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正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22:00: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的作文教学总是在低效的困境中徘徊,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一种现象——教师怕教作文,感觉难以驾御,教学效果甚微;学生怕写作文,总是不知写些什么或是强迫写出来的,他们自己往往都不知所云;家长怕辅导作文,只知道买来各类辅导书,却不知道该如何入手帮助孩子走出不会写作文的困境,而走入误区。 通过调查,我发现了学生之所以不会写作文,不外乎有这样几点:对写作没有兴趣,充满畏惧心理;写作之前不会观察生活,没有写作素材,这是无米之炊;写作过程中叙述问题不详细,不会炼字,文章欠优美、流畅;写作后不会自己修改,不会推敲自己的作品;孩子心理负担过重,总怕自己写不好而被老师和家长批评;传统语文教学局限于要求学生根据命题,立意、表达,而不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此显得被动而低效。

由此可见,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从实际出发,从问题入手,带领学生走出困境,使学生不再怕写作文,做到“文思如泉涌”?叶圣陶先生曾提出过:“生活如泉源,文章为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

一、培养兴趣——写作之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这两个伟人的话,都强调了兴趣对于学好任何一门功课的重要性。

心理学表明,兴趣是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对写作这项比较困难的学习任务来说,兴趣显得更是十分重要的。

有些学生一提到写作就头疼,就觉得无话可写,没一点兴趣,没有一点写作欲望。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表现欲”是十分重要的。

(一)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语文课本或教师命题,有时往往会因为命题不当,远离学生实际,使学生感到是老师“要我写”,不是我自己要写的,所以,他们觉得“没什么好写的”,但是又必须写。因此,有的学生只好东搬西抄,敷衍凑数。为了达到老师规定的字数,往往是车轱辘话来回说,最后自己也不知道要表达什么了。可以想见,这样的作文写出来能好吗?

曾经有这样的命题作文,让学生写《炒菜》,就是这个作文题目,害得我的外甥女直哭,原因是她是家里的独生女,根本不会炒菜,让她写这样的作文,不 1

是强人所难吗?这样的东西,孩子会喜欢吗?也有的学生这么说,我有的时候特别喜欢写作文,而有的时候有特别讨厌写作文。现在回想起来,原来是这样,有时候作文题目与孩子的生活特别接近,他就会有写作的欲望;而有些命题作文离孩子们太远了,他们根本无从下手。所以,教学中,教师应该活用教材,不要被教材所束缚。这时,孩子们的作文才是为自己而写,是为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而写,是真正的“我要写”。

(二)插上想象的翅膀

新课标强调:“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地方给学生留下许多想象空间,教师可结合阅读教学,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想象训练。这样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更主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不同的图画蕴含着不同质和量的想象时空,一般来说,供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的图,画面要简单些,意思要浅显些;供高年级学生作文的图,画面可复杂些,意思可深邃些。图画《心意》想象的空间十分开阔,从纵的方面可想象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从横的方面可想象周围的环境,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这幅图是高年级学生练习写想象作文的好材料。写作时,可以使学生完全融入到情景中去,告诉他们,你就是其中的一个同学,你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这样,让学生融入到图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才能情感人,话动人。

(三)改进教法,培养兴趣

《大纲》中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加强作文教学与生活、学科之间的整体联系,进一步拓宽学生习作训练的空间,开辟多种习作训练的渠道。例如:

1、充分挖掘阅读课文中可供写作的素材,指导学生进行缩写、扩写、仿写、续写等练习。

2、结合日常生活,加强应用文训练。学生因故缺席要求能写好请假条,暂时离开要求写下留言条,至于表扬稿、通知、招物启事、遗失启事等内容在班级里随时会用到的,教师应随机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3、结合课外阅读、看电影和电视,指导学生写该书笔记、评论电影(或电视)中的人物等等。

4、沟通作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善于从其他学科中发掘写作的素材。例如:听音乐作文、画画作文、介绍一个有趣的自然实验,等等。

5、加强多种体裁的综合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尽可能多的形式表达自己熟悉的、丰富多彩的生活。

(四)给学生成就感

很多学生在长期的写作中,早已没有了写作的兴趣,提到写作文,就不知从何下手,怎么写才好。而后自己努力写出来的东西,拿到老师那里被删删减减,修修改改,已经完全脱离了孩子的本意。而且,当写不好时,往往会招致家长与老师的批评与指责,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了抵触情绪,变得越来越不爱写作文了。

所以,在教学中,应正确评价学生,教师给学生最近的发展目标。作文写得好的学生,让他们写得更优美,流畅,吸引人;写作一般的学生,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把事件叙述的详细、具体;写作意识弱的学生,让他们能用简单的文字把事件叙述出来就行了。这样,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让他们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学会观察——写作之源

艺术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是写作的原动力。小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是朝气蓬勃的,是活泼而富有生命力的,可以说:“生活无处不飞花。”只要教会学生做个有心人,细心观察,就会处处可以发现写作素材。因此,作为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生活,有意识地让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用心体味生活,还要教给学生积累生活的有效方法,切实地为学生习作开启一个个“泉源”。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自然

大自然以其博大的胸怀,万变的姿态,向孩子们展现其无尽的魅力。在指导学生观察时,不仅要教会学生多角度、有顺序、分主次等观察方法,还要注意保护好学生的“一颗童心”,我们不应以成人的理解和期望去限制甚至扼杀孩子们的天性、个性,而应鼓励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生活,这样,胸中才会蓄积起他们自己的“生活”,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童趣。

(二)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是啊!许多可以成为题材的人和事,虽从学生的眼前闪过,但由于他们他们心不在焉,熟视无睹,使机会一次一次从眼皮下溜走。因此,我感到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做个有心人很有必要。

首先,应培养学生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导致他们在各种各样的事物面前,常常被无意性和情绪性所左右,观察时东看西望,顾此失彼,抓不住事物的特点和事情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注意培养学生认识各种事物的能力。在课堂教学外,教师应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增长知识,锻炼认识能力,辨别是非,正确认识事件,人物,培养鉴赏美的能力。这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只有教师做有心人,才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捕捉周围事物的能力,并逐步使学生做到“观之有法,察之有序。”能敏锐地从繁杂的事件中找到有价值的素材,从万变的状态中抓住事情的关键。其次,要培养学生具有一颗敏感的心。学生的生活圈子较小,接触到的人和事看似有些重复和雷同,很多学生的感觉显得迟钝和麻木。他们很少去咀嚼父母、老师、同学对自己的关心、爱护和帮助,也很少去关心他们。

(三)指导学生多读、多听、多写

1、大量阅读是快速作文的坚实基础

古人云:“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可见,阅读量对写作的影响是直接的,阅读量越多,对写作的影响也越大。没有大量阅读,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徒有想象而已。

教师一要上好课外阅读辅导课:如读物推荐、读法指导、读后叙述、交流评论,二是要与课内阅读训练重点配合好,定下必要的要求,当然阅读首先必须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所以要求不能过多过死,否则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多读,学生才会有丰富的词汇,才能有流畅的语言。

2、学会倾听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前提

叶圣陶先生说,“听”即是“读”,是用耳去读。听来的语言经过内部的加工处理就变成了我们自己的语言。不管加工处理的结果如何,“入于耳,则记于心”。我觉得“倾听”并不仅仅是用耳朵去“听”,我们也可以理解为用眼睛去“看”,用我们身体的一切感官去体验、领悟我们身边的一切有声的、无声的语言。因此,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会倾听,是学生掌握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一环。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他的语言穿插整个课堂。他会用精炼而又规范的语言引导学生畅游在作者构想的故事情境中;会用简洁而又中肯的语言激励学生将作者的构思探索到底;会用生动而又富有情趣的语言使学生将四十分钟

看得和十分钟一样快乐。能倾听教师的示范性语言对学生来说收益非浅。作为教师,应在上课之初就提炼好自己的课堂语言,使人听之能有一种美的享受。

课堂,尤其是语文课堂,应该追求的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的境界。课堂里除了倾听教师、教材的语言外,还应该倾听“纷纷的议论声”。同龄人的语言极富感染力。因此,我觉得首先教师应调动学生议论的情绪,其次应创造议论的情境,再次应激发议论的情趣。“情绪”即教师提供的议论话题是学生有兴趣的,“情境”即运用媒体手段或实践表演再现故事情境,使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利用经验解决问题。只有使议论有情有趣,听者才会“入耳”、“记心”!

3、多练笔是写作之本

学生获得了很多生活的素材后,不要停留在知道的基础上,而应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勤动笔头,就会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同时,教学中,教师也要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练笔,培养他们初步的写作能力。例如,可以采取:观察插图,描一描;精彩篇章,仿一仿;;移花接木,组一组;读文有感,写一写;欣赏古诗,改一改;等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久而久之,就必然受到良好的效果。

三、关爱学生——激发写作热情

(一)以教师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由于情绪具有感染性特征,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积极的或消极的情绪都会互相感染。而教师的情绪对诱发学生的内心体验起着极为重要的导向和催化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热情的言行,将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作文课上,教师热情亲切的话语,充满鼓励的目光,表情达意的肢体语言,都传导着教师真挚的情感,会强烈地影响着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愉悦振奋的情感体难,诱发作文的内驱力,从而积极思维,兴味盎然地投入作文活动。

(二)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才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才能避免写空话、假话的弊端。作文课上,教师应采取多种方式“以境激情”。用表演再现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描述;借助投影、录像等直观手段创设情境,再现情境,让学生思考、体验;组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班级活动,如比赛游戏、参观访问,实验游览,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身体验,仔细观察,在欢乐的气氛中亲自动手、动口、动脑、动笔,写出

感情丰富的文章。

总之,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写作就会轻车熟路,水到渠成。那样,写作就成了一件乐事,学生就会自发的进行创作。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摸准规律,悉心引导,就一定能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创作。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

2、《小学语文教学》

3、走进新课程 昌平教委继续教育办公室

4、《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小学生日记写作指导

小学生日记写作指导

正文写作要求

小学生记叙文写作指导浅谈

指导小学生“快乐写作”初探

小学生写作指导(精典)

怎样指导小学生写作入门

演讲稿开头、正文及结尾写作格式指导

求职信正文写作格式

小学生写作:心理描写方法指导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正文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