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姓氏文化

发布时间:2020-03-04 06:08: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姓氏文化探索研究

高一五班 郑太真

一、姓氏起源

(1)时间:在中国,大约在五千多年前。现代欧美各国的姓氏, 大多来源于中世纪,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帝国。 (2)具体背景: 中国第一部解说方块文字原始形体及字源的文字学专著是《说文解字》。此书作者许慎(约公元58-147年)解释:”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姓生。”这就是说,人是母亲生的,故姓字为女旁。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中国的许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这说明我们祖先曾经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内禁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亲为姓。姓的出现是原始人类逐步摆脱蒙昧状态的一个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为从父,氏反为女子家族之用。后来,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姓与氏合一,不再区分,表明姓与氏都是姓,表明个人及其家族的符号。这就是我们今天理解的姓氏含义。

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音词。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组成的,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秦国刻石《诅楚文》中,始见姓字为“女”字和“生”字的组合字,这一字形最终被汉代人许慎定形,成为会意字。氏字的出现,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在其名著《说文通训定声》中,释“氏”字本意为木本,是植物之根,为象形字,后来被转注为姓氏的氏,取木之根本之意。

夏商周三代,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起源较早,形成后也较为稳定;氏起源较晚并不断发生变化。《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总之,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

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分野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成为不可分割的同一属姓了。所以,清初学者顾炎武在《田知录》中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

氏最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形成。黄帝时已有“胙土命氏”。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和阶级社会、国家制度的形成,出现了赏赐封赠土地以命氏的习惯。继而,氏之源起,形成滥觞,出现以各种形式得氏的现象。至此,姓和民本意的属性分野,实质上已不太明显。 (3)起源分类:

1、以氏为姓。氏族社会晚期以至夏、商时代,分支氏族的标号有的也成为后起之姓,如:姬、姜、姒、风、己、子、任、伊、嬴、姚等。

2、以国名为姓氏。夏、商二代均封侯赐地,西周初年更是实行大封建,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遍布九州,这些国名便成为其国子孙后代的氏。如程、房、杜、戈、雷、宋、郑、吴、秦等。周文王封少子于狄域,其子孙便姓狄。白狄族一支在今河北省无极县建立鼓国,后代便有姓鼓。有的姓是秦汉以后外邦人带来的,如米姓出自西域米国,安姓出自安息。

3、以邑名为姓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忿生采邑于苏(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忿生后代因此姓苏。

4、以乡、亭之名为氏。如嬴姓秦国的始祖非子的支孙封在邑乡(今山西省闻喜县邑城),得邑氏;至六世孙被周禧王封为邑侯,采食解州(今山西运城县、闻喜县一带)。

5、以居住地为姓氏。如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这四郭便成了姓氏 。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氏。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姓林。又如齐国大夫童刁的孙子以刁氏传世。

7、以排行为姓氏。如春秋鲁国有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

8、以官职为姓氏。如西周的职官司、司马、司空后来均成为姓。又如汉代有治粟都尉,后代便姓粟。

9、以技艺为姓氏。商朝有巫氏,是用筮占卜的创始者,后世便以为氏。又如卜、陶、甄、屠等姓均是以技艺为氏。

10、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如慕容、宇文、呼延等。

11、以谥号为氏。如庄氏原为楚庄王之后,康氏原为周武王之弟康叔之后。

2、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如南朝隆武帝把国姓\"朱\"赐给了郑成功,闽台百姓称郑成功为\"国姓爷\"。又如汉文帝名刘恒,恒氏因而改为常氏。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姓氏的重要发源地。中国的1万多个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有1500个,在当今中国常见的100个大姓中,源于河南的有73个,在海外有\"陈林半边天,黄郑排满街\"之美称的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

二、姓氏的发展

姓氏的发展与起源同步,前文已经提到,但是在之后的几个朝代,姓氏或多或少也有一定的发展。 (1)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由大动荡到大统一的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朝代更替频繁,整个社会生活中门阀世族制度恶性膨胀,门第等级观念非常明显,选官取士必稽谍谱,所以姓氏谱学遂成为专门之学,出现了一系列由官方编撰的“百家谱”、“百官谱”等著述。这些谱牒类的著述,既包括家族源流的传承世系,又包括人物传记,统称为“姓氏簿状”。 魏晋时,由于盛行以“九品中正制”选官任职,将士人分为九个等级,登记入簿,所以各级政府中就出现了专门负责姓氏、谱牒登录、编撰、厘定、收存的谱局、谱官。所成之书,均须得到朝廷的批准,具有公开的官方性质。如东晋贾弼之、南齐贾渊祖孙及梁王僧儒,均以谱学著名。贾弼之广集百氏谱记,专心治业,编成长达712卷的“姓氏簿状”,详细记载了当时18州116郡的世家大族的门第等级,成为朝廷选官任贤的重要依据。魏晋之后的南北朝,出现的姓氏谱牒也不少,代表之作有宋何承天的《姓苑》、齐王俭的《姓谱》、梁王僧儒的《百家谱》、徐勉的《百官谱》、北齐魏收的《官氏志》等。

进入唐代后,姓氏学得到大的发展,主要标志是出现了由官府组织修撰的《氏族志》。据史料记载,成书于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的《大唐氏族志》,卷帙浩繁,长100卷,收录293姓、1651家,可惜遗失没得以流传。此外,还有成书于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的《高宗姓氏录》、开元二年(公元714年)的《大唐姓系录》以及其他如《百家类例》、《开元谱》、《姓源韵谱》等。唐五代以后,随着门阀世族制度的衰落,官府谱学开始走向衰落期。 (2)宋元明清时期的姓氏

自宋代开始,随着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进一步加强 ,门阀世族制度的衰落,科举取士制度的盛行,除官方组织编修姓氏谱牒外,还悄然兴起了私家修谱之风。官谱、私谱并兴,成为这一时期姓氏学发展的主要特征。北宋人所编的北宋《百家姓》,收录古今400多个姓氏,并对各个姓氏的郡望作了考证,千百年来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此外,宋人邵思的《姓解》、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辨证》、郑樵《通志•氏族略》、无名氏的《千姓篇》、欧阳修、宋祈等人编写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宗室世系表》等,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明清时期,姓氏学、谱牒学,多以“志”、“考”、“通”的形式出现,也有许多著述流传下来。明代有《续通志》、《续通考》、《艺文志》,清朝有《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等。其中《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是一部集中记载北方诸民族姓氏的巨著,对今天了解北方各族的源流世系、世居地方有重要价值。私家修撰的姓氏学著有陈湘的《姓林》、陈廷炜的《姓氏考略》、夏树芳的《奇姓通》、黄本骥的《姓氏解纷》、张澍的《姓氏寻源》等,均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研究、考证、探源的内容,进一步丰富了姓氏文化研究的内涵。

三、郑氏的兴衰变化

据家谱显示,郑姓自祖代以来为氏,传男不传女,在春秋战国时期,姓与氏合一,不再区分,后人也以郑为姓,可传子女。

郑姓的历史已有三千多年。它的来源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周宣王把他的弟弟友封于槿林(今陕西华县东),建郑国,友即郑桓公。周幽王时,桓公任司徒,见幽王无道,便向当时的智者太史伯询问自保之计。太史伯说,在洛水以东,黄河、济水以南的虢、郐两诸侯之间有一大片土地,交通便利,物产富饶,可以在那里安置家室和财产。桓公依计而行,可惜还没来得及安顿好,就在“犬戎之难“中被杀害了。此后,桓公的儿子郑武公帮助周平王巩固了东周,因功被赏了虢、郐之间的土地,在那里建立了新的郑国。由此,郑氏子孙便在这里发展繁衍起来,世袭郑公称号。公元前375年,郑被韩所灭。郑国遗族从此散居于京(今河南荥阳京襄城)、制(今荥阳西)、祭(今河南郑州东)和陈(今河南淮阳)、宋(今河南商丘)之间,为纪念故国,便纷纷改为郑姓。郑国的最后一位国王郑幽公生公子鲁,鲁7世孙郑当时在汉代任大司农。郑当时之五世孙郑稚汉末自陈迁至河南开封,从此定居在那里。晋时置荥阳郡,逐成为荥阳开封人。

在历史的舞台上,郑姓自古以来就英雄辈出,不过,在这里需要注意,郑注(唐朝尚书,本姓鱼,冒姓郑。)、郑和(本姓马,明成祖赐姓郑。)这些人虽姓郑但源于冒姓和赐性,不属于郑姓本姓一支。

郑桓公:得姓始祖。周宣王把幼弟友封在郑地即郑桓公。后来,郑桓公的子孙以国为姓,从此就开始有了“郑”姓。郑桓公就是郑姓的始祖。

郑武公:郑桓公子,东迁始祖。

郑庄公:郑武公子,春秋初年,王室衰弱,诸侯崛起,竞相争雄。郑庄公继位后,首先安定国内局面,然后利用巧妙的外交战略和高超的军事谋略,在春秋初年率先小霸天下。由此拉开了春秋霸主政治的序幕,促使中国进入了大国争霸时期。郑庄公墓位于河南省新密市。1987年3月4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郑 旦:春秋晚期吴、越时的巾帼人物,即西施。经过训练,到吴国作内应。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吴。 郑 国:战国末期韩国人,水利专家。 出任关中史官,开凿灌溉渠,称为\"郑国渠\"。

郑当时:西汉名臣。

郑 吉(?~公元前四十九年):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活跃于西域,是在前汉对外战争中活跃的典型武将。郑吉的势力冠于西域,以都护骑都尉的身份效力。此外,汉也封其为安远候,并建立乌垒城,行使对西域的镇抚。随着其在汉经营西域时所建立的功绩,他也成为西域都护这职位的第一人。《汉书》卷七十《郑吉传》、卷九十六《西域传·上》“安远堂”:汉宣帝封郑吉安远侯,得安远堂。

郑 玄:东汉经学家,创立郑学。“博经堂”和“通德堂”:都与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有关。郑玄博览群经,几千人从远方来拜他为师。西汉时期的读书人大都专治一经,郑玄却独自力主博通。史称郑玄深受北海相孔融敬重,特意在其家乡高密县设立一个“郑公乡”,又扩建他的门闾以通车马,称之为“通德门”。

郑 羲:北魏重臣。

郑 畋:(825-883),字台文,荥阳(今属河南)人。晚唐宰相,以书生意气破黄巢起义军。今存诗十六首,多七言绝句。

郑 虔(qián):唐朝学者、画家。诗词、书法、画俱佳,尤以山水画见长,玄宗皇帝为之题字\"郑虔三绝\"。

郑买嗣(860-909):唐末五代初大长和国一世国王。郑回七世孙。初为南诏清平官,南诏王隆舜时官至侍中,南诏末代王舜化贞时为相。公元902年(唐昭宗天复二年,南诏中兴五年),杀舜化贞及南诏家室,自立为王,国号大长和国。公元909年卒。

郑 樵:南宋史学家,著有《通志》、《氏族志》等80余部书作。

郑思肖(1241—1318):字忆翁,号所南,福建连江人。兼长诗画,他画兰不画土根的故事早已流传人口。相传在明末苏州承天寺古井里发现的郑思肖《心史》,顾炎武就为此写了《井中心史歌》。

郑光祖:元代曲作家。

郑成功(1624一1662):明末名将,著名的民族英雄。本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南安人。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清兵入闽,起兵反清。后与张煌言联师北伐,震动东南。康熙元年(1662年)率将士数万人,自厦门出发,于台湾禾寮港登陆,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郑 燮:号“板桥”,清代画家。

郑 信:泰国国王,又名郑昭。泰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吞武里王朝创始人,泰国称为披耶达信王或达信王。

可惜的是,根据家谱显示,只有郑畋(tián)来自我郑姓一支,其余的名人皆来自郑姓的其他支系。

几千年的历史,姓氏文化起起伏伏,到如今,姓氏合一,没有贵贱,人人平等,郑姓的支系也数不胜数,可惜的是家谱只存有10余部,显然不足以反映郑姓家谱的全貌,与实际的郑姓家谱数量相去甚远。

姓氏文化

中国姓氏文化

姓氏文化论文

英美姓氏文化

姓氏文化研究

中华姓氏文化研究答辩会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英语国家姓氏文化研究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

姓氏文化
《姓氏文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中国姓氏文化 文化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