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提高储备粮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发布时间:2020-03-02 20:16: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提高储备粮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洪军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5期

摘 要:新时期粮食购销市场化后,储备粮质量管理工作面临较大冲击,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储备粮质量管理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储备粮管理粮食购销市场化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c)-0210-0

1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级储备粮承储企业质量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度:一方面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供给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粮食购销市场放开后,承储企业面临着市场主体多元化的竞争格局,造成粮源紧张,质量参差不齐,入库粮质控制难度加大,再加上后续投入不足等原因使质量管理工作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弱化甚至退步,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

1 当前储备粮质量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资金、人才、技术、设备不足

粮食购销市场化后,部分承储企业的质检机构受冲击较大,技术人员流失较多,一些仪器设备老化,维护、更新费用不足,业务经费缺乏保障,质检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就是在条件相对较好的新建库,也存在着设备只能满足物理检验,而无法满足品质控制指标检测需求的问题,离建立运转有效的储备粮质量监控体系还有很大的差距。

1.2 农民收割习惯改变

在统购统销时期,农民种的粮食只能卖给国家,粮食经整晒达标后粮食部门才收。粮食购销市场化后,农户经人工或机械收割的粮食常常在家门口,甚至在田间地头不经整晒就直接出售,粮食部门不收有别人收。

1.3 入库粮质控制难度加大

市场化改革之后,市场主体竞争多元化,造成市场粮源紧张,质量参差不齐,入库粮质控制难度不断加大。这已成为制约粮食安全储存的重要因素。由于市场机制还未健全,地区之间、企业之间,甚至粮食经纪人之间为了争夺粮源,在收购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放宽质量要求的现象屡见不鲜,直接导致了入库粮食质量的下降。

1.4 仓房设施设备老化

20世纪90年代,由国家投资建成了一批新型散装粮仓,仓库条件有所改善。但是,基层不少承储企业的仓房大部分修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存粮条件比较简陋。这些旧仓库存在上漏下潮、墙体裂缝、气密性差、新技术难以运用等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企业拿不出资金改善仓储设施,老化失修严重。

2 新时期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的对策

2.1 加快质量检验机构和检测体系建设

粮食购销放开后,参与市场流通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趋势。要充分发挥粮油质检机构在储备粮质量管理、监测和检验上的作用,就必须加快质量检验机构和检测体系建设。首先是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质量检验机构和检测体系建设,要将其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其次要增加资金投入,抓好检验室各类仪器设备的配套和提升工作,提高粮食质量的检测水平;三是落实待遇,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质量检测人才队伍,业务培训要经常化、制度化、多样化, 检验人员必须取得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四是各级储备粮检验室要建立实验室质量体系,取得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计量认证合格证书,以适应今后质检机构社会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

2.2 改造仓库基础设施,改善储粮条件

在先进的“四散”储运技术逐步得到推广应用的情况下,传统的储粮技术已很难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承储企业应针对旧平房仓存在的问题,进行一系列提升储藏性能的改造,添置必需的设施设备,为搞好粮食储藏期间的质量管理创造条件。

2.3 严把入库质量关

入库粮质是实现粮食安全保管的基础。为了有效控制源头粮质,各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大粮食执法力度,依法查处不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的不法行为,维护粮食收购市场秩序。同时加强不同地区间粮食收购政策的协调和督查,确保地区之间质量标准、收购政策基本一致,从根源上解决地区间争购粮源的问题。一是粮食生产质量调查。承储企业应密切关注周边或拟调粮地区的粮食生产状况,随时了解播种面积、种植品种、生产情况,在收获后及时进行实地产量调查和质量抽样检验,做到心中有数,为合理制定工作方案、布设收购网点、选择轮换时机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二是落实新粮入库质量管理责任制。新粮入库前,承储企业应成立以库主任为第一负责人的粮食入库质量领导小组,并且从库领导、仓检科长到质检员、保管员,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相互制约,确保入库粮质。三是入库质量现场管理。入库粮食应严格按照登记-扦样-检验-检斤-复检-入仓-结算这套具体精细化的业务流程来操作,实行“密码检验”制度,即抽样人员不检验,检验人员不抽样,编号登记,封闭作业,有效杜绝人情粮、关系粮、转圈粮。采取检验两结合方式,即整车检验与单包检验相结合,权威检测机构抽检、复验与库检验结果相结合,确保检验准确性,保证入库粮食质量。四是发挥粮食检测、清理、输送设备优势。先进的粮食检测、清理、输送等粮仓机械设备是提高入库粮食质量的有效保证。入库

前应做好各种设备的调试准备工作,入库时能正确使用各种设备,充分发挥其最大效率,入库结束后要及时进行维修、保养,建立设备专账,并由专人管理。

2.4 储存期间的质量管理

储存期间的粮食质量变化,主要是粮食受外界的影响和自身呼吸导致发热、霉变、虫害和品质指标的劣变。承储企业应将粮食储存在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的仓房内,应具备检测温度、水分、害虫的条件。一是推广应用四项新技术,逐步实现绿色储粮。承储企业应促进仓储管理工作由传统保粮方式向现代科技储粮方式转变,积极探索科技储粮的新途径、新方法, 推进计算机信息化管理, 广泛使用粮情电子检测、环流熏蒸、机械通风、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等新技术,降低储粮温度,防治害虫,延缓品质变化,保证各级储备粮质量良好。二是定期进行质量检测。粮堆是一个生态体系。粮食在整个储藏周期内,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从新粮入库后混仓检验开始,定期或不定期对储粮品质控制指标进行检测,通过判定储粮宜存与否,为各级储备粮的轮换提供理论依据。三是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档案。

2.5 出库质量管理

对拟出库的粮食,承储企业要委托有资质的粮油质检机构以仓或货位为单位进行综合扦样质检,并出具粮食检验报告,全部做到质量合格、程序到位才能出库,检验报告随货同行。对用于装粮的包装物要认真检查清理,确保无污染、无虫害。要严格按照《粮食运输管理规则》的规定,对运输车(船)进行检查,坚持做到“五不装”,杜绝粮食在出库、运输环节发生质量事故。3 总结

总之,加强粮食质量管理工作,是适应市场形势变化的需要,涉及到粮食的收购、储存、销售等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国家、企业、农民、消费者的利益。做好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是实现各级储备粮“质量良好”管理目标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蔡建文.解读中国粮食问题[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2] 孙振远.中国粮食问题[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提高储备粮管理水平确保粮食安全

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

江北区三项措施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如何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巧用质量管理工具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如何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如何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如何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提高六年级质量措施

提高储备粮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提高储备粮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