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拿来主义(教师版)

发布时间:2020-03-03 19:25: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拿来主义》导学案(教师版)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的观点、思路和结构。

2、揣摩语言,领会词语的讽刺意味,理解词语的真正含义.

3、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一、课前准备:

走近作者: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其作品表现了对中国国民素质的深入探索,对多种现实问题的深刻剖析,表现出卓越的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斗精神。其创作方面最杰出的是杂文创作.鲁迅的杂文“象投枪,象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鲁迅主要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南腔北调集》《花边文学》《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

且介亭的缘起:

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懑。“且介亭”暗示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关于杂文:

写作背景:杂文是一种文学体裁,一般采用议论的表达方法。特点:

1、短小、活泼、犀利、隽永。

2、既有议论性,又有文艺性。

3、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4、大中取小,小中见大。

这是鲁迅先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所写的一篇关于继承文化遗产问题的杂文。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在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的同时实行反革命的文化围剿,各种错误思潮也随之泛滥,一些封建遗老遗少叫嚷复古主义,卖国求荣的“全盘西化”论甚嚣尘上,左翼文艺队伍中对要不要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也思想混乱,颇多分歧。面对如此背景,鲁迅先生写下了这篇杂文,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旗帜鲜明地提倡“拿来主义”,反对“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主张从文化遗产中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这与毛泽东同志后来提倡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预习字词:

(1)注音

自诩(xǔ )残羹(gēng ) 冷炙(zhì )冠冕(guān miǎn )堂皇骨髓(suǐ )吝啬( sâ)蹩(biã )孱头(càn )譬如( pì )蹩进( biã )玄虚( xuán )

(2)理解

礼尚往来: 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尚,崇尚。

自诩:自己夸耀。诩,夸耀。

变故:意外发生的情况、灾难。

无缘无故: 没有任何原因或理由。

博而不精: 广博而不精深。

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

孱头:懦弱无能的人。

二、课堂活动

1 通读全文,并为文章划分层次

2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3课文分析

1)作者是怎样批判“送去主义”的? 请完成小练习:

作者先指出了“送去主义”产生的根源是_,其实,两者是一脉相承的.然后列举了“送去主义”的表现有送古董和送古画新画,以及送梅兰芳.接着,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送去主义”的实质是崇洋媚外,最后又形象的揭示了“送去主义”的危害:一是导致_经济衰败,二是导致主权丧失.

2)作者在批判“送去主义”之后,是怎样论述“拿来主义”的主张的?a“送来”和“拿来”有什么不同?用一句话说明怎样 “拿”?

b“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文化遗产,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是怎样说理的?

c“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文中是怎样说理的?

3)文章结尾共有五个句子组成,如果这五句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提哪五个问题?“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

4)体会本文的论证艺术

5)体会本文的语言艺术

6)归纳文章写作特点

三、巩固提高

阅读并回答问题。

中国人是怎么了?如今的消费越来越高档。餐厅、时装屋、卡拉OK等,都朝豪华奢侈大踏步前进。消费如同①发狂的牛,再也不听指挥了。社会尚属初级阶段,如此挥霍消费怎么得了?

有识之士站出来,首先劝告消费者:你有钱也没必要乱花呀,还不如用来修公园、修足球场、盖民房哩;转身又向商家忠告:算算账,中国的大款毕竟是少

数,热闹一阵最终没人买东西,你就不怕折本吗?

道理正确,语言清楚,就是效果甚微。我们的有识之士,仿佛②拽着牛尾巴,正被消费狂牛拖着走呢。真是无可奈何牛奔去。引导消费,关键③牵住牛鼻子。牛鼻子在哪里?累进所得税法,正是引导消费的牛鼻子。但是这牛鼻子也是不好牵的。政府职能不转变,体制不改革,税法也会成为一纸空文。牵牛鼻子又脏又累,还要冒着被牛角顶一家伙的危险,官员情愿吗?还是④执牛耳者更潇洒!

执牛耳者,诸侯会盟时,割耳滴血入酒盅的领导也。当盟主,比做牧童气派多了,高贵多了,虽然指挥不了牛,但座次保持了。牛尾只能炖汤,执牛耳者只能显威风,牛鼻绳能牵牛,却要当社会的放牛娃。真难选择!

1.指出比喻修辞的本体。

①发狂的牛:盲目消费的热潮

④执牛耳者:面对消费热潮不敢正确引导的人。

2.指出下面论证了什么观点。

②拽着牛尾巴:被消费热潮拖着走。

③牵住牛鼻子:想要正确引导消费的方法。

3.作者用比喻论证要论证什么?反对什么?

想要正确引导消费,必须要做牵牛鼻子的人,批评了在消费热潮面前畏首畏尾,被盲目拖着走的态度。

《拿来主义》学案教师版

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说课稿

《拿来主义》说课稿

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教师版)
《拿来主义(教师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