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

发布时间:2020-03-01 21:21: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谈阅读《每个孩子都能成功》的体会

对于我们教师来说,阅读学习教育名著,是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最终目的是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基于此,我也阅读了一部分名著,有文学方面的,也有教育教学方面的。就在前不久,朋友推荐了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特郎先生的《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本教育名著,读后,我真是受益匪浅。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本书,揭示了许多十分有学习天赋的孩子却被送进学业残疾班的令人震撼的悲剧根源,独具匠心。无论是对正在接受厌学煎熬的孩子的家长,还是差生的父母,或者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小孩的家长,都有开阔思路、纠正偏差的效果。

由于时间仓促,我只是粗阅了一遍就感觉收获了很多,对于读教育名著也有了一些新的看法。正象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家庭教育,它是一个全世界都很重视的话题,中国的老百姓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热切关注和探讨着这个话题。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如何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作者从宏观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兴衰。体现在家庭教育上是以孩子为本、以孩子的健康发展为本,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家庭教育,孩子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基础的、广泛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读的时候能够沉下心来,回想一下自己进行教育时的点点滴滴,能与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那么做到这些的话,你一定会有所得,会有所悟的!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

托马斯-阿姆特郎先生进行了15年的调查研究,最终写成了经典教育专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实际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证实了教育是一门神秘科学,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细心地分析。《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正是认真探析了学习这一重要的教育现象。

书中关于一个叫比利小孩的故事.谈到他总是喜欢发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但因为他似乎不会按学校的规定的方式办事,他甚至不会计算房间的面积而被勒令退学。使我联想到托马斯先生在书中的具体分析,就是很多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最后归结到底是——现今的学校教育很难适应孩子们,老师们仅仅重视的是孩子们很有限的几个能力方面的培养,使得很多孩子天生的才能和潜能被打压了,从而产生了很多不适应学校教育的“差生”,“学习上的残疾人”,当这些标签被无情地贴到孩子的身上时,孩子们就真正地成为了学业残疾人了。在今天我们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几乎天天都在制造着大量的“学习残疾人”,只是我们中国人给他们贴上的标签不太一样----“差生”,现在叫的好听一点就是“后进生”。他们带着这个标签在学习生涯中艰难跋涉,永远走不出失败的阴影。例如书中的比利让水沿着水槽流下,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轮番撞击数只铃铛鸣叫,使一头玩具小猪旋转起来,最后进入玩具鳄鱼嘴里。这样,一个鳄鱼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启动了,你可以在里面削铅笔。他发明的一些其他机械,也是既富创造性又有实用性。然而,比利却因为学习不好被学校认为是“问题学生”。

回想自己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学困生”问题,有过成功的案例,但也有一些是让自己觉得失败的示例。想想其实不管什么样的小孩,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有一份教育的情怀,“有容乃大”的胸怀,有了这样的胸怀才可以做真教育! 学校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对每个学生同一个尺度同一个标准去要求,有些孩子会因为无能为力而放弃。对于一些学生考一百分是她的最佳成绩,而有的学生考七十分就已付出了最大努力。作为教师应该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要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得到了提高,要把每个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要给每个学生提供体验成功的途径,要为每个学生设置可实现

的目标,使学生真正体验到通过学习获得成功的快乐。

自信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本书中托马斯先生的研究成果表明,实际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即使是那些有特定学习残疾、阅读困难症、好动症、功能紊乱性读书困难症、数学滞塞症等学习有障碍的孩子,绝大部分也是世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结果。托马斯先生发现:孩子学习有困难,本质上是他的学习方法只是跟你不一样而已。

在书中有一个活泼好学的六岁小姑娘,当她第一天上学去是多么地激动。她对这么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充满了期待。然而,实际情况并非象她的想像。她发现自己已习惯于把时间花在小池边和朋友们画画、唱歌和戏水、堆砖游戏,在学校却必须要恪守规则,生活在一个不得不长时间坐在座位上去解析老师复杂的说辞,眼睛要盯着书本上那些她不喜欢的数字与字母。当她在老师面前流露出自己对学习的失望与迷惑时,老师却建议她去专家那儿做个检查。于是,她就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检查,从此被人认为是彻头彻尾的“痴呆生”。当家长遇到自己的孩子不听话时,当老师碰到令人头疼的学生时,我们应该能寻找到一个好的方法去教育他们,给他们增强自信心,而不是推置门外。

看完这个小姑娘的故事,不由得让我想起我国第一个少年大学生宁柏,2岁半时已经能够背诵30多首毛泽东诗词,3岁时能数100个数,4岁学会400多个汉字,5岁上学,6岁开始学习《中医学概论》和使用中草药,8岁能下围棋并熟读《水浒传》,19岁的他就成为了中国最年轻的讲师!在众多人的眼睛里他成功了。可他三次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却不敢跨入考场, 多次参加TOFEL考试却以失败告终,2005年,宁柏却抛开一切,选择到五台山做了一名僧人,据说现在他已成为一名高僧,并对佛法有深刻的研究,同时对星相学,易学也颇有建树。这能说他失败了吗?

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培养一个心理健康、性格坚强、能够适应现代生活的孩子,那是家庭最大的幸福。教育和引导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树立“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思想,改变重知轻德、重智轻能的倾向,重视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子女的全面发展;掌握科学教子知识,实现教育角色和教育方式的转变,从单纯教育者转变为共同学习者,从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互动,增强家庭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使每个学生对自己充满了自信,不要再让她体验觉得自己无能的失败,学习变成了令他们害怕的事情。让他们对学习增强信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在是以孩子为本、以孩子的健康发展为本的家庭教育上。

众所周知,人的一生要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人的进步的影响是终生的。家庭同样是一所伟大的学校。根据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对教育的说法,我们也可以认为:家庭教育其意义就在于奉献;家庭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家庭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实现家庭教育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教育和引导家长拓展家庭教育空间,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促进三教结合,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正是就这些教育现象做了分析,揭示了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源,尤其是介绍了家长应如何去发现并利用孩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帮助孩子用七种不同的方法提高学习成绩。这样的匠心独到的指导,对差生的家长以及优秀的家长,都有好的帮助。看了这本书,你就会知道,所谓的“学业残疾生”这一概念应该换成“学习的差异”,成千上万的被认为有“学业残疾”的小孩,并不是真正的残疾,而是他们独有的一种学习方式,老师和家长只是没有认识清楚而已。而且,很多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学习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患有学习恐惧症或厌倦上学,是因为没有认可他们特有的天赋与才华,被教师和家长的偏见忽视了。从而失败的教育就导致了学生的失败。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什么是成功?在很多家长眼里 ,就是要第一的成绩,那么如果说能上清华、北大算成功,中国接近13亿人就是个失败者?由于对成功的错误定义,造成了

许多学生的真正失败。他们由于没考上大学或考试成绩不好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瞧不起自己,有些学生干脆放弃学习,在老师和家长的眼里成为了不可救药的学生。

我认为,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但这种成功是其个体意义上的成功,是某一方面的成功。一个学生考了80分,他成功了吗?单看这一个分数,我们是无法判断这个学生是否成功。如果,这个学生一贯不完成作业,次次红灯高挂,但是本学期通过个人努力和大家的帮助,有了学习兴趣,付出了自己的努力,那么,这个80分就是他非常大的成功。相反,如果班里过去的第一名由于沉迷游戏,而考了80分,那真是危险的失败。现在的素质教育,已经不再考试,而是把单纯鉴定教学效果检验学习成绩的手段,变成了诊断和激励相结合的全兴评价体系,孩子们对考试不再恐惧,使每个学生对自己都充满了自信,并激发出他们对学习强烈的求知欲望。

因此我们可以说,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是真正引领学生走向成功的教育!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读后感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读后感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读后感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读后感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读后感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读后感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读后感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