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林海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5:09: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林海》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启发、讨论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有利于培养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

[设计特色]

在启发、讨论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导入激趣:你喜欢大海吗?为什么?(领会大海的神奇、广阔、美丽、蕴含宝藏和永恒的生命力)那么,什么是“林海”呢?

2、范读课文,看录像片。你知道“林海”是指哪里吗?你对大兴安岭由那些了解?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走进林海,你有什么感受?(板书:美丽)

2、默读课文,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课文哪几个自然段作了介绍?(板书:岭、林、花)

3、你认为哪一处的景物写得最美,最能吸引你,画出你认为写得最好的词句,读一读。

三、读、议写“岭”的段落。(理解“温柔”)

1、引读:怎么大不一样„„不险,又是什么样„„温柔在哪里„„

2、说说大兴安岭的岭美在哪里?

(美在岭多:形态多,看不厌;数量多,看不完。美在岭温柔:长满珍贵的树木,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四、读、议写“林”的段落。(比较“林”和“海”)

1、默读思考:既然被称之为“林海”,“林”和“海”必然有相似之处,画出描写相似之处的句子。

2、讨论。(像大海一般广阔:“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像大海一般绿:“深的、浅、去的、明的、暗的,恐怕只有画家才能画出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

3、找一找还有哪些句子直接写出像海洋的?(“是的,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并引导背诵。(用填空形式引导背诵)

五、读、议写“花”的段落。(学习拟人句)

1、指名读,画出写花美的句子。

2、“绣花鞋”是指大兴安岭中的花吗 ?(青松作衫、白桦为裙,绣花鞋肯定是花草。)

3比较句子,体会哪句美。

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兴安岭多美丽呀:山上长满青松,山脚长满白桦,河岸上开满了野花。

4、作者把大兴安岭比作什么人?(小姑娘) 这双绣花鞋把小姑娘衬得这么美丽可爱、有活力,这些绚丽的花儿把大兴安岭打扮得这么迷人、美丽可爱、有活力,这些绚丽的花儿把大兴安岭打扮得这么迷人、美丽,走进它,感到亲切吗?舒服吗?`

体会并引读:花如绣花鞋(色彩艳丽),花引蝴蝶(有生气),花生小红豆(有价值)。

六、整体回顾,练习背诵。

七、体会感悟中心。

1、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中哪四个字凝聚了老舍先生的感情和感受(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亲切”和“舒服”。

2、整体把握文章情感。

老舍先生的亲切舒服之感是由何而生的呢?作者几次抒发这种亲切、舒服之感?找一找、画一画。

3、认真读一读各部分内容,说说这种感受缘何而发?你能体会到亲切、舒服吗?

(1)比一比“几尺厚”有多厚?由此你想到什么?(营养丰富、树木茂盛、资源丰厚)多少年的树木才叫“古木”?

(2)、看到岭、林、花的美景,放眼四方,你想到了什么? (3)、及至看到林场,又想到什么?(板书:人与山) 从哪儿看出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人住进林海,有哪些变化?(建城镇后,景更美,更热闹,有生气。) (4)、老师认为树会越砍越少!不注意生态平衡,这是不对的!你怎么看?(书上说的是一边砍,支援祖国建设,一边栽,造福子孙后代。一边进行科学研究,保护它,发展它,使资源更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边综合利用,为建设、为人民生活服务,使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兴旺发达。因此,才使得林海千山一碧、万古常青。) (5)、这种人与山的日益密切的例子还有很多,你能说说吗?(防护林、开发旅游„„)

所以,老舍先生在提到兴安岭时自然会想到“兴国安邦”。“兴安岭”有这么深的含义,老舍先生再提到大兴安岭这个名字时自然会感到悦耳,会感到亲切、舒服!这种身体与精神上的轻松、愉快你会得到吗?

八、总结课文。

请你用一句话表达对兴安岭的赞美之情(自由抒发,开放表达)。

九、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3—5自然段,并背诵。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绘大兴安岭的美。

海》教 学 南

2 0 0

6、1

设 计学

《林

林海教学设计

林海教学设计

《林海》教学设计

《林海》教学设计

林海教学设计

林海教学设计

林海教学设计

林海 教学设计

《林海》教学设计

《林海》教学设计

林海教学设计
《林海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