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难忘九一八教学反思(共)

发布时间:2020-03-02 09:53: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篇1:难忘九一八教学反思 难忘九一八教学反思

上了公开课《难忘九一八》一课后,总感觉和预期的效果有很大出入。经过认真思考,现将这节课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反思。

这是一课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本课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师生共同探究,通过欣赏歌曲、阅读、展示、分析、联系现实等方法进行教学。

从教学设计上来说,上课前我也做了充分的准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围绕重难点设计问题,力求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可惜这一点没有达到预定的效果。)通过自学,学生较好的掌握了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两个事件,而且在课堂上在讲到日本侵占东北后犯下的种种罪行时,学生义愤填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达到了较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有几个方面让我深感遗憾。

一、我和学生在教学中的配合不默契,也使课堂变得没有生机和活

力,导致在一些环节和问题上浪费了过多的时间。

二、对教材的驾驭能力有些欠缺,导致语言,态度和情感的感染略显不足,使课堂显得有些单调和呆板,也影响了课堂的生动性。

讲完这节课,经过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感触颇多,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改善不足之处。

篇2: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通过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学会利用教材、视频提取有效信息,加以分析、探究。

2.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搜集、整理资料,学会利用网络互动,并善于正确运用网络工具。

3.让学生利用本土资源挖掘教材深层次的知识。利用政史互融的特点,拉近历史,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学会运用正确眼光审视历史;使学生学会用史实说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九一八事变。 2.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

西安事变。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相关的音像资料及设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请先听一段音乐《松花江上》(教师播放)。同学们,我们从这低沉、忧伤的乐曲中,能听到什么呢?我们听到的是东北人民对自己富饶家乡的热爱;是东北人民对日寇侵占家乡的愤懑;是东北父老对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景象的惨痛。请同学们想一个问题,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的原因是什么?通过今天这一课的学习,我们看能否解决这个问题?

[导入语例示二]

(教师放影片《西安事变》捉蒋片断)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西安事变中东北军捉蒋的一个片断。蒋介石为什么会被东北军将士抓到?东北军为什么会发动这样一个历史事件呢?这得从西安事变的背景说起。西安事变主要是

在日本侵华日益扩大、中华民族危机严重、蒋不听张学良劝告抗日而一意孤行“围剿”红军的情况下发生的。那么,导致中华民族危机严重的事件有哪些?日本是什么时候开始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其标志是什么?我们这一节课,就来学习这些内容。

[板书]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一、九一八事变 1.九一八事变的背景

[教师引导]同学们请看一组投影。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学生回答]①日本很早就作好了侵略中国的准备;②中国东北是日本的生命线;③三十年代大危机促使日本加快了侵略步伐;④欧美国家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⑤蒋介石忙于在南方“围剿”红军,无心北顾。

[教师引导]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本“九一八事变”目下的前两段内容。了解九一八事变的真实过程。并能复述主要内容。

[学生看书]?? [学生复述]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铁轨,反诬为中国军队所为,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

[教师引导]请大家想一想,日本侵略军侵略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大家可以互相交换看法,进行讨论。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回答一:占领中国东北,进而独霸中国,这是日本蓄谋已久的。

回答二:给侵略战争制造一个借口,以便师出有名。

回答三:为了欺骗世界舆论,给人造成一种是中国军队挑起事端的假象。 回答四:柳条湖距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很近,离东北重镇沈阳也很近,便于日军在事件后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 ?? [教师小结]确实是这样的,柳条湖事件是日本为了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而制造的一个借口。

[教师过渡]九一八事件以后,全国要求抗日的呼声日益高涨,这时,南京政府、蒋介石的态度怎样呢?下面我们来看具体内容。

[板书]2.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和东三省的沦陷。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一齐来读一下课本上关于蒋介石不抵抗和东三省沦陷一段的内容。

(再放歌曲《松花江上》,让学生体会东北人民失去家园的痛苦和对日本野蛮侵略的愤慨)

[教师引导]同学们,不到四个月,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这个责任应该由谁来负呢?一曲《松花江上》表现了东北人民的痛苦和愤慨。可我们学习历史,就是要为现实服务。只有弄清了东北三省沦陷的真正原因并对其作深入分析,我们才能从中吸收到对我们有用的东西。下面,我们就来做这个工作。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教师引导]同学们,从上面材料中蒋介石的电报、讲话和国民政府的告全国民众书的内容中,我们应该能看出导致东北三省在四个月沦陷的主要原因是?? [学生回答]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教师引导]那么,蒋介石为什么要采取不抵抗的政策呢?有什么理论依据吗?我们还是通过投影打出材料来分析。

国在各方面都不如人,因而没办法和日本作战。从第二则材料我们可以清楚地

看到蒋介石对于共产党和人民的仇恨,宁愿让中国亡于日本,也不让落到共产党手里,这是关键的一点。当日本忙于准备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之际,蒋却在南方围剿红军,这种理论后来发展成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教师过渡]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中采取了不抵抗政策,是否其他社会阶层也在坐以待毙呢?我们说不是,与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对应的是,九一八后,全国很快掀起了一个全国性的抗日高潮。其中主要的有东北人民的抗战,冯玉祥和吉鸿昌的“察哈尔抗日民众同盟军”的抗战,福建十九路军的抗战等。下面,我们看一看东北的抗战。

[板书]3.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三段大字内容和嫩江大桥之战的内容。了解当时的局势。

[学生看书]?? [教师强调]①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这是当时的主要呼声;②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③中国共产党派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1936年,中共满洲省委将各路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军。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是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同学们,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展开,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教师过渡]日军占领东北后,扶植清朝废帝溥仪建立起了伪满洲国,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此后,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华北。中华民族的危机日益严重,全国人民的抗日呼声日益提高,这时的蒋介石仍置民族危亡于不顾,继续“围剿”红军,最终导致了西安事变的发生。

[板书]

二、西安事变 1.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 ??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西安事变”一目下前三段内容,看完之后从中归纳出西安事变的背景。可以互相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学生看书]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回答一: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国共产党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回答二: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多次要求蒋介石抗日。

回答三:东北军将士身负国仇家恨,不愿意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作战,他们希望上前线抗日。

回答四:蒋介石到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进攻陕北红军。

回答五:全国人民的抗日呼声的压力。

[教师小结]西安事变的背景:①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民众抗日呼声日益高涨;②蒋介石既剿共又妥协的反动政策。

[板书]2.西安事变的过程

(可以放《西安事变》影片,让学生从动感画面中去体会当时的情景。) [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可以想像,假如你是共产党的领导人,张学良、杨虎城把蒋介石捉起来后,你准备怎么样处理蒋介石?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

[学生回答]回答一:杀掉蒋介石,因为从1927年开始,成千上万的共产 党员和人民群众死在了他的屠刀之下。

回答二:和平解决,逼迫他答应抗日,因为当时中日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矛盾下降到次要地位。

回答三:不能杀蒋介石,如果杀掉蒋介石,国共之间又会发生大规模内战,那只会对日本有利。

[教师过渡]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那么,西安事变到底是怎样解决的呢?下面我们看一下具体内容。

[板书]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最后一段内容,了解西安事变解决的真相及意义。

[学生看书]?? [教师提问]西安事变最后是如何解决的?

[学生回答]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

[教师提问]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谁在中间起到了关键作用?

[学生回答]中国共产党。

[教师提问]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这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当时中日民族矛盾占主导地位,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的目的也是逼蒋抗日。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

[教师提问]共产党为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做了哪些努力?

[学生回答]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与各方面进行协商。周恩来提出:只要蒋介石答应抗日,就释放他,以争取一切力量抵御日本的侵略。

[教师提问]从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这件事看,我们从中能看到什么?请大家想一想,可以讨论。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回答一:看到了共产党不计前嫌,以民族利益为先的博大胸怀。

回答二:看到了共产党的高瞻远瞩。

回答三:联合抗日已成为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共识。

回答四: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

回答五:看到了中国抗战取胜的希望。 回答六:看到国共对峙的关系在日本人面前自然地联合起来,共同对外。对峙接近尾声。

[教师小结]所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在于它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它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教师总结]同学们,我们讲到,国共第一次合作,到1927年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破裂。从1927到1937年,是国共对峙的十年,但这十年,随着形势的变化,双方的政策也在改变,一直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我们用一个简图表示。

[投影显示]

国共矛盾为主 中日矛盾上升 中日矛盾为主 1927年 1931年 1935年

[布置作业]

1.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是

a.1927年 b.1928年 c.1931年 d.1936年 答案:c 2.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发生在

a.九一八事变后 b.一·二八事变后 c.西安事变后 七七事变后

答案:a 3.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华北事变出现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七七事变爆发 答案:c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d. 篇3: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篇4:难忘九一八教案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2)、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培养他们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充分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2)、采用讲述法与讨论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有效地开展师生双边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2)、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

教学重点: 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课时 :1课时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学生欣赏歌曲

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谁能告诉大家这首歌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吗?一首悲怆的《松花江上》,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东北人民赶走日本侵略者,重返家园的渴望。 今天,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苦难的历史。学习第14课,难忘九一八(板书)学生翻开课本 。

讲授新课:

1、九一八事变

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中国近代史前期,日本曾经发动或参与过哪两次侵华战争? 生: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师: 自近代以来,日本始终没有停止侵略中国的战争。1905年,日本从沙俄手中夺取了辽东半岛和南满铁路,1931年,趁蒋介石正全力“剿共”之机,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事变——九一八事变(板书)

师:九一八事变是怎样爆发的呢?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几纪录片,注意思考两个问题:生思考: ①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侵略者制造了什么事件?②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时间、地点?)

师:面对日本的侵略,假如你是当时国家的最高决策者,你会怎样做? 当时的中国还处在国民政府统治之下,因此,作为国民政府主席的蒋介石有义务领导全国人民一起抗战,他又是怎样做的呢?(请看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生回答并一起读蒋介石的密电两遍。

由于蒋介石下达了不抵抗命令,军令如山,担任东北军总司令的张学良只好带领十几万大军撤入关内,日军如入无人之境。结果,离九一八事变仅四个多月的时间,东北三省一百 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日本的铁蹄之下。

提问1:导致东北三省在四个月沦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回答:蒋的不抵抗政策)

提问2:蒋介石为什么采取不抵抗政策?有什么理论依据吗?

(学生讨论回答:蒋认为他最大的敌人不是日本,而是中国共产党。蒋忙着“围剿”红军。)

富有民族感和爱国心的全国人民忍无可忍,纷纷起来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甘做亡国奴的东北人民更是同仇敌忾,奋起杀敌,中国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师组织小组活动: 沦陷敌手的东北大地上,发现了哪两支主要的抗日队伍?抗日义勇军是由哪些人组成的?抗日游击队是中共派谁组织的?(师总结其斗争揭开了东北抗日斗争的序幕,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东北抗日游击队逐渐成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主力。)

生组织小组活动并回答: (抗日义勇军和抗日游击队) (抗日义勇军主要是指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自发组织的抗日武装的总称。)

(东北抗日游击队是由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领导的抗日武装,)

师: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他们在极为险恶的环境里英勇抗敌,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演练与提高:

(1)、著名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中国军民的亡国之痛和期盼光复故地的思乡之情。它出现的背景是( ) a “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 “.八 ?一三”事变

(2)、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全部沦入日寇之手。其根本原因是( ) a、日军攻势太猛 b、东北军防守不力 c、蒋介石命令张学良不予抵抗 d、张学良为了保全东北军的实力

(3)、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于( )

a、七七事变 b、八 ?一三事变 c、柳条湖事件 d、九一八事变

(4)、材料一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材料二 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回答:

①材料一是出现在哪一重大事件前后?

② 材料一的态度如何?

③根据材料二说明采取材料一中态度的真实意图。

④此态度造成了怎样严重的恶果?

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三省以后,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我国的华北地区,妄图占领整个中国。国难当头,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显示出博大的胸襟,放下与国民党的历史恩怨,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这一主张的感召下,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了

2、西安事变

播放录像《西安事变》思考问题:

1、西安事变发生于什么时候?发动者是谁?

2、作为蒋介石的部下,张、杨为什么要“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蒋介石被扣押了,但如何处置蒋介石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西安事变后,有人主张杀蒋,有人主张放蒋,你同意哪种主张?请简单陈述理由。

组织小组活动并回答:如果杀掉蒋介石,会爆发新的内战,日本会乘机扩大侵略,而释 放蒋介石,更有利于争取一切力量抵抗日本的侵略。

师: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共产党采取什么态度呢?又做了哪些努力?十年内战期间,蒋介石屠杀了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不趁机杀了他,反而要和平解决呢? 从共产党促成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件事情看,我们从中看到什么?请大家想一想,并加以讨论。

师:于是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为什么说是扭转时局的关键? 生回答: 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演练与提高:

读图回答问题(多媒体展示张学良照片)

①图中的人物是谁?

②我们学过哪些与他有关的历史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③我们从中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课堂小结:

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

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作业:①课堂完成练一练(填表)

② 活动与探究

板书设计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时间 19

31、

9、18 时间19

36、

12、12 地点 沈阳人物 张学良、杨虎城

一、九一八事变 借口 柳条湖事件

二、西安事变 经过

经过 目的 逼蒋抗日

结果 东北三省沦亡 结果 和平解决

教学反思:(略) 西安事变(中

篇5:14课难忘九一八事变的教案 课题: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课型:新授课 年级:八年级

姓名:马玲 单位:山亭区翼云中学

手机:13963214283电子邮箱:13963214283@163.co

一、教材地位分析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很重要。这一节课可以说是承上

启下的一节课,承上指的是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发生于1931年至1936年,在这

期间,国共两党正在打内战,仍属土地革命时期;启下指的是这一节课主要学习

日本开始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开始奋起抵抗,中日矛盾逐渐上升为

主要矛盾,所以这一节课也是抗日战争的开始。随着本节内容的发展,中国历史

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抗战。此外,学习本课对当今世界

和平、发展的主旋律具有现实的借鉴作用。

课程标准: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

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

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

义。

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培养他们运用史料分析问题

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采用讲述法与讨论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

维,有效地开展师生双边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

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

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

变的方针,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

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难点:西安事变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资料《纪念九一八事变82周年》新闻 1 教师:同学们,每年的9月18日,全国大中小城市都会拉响防空警报,为什么

会在这一天拉响防空警报呢?与什么事情有关呢?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第一篇章 国之危难——九一八事变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感知历史九一八事变知多少?

展示: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2 教师:九一八事变的结果如何?

学生:东北三省沦陷

教师:展示幻灯片:(军力对比)中国的军队那么多,为什么却恭恭敬敬的让

出了沈阳城呢?

教师导语:面临国家危难之际,当时的国民党政府,蒋介石是什么态度呢?

展示: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学生:不抵抗

2、蒋介石为什么实行不抵抗政策?

材料:1931年8月22日,蒋介石在南昌讲话说:“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

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阅读材料总结出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原因。 攘外必先安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历史资料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

教师导语: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沦陷,东北三千万同胞过着耻辱

的亡国奴生活,举国哀悼。

出示日本在华惨无人道的暴行 ,播放歌曲《松花江上》。

【设计意图】利用冲击力很强的图片,震撼着学生的灵魂,让学生感受到日本侵

略军惨无人道的暴行,从而激发学生对日本侵略军的仇恨,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

的义愤。

第二篇章:国之坚强——中国人民奋战

教师导语:面对日军侵略和残暴统治,你会坐以待毙吗?我们党和东北人民是怎

么做的呢?

展示 东北军

中国共产党

故事会,介绍杨靖宇,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故事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通过故事学习历史的方法。

(过渡)展示幻灯片 3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历史知识,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播放:电影《西安事变》的片段

【设计意图】再现历史情境,让学生感受历史细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体验历史,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辩论会:

1、假如你是共产党的领导人,张学良、杨虎城把蒋介石捉起来后,你

准备怎么样处理蒋介石?是杀?是留?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辩论中尽情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泄自己的感情,锻炼学

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为突破难点奠定基础。

展示:日本、英美、国民党内亲日派、亲英美派和共产党的各自主张?

展示: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样态度?为什么?(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释放蒋介

石) 4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西安事变后,局势极为动荡不安。处死蒋介石,可能导致亲日派掌权,国家陷

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如此一来,日本便有机可乘、进而独霸中国。如

果给蒋介石留一条活路,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就有可能答应停止内战,尽快建立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了民族的利益,中共决定不计前嫌,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的主张,并派周恩来奔赴西安进行调解,最终使蒋介石答应停住内战联共抗日。)

强调:国内矛盾的变化

教师:中国共产党为促成事变的和平解决做了哪些努力?

展示:从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件事,我们能看到什么?(学生讨论

(高瞻远瞩,以民族利益为重的政党)

过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在于它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

峙到合作抗日序幕,他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教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第二次合作成功。)

强调:

感悟历史,体验升华

20日下午,张学良护送蒋介石飞离西安。但蒋介石后来背信弃义,使张学良

遭长期监禁,杨虎城惨遭杀害。

从张学良、杨虎城身上,你学到了哪些可贵的品质?

讨论得出:从张杨将军身上我们可以深深的感受到他们为国、为民,不计个人安

危,英勇挺身而出的爱国主义精神。

然后提出:作为中学生爱国的具体表现?

(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展示课件: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哪些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为

什么日本这个小小的岛国竟然敢对我堂堂泱泱中华挥舞屠刀,丝毫也不畏惧?

让学生明白近代中国人民的屈辱,告诉给我们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

只有国家强大,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结合时政,知识延伸—— 5 教师:如今当我们的同胞还在憧憬这世代友好的时候,我们那一衣带水的

近邻日本,他们把国旗插上我们的钓鱼岛,其政界要人纷纷参拜靖国神社,更有

甚者今天安倍:日本对世界的贡献就是在亚洲抗衡中国

展示 :安倍:日本对世界的贡献就是在亚洲抗衡中国

生活在和平时期我们更应该 居安思危,牢记历史

教师:同学们,今日振兴中华的责任仍寄托在在你们少年身上,希望你们把

自己的前途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发奋读书,掌握本领,将来能心忧天下,

报效祖国!

然后:展示胡锦涛的题词,再次激发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六、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我们把每年9月18日定为国耻日,是因为( )①日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②我们要不

忘历史③不要忘记我们的历史责任④我们不要忘记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

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西安事变又叫(

a.九一八事变 b.双十二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3、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出发点是( ) a.改善两党关系 b.粉碎亲日派的企图 c.实现全民族的抗日d.寻找发展红军的机会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二)非选择题

1、政府现在既以此案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

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摘自国民政府《告全国民众书》

请回答:

(1) 材料中的“此案”指什么事件?

(2) 上述材料反映了国民政府怎样的对外政策?

七、板书设计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一、国之危难 九一八事变

二、国之坚强 中国人民奋战 6

三、国之大幸 西安事变

八、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我设计了三个篇章。第一篇章“国之危难 九一八事变”,主要采用分析材料了解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突出日本的蓄谋已久(其实也是中国东北沦亡的原因之一),让学生讲述九一八事变的过程,突出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的表述历史事件的能力,最后分析东北沦亡的原因,点出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本篇章设计体现出日本的侵略、蒋介石的不抵抗、东北地区的沦陷都是国之难。第二篇章“国之坚强 民族的抗争”从三个角度设计的,一是循环播放抗日英雄的图片,二是视频资料杨靖宇抗日直至牺牲,学生讲述抗日英雄故事。

第三篇章“国之大幸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首先学生阅读教材,进而复述西安事变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事变的经过。然后摒弃传统的假设讨论法,直接抛给学生四则材料,分析各方对西安事变如何解决的不同打算,再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加以点拨,使学生得出正确结论,从而理解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突破难点。结束语的设计也为下一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结合我校的“以学定教,分层提高”教学思想,每一环节都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先学后教,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难忘九一八教学反思

《难忘九一八》教学反思

难忘九一八教学反思

难忘九一八

难忘九一八

难忘九一八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_难忘九一八_教学设计

教案《难忘九一八》

14难忘九一八

难忘九一八教学反思(共)
《难忘九一八教学反思(共).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