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中学生幸福感的研究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06:30: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中学生幸福感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在当今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但心理承受能力却下降了,特别是儿童青少年根据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最新公布了一项全国性的调查结果:中学生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而儿童青少年不应该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吗?在老师家长的庇护下,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这真是令人沉痛的事实。难道他们并不幸福?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 “幸福感”被列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特殊阶段,幸福感是现代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正面评价,也是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幸福在字典里的定义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这既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也是整个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为了了解中学生的幸福感指数,我们小组展开了关于中学生幸福感的调查研究。

(三)调查基本情况

我们制定了一份调查表关于我校高一高二约三千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还通过查阅书籍、收看新闻报道、阅览网页等途径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总结同学们应怎么学会做一个幸福的人。

(四)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1、自我幸福指数

从图1-1的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中学生觉得自己的幸福指数在60%--100%,其实大部分的中学生还是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2、什么最能影响你的幸福感

从图1-2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学习、朋友、家庭中最能影响中学生的是家庭。由此可以看出中学生对家庭还是最重视的,正所谓家是温馨的港湾,它可以给我们带来其他东西所不及的幸福感。

3、与家人、同学、老师的关系

从图1-3可以看出74.8%的中学生与家人、同学、老师的关系是较融洽的,但也有小部分同学在这方面出现了问题。

4、与父母的交流

从表1-4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父母非常关心孩子的学业,但有些孩子却不与父母交流生活及感情问题,这对中学生是一定负面影响的。不过,也有32.3%的中学生与父母无话不谈,关系更像朋友,这也看出了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是比较多的。

5、中学生课程的难度

从表1-5中可以看出有65.7%的中学生觉得现在学习很吃力,如同泰山压顶。这看出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是非常重的,这会降低他们对生活的幸福感,但读书学到知识是幸福的。

6、对未来能够得到幸福有信心吗?

从图1-6中可以可以看出大部分中学生对未来能够得到幸福充满信心,这是值得欣慰的。

(五)影响中学生幸福感的因素

一、学习因素与幸福感

对中学生而言,学习是主要的任务,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学生的幸福感水平。影响中学生幸福感的学习因素包括学习目标、学习体验、学习压力、学习成绩等。有明确学习目标的学生更幸福。拥有学习目标的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有更高的满意感,对学校有积极的情感,且这种积极情感体验会扩展到其对自身、对整个社会都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这样学生就会体验到很高的幸福感。学习体验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体验,它也会影响中学生的幸福感水平。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积极情感的学生拥有积极的自我概念,这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自信,从而更幸福;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体验不到积极情感,长久下去必然会产生厌学情绪,从而降低其幸福感。学习压力和学习成绩对中学生的幸福感也有显著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讲求“学而优则仕”,虽然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改变以往应试教育的弊端,但“中考”、“高考”这两根指挥棒还是影响着家长、老师以及学生本人对中学生的评价。在升学的压力下,学习成绩必然成为家长、教师的焦点,同时学生本人也必然将其作为衡量自己学习水平的重要标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仅能够得到老师、家长和同伴更多的支持和肯定,而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能产生更多积极的体验。这种体验能够使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自信。而学习压力过大将使学生产生紧张、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甚至导致出走、自杀等恶性事件。

二、家庭因素与幸福感

目前对中学生幸福感的家庭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父母教养方式上。父母教养方式不仅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人格形成、心理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且对中学生的幸福感也有较大的影响。国外学者Furnham(2000)的研究发现,父母权威型教养方式是孩子幸福快乐最主要和最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国内学者王极盛(2003)、胡洁(2002)、黄晓艳(2007)等人也发现,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学生比放任型或严惩型的学生更幸福。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能够尊重子女,与子女保持良好的感情沟通,善于听取子女的意见,有利于子女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从而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受。其他研究者还发现,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及家庭气氛对中学生的幸福感有影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父母往往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且注意教育的科学性,这样家庭的学生会比父母受教育程度偏低的学生拥有更多的积极情感。在家庭氛围上,和睦家庭学生在积极情感得分上高于偶尔争吵家庭和经常争吵的学生。[1]关于经济状况和幸福感的关系历来就有争议,一些学者认为收入与幸福感呈正相关,而其他研究者却认为经济与幸福感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2]。在中学生人群中,研究者主要考察了家庭经济状况与其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也不一致。有些研究者如唐茜(2006)、谭春芳等人(2004)的研究表明,家庭经济状况好的中学生比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中学生更幸福;而王金霞(2005)、严标兵(2003)等人的研究却表明,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看来家庭经济状况对中学生的幸福感有没有显著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父母合理的教养方式、和睦的家庭气氛会影响到中学生的幸福感水平。

三、社会关系与幸福感

中学生的社会关系主要包括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它们对中学生具有重要的社会支持作用。可以为中学生提供物质上或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增加其归属感、喜悦感、自尊、自信等,从而提高其幸福感。国外学者Leung(1992)的研究表明,亲子关系是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重要预测指标 [3]。生活在和睦、融洽亲子关系家庭中的中学生处处都能体验到父母的爱,容易对生活形成积极评价,有助于其形成开朗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而生活在冷淡、敌对亲子关系家庭中的中学生对周围世界充满了恐惧、不信任,体验不到愉悦感,从而拥有较低的幸福感。同伴关系对中学生的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国内的许多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结论,如孙翠香(2007)、戴巧云(2005)等。这可能是因为中学生的大部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拥有持久和谐同伴关系的中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向同伴倾诉,从同伴那儿获得帮助和支持;同时,同伴之间共同的活动又可以让中学生从中获得乐趣,较少地体验到孤独的感受,从而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提高对学校生活的满意度。师生关系作为中学生社会关系中的一种,直接影响着中学生的幸福感受。原因可能是随着身心的逐渐成熟,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慢慢增强,他们迫切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其中也包括作为其“重要他人”的老师的评价。拥有良好师生关系的中学生,倾向于对自己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拥有较高水平的学校生活满意度。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关系对中学生的幸福感有着较大的影响。

四、人格特征与幸福感

人格是幸福感最稳定又最有力的预测因素之一。在目前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者主要考查内外向、神经质与幸福感的关系,其中神经质和外向性这两个维度备受关注。国外学者Costa等人的研究发现,外向的人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他们更容易感受到幸福;而神经质的人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感,他们的幸福感较低。国内许多研究也表明幸福感与外向性呈正相关而与神经质呈负相关。换句话说,低神经质、高外向性的学生更幸福 [4]。自尊和幸福感的关系也比较密切。Baumeister(1998, 2003)的研究表明,高自尊的人幸福感水平更高,并且还比普通人更健康。这和国内的许多研究结果一致。杨海荣等人发现自尊水平与幸福感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480。但是,Diener(1995)的跨文化研究却表明自尊和幸福感之间的高相关关系并不具有普遍性 [5]。时间管理倾向是人们在时间维度上的人格特征,它也是影响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内学者张志杰等人(2004)、李儒林(2006)等人的研究发现时间管理倾向与生活质量、积极情绪、自我价值感存在正相关,与消极情绪呈显著负相关。

五、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幸福感

许多学者认为青少年的幸福感与生活事件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国外学者Huebner(2001)的研究发现,急性生活事件和慢性生活事件(包括正性和负性)均与青少年的学校生活满意度呈中等程度的相关。国内的许多研究也证实生活事件对中学生的幸福感水平影响较大,负性生活事件会大大降低中学生的幸福感水平;其中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受惩罚等事件与中学生的幸福感关系尤为突出 [6]。王极盛等人(2003)进一步考察了影响初中生幸福感的一些生活事件,发现初中生的总体幸福感与不喜欢上学、学业负担重、和老师关系紧张、遭父母打骂这四项生活事件呈显著负相关 [7]。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生活事件对中学生的幸福感有较大影响坏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密切的关联。

(六)如何做一个幸福的人幸福,其实是很简单的。如何才能让三年的中学生活更幸福呢?看看下面的小帖示:

(1)完善自我意识。积极统一的自我意识是健康心理的重要特征,客观自我与主观自我、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达成一致时对心理健康有重要的意义。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三个方面。要达到积极的自我统一,需要在自我认识上形成正确的自我分析能力, 客观公正地利用唯物辩证法进行自我评价,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目标, 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趋向一致。善于把握积极肯定的情感,努力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和自我表达能力。

(2) 积极的情绪容易激发主观能动性,树立长远目标,取得更大的成就。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之一“乐观”,可以让人积极地对待生活的阴暗面,有效调节不良情绪,达到心理平衡。善于调节自我、外向乐观的人较少感受到焦虑、抑郁、愤怒和冷漠等消极情绪,有利于幸福感的增加。

(3)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包括对同性和异性的关系处理问题。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它能增强愉悦的心灵感受,使在对他人友好和关心的同时,受人喜爱和尊敬,从而获得更多的自我满足和社会资源。

(4) 正确应对挫折。克服挫折有利于提升幸福感。将挫折的原因归结于自身努力,还是归结于不可控制的外界因素,对挫折感程度有不同的影响。采取一些积极的心理防御措施有助于越过挫折,化解困境,冷静地面对挫折,养成正确的归因习惯,运用适当的心理防御机制, 有利于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使心灵趋于宁静,从而享受到幸福的喜悦。天之骄子们,让我们回到那首童谣中吧:“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张开双臂,为寒冷的人送去温暖是幸福;展露笑颜,给哀伤的人带来欢乐是幸福;唤醒绿意,用蓬勃的生命代替荒凉是幸福。幸福,就是看一本精彩的好书。中学生幸福感既受外在客观因素,也受内在主观因素影响。家庭因素、学校环境、社会因素等,都会影响中学生的学习幸福感。提升农村中学生幸福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以生为本,发挥学校职能,分析学生辍学原因,做学生思想工作,动员中途辍学的学生,让学生重回校园,不让一个学生失学。

关于中学生幸福感的研究结题报告

中学生服饰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关于中学生幸福感的研究结题报告
《关于中学生幸福感的研究结题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