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古诗课堂中的问题设置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张育生

发布时间:2020-03-03 11:25: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生本课堂下的语文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摘要]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教育的目标之一,而中国的学生恰恰因为缺乏创新思维而为人诟病,这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很大关系。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是交给理科老师或者举办几次活动就能实现的,而是应该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培养。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古诗鉴赏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问题设置;个性化阅读;创新思维;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一句话渗透着鲁迅对教育的独特见解,他告诉我们人要有一定的探索精神。而在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提到:“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从文本中发现新意义,获得对优秀作品常读常新的体验;学习用现代的观念和发展的眼光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执着的探索中,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既能尊重他人的成果,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领异标新,走进新的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教育的目标之一,它理应成为课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古诗鉴赏的课堂中实现这一目标呢?我认为问题的设置很重要,问题是课堂的导向,它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下面以《题李凝幽居》的课堂教学为例,探讨如何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前置性研究

二、我们都知道,很多古诗的内容是容许有不同角度的解读的。例如,有人把乐府诗中的《江南可采莲》解读为江南人采莲时观赏鱼戏莲叶的情景,而有人则解读为古代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景;有人白居易的《花非花》中的花解读为美梦,有人则把它解读为美好的事物,更有人认为它是暗喻青楼女子,类似的例子有很多,其实古诗的解读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只要言之成理都可,而造成这些古诗具有多解性的原因往往是诗歌的某些地方存在争议,《江南可采莲》中对“莲”的解读和《花非花》中对“花”的解读都是争议之处,根据古诗这一特点,如果教师能够抓住诗歌的争议之处,甚至创设一些争议来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思考和发现。例如,在教学《题李凝幽居》时,为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我上课时就提出一个讨论问题:僧人是否见到了隐居的朋友?这个问题属于创设出来的争议,从诗歌内容看,作者并未直接点明答案,这给同学们探讨这个问题留下了很大的空间。这个有趣的问题马上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些同学会抓住“幽期不负言”来证明僧人见到了隐居的朋友,认为僧人和朋友约定下次相会之期;而有些同学则抓住“僧敲月下门”、“暂去还来此”这两句话,认为僧人未见到朋友,首先一个“敲”字就已经为朋友不在家埋下了伏笔,而“暂去还来此”则直接说明了僧人此行未见到朋友;还有同学则抓住了“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这句话,认为这两句诗是写回归路上所见,这句话描写的“色彩斑斓的原野,云脚飘移”景象显然是白天之景,据此判断作者留住一宿,应当见到了朋友;亦有同学反驳这是月下之色,诗人应该没见到朋友……同学们在你来我往、针锋相对中迸发出了思维的火花,得出了很多个性化的解读,同时,同学们在争论中已经读懂了诗歌的内容。老师需要做到只是表扬一些合理的推断和点出个别犯有常识性的错误的推断。

这一个问题很好地创设了阅读情景,完全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课文的兴趣,把课堂交回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做到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灵去触摸文本,积极讨论,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诗歌的魅力,体会作为发现者的愉悦,课堂上再没有老师支离破碎的问题、喋喋不休的分析,取而代之的是学生阅读发现的兴奋和思维碰撞的火花,他们的创新思维也就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当然在设置这类问题时,还要注意治学的严谨性,不能为达到争议而随意创设一些不合理的问题,误导学生。

二、从“留白”处设计多解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个性化解读诗歌

古代诗歌,大多是精简之作,在短短几十个字里要表达很多的内容和蕴含无穷的寓意,需要诗人高超的技艺,留白便成为他们实现这一效果的惯用手法,而这也给后人留下了无穷的想象、探求空间,同时这也正是诗歌的魅力所在。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一特点来设计问题,亦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个性化的解读中感受诗歌的魅力。例如,《题李凝幽居》以“幽期不负言”结尾,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幽期”是什么?这一处的留白就给了同学们探索的空间,针对此处,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幽期”是什么内容呢?僧人远道而来会和朋友有什么约定呢?“幽期”的解读让同学们又一次放飞了思维。此时,同学们完全走进了诗歌的情景中,有同

学认为僧人面对周围幽美清净之景,向友人表达了羡慕之情,据此判断“幽期”应该是僧人和朋友约定一起归隐;而有学同学则认为“幽期”是僧人和朋友约定下一次拜访的时间,他认为僧人的身份特殊,不可能存在归隐想法,僧人只是把在幽静的环境与知己相约定为“幽期”;还有同学认为这是僧人和朋友为实现某种共同理想的约定;还有同学认为……每一个同学的生活经历、认知结构、阅读经验、甚至是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不相同,他们在阅读时读者都是站在自己特定的立场上。以特定的视角去理解和阐释文本。如果教师能够给他们创设平台,往往会能得到很多惊喜。“幽期”是什么内容呢?这个问题正是抓住了诗歌“留白”的特点,设计了多解性问题,为学生的思维方法创设了平台,促使学生不仅完成了角色转换,而且使学生有尽情发挥的天地,引领学生以特定的视角去挥洒了自己的个性和创新,而在这探讨过程中学生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到了诗歌的情感。

其实很多古诗都有很多留白之处,因此,教师应该去寻找每首诗歌的留白之处。创设一些容易激起学生想象、思考的问题,给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转换角色的机会,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通过大家的力量最大限度地拉近他们和课文的心理距离、情感距离,让学生与文本间、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教师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带有自己认识和自己情感的理解、体会,把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向同学们展示,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三、从“炼字”处设计争论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个性化解读诗歌

古人作诗,非常讲究炼字,往往做到“拈断数茎须”,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地。一首诗里面很多字词饱含了诗人良苦用心,更浓缩了诗歌的精华。如果在教学上能够从这个地方入手,设计一些争论性的问题给学生探讨,能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诗歌的精华,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题李凝幽居》中的“推敲之争”已经成为了古代诗人练字的经典,针对这里,我在课堂上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诗人在写“僧敲月下门”一句时,经历了一番苦思冥想决定用敲字代替推字,但后来也有学者认为为推比敲更好,同学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在设计问题时,应该尽量把问题的争议性放大,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面对这个问题,很多同学给出了不同见解:有些同学从诗歌的意境入手,认为整首诗营造的是幽静的氛围,“敲”字打破了该诗的意境,应该用“推”;而有同学则反驳,他认为情和景自然融合,而不只是划一整齐,正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动与静的调和,认为这里用反衬手法,不但没有打破意境,反而更添幽静;有些同学从诗歌的内容入手,抓住了

“鸟宿池边树”这句话去推论,他们认为,如果用“敲”自然会惊动树上的鸟,会打破当时静谧的环境;还有同学从常理入手,认为去拜访友人,用“敲”比较礼貌,此刻是晚上,主人可能不知道僧人来拜访他,敲门声能引起主人的注意,给主人心理准备,这是礼貌的表现;而有同学则反驳,认为一个“推”字体现出了僧人的随意性,恰恰体现了僧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甚至有同学从音律上判断“敲”比“推”好,他认为语境是“僧,月”,僧是半个闭口音,月是闭口音,中间需要一个开口音作变化,而敲是开口音,所以读起来爽口,推是闭口音,与僧、月一连三个闭口音,读起来不爽口,故“敲”比“推”好……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学生言之有理都应给予鼓励,越多的解读就越能让学生体会诗人的匠心,同时也能更好地感受诗歌的精华。很多同学总喜欢先入为主地认为诗歌中的字词用得很好,他们真的明白它们好在哪了吗?没有,他们传达的是参考资料的思想。为此,教师必须在设计问题时创设好讨论的环境,让学生摒弃先入为主的思想,让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自由、自主地阅读,独立思维得出自己的答案,也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空间才能得到拓展,个性化意识才能得到培养。

最后是“创新”,让学生审视文本,跳出文本——即进行创造性阅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阅读。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作品包括具有未定性的文本和读者阅读过程中的具体化,二者结合才是完整的作品。也就是说,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读者对文本的接受过程就是文本的再创造过程,也是作品得以真正实现的过程。由此而看,阅读过程是读者与作品与作者的对话过程。这种对话过程充满了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比如文本中具有许多不确定性和空白,这就靠读者在对话中以自己的理解去确定,去填空。如《红楼梦》中林黛玉临终前,只说了半句话:“宝玉!宝玉!你好……”这半句话历来被认为是续书作者的神来之笔,因为其潜在的信息无比丰富:是爱?是恨?是怨?是悲?……那么学生在这里该如何确定?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细细体会黛玉此时的百感交集而又难以言传的内心活动,再作出合乎情理的推断,来猜想黛玉此刻耿耿于怀却终未言明的意思。这就是学生的创造性阅读,以个性的理解去合乎情理地解读自我情理之中的文本。

我们要指导提倡学生对文本进行多角度阅读、多层次阅读、比较阅读、有创意的阅读,甚至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发挥联想和想象,拓展思维空间,以创造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来。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误读”,尽管会与作者的创作原意不符,但只要符合文本或生活的客观实际,勇于批判继承,很好地推陈出新,未尝不是一种“创造”!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阅读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标准导向,养成健康时尚且个性

化的审美观。比方说,不能把“狐假虎威”中的那只狐狸变成了“聪明、机灵、化险为夷”的楷模,不能把《愚公移山》里的愚公当成不会审时度势、因循守旧、无经济头脑、没有效率观念的蠢人等。

总之,在古诗课堂中,学生精彩的个性化解读是离不开教师在问题上精心的设计,以上是我对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巧设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一点思考。教师有职责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设平台,并给予学生以智者的点拨和情绪的激励,然后放手让他们深入文本世界,放飞他们的思维,用他们自己的心智去体悟、解读文本,享受作为发现者的愉悦。

如何培养高中生的语文创新思维

肖惠珠

阅读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

英语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营造创新课堂氛围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思想汇报:培养创新思维

培养创新思维论文

创新思维的培养。

培养个性,创新思维

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的重要性

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古诗课堂中的问题设置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张育生
《浅谈古诗课堂中的问题设置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张育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