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住院部儿科护理人员压力分析对策

发布时间:2020-03-02 04:38: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儿科住院部护理人员的压力分析与对策

李杏芬 09711487 汕头市中心医院

【摘要】目的对造成儿科住院部护理人员压力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对策。方法对儿科住院部护理人员和儿科门诊观察室护理人员进行压力调查,并分析造成压力的原因。结果调查所示,在儿科住院部工作的护理人员比在门诊观察室工作的护理人员所承受的压力更大,患心理疾病和各种慢性病的机率更高。结论针对护理人员造成压力的原因,通过提高儿科护士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与患儿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建立社会和家庭交换系统、采取人性化和弹性排班制度、保证护士充分休息,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压力。

【关键词】护理人员;儿科住院部;压力;对策

工作压力是指在某种职业压力下宏观需求与主观反应之间失衡而出现的心理变化和心理压力,以及不能满足需求而引起相应的功能性紊乱[1],工作压力与工作性质密切相关。汕头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部是医院重点科室,众所周知,由于儿科护理工作对象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承受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影响身心健康和护理工作质量,导致护理人员应激水平较高。有研究表明,儿科护理人员所承受的工作压力不仅是一种职业性的危险,而且对患儿也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对护理事业的发展不利,应给予高度重视。下面阐述儿科护理人员压力源及对策,寻求儿科护理人员有效的减压方法,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

笔者对市内几家医院在儿科住院部工作的护理人员和门诊观察室工作的护理人员各取30人进行调查。调查的方式以问卷式,使用压力评估表对所抽取护理人员的压力进行调查分析,为做好相应的对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儿科住院部工作的护理人员比在门诊观察室工作的护理人员所承受的压力更大,患心理疾病和各种慢性病的机率更高。现将造成其结果的原因报道如下。

2儿科住院部工作的护理人员压力

2.1儿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

随着护理专业的发展以及护理模式的转变,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不断增加,同时患者的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因而对儿科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儿科现有的人力资源配备有不合理现象,导致住院部护理人员经常有超时、超负荷工作,因此,出现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内需与外耗的不平衡,致使护理人员容

易感受到工作量大、患儿护理结果不理想,工作资源缺乏等压力。因此,有必要审视目前儿科护士的工作内涵,简化护理文书工作,进一步调查护理工作与护理人员的配置比例,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方案和科学的工作流程。针对儿科护士工作量大的特点,设法提高其压力应对技巧。

2.2儿科住院部工作的护理人员压力分析

2.2.1护理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护理服务的直接对象为心理、语言、行为发育均不够完善的小儿,无法直接交流沟通或沟通困难,观察病情、健康教育相比于成人患者,存在诸多障碍。病情变化往往不易察觉,护理人员须密切观察,不能放过每一个细节,并根据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抢救措施,所以护理人员常处于紧张的应激状态[2]。

2.2.2护理工作时间长就餐时间不规律:儿科住院部护理人员工作时间长,在整个班次中没有体力和压力缓冲的时间,而且护理人员站立时间长,比如配药和巡视的护理人员,在上班时间里就要站立8h之久,加之上班时精神高度紧张,往往一个班次下来,当班护理人员身心俱疲。就餐不规律由于工作特殊性,患儿治疗时间较集中,而且儿科患儿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因此,护理人员的工作节奏快而紧张。在整个班次中只有不到半个小时进餐和上卫生间的时间,长此以往会因进餐时间过短引起消化不良而引发其他慢性疾病。

2.2.3嘈杂的工作环境:儿科患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不能表达自己具体要求和需要成人监护的特点,加之家庭特殊,多为

4、

2、1结构(4个老人、2个大人、1个孩子),往往一个孩子住医院,几个家属来陪视,病房总是坐满了人。在就诊的高峰期时,患儿的哭闹声、家属的安慰声等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非常嘈杂,在这种环境下行配药或穿刺等操作时易分心。但护理人员为了力保工作中不出差错,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所以心理上承受了一定的压力。长期在这种嘈杂的环境中生活,有部分护理人员甚至会出现间断性耳鸣。护理人员经常在劝退陪人时与家属产生冲突,另外儿科如果留陪视人,各种治疗和护理都在家属的监督下工作,这无形中也增加了儿科病房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3]。

2.2.4家属期望值过高:患儿家属对儿科护理人员有较高的要求和期望。多数人认为儿科护士就应该“一针见血”,就应该练就高超的技术,提供优质服务,一旦没有达到他们预期,往往会遭到质疑,甚至谩骂。然而,由于患儿的自身血管条件、家长的急躁不安情绪以及操作者本身的技术和状态等因素都会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率,患儿家长过高的期望值往往会给护理人员带来一定的压力。

2.2.5患儿家属个人素质偏低:患儿家属个人素质偏低往往会因为对患儿病情发展过程知识的缺乏、工作及家务的繁重和治疗费用的担忧等情况引发烦躁情绪,如护理人员穿刺不能一次成功或输液过程中发生液体渗漏、操作不规范等情况易遭致患儿家属谩骂,甚至殴打护理人员,给护理人员身心都带来伤害,导致部分护理人员感觉在工作中如履薄冰,其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2.2.6高标准的管理及严格要求: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加上法律意识的提高,医疗护理纠纷越来越多,加之管理者对护理人员进行了标准化管理及严格要求,做各项护理工作时都必须反复检查以便无误,从而造成心理紧张与身体疲劳。

2.2.7复杂的人际关系与护理人员社会地位低:儿科住院部护理人员不仅要处理好与患儿及家属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与医生、医技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各种复

杂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就会陷入人际关系的冲突与困境中。部分患儿家属认为护士只会注射、发药等简单工作,治好病要靠医生,有时对医生有意见,也迁怒与护士,在护士面前大发脾气,给护士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2.2.8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儿科住院部护理人员对工作的喜欢程度、家庭成员的支持度、自我健康感受状况及消极应对方式等都是影响护理人员压力的因素

3对策

3.1与患儿及患儿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儿科护理人员服务的对象是患儿,他们要满足患儿生理、心理多方面的需要。对患儿亲切和蔼,充满爱心、同情心,增强服务态度,急患儿之所急,想患儿之所想,从患儿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同时也要换位思考,站在患儿家属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与患儿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患儿及家属的认可,争取其主动配合治疗。

3.2 完善排班制度,合理利用人力资源:采用人性化及弹性排班制,既保证护理到位,又给护理人员更多的自主时间。

3.3提高儿科护理人员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 护理人员除了提高自身心理素质[4],还应不断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水平,在工作中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有计划工作,巧妙交替脑力与体力劳动,尽可能提高心理耐受力,一旦在工作或生活中受阻,及时调节,提高适应能力,遇到病儿家长情绪激动时要学会忍耐、避免与病儿家长争吵。只有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术、掌握护患沟通与交流技巧,才能增加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的可信度和安全感,使其增加对护理人员的理解和尊重。

3.4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提高护士社会地位: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让社会更关注、尊重护士,医院领导对护理人员工作及时给予肯定和支持,并注重精神和物质奖励,调动工作积极性。

3.5 提高儿科护士的适应能力及其受挫折的承受能力:针对儿科住院部护理人员压力,医院管理者针对护理人员具体情况,进行沟通技巧及角色行为规范培训,同时对其进行减压训练,使护理人员能认识到压力对自己工作的影响,尽可能采取适当的方式,减轻自己的工作压力。当护理人员出现负性情绪时,寻找正确的宣泄方式,以释放消极情绪,升华积极情感。医院管理者应设专门组织,允许护理人员对其讲述个人感受和发泄负性情绪,以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压力,保持良好心态。

3.6重视安全教育: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也是减缓压力的手段之一。

3.6.1强制干预:目的是通过法律或法规手段,强制性要求医院为高危科室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医院必须提供足够的手套、隔离衣、面罩、眼罩等个人保护性设备,配备专门的感染控制人员,从而达到减缓压力的目的。

3.6.2噪音防护:通过学习认识噪音的危害性,对科室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普查检修,力求消除异常噪音,各种仪器的报警声控制在40dB以下。长期工作在孩子哭闹声中的护理人员要定时出来换换空气,减缓生理、心理压力。

3.6.3细菌毒素药物的防护:工作人员尽量不要接触,防止药物由任何途径进入人体。提供安全的防护用品和设备,如合理使用手套、口罩、防护衣、护目镜等,接触抗肿瘤药物按正规操作流程进行。

3.7注意在管理过程中运用“以人为本”原理: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重视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重视继续教育,加强科室间的交流与沟通,科室间彼此配合的满意度影响着护理工作的质量。创造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缓解护理人员压力,减少身心损害。同事间关系融洽,团队协作精神强,互相补漏、补缺,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护理质量提高了,心情舒畅了,压力自然就没有了。总之,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儿科住院部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探索出一套适合儿科护理人员减压的工作方法。通过前面压力分析及提出的对策,笔者体会:压力的解决需要护理人员和管理者双方合作才能完成,管理者应多关心、理解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理人员;护理人员要正确排解所受的压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激发成熟感和责任心,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智慧和潜能。

参考文献

[1] 王 林,曾晓立,林 立.职业紧张及其对策[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2):158.

[2]万文艳.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及对策[J].江西医药,2006,41(增刊):1 1731 174.

[3]冯桂英.邬蕴仪,周勇霞,等.儿科病房护士工作压力的调查研究[J].当代护士,2003,7:57.

[4]张敏.儿科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5,25(12):6162.

儿科护理人员工作流程

儿科护理人员十二五目标

儿科护理人员调配方案

儿科护理人员配置原则

护士压力现状分析与对策

2020年儿科护理人员的个人工作计划

爱婴医院儿科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

住院部

手术室护士职业压力分析及对策

企业员工压力分析及对策研究

住院部儿科护理人员压力分析对策
《住院部儿科护理人员压力分析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