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编制说明

发布时间:2020-03-02 03:53: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国家知识产权局承担的国家标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编制任务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纳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编制项目计划,项目编号为20120649-T-463。

2.背景

2008年6月,国家正式颁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纲要明确指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方针,着力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大幅度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支撑。”

企业作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重要主体和基础力量,大力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推动企业在创新道路上持续发展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知识经济日益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的国际环境下,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运用水平不断提高,已逐步把知识产权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因此,本规范的制定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为标准化对象,旨在指导企业建立科学、系统、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帮助企业全面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精神,积极应对当前全球范围的知识产权竞争态势,有效提高知识产权对企业经营发展的贡献水平。

3.主要工作过程

承接本标准的编制任务后,在2012年成立了课题组,开始标准的编制工作。课题组在结合国内标准体系最新进展及国际上标准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起草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其主要过程为:

编制前准备:广泛调研江苏、广东等地开展贯标工作的情况,通过座谈走访

获取企业贯标实例,并在全面分析对比江苏、湖南、广东、北京及台湾标准特点的基础上,明确了国家标准的理念和思路,制定了标准编制方案,决定并行推进标准编写和立项工作。

文本编制:组织专家完成标准文本讨论稿,并就标准内容向中石化、大唐、中科院、爱国者等不同类型单位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联合标准院的专家、学者等对标准内容进行了规范和调整。

二、标准的编制原则和依据

1.编制原则

先进性:标准的编制借鉴了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先进管理思想,在吸收国内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PDCA循环将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化和体系化,把知识产权作为企业战略性资产经营的理念融入标准,既保障了知识产权管理的连续运行和持续改进,又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降低了知识产权风险。

普适性:标准的编制综合考虑了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需求,吸收江苏、湖南、北京和台湾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优点,立足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融入企业现有管理体系,实现企业管理的融合,适应现代企业经营发展的要求和管理标准融合的长期目标。

全面性:标准的编制综合了政府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研究人员、咨询人员和标准院专家的思路,体现了全业务、全流程和全岗位的知识产权要求和规范化的标准制定要求,企业通过贯彻规范可以实现对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

有效性:标准的编制注重顶层设计,在借鉴地方标准制定和推广的基础上,融合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 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的评价准则,重新界定达标企业、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的三层培养体系,明确规范的培训体系、服务体系、认定体系和宣传体系,既保证规范向全国推广的可行性,又保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业绩持续改进的效果。

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GB/T1.1-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

三、标准内容的具体说明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包括九个章节,主要内容为。

前言 主要说明了本标准的起草单位和起草人。

引言 本标准的背景,说明标准体系及标准体系表的关系,编制标准体系表的意义和作用的说明。

范围 规定了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引用的国家和行业的基础标准。

术语和定义 界定了本标准用到的重要概念和术语。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规定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小节,总体要求规定了管理体系建立的总要求;文件要求规定了知识产权体系文件的种类和管理要求;一致性要求规定了附录的使用要求。

管理职责 规定管理者及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分为五个小节,管理承诺规定了最高管理者的职责和权限;知识产权方针规定了方针的适应性要求;策划规定了管理体系策划、目标策划、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职责、权限和沟通规定了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权限、机构和沟通渠道的设置要求;管理评审规定了评审的目的及输入输出要求。

资源管理 规定了企业知识产权资源管理的要求,包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财务资源、信息资源的要求。

基础管理 规定了知识产权生命周期过程的知识产权管理要求,包括获取、维护、运用和保护的知识产权管理流程,以及合同和保密管理环节的知识产权要求。

实施和运行 规定了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的知识产权要求,分为五个小节,分别对企业概念阶段、研究开发、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的各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进行了规定,突出了企业全流程的管理理念。

审核和改进 规定了知识产权管理的检查和改进的要求,分为三个小节,分别提出了审核和改进的总体要求,规范了内部审核、分析与改进阶段的管理要求。

国家标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起草编制课题组

2012年8月29日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内审员考核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内审员培训感想

河北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管理规章制度编制说明

浙江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评审认证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

施工企业资产负债表编制说明

企业清产核资报表编制说明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编制说明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编制说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