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吉林省创建图书馆联盟的探索与实践(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2 15:33: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吉林省创建图书馆联盟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16日 09:00

来源:《求是》期号:2010/04作者:吉林省文化厅

2008年以来,吉林省整合文化、教育、科技资源,创建图书馆联盟,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许多读者特别是农民读者反映:过去是“有啥看啥”,现在是“看啥有啥”。

合作开放,共同发展

长春市有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单位图书馆40多座,图书总量达到3000万册,可实现人均10册。由于高校图书馆不对社会开放,使人均拥有量减少到两册。2007年,全省64座公共图书馆购书费为731.4万元,人均为0.27元,而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购书费则分别达到1500万元和1000万元;全省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为1200多万册,人均为0.4册,而吉林大学馆藏书则为700多万册,东北师范大学为300多万册;公共图书馆专业人才短缺,相当数量的基层馆未实现自动化管理。与此相比,高校和科研单位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是“三多”,即馆藏数量多、人才资源多、硬件投入多。由此不难看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与行业文化服务资源之间的差距。2008年初,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决定以政府推动为主,以社会民间机构参与为辅,以创新图书馆服务体系为突破口,以为民所需、政府主导、共同支撑、善借外力为切入点,建立图书馆联盟,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向前迈出了一大步。首先是依托图书馆联盟模式,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我们以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及研究机构为主体,在横向上建立联盟,并依托“虚拟联合目录系统”,建立公共目录检索中心,实现“一站式”查询;发放联盟通阅证,实现联盟成员馆通阅服务和馆际互借“一卡通”。对县、市级图书馆,实行纵向总分的管理模式,在桦甸、梅河口等试点县、市设立乡镇分馆,统一配书、统一管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考核评估,让各类文献资源无障碍地流转起来,为形成覆盖全省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和实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奠定了良好基础。其次是结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立数字化服务平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我省实施以来,已覆盖全省9个行政区域的服务网络,现有各分支中心和基层站点6066个。依托这个服务平台,面向社会开展“五走进”活动,即走进农村、企业、学校、社区和军营,让文化信息资源惠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在此基础上,以各单位充足的资源和

数据库为基础,以因特网的丰富信息资源和各种信息搜寻技术为平台,建立了“吉林省图书馆联盟参考咨询服务站”,为社会免费提供网上参考咨询和文献远程传递服务。再次是借助地方特色资源,建立特色文化服务平台。我们走联合共建之路,对珍稀文献,组织文化、教育、科研等部门的专家、学者进行保护和开发。对传统民族文化,设立开发研究项目,联合高校成立课题组集体攻关。近几年,我们在高句丽文化、萨满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上,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组织各行业的专家建设特色数据库,把上述内容纳入其中,让公众利用图书馆联盟、各种网络分享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第四是利用现代化传媒,建立便民惠民服务平台。我们针对投资比较高、布设基层终端比较难的网络硬件,特别是对农民朋友比较难掌握、操作的网络知识和技术,采取“搭车”传输和“按键式”收看的办法,解决便民问题。借助农村有线数字电视拥有率相对高的优势,把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资源、帮助发家致富的科技资源、提高自身素质的教育资源,纳入到现有开设的电视远程教育、党员远程教育平台之中,让农民朋友坐在家里就可以点播收看。

整合优势资源,增强社会效益

通过图书馆联盟,建立起了全省范围的信息服务、知识服务、文化服务、科技服务的中心与平台,社会效益日益增强。一是共建共享,为社会提供服务。我们组织吉林省图书馆利用高校图书馆的人才和信息资源,每年都为社会提供课题服务。各公共图书馆和高校、科研单位的图书馆还直接面向社会。如吉林省图书馆与吉林大学图书馆等合作,为一汽集团、修正药业、大成玉米等企业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立足公主岭市,积极帮助当地研发优质玉米,并为中粮集团玉米加工提供技术支持,使农民和企业获得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二是互利互惠,实现多赢。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与伊通满族自治县结为共建单位后,建立了基本信息服务模式,开发了特色数字资源,使伊通县图书馆由手工操作服务跃升为现代化服务。长春工程学院图书馆与乾安县图书馆、乾安旅游管理局共建“吉林省乾安泥林地质旅游资源文献数据库”,对乾安泥林这一特色旅游资源的宣传和开发起到重要作用。目前,以图书馆联盟模式建立起的共建单位,双赢成果都比较明显,已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三是周到帮扶,充分满足基层需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根在基层。图书馆联盟建立后,我们进一步为基层提供技术支持、数

字资源建设,让农民在田间、炕头就能得到想要的信息。农安县杨树林乡的养鸡户说:“原来不太懂养鸡技术,遇上麻烦一年下来就会赔本。现在村里建起了图书室,养殖方面的书籍差不多样样有,太方便了。”我们还积极组织一些有识之士下乡传播先进文化,弥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缺失。高校青年学者组成传统文化公共播讲团,多次到农村举办讲座活动,村民们兴奋地说:“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听博士讲课。”

几点体会

通过前一个阶段的实践与探索,我们越来越感到建立图书馆联盟是整合资源、服务社会、切合省情的有益探索,是“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理念的最好解读。做好这项工作,我们的体会是:其一,领导重视是重要推动力。我省对图书馆共建共享的探索和实践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引起中央有关领导的关注。各级领导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图书馆联盟的探索因此才能一步步深入下去,并逐步由设想变为现实。其二,政府主导是重要保证力。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文化发展规划,明确一定时期内文化建设的目标、重点以及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这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建立政策支持体系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要重视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公共财政支持政策、文化发展的投融资政策、公共文化资源的管理政策、公益文化事业单位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的重点扶植政策等。其三,资金保障是重要支撑力。创新图书馆服务体系要加大图书馆文化资源向文化贫困地区和农村基层图书馆倾斜,建立健全农村图书馆的经费、人员以及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其四,图书馆学会是重要协调力。我们充分发挥图书馆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凝聚基层、高校、企业等各方面力量,在图书馆服务体系改革创新上形成了合力。

吉林省名师工作室运行模式探索与实践

县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实践与探索

创建和谐班集体的探索与实践

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探索与实践

特色校园文化创建的探索与实践

农村小学图书馆网络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图书馆联盟的必要性

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探索与实践(全文)

创建基层服务型政府的探索与实践

吉林省创建图书馆联盟的探索与实践(材料)
《吉林省创建图书馆联盟的探索与实践(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