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千万别做温水中的青蛙

发布时间:2020-03-02 09:13: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千万别做温水中的青蛙

——3月26日至4月1日报纸简评

清明小长假之前的一周,热点新闻并不少,但硬新闻不多。配合宣传的任务比较重,自选的抢眼新闻不多。一方面,我们面临网络兴起的压力日趋增大,另一方面,我们又觉得自己的力道不够、作风不实,与优秀媒体的差距越来越大,而原有的优势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小,甚至有的地方已经被超越。这周表现出来的情况比较严峻,不仅仅需要我们警醒,更要我们以实际行动来改变现状,千万不能做温水中的青蛙。

一、专题版面表现抢眼

上周创建诗词之市、清明专题比较出色,版面清新,内容耐读,展现了扬州晚报的文化底色。

3月20日,在徐总的亲自策划之下,本报发起了“清明思亲——我爸我妈”有奖征文,开始是隔天1个整版,临近清明加大密度,隔天2个整版,受到读者的热捧,短短12天,仅编辑的电子邮箱就收到800多篇来稿,还有一摞摞寄到社区新闻部、周刊部的信件。来稿无论长文短诗,均饱含了对已故亲人的深深思念和追忆,读来令人感动。

不少作者在来稿中感谢本报在清明时节开设这样的专栏,给他们提供了抒发怀念逝去亲人的平台。还有部分读者来电或来信抗议,为何要限定思亲对象为“我爸我妈”,认为应放宽到所有逝去的亲人。其中有位读者来在稿中说,他不太会写文章,他寄信过来并不是为了发表,只是想抒发一下心中的感情,信只要寄到报社,他就满足了。

征文活动能吸引这么多读者参加,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主要是坚持了“因时而动、因时而动”,抓准了时机,“清明思亲——我爸我妈”触动了很多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话可说。这样受欢迎的活动,以后可以年年搞,成为晚报的品牌。

清明节的另一个特色是绿杨风周刊,与以往的清明专刊不同,绿杨风周刊不求全面,而是集中表现清明习俗,既有比较全面的介绍《清明风俗,你还记得多少?》,更有图文并茂的《扬州清明风俗画》,特别是沈江江的绘画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效果明显。专版和周刊各有侧重,互不交叉,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围绕一个主题,新闻、副刊统筹考虑,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这些都为我们以后策划专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清明的新闻报道也很出色,与众不同。上周末,本市5万大军扫墓,记者兵分三路蹲守相关墓园,采访到第一手的材料,特别是一些扫墓故事,真实感人,细节令人难忘。《四年老头子,七旬老太两次跌倒》因为采访深入,细节打动读者。丈夫痴呆10年,她一直带着他出去旅游,跑遍了周边城市的大小公园。语言朴实:“我不怕苦,只要人在我就心满意足了”。最后还有温馨提示:老人扫墓最好有家人陪同,考虑很周全。类似的报道还有“难避世俗目光,远望江葬碑抽泣”,发现了江葬的尴尬。一次祭扫,引来许多世俗眼光,指责她不让亲人入土为安,所以她不肯再到碑前拜祭。《祭扫恩师墓,他们坚持46年》也很感人,可惜的是时间久远,主角的事迹已经不详。

“创建诗词之市”的报道和专版,形成了晚报配合宣传的强大声势。除了动态报道保持一定的而版面和密度外,还根据有关部门的要求先后推出两个小专题。一是《千首新童谣,唱出新梦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多家长纷纷收藏,并表示要让孩子读一读。主管部门的同志连赞“晚报做了一件大好事”,对新童谣征集、评选,都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动作用。二是诗词特刊,在日报的特刊先行出版以后,编辑和版式联手细磨,在定位上调准,在版式上调优,在内容上以作品取胜。

纵观一周的专题版面,最大的感受是要提前准备,提前送审,要精雕细琢,好版面都是“磨”出来的。

二、优稿优版数量锐减 每天晚上排版面,就感到缺乏硬新闻,第二天翻看同城报纸,在一些重点报道、深度报道上明显力有不逮。只有泰兴珠宝抢劫案、为何琴童多近视、儿媳卡死婆婆案、视觉讲述残疾人回家、父母欲捐肾救女儿、扬州驾校教练一女难求、“中小学生安全手册”、修路出行指南、梁振英当选成为一周的亮点,但也不是璀璨夺目。而对比省城、同城报纸的同题报道,就能发现我们有优势的地方越来越少,不占优势的地方逐渐增多。冷静观察,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形势的严峻:我们离标兵貌似越来越远,而追兵缺越来越近。简单分析浅层次的原因,有的是准备不足,有的是考虑不周,有的是不在状态,有的是不以为然,值得大家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分析反思并提出解决的建议,亡羊补牢,守牢我们的阵地。

PM2.5是上周新闻的热点,从27日预报,到30日发布,我们报道的内容都是最基本的,工作报道味重,服务性不强。而《扬子晚报》在PM2.5数据正式上线之日,用了4个整版的篇幅:除了动态的发布消息,有记者探访《PM2.5是怎样测量的?》;解析《吸入一口空气,里面含有多少PM2.5》;揭秘《PM2.5在我们体内如何“攻城略地”的?》;最后是一组建议:《减少PM2.5的19个建议》。接着在第二天又推出两个整版,在公布的数据里找新闻:昨晚8点均值无锡最好今晨零点苏州最好;还有1个版的实验:吸烟和厨房油烟,瞬间让PM2.5升值。

细细研读,人家在动态之外解决了读者两大难题,把难懂的PM2.5说清楚了,交会读者如何应对。这样的报纸才是有用的,是把读者放在第一位的,而我们的报道限于动态,认认真真充当部门的传声筒,对服务没有充分重视。再来看看《扬州时报》的通版,也会让我们脸红心跳的。标题能找到点,《受雨水冲刷,扬州PM2.5为何依然超标0.73倍》,在动态之外连着4问:扬城PM2.5是怎么测量的?PM2.5监测数值如何读? 数值达到多少就是沙尘天气? PM2.5高峰值时,市民怎样防护? 副题还交代了最高的时段和地段。对比内容,跟我们的大同小异,但我们是居高临下宣传,人家是自下而上找服务点。无论是记者还是编辑,都有值得反思之处。

类似的还有阶梯电价的报道,我们也做了落地报道,仅仅限于第一档是150度的猜测。而时报的追踪报道深挖一锹,发出追问:第一档岂不电量是否够用?扬城峰谷电价收费体系能否继续?而这两个问题都是读者关心的问题,所以一定要站在读者立场上追问。

再如“静音扣”的报道,我们没有展开,而时报记者比我们勤快,暗访了汽配城、洗车店,到处在出售静音扣;再分析原因,司机嫌麻烦图方便;再说保险,用静音扣保险公司可能不赔;还有警方的动作,严查;律师的声音,禁售。还有天气的报道,时报也有新起色,看3月26日的A4-A5通版,将天气与出行出游整合起来做,还做了精心包装,分奏鸣曲、二部曲、小步舞曲、终乐章。将这些分析开来看,没有深文大义,就是做得细而已,但透露出来的是工作差距。

令人深思的还有日报的深度报道,渔民十网九空,刀鱼价格跑疯,是百姓的感受,记者发问:《长江刀鱼,还能守望几个春天?》,紧接着,日报记者和文汇报记者一道乘船先溯江而上道六合,再顺江而下探长江渔情。这样的报道,我们周日才弥补,尽管有篇幅上的优势,但在时间上滞后了。

日报的深度报道发力的还有《扬州餐饮,频频洗牌为哪般?》,《金融枢纽,缘何纷纷落子扬州》,《头桥医械,如何逃出“生死门”》,《扬大地下通道咋成摆设?》,篇篇都从问题出发,从现象入手,抽丝剥茧。

三、有多少短板需要接长

回顾一周,险情不断,时政报道仍是重灾区,一旦见报,后果不堪设想。

1.错漏百出的会议报道 关于一则会议的报道,我们的记者连活动的名称、参加的领导都搞不清楚,让人冷汗直冒。

反面典型

昨日,“留学报国”活动暨第四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项目(扬州)视频对接洽谈会启动仪式在扬州京杭之心会议中心举行。活动现场,扬州主会场的工作人员现场视频连线英国分会场,全英学联主席孟德建通过视频向扬州介绍分会场的现场情况。

正确报道

昨天上午,“留学报国”暨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代表欢迎仪式在京杭会议中心举行,近50名“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及一批中科院专家齐聚,为“三个扬州”建设建言献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严以新宣布活动启动。省政协副主席黄因慧,市委书记、市长谢正义出席活动并讲话。

对比日报稿件,此消息存在以下5大严重问题:

1.领导不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严以新,省政协副主席黄因慧,国家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志宏,中国致公党中央宣传部部长王翔,国家外国专家局经济技术专家司副司长苏光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丁纯,副市长孔令俊,本报记者的稿件都漏掉了。

2.领导称呼不准——本报记者稿件称市委书记谢正义不准确,应是市委书记、市长谢正义。

3.活动名称不准确——本报记者稿件活动名称是“留学报国”活动暨第四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项目(扬州)视频对接洽谈会启动仪式,名称不准确,应是“留学报国”暨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代表欢迎仪式。

4.领导讲话不全——本报记者缺漏黄因慧致辞内容。

5.领导讲话核心内容缺失——谢正义讲话缺少大量核心内容。

2..网络+电话不能代替采访

《医院“瑜伽伤”患者不在少数》后续稿件,文章虽说是“探访”、“调查”,但细细推敲,主要是电话采访、点击网站,让人怀疑记者是否到过现场。

近日,记者对市区的瑜伽健身馆进行了探访,发现各机构拿出的证书五花八门:有的是由相关协会颁发的,有的来自培训机构,有些甚至还来自国外„„

记者调查: 来头不小,证书五花八门

记者在网上搜索“扬州 瑜伽”,发现共有200多万条链接,有的单纯教授瑜伽,名为“瑜伽培训学校”、“瑜伽会所”等,有的则还兼营其他项目,如健身球、美容理疗、肚皮舞、钢管舞等。

记者拨打了其中3家瑜伽馆的电话,就教练的资质进行询问。几乎所有的工作人员都众口一词,力证自家的教练资历丰富:“我们的教练都经过正规培训,有着多年教授瑜伽的经验。”

但当记者问起教练有无资格证书时,他们不仅说法各不相同,报出的证书更是五花八门:有的是由相关协会颁发的,有的来自培训机构,有些甚至还来自国外„„

点开某瑜伽馆的网址链接,记者发现,这家瑜伽馆的瑜伽教练,有的是获得了国际资格认证,有的毕业于带有国际字号的瑜伽学院,还有的专门去过印度学习瑜伽,个个来头不小。

3.如何让文章生动一点 比较一下《祭扫恩师墓,他们坚持46年》的开头,可以感受文章的力道不一样。

导语部分(记者原稿)

1966年,年仅54岁的张玉湖离开了人世,在江都樊川镇永安村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世,他只是一名从外地过来的私塾先生,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但是他的学生家长替他料理了后世,他被安葬在永安村三荷组一处偏避的地方,但是每年清明节,他的近百名学生都会回来为他扫墓。今年是张玉湖诞辰100周年,他的40余名学生一起出资,为老师把坟墓重新修缮,并立上一块新的石碑。



见报稿:

江都樊川永安村。

46年前,一位外来的中学老师,孤寂地离开了人世,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学生家长们替他料理了后事。

46年来,每到清明,总有上百名他的学生,自发地来祭奠老师。

今年清明前,他的40多名学生又一起出资6000余元,为老师重新修缮了墓地,并立上一块新的石碑。

这是记者在永安村采访到的一个感人故事。

千万别做温水中的青蛙

温水煮青蛙感想

千万别做第三的故事

“温水煮青蛙”故事的启示

情景测试——千万别做职场失意人

热水中的青蛙观《地球2100》有感

创业摆地摊千万别做的八件事

做垃圾官的青蛙

做微商的三大禁忌,千万别犯!

考研复习过程中要力克“温水煮青蛙效应

千万别做温水中的青蛙
《千万别做温水中的青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