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考研政治重难点预测(近现代史)

发布时间:2020-03-03 16:59: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1年考研政治重难点预测(近现代史)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中华民族有过光辉灿烂的过去,但近代却落后了,所以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了贯穿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一个主旋律。

2、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3、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4、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接着,1843年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五口通商章程》),1844年7月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中美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0月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中法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5、为什么说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变化,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①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与主权都受到破坏,开始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

②战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战后由于外国的经济侵略,使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并开始沦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1 ③战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战后又增加了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而且日益发展为最主要的矛盾。

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6、★

(三)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作了如下分析: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

2平衡的。后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7、资产阶级的来源: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成。构成比较复杂。其中有一部分是官僚买办资本家,另一部分是民族资产阶级。

8、近代中国诞生的工人阶级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9、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优点):身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受剥削最深,革命性最强,而且它还有组织纪律性强、分布集中、团结、与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等优点。因此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早期中国工人阶级人数不多,却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

10、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

11、1841年5月,广州郊区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12、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帝国主义列强争夺和瓜分中国达到了高潮。

3

13、1901年7月签订了《辛丑条约》,规定政府向各国赔款额竟高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近9.8亿两,这是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标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爆发的,达到了历代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2、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希望通过施行这样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3、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

4、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5、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其性质:是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6、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7、维新派经过光绪皇帝试图推行的温和的不彻底的改革,遭到了封建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经过密谋策划,守旧势力于1898年9月21日发动政变, 9月28日,谭嗣同、杨锐、林旭、杨深秀、刘光弟、康广仁6人同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8、维新派的局限性

9、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甘当洋人的朝廷。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青年知识分子,成为了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

3、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选为总理,同盟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为宗旨,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4、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5、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就是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政治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民国。

6、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腐朽的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7、1911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回到上海。独立各省的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

5 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正式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这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8、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9、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0、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的同时,也提出了三个附加条件:奠都南京、总统在南京就职、遵守《约法》,力图以此制约袁世凯。

11、护法运动失败的教训:护法运动的失败不仅是孙中山个人的失败,也标志着整个中华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12、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的弱点和错误,根源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

13、《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他们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

1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提倡民主科学,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15、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界性的历史事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16、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是李大钊。他是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思想旗帜的人。

17、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民主革命运动,它既是一次政治运动,又是一次思想文化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18、五四运动成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转折点,它也就成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19、1920年2月,李大钊、陈独秀酝酿过建立新的革命政党的问题。在中国最早酝酿建立共产党的是:李大钊、陈独秀。

20、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上海建立(上海小组),参加者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

21、1920年11月,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工会——上海机器工会宣告成立。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的工人也相继成立工会。

22、1920年11月,社会主义青年团宣告成立。其后,北京、天津、武汉、长沙等地也成立了团的组织。

2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举行。

24、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25、中共二大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二大纲领的提出,说明党认识了革命的首要问题——分清敌友。

26、1923年6月,中共三大决定实行党内合作即: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把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的主张,确立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27、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举行誓师典礼,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的的北伐战争开始。

28、中国共产党从大革命的失败中汲取了严重的历史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后,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民党,已经不再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其性质是一个由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

2、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社会,依然是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之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依然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同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本质的区别。中国革命的对象依然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中国革命的性质也依然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8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书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毛泽东在会上着重阐述了党必须依靠农民和掌握枪杆子的思想,强调党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八七会议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折。

4、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共产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2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拉开了土地革命的序幕。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土地问题。

6、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省瑞金县叶坪村举行。

7、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又称红一方面军)8.6万人撤离根据地,向西突围转移,开始长征。

8、1937年夏,毛泽东写了《实践论》、《矛盾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判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的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思想路线。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标志日本开始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1932年2月,中国东北全境沦陷。

2、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当夜,驻丰台演习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拒绝后,即炮轰宛平城,攻击卢沟桥,中国驻军奋起反抗。标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

3、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开始,中国在东方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

4、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5、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国民党对内对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标志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

6、1938年9月至11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举行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在这次全会上,毛泽东明确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命题。

7、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

8、1945年8月15日,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签订投降书;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在南京举行;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

10 式,根据波茨坦公告,台湾以及澎湖列岛的收回,是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标志。

9、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10、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1、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全面内战爆发时,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形势是极为严峻的。

2、中国共产党清醒地估计了国内外形势,坚决认定,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

3、战略进攻的标志是三路大军挺进中原,1947年6月底,根据中共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实施中央突破,千里跃进大别山;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为东路,挺进苏鲁豫皖地区;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为西路,挺进豫西。三路大军相互策应,机动歼敌。迫使国民党军处于被动地位。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揭开。各个战场上的攻势作战,构成了人民解放军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的总形势。

4、1948年4月,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5、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6、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系统阐明了土地改革总路线:即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7、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加深的原因

8、★

(二)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尽管有三种建国方案摆在中国人民的面前,但是,从根本上说,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两个: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如何认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国内三种建国方案和两个中国之命运的较量。(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第一种是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这个建国方案背离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遭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唾弃,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

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这个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因为:帝国主义不容许;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的软弱性,使得它们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它们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也

12 没有得到中国广大群众的拥护,连提出这种方案的多数人,最终也承认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它们中的绝大多数最终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第三种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其建国方案是: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并且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9、★

(三)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尽管有三种建国方案摆在中国人民的面前,但实际上,中国人民可选择的方案只有两种,即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和人民共和国,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为什么行不通?

第一,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来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不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

①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它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② 在民族工业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的比重大。

③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13 在技术、设备以至原材料方面不得不依赖外国垄断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

④ 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多数工厂没有现代化的机器设备,为手工业工场。

⑤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民族资产阶级也就不敢提出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政治纲领,从而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去动员和组织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的力量。

上述情况,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是带两重性的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重性(革命性,进步性;软弱性,妥协性),决定了他们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国主义和反官僚军阀政府的革命,可以成为革命的一种力量,成为无产阶级的同盟军,表现出一定的革命性;另一个方面,民族资产阶级不能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参加革命,不能建立起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将革命进行到底。所以,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第二,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来看,帝国主义侵略列强不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列强来中国是为了掠夺中国,发展它们自己的资本主义。对于它们来说,政治上、经济上不独立的中国,乃是理想的倾销商品的市场、投资的场所与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地。如果中国成为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就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与西方发达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这是他们不能容忍的。它们既不愿意失去在中国的殖民主义利益,更不愿意看到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成为它们的竞争对手。正因为如此,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

14 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五四以来的情况,仍然如此。

第三,从中国的革命形势来看,国民党当局不允许任何阻止其***的力量存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某些民主党派的领导人物曾经鼓吹"中间路线".中间路线的鼓吹者主张: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但不准地主官僚资本家操纵;在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良主义的资本主义",但不容官僚买办资本主义横行。而实行的方法,则是走和平的改良道路。他们所提倡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他们所主张的,实质上是旧民主主义的道路。

中国在战后面临的是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尖锐斗争。客观形势决定了人们没有走中间路线的余地。持有中间路线想法的人们一接触到实际斗争,尤其是内战重起,就使他们只能在靠近共产党或靠近国民党中选择道路,而不能有其他道路。历史已经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10、《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12、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何为新民主主义社会?

2、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

3、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自己的道路。报告报告阐述了经济政治十个方面关系,指出这十大关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即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2、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3、1958年11月到1959年7月庐山会议前期,召开了五个纠左会议:第一次郑州会议、武昌会议、中共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郑州会议、上海会议。

4、反右倾斗争,在经济建设上打断了纠左的进程,使错误延续了更长时间,主要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斗争的错误,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撤走全部专家,中国国民经济在1959年到1961年发生严重困难。

5、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

6、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意义:

① 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其实质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② 明确地解决了党的思想路线问题,继而影响了党的政治路线的制定和贯彻,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2、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四个坚持)。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的集中概括: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考研政治近现代史重难点之抗日战争爆发80周年

近现代史重难点解析

考研各科重难点

考研复习重难点知识全攻略之世界近现代史

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重难点

考研政治之马原重难点总结

考研政治之马原重难点总结

考研数学——高等数学重难点

考研数学重难点解析

考研政治之马原重难点总结(一)

考研政治重难点预测(近现代史)
《考研政治重难点预测(近现代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