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导游基础知识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1:48: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章 我国的民族民俗 第一节 中华民族民俗概况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民族的概况

2、熟记我国民族的名称歌

3、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民族概况

2、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民族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讨论歌词

一、我国的民族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由于客观环境的差异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56个民族在人口分布、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

1、民族的族称和人口

民族的名称,又称族称。汉族因汉朝得名。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百万的主要有壮、满、回、苗、维吾尔、土家、彝、蒙古、藏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在一万以下的有门巴、鄂伦春、独龙、塔塔尔、赫哲、高山、路巴等民族。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路巴族。

2、人口和民族的分布

我国人口的分布呈现东南密、西北疏的格局。汉族多聚居在人口稠密的东南部,少数民族多住在人口稀少的边疆地区,但两者之间并无明显界线。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一般都有一定数量的汉族居民,从而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格局。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所占的比例虽小,但分布地区很广,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以上。我国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的是回族,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在那里居住着25个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决定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特别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依赖的密切关系。

3、民族语言文字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我国民族语言大体上分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和印欧五大语系,共有10个语族、16个语支、60多种语言。除了一部分少数民族外,大部分民族都有自己使用的文字。可以将这些文字分为非拼音文字和拼音文字两大类。前者包括汉字、音节文字(如彝文);后者可按字母形式和来源分为印度字母变体体系(如藏文、傣文)、阿拉伯字母体系(老维文、老哈萨克文)、回鹊字母体系(蒙古文、满文、锡伯文)、朝鲜文字母体系、拉丁文字母体系(1949年后创制15种新文字方案)和斯拉夫字母体系〔俄文)。

二、民俗文化

1、民俗文化的内涵

(1)内涵 民俗是民间风俗的简称,一般由自然环境的差异而形成的社会习尚叫“风”,由社会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俗”,它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袭的传承性事象(包括思想和行为),是广大中下层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民俗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带有鲜明特点的,沟通传统与现实、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联系的,反映民间地域社区人群的共同意愿,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而世代相袭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

大量事实证明,民俗是人类的一种基础文化,这是长期以来在不断地消化吸收人类各种文化因素的过程中,不断地被过滤、筛选和沉淀,从而凝聚在民众的心理结构中的深层文化,这是创造民族文化的基础和前提。

我国民俗文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在自己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俗,各个民族风格迥异的习俗全面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生活,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气质和心理,生动地展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理想和智慧,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真实表露。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我国各兄弟民族共同演绎了一部历史长剧,休戚与共,互相促进,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使中华民族文化更加绚丽多彩。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民族的概况,理解了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同学们要熟记知识点。 课后作业:熟记我国各民族的名称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汉族

教学目标:

1、了解汉族的基本概况

2、了解汉族的传统节日

3、培养学生熟识传统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汉族的概况

2、了解汉族的礼俗 教学难点:掌握汉族的礼俗及节日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提问学生们的民族籍贯?

汉族主要源于黄炎、东夷等部落联盟,同时吸收了周围的部分苗蛮、百越、戎狄等部落联盟而逐渐形成的。其先民经过夏、商、周二代,至春秋战国时已形成了以“华”、“夏”的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体,以便与周边各民族相区别。后来秦始皇又将分为秦、楚、赵、燕四大支系的华夏民族完成了统一。汉以后,华夏民族在稳定和发展中完成了向汉民族的转化,周边各族也以“汉人”称呼中原人,逐渐地汉族成为中国主体民族百世不易的族称。汉族不仅是中国也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族语言简称汉语,属汉藏语系。

一、礼俗

汉族人热情好客,讲究礼貌,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汉族人尊敬长者,尤其表现在家庭生活中和社会工作中,晚辈见到长辈一般行称呼礼,如大伯、大叔、大妈、大婶等。汉族人也善于交际,逢年过节及婚丧嫁娶之时有相互送礼表示敬意之俗。送礼的物品轻重不限,但送礼的形式也很有讲究:小孩过满月,朋友之间一般送小孩衣服、鸡蛋、蛋糕外加红糖;娘家除送些礼品外还要送几斤白面;办喜事,朋友、同志之间一般要“凑份子”;春节期间走亲访友,除带些水果、烟酒外,如家中有小孩,还要送给孩子“压岁钱”。

二、传统节日

1、春节

春节又叫“过年”,是汉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年”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是果实丰收、谷穗成熟的意思,可见年有谷物成熟、庆祝丰收的含义。除夕,民间又叫“年三十”,指农历一年里最后一天的晚上。除夕的“除”字,原意是“辞别”,所以除夕又叫“岁除”。除夕之夜,合家团聚,吃年夜饭(也叫团圆饭)。若有亲人无法回家团聚,也要空出一个席位,以表思念。除夕夜亲人互相赠送礼物,称为馈岁,这一习俗后来演变成长辈给晚辈送压岁钱。除夕夜一般要“守夜”(即“守岁”)。深夜零点,钟声、鞭炮声齐鸣,迎接新春。春节期间一般要贴春联,挂年画(起源于古代的桃符)。春节的娱乐活动主要有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等各种民间活动。

2、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也称上元日或上元节,这天晚上就叫“元宵”。唐以来民间有观灯的风俗,所以又叫“灯节”。现在我们习惯说的“正月十五闹元宵”的“闹”字确实体现了元宵节热闹的特征。在元宵节之夜有放灯、观灯、耍灯火的娱乐活动,此外,各种民间戏曲和杂耍也要云集在一起,更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3、清明节

每年公历的4月5日是清明节,它也是24个节气中的一个。清明节的活动主要有踏青、扫墓、插柳、放风筝等。现在往往将踏青与扫墓结合在一起。风筝又叫纸莺、纸鹦,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宋及明清两代,民间风筝制作日益精巧,式样也从单一的鸟类发展到人物虫鱼等。

4、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又叫端午、端阳、重五等。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传说与爱国诗人屈原投江的故事有关。端午节除吃粽子和赛龙舟外,还有不少其他习俗:门口悬挂葛蒲和艾叶,称为蒲剑和艾虎;用草蒲根和雄黄泡制雄黄酒,除大人喝外,还用来给孩子擦鼻子、耳朵,有的将酒洒在地上,以起消毒作用;北方地区还讲究吃桑堪、樱桃;妇女和孩子们用丝绸等缝制成小小的粽子、鸡心、小荷包、小虎、小猴等小玩意,挂在胸前。

5、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此时秋风送爽,桂花飘香。柿子、白果、栗子、石榴、抽子等时鲜水果应市。中秋佳节皓月当空,澄如玉宇,家家户户阖家欢聚,品尝各式月饼,以取团圆之意。

6、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因月和日都逢九(“九”这个数字在我国古代被认为是阳数),两个阳数重叠所以叫“重阳节”,又叫重九。重阳节要登高,深秋的九月,云淡风轻,天高气爽,是结伴出游、登高望远的好时机。在重阳节,还盛行插菊花和吃重阳糕等,以祈消灾避难,益寿延年。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我们中国最大的民族汉族的基本概况,熟悉了汉族的礼俗及传统节日,同学们要熟记知识点。

课后作业:寻找身边的汉族礼俗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壮族、满族、回族、苗族

教学目标:

1、了解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的概况

2、掌握各民族的礼俗

3、掌握各民族的禁忌

教学重点:

1、熟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的概况

2、掌握各民族的礼俗 教学难点:掌握各民族的禁忌 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学生讨论我们中华民族的构成有哪些?

一、壮族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全国壮族人口约1618万(2000年),90%以上聚集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百色、河地、柳州4个地区,其余分布在云南文山、湖南江华、广东连山和贵州从江等地。壮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壮语属汉藏语系,壮文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创制的文字,已在壮族地区全面推行使用。

壮族具有灿烂悠久的民族文化,左江沿岸的花山崖壁画是壮族古代文化艺术精华;壮族人民铸造使用的铜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壮锦享有盛誉,以织工精巧、图案别致、色彩绚丽和结实耐用著称;壮族刺绣、竹芒编及“干栏”建筑艺术等名扬远近;宗教方面信仰多神教,以自然物为崇拜对象,祖先崇拜占有重要地位,每家正屋都供奉着“天地亲师”神位,有的还信仰佛教和道教。

1、礼俗

(1)接待来客 壮族人待人热情、讲究礼貌。客人来访,必由主人出面热情招待;主人让座递烟,双手捧上香茶;茶不能太满,否则视为不礼貌;有客人在家,不得高声讲话,进出要从客人身后绕行,与客人共餐,要两脚落地,与肩同宽,切不可跷起二郎腿;客人告辞时,主人要将另留的鸡肉和客人盘中的余肉用菜叶包好,让客人兜着带回去,给亲人品尝,客人绝不能拒绝;用餐时,菜要一次夹起。

(2)尊敬老人 壮族人还十分尊重老人。德高望重的老人是村寨的领袖,办事多听从老人意见;窄路相逢,主动给老人让路;赴宴作客,给老人让上座,要将鸡头等菜留给老人。

(3)服饰 壮族服饰民族特色浓厚,男女多穿青布对襟上衣,有的以布帕缠头。妇女多穿无领、斜襟、绣花滚边的上衣,下身着绣花滚边宽脚的裤子或青布蜡染的褶裙,腰间束绣花围腰,脚穿绣花鞋,有的头上缠着各式方中,喜欢银首饰。壮族妇女特别擅长织布和刺绣。 (4)饮食 壮族人饮食以大米、玉米、薯类等为主食。多喜爱吃糯米饭,节日还做成五色花饭,用大米制成各种粉糕。喜欢吃腌制酸食,以生鱼片为佳肴。喜欢饮酒。龙州等地的妇女还有嚼槟榔的习俗,有些地方,槟榔是待客的必需品。

(5)婚俗在婚俗方面,现今壮族人与汉族及其他民族通婚已比较普遍。现在大多数地区实行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有些地方仍保留着“不落夫家”或“坐家”的习俗:婚前恋爱比较自由,结婚后新娘返回娘家居住,逢遇重大节日和农忙时才到丈夫家短暂居住,等到怀孕后才开始长住婆家。壮族青年以抛绣球、打木槽、起歌好、对歌等方式恋爱择偶。

2、传统节日 (1)春节

春节是壮族最隆重的民间节日之一。腊月二十三日起,家家户户开始筹办过节物品。除夕这天全家欢聚,杀鸡宰鸭,煮出初一全天吃的米饭—“压岁饭”。年三十晚上有守岁的习俗。 初一清晨,妇女们着新衣新鞋,去河边、山泉、水井挑水,这是汲取新水的习俗。用新水加红糖、竹叶、葱花、生姜煮沸后全家喝,认为可使人变得聪明伶俐。春节期间要进行唱采茶歌、闹锣、舞龙、舞狮、跳扁担舞、打陀螺、赛球、演戏等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民族特色浓郁,整个节日热烈J渝决。

(2)中元节 中元节是广西各民族都过的一个较大的节日。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家家户户杀鸡宰鸭,蒸五彩糯米饭祭祀祖先故人和天公地母。这天不出门、不动土,以求全年平安。 (3)三月三歌节 三月三歌节是广西壮族十分喜爱的传统节日。共月共歌节一般持续共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以未婚者为主体,其他人也来参加或旁观助兴。有的三月三歌节参加者可达数万,规模十分壮观。节日清晨,三五成群的青年身穿节日盛装,带上红蛋、绿蛋和五色糯米饭,女青年带着绣球,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成双结队进行对歌。如果男女双方情投意合,就对起情歌,互相表达爱慕之情。抛绣球、碰红蛋也具有娱乐和定情的双重意义。二月二歌节期间,不少地方还舞龙、舞狮、表演壮戏及拳术等。 此外,壮族地区还有以祭祀牛神为主要内容的牛魂节、以庆贺鱼汛到来为主要内容的鱼花节、别开生面的以娱乐为主的陀螺节等。

二、满族

满族历史悠久,历史上曾统治中国近300年。满族人口约1068万(2000年),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其中辽宁省超过500万。其余的散居于内蒙古、河北、新疆、宁夏、甘肃和山东等省、自治区以及北京、西安、广州、杭州等大中城市。

清代以来,由于满汉民期杂居,满汉两族差异逐渐缩小。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满族在政治、文化、科学领域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泰语系,但现在只有少数人会说满语,大部分人使用汉语和汉文。

1、礼俗

(1)生活习俗长期以来,满族与其他民族混居,在生活习俗方面与汉族逐渐融合,但在一定程度上还保留了原有的生活习惯。满族人非常注意礼节,讲究礼貌,平时见面都行请安礼。见到长辈,要请安以后才能讲话。过去,晚辈对长辈要只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所谓小礼就是请安问好,大礼是“打千”,即单腿下跪。打千的形式男女有别:男子哈腰,左膝向前屈,右腿略弯,左手沿膝下垂;女人则双手扶膝下蹲。最隆重的礼节是抱见礼,就是抱腰接面礼,一般亲友相见,不分男女均行此礼,以示亲密。

(2)食俗满族从事农业,兼有狩猎、采集等多种经营。

满族人以五谷杂粮为主食,一日于餐。习’惯早晚吃干饭或稀饭,中午喜食黄米或高粱做成的饼、糕、馒头、悖悖、水团子等。做饭多用小米、高粱、玉米。副食品有各种蔬菜、甜食,特别是各种蜜制食品,又香又脆的“萨其马”点心,就是流传下来的满族传统食品。满族人喜吃猪肉,春节杀的年猪,一部分肥肉腌在坛子里,以备一年的吃用,其余的用来改善生活,款待客人。满族“火锅”也颇为有名,吃时将自肉、血肠、酸菜、粉条放在火锅中作为主菜。喜庆宴会设满洲席,逢年过节吃饺子,农历除夕必须吃手扒肉。

(3)婚俗 满族的婚姻过去都以父母之命、媒约之言而定。经过三次说媒,如果成功,男方要给女方彩礼,彩礼作为女方的财产。

结婚时,有送亲车与迎亲车中途相遇换车的仪式。婚礼很有风趣:结婚时,新人过门先不进房,而是在预先搭好的帐篷里坐一会儿,称为“坐帐”或“坐福”,坐的时间为3刻钟,意为不忘祖先游牧围猎的艰苦生活。

2、传统节日

满族节日与汉族节日大体一样,主要有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另外还有龙头节、中元节、耍青节等。

春节期间,家家要吃黄米打糕、饺子和手扒肉。除夕晚宴后,还要摆供桌。晚上八九点钟,开始鸣放鞭炮,以示接神。接神后,在大门上横一木杆,半夜时将供桌抬至院中,供桌上东西能焚烧者尽情焚化,俗称“烧纸钱”。这是满族隆重的春节祭祀。

三、回族

回族是我国主要少数民族之一,人口约982万(2000年)。回族是少数民族中在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集中居住着约1/3的回族人口,其余散居于全国各地,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回族以汉语作为本民族的共同语言,但在共同心态、经济生活、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回族仍表现自己的特色。回族是全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

1、礼俗

(1)尊敬老人 回族人尊敬反者,讲究卫生,室内洁净。阿旬是清真寺主待教务的人,极受穆斯林及回族人的尊敬。当他们在祈祷时,千万不要打扰他们。

(2)服饰 在习俗方面受汉民族文化强烈影响,衣着已与汉族相近,但仍保留自己的特色。妇女头戴撮口帽,搭盖头,一般把头发、耳朵、脖子都掩盖起来。盖头有少女、媳妇、老妇之分:少女戴绿色的,媳妇戴黑色的,老妇戴白色的。服装为右社大襟短上衣,着长裤。年轻人喜欢在前襟、胸前绣花,在衣服上镶色、滚边。男人头戴白色或黑色无沿小帽,又称“礼拜帽”,上着对襟短上衣,穿白长裤、白袜子,喜欢在自衬衣外套坎肩。

(3)饮食 回民喜食各种富有民族风味的传统小吃,如味美汁浓的清汤羊肉、羊羔肉、牛羊肉夹摸、羊杂碎汤、酿皮、白水鸡、切糕等。爱吃各种油煎食品,最常见的有油香和撒子。撒子条细心空,焦脆香酥,入口即碎。

回民家里盖碗茶很有特色,种类有红糖砖茶、白糖清茶、冰糖窝窝茶及“八宝茶”。“八宝茶”里面放有花生、柿饼、红枣、核桃仁、芝麻等辅料,揭开碗盖,香气四溢。

(4)婚俗 回族婚礼多在“主麻’旧举行,由阿旬证婚。回族人举行婚礼前两三天,男方要给女方家送蒸摸、羊肉,叫“催妆礼”。结婚那天,男方要去接新娘,新娘全家人送亲。新娘被送到男方家门时,新郎要围着喜车转一圈,然后将新娘及全家人迎进大门。从大门到新房门,新娘要由新娘的哥哥或舅舅抱着走进新房。两家人互道过“色拉目”后,举行念“尼卡哈”仪式。仪式结束后,新娘、新郎进人洞房,新郎揭去新娘红盖头,互相交换礼物,并要用喜糖、核桃、喜枣撒向前来贺喜的客人,称“撒喜”。晚饭后,客人开始闹洞房,由一人当司仪,出点子,让新郎、新娘表演节目。二天后,新郎陪着新娘“回门”(回娘家)。

2、传统节日

(1)开斋节 伊斯兰教规定,教历九月一日至十月一日为斋月。在斋月里,人们只能在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食,整个白天不得吃饭喝水,称守斋。此外,还要清心寡欲。斋月期满之日,即伊斯兰教历的十月一日为开斋节。这天所有虔诚的穆斯林要沐浴更衣,身着节日盛装,到清真寺做礼拜,走亲访友,互相祝贺,互相馈赠礼品。 (2)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俗称“献牲节”、“忠孝节”,是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共同节日。按伊斯兰教规定,每年教历十二月上旬,教徒须履行宗教功课,在最后一天(十二月十日)宰牛羊会餐庆祝。在我国,每逢节日穆斯林除参加沐浴会礼、前往清真寺听教长宣喻教义外,人人身着盛装,走亲访友,互相祝贺,馈赠礼物。

(3)圣纪节 圣纪节是纪念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相传穆罕默德诞辰和逝世都是在伊斯兰教教历的三月十二日,广大穆斯林为了纪念伊斯兰教圣穆罕默德的功绩,在他诞辰和逝世的这一天举行集会,以后便逐渐演变成为伊斯兰教的重要节日。节日活动多由清真寺主持。届时,穆斯林们穿戴整齐,到清真寺沐浴、更衣、礼拜。节日主要内容有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的历史等。有的地方还宰牛羊,举行会餐活动。

四、苗族

苗族人口约894万(2000年),主要居住在贵州、云南、湖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区。苗族自称“牡”、“果雄”、“模”、“毛”、“蒙”等。贵州省是苗族主要分布省,集中在黔西南、黔南及黔东南一带。苗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族原无统一文字,新中国成立后创制了拼音文字,并通用汉文。

1、礼俗

(1)接待客人 苗族人好客,待客热情,讲究礼貌,如在路上遇见客人时,他们从不抢行,也不走在客人前边。在平时言谈话语中,总是用不同的敬语称呼长者和同辈。苗族人每逢接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时,男主人穿上节日服装,到村寨外去迎接,甚至摆下酒席,待客光临。客人到家门口时,男主人以唱歌形式叫门,告知女主人贵宾已经临门。这时,女主人穿着节日服装唱着歌开门迎客。

(2)服饰 苗族传统服饰很有特色。男装简朴,一般为对襟大褂和左社长衫两大类,下穿长裤,束大腰带,头缠青色长中,冬天腿上多缠裹腿。女装为右枉大襟和胸前交叉衣两大类,每类又有众多的式样和盛装、便装之分,下着宽脚长裤。妇女头饰式样繁多,挽髻于头顶,配上各式各样的包头帕,包成尖顶或圆顶。有的把头发绕在支架上高竖于头顶上,别具风格。黔东南一带的苗族妇女头上戴有形如牛角的银质头饰。苗族人所独有的银饰工艺品,以及蜡染、织锦、刺绣等享誉国内外。

(3)饮食 苗族人基本以大米为主食,也有包谷、麦子、豆类等。苗族人喜食酸味,以酸汤最为著名,平时吃的菜,除荤食外,都要掺配酸味。苗族人还喜欢饮酒,酒类有烤酒、甜酒、泡酒诸种,但以烤酒为最普遍。苗族几乎家家酿酒,客至时以酒献客,并殷勤劝饮。劝酒时常唱歌以助兴。妇女平时虽不饮或少饮,但遇有亲友或婚庆之日也以酒作乐。苗族人普遍喜欢吃糯食,每逢节日或重大活动,都要春糯米耙耙,蒸糯米饭。 (4)婚俗 苗族青年恋爱方式独特和自由,一般在公开场合,男女青年通过“游方”(黔东南)、“坐寨”(广西融水)、“踩月亮”(云南文山、楚雄)、“跳花”(黔中、西)、“会姑娘”(湘西)等社交活动自由对歌,恋爱成婚。苗族妇女也有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有的婚后在娘家居住长达数年。

2、传统节日

苗族的节日有苗年、芦笙会、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尝新节、姑娘节、龙舟节等。他们最喜欢的传统文娱体育活动有爬杆、跳鼓、踩芦笙等。

(1)苗年 苗年是广西和黔东南部分地区苗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是在冬月的第一个卯日举行。节前家家户户必备丰盛的酒肉、鱼、豆腐,缝制新衣服。节日期间要举行传统的跳芦笙的“游年”活动。届时不分男女老少和阶层都去观看,出场参加跳芦笙的姑娘要全部盛装和佩戴大量的银饰。在比较大的笙场,常有附近几个寨子的姑娘前来跳唱,各村自跳一堂。小伙子们在吹芦笙时要向跳芦笙的姑娘们“讨花带”。姑娘们要把花带挂到每个吹手的芦笙上,以作为对他们吹笙的感谢。小伙子们得到花带后,再向场中吹一两次芦笙,以谢姑娘们的盛意。

(2)芦笙节 芦笙节是黔东南苗族人民在春节之后,春耕之前,预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获得丰收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无论男女老少都身穿节日盛装,在芦笙场围成一个圈。小伙子吹起芦笙,姑娘在芦笙的优美旋律中跳舞,也叫“踩芦笙”。父母亲们也通过对青年们歌舞技艺的观察,品评他们的聪明才智,并进一步了解他们的道德品质、劳动的好坏,以帮助子女选择好对象。节日之中,一些对农事有经验的老人和中年人欢聚一堂,交流生产经验,预测来年的丰收。 课堂小结:

本节课程我们了解了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的基本概况,熟悉了几个民族的礼俗和禁忌,同学们要熟记知识点。

课后作业:

1、掌握各民族的禁忌

2、熟记各民族礼俗 板书设计:

导游基础知识教案

导游基础知识

导游基础知识

导游基础知识

导游基础知识

导游基础知识

导游基础知识

佛教教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打印

导游必备基础知识

导游基础知识教案
《导游基础知识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