑵税收调节。政府通过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开征遗产税等新税种,调节过高收入,增进公平目标的实现。

⑶实施工资和物价管制。这是政府在特定情况下为实现收入政策目标而实行的非常措施。 ⑷增加转移支付和其他各种福利措施。例如,政府对贫困地区拨付扶贫款,对科技专家支付政府津贴,对失业者和低收入阶层发放失业补助金和救济金等。

宏观调控政策除以上主要政策外,还有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区域政策、汇率政策等等,它们共同构成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各有特点,各自调控的具体对象和力度不

同,各项政策的具体操作有不同的选择。在宏观调控过程中,要从国民经济运行的实际出发,综合运用并有选择地采用各项调控政策,形成相互协调配合的总体功能,达到最佳宏观调控效果。 第十三章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生产产品与劳务总量的增加,即国民经济的更多产出。它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及其计算方法:全要素生产率(TFP)是指因技术进步而提高了的效率。现在,通常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作为分析经济增长因素的工具,它的基本方程是:

....................................(1)

其中Q代表产量,L、K分别代表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A代表技术等状况,参数α、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收入中的份额权数,反映它们的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相对重要性。通过推导可以得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简单形式,则经济增长的因素分解式可以用下式来表示:

..................(2)

其中,变量前有△为该变量的改变量。这个公式表明经济增长率是由劳动投入增长率、资本投入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三部分共同促成的。用公式表示全要素生产率则为:

............(3) 由此,可以求出全要素生产率△A/A对经济增长△Y/Y的相对贡献。 ⒎经济增长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周期性?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调节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盲目 自发性必然导致市场运行的周期波动性。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与社会需要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市场需要什么,只能\"在市场价格的晴雨表的变动中察觉出来\"。价格上涨,市场调节资源向产品供不应求的企业和部门流入,使原来供不应求的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市场调节资源从产品供过于求的企业和部门流出,使原来供不应求的产品供过于求,结果造成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市场调节是“平衡经常遭到破坏”中发挥着资源配置作用的,伴随着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盲目流出流入并通过经济周期性波动,来实现社会资源配置。所以,经济周期波动是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必然产物,是市场经济与生俱有的东西。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水平的波动(通常以国民收入来代表),它形成一种有规律的形式,经济活动的扩展跟着就是经济收缩,而后又继之以进一步的经济扩展。这样的周期大约以产出量的长期趋势轨迹而出现。 第十四章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整体演进和改善。具体地说,经济发展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数量的增长;二是经济结构的优化;三是经济质量的提高。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其基本内容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同时,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等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关系。 ⒉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①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联系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联系。经济增长不仅包含在经济发展之中,而且还是促成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和物质保障。一般而言,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虽然在个别条件下有时也会出现无增长而有发展的情况,但从长期看,没有经济增长就不会有持续的经济发展。 ②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别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有区别的。经济增长只是指一国经济更多的产出,其增长程度仅仅以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民收入,以及它们的人均值的增长率这一单一指标来表示。而经济发展除了包括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进展,其发展程度需要用能反映这种变化的综合性指标来衡量。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而经济发展的内涵则较宽,是一个即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在质和量的统一中更注重经济质态的升级和优化。虽然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但并不是一切经济增长都必然能带来经济发展。如果只是传统经济在原有结构、类型、体制基础上单纯依赖增加资源消耗去实现数量增长,而没有经济质态的升级和优化,就不可能带来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整体演进和改善。这种情况就是只有经济增长而无经济发展。 ⒊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都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但由于经济发展的内涵要比经济增长的内涵宽得多,因而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也就要比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多而复杂。其中,自然因素、人口数量、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四大因素对一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不只缺物质资本(机器设备),更缺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不能与物质资本保持齐头并进,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极大限制因素。造成这种后果的根源是教育投资不足和投资效率低下。因此,必须增加教育投资,并通过制定正确的教育发展战略提高教育投资效率,使人力资源发展与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梳理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高三政治经济学知识点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政治经济学正确答案

政治经济学练习答案

政治经济学全书答案

自考政治经济学知识点 小抄版

政治经济学原理各章节知识点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答案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