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师培训规划

发布时间:2020-03-02 20:30: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师培训规划

第十

教师培训规划(2007----2010)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和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决定从2007年3月起至2010年3月止,组织开展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特制订本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市教师研修学院县教师进修学校的统一部署,针对我校教师队伍的实际,围绕“构建和谐校园,强化服务意识,规范常规管理,深化课程改革,塑造名优教师,彰显英语特色,发挥办学优势,锤炼特长学生”的总体工作方针,坚持以教师为本的理念,以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为教师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从更新培训内容入手,大胆探索、创新网络教研、网络培训的新模式,突出骨干教师的培养与培训,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培训力度,力争完成突出骨干教师培养及全员性的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任务,促进教师的道德素质和专业化水平能有显著的提高。

二、培训原则

1.创新原则。充分总结和吸收以往教师培训经验,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以创新求质量,以创新求效益,以创新促发展,按照终身学习的要求,遵循教师培训规律,积极推进教师培训制度、体系、模式、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促进教师培训可持续发展。

2.集成原则。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师教育现代化,有效整合教师教育资源,使教师教育系统(人网)、卫星电教系统(天网)和计算机互连网(地网)相融通,实现“三网”系统集成,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现代高效的教师教育网络体系。

3.开放原则。充分发挥我校具备的优质条件,开发和利用网上资源,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网络研修网络培训,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优质资源,有效地促进教师培训工作。

4.实效原则。根据我校发展的实际和教师队伍的实际状况,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坚持分层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坚持因地制宜,按需施教,注重实效。

三、总体任务和要求

工作思路:围绕“一个核心”——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一个重心”——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以创新培训模式为突破口,全面开创我校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培训任务:师德教育、新理念培训、新课程培训、教师技能培训、心理健康教育等;骨干教师培训、新教师培训、全员培训、培训者培训。

培训目标:(1)开展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教师职业道德”为重点的新一轮教师培训,确保整个教师队伍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师实施新课程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普遍提高。(2)组织优秀教师参加较高层次的研修和骨干教师培训,形成一支综合素质优、业务能力强、能引领全校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和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骨干教师队伍。

培训内容: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对优秀教师高层次研修和骨干教师培训;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水平培训;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培训。

培训措施:完善继续教育工作制度建设,制定、完善继续教育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构建继续教育科学体系,夯实继续教育基础,增强教师工作能力,实现教师职业需要和个人成长需要的统一。

培训模式:采取继续教育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继续教育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继续教育与教育科研相结合“三结合”的方式,探索现实工作中的层次推进,整体提高的培训模式,促进教师素质整体提高;创新网络培训模式,实施多元、开放、互动的培训方式,提高教师培训质量。

培训要求:突出培训重点,抓好核心内容。继续把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作为“十一五”期间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来抓;创新培训模式和组织形式,提倡教师间互动的培训,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切实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和网上继续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基于互联网络的教师继续教育。

我校这三年来教师培训的具体任务和要求是:

1、组织实施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培训

组织优秀教师参加较高层次的研修和骨干教师培训,形成一支综合素质优、业务能力强、能引领全校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和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骨干教师队伍。

培训目标:按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要求,培养、选送一批教师参加省、市、区骨干教师培训。

培训目的:提高骨干教师的综合素质,使其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培训内容:新教育观念,现代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和素养、新课程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研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培训措施:按照 “以评促训、管训结合、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运作模式来考核与管理骨干教师。

培训模式:采取研培结合、集中研修(骨干教师培训班)、跟踪指导、在岗自学、课题研究等实效性强的培训方式。

培训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已成为骨干的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要求成为骨干的教师积极参加集中培训,自拟成长计划。

2.组织实施全校教师的全员培训。

开展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教师职业道德”为重点的新一轮教师培训,确保整个教师队伍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师实施新课程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普遍提高。

培训目标: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

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教师逐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把握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最新动态,适应新大纲新教材的要求,不断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使教师普遍把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不同程度地把握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和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

培训内容:以“一德三新”为主要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

——师德教育: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师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决执行我校教师师德工作的“五条禁令”,做到“三个坚持”——坚持以学习、思想教育为工作先导;坚持树立师德典型;坚持人文管理。全面加强我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广泛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宣传,改革师德教育方式方法,增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师职业

道德水平显著提高。

——新理念: 以实施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和内容,加强对教师进行实施素质教育思想观念的教育,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与素质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开拓知识视野,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新课程: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计划,本着“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有计划地组织实施教师新课程培训。进一步帮助教师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新课程改革。

——新技术: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计划”。建立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考试规定。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使全校绝大部分教师普遍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

培训措施:认真执行学校的培训制度,以“注重合作,注重交流,注重反思”——“三注重”完善培训过程,确保培训质量。

培训模式:从现实培训、网络培训连方面入手,运用层次化的培训方式、探索网络方式展开教师培训工作。

培训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积极参加各级培训,各项培训任务完成并达标,自拟培训成长计划。

2、组织实施新教师培训

培训目标:侧重岗前培训,加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步伐。

培训目的:染新教师巩固专业思想,熟悉有关教育法规,初步把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常规,熟悉教学内容,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培训内容:职业道德、教育政策法规、新课改的理念、新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中学生心理学、教育实践等培训内容,

培训措施:举办专题讲座、组织观看教学录象、教学观摩;不定期的召开“菜单式”的交流指导会,座谈解决新教师工作困惑;帮助新教师网上建立自己的成长博客,开展自我培训;教学跟综指导,帮助新教师工作中注意经验的学习和积累,发挥自身的优势,组织培训与自培有效结合。

培训模式:现实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

培训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积极参加各级培训,各项培训任务完成并达标,自拟培训成长计划。

4、组织实施培训者培训

培训目的:提高培训者的综合素质和管理、培训水平。

培训目标:胜任继续教育管理工作

培训内容:现代教育观念、继续教育管理理论和管理研究水平、自身的师德和专业化水平等内容,

培训措施:制定培训制度、考试与考核制度。每学期进行一次考试考核。 培训模式:现实中的上级培训和自我培训相结合、实际操作和能力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网络培训。

培训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积极参加各级培训,各项培训任务完成并达标,自拟培训成长计划。

四、实施策略与工作要求

1.树立先进培训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终身学习和教师专业化理论为指导,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师培训理论和实践,总结以往教师培训经验,坚持

以人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重视教师主体参与、开展实践反思、加强合作学习、体验成果分享,突出研训一体,发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学习型团队建设和学校学习型组织建设,使教师培训的过程成为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过程。

2.突出培训重点,讲求培训实效。把培训重点放在教师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上;按照“面向全员、突出骨干”的原则,制定培训规划,突出重点,带动全员;坚持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内容,力求科学合理地设计培训方案,精选培训内容,开发培训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教师的实际需要,使全体教师都能在培训过程中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3.完善培训制度,探索有效机制。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形成教师培训的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培训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4.整合优质资源,创新培训模式。积极整合教师教育资源,构建以高水平教师为核心的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为服务支撑,以校本研修为基础,教师教育系统(人网)、卫星电视系统(天网)、计算机互连网(地网)相融通,系统集成,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创新现代高效的教师网络培训模式。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利用现实与网络两种优质资源,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水平。

5.更新培训手段,变革培训模式。以信息化带动教师培训的现代化,充分发挥“人网”、“天网”和“地网”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坚持培训与教研、教改相结合,集中研修与分散研修相结合,听、评、指导的长期跟踪指导方式。积极探索以参与式为主的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2007年3月

教师培训规划

教师培训规划

教师培训规划()

教师培训规划

教师培训规划

教师培训长期规划

教师培训四年规划

学校教师培训规划

教师培训长期规划

教师培训五年规划

教师培训规划
《教师培训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