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阿右旗旅游业发展情况调研

发布时间:2020-03-03 08:08: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阿右旗旅游业发展情况调研

按:旅游业有\"无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黄金产业\"的美称,是一项关联带动能力强、市场需求潜力大、投资回报稳定的朝阳产业。近年来,特别是\"十五\"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旗坚持\"旅游活旗\"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全旗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在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对外开放、提升城市品位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日,结合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旗就全旗旅游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挖掘旅游资源潜力,发挥旅游业对全旗经济社会的带动作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以下调研信息。

一、阿右旗旅游业发展现状与成就

(一)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初步开发形成了以巴丹吉林为核心,以曼德拉岩画、海森楚鲁怪石、额日布盖峡谷为辅射的4个旅游开发景区,培育形成了以科考、探险、旅游、摄影为主打的沙漠生态游和\"农家乐\"、牧家游等旅游项目,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2005以来,旅游接待人数、旅游综合产值两项指标平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34.3%和56%。2008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产值达7100万元。

(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巴丹湖入口、曼德拉山岩画、额日布盖大峡谷等重点景区旅游均实现通油路。建成沙漠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及服务广场。沙漠内部景区景点住宿、餐饮、游乐设施逐步改善。培育和发展定点\"牧(农)家游\"15家,成立国内旅行社2家和旅游开发公司1家。形成了近70辆规模的专用服务车队,全旗旅游从业人员突破500人,旅游业整体接待能力、服务水平和安全保障工作得到加强。

(三)巴丹吉林品牌效益凸显。2005年起,先后成功举办了四届巴丹吉林沙漠文化旅游节和两届巴丹吉林沙漠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巴丹吉林沙漠作为主园区的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申报圆满成功,2008穿越东方马拉松国际性越野赛等大型沙漠探险、穿越赛事的开展,积极参与旅游推荐、促销会,为宣传品牌资源、提高知名度搭建了平台。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大宣传力度,扩大了巴丹吉林品牌影响力和吸引力,也有力地促进了沙漠地质遗迹保护、生态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

(四)旅游行业管理逐步加强。根据旅游业发展的实际,建立了相应的旅游管理部门,配备了专职人员,基本做到了工作有人抓、规划有人搞、促销有人跑。制定了《阿右旗\"牧家游\"旅游专业户管理办法》等行业法规制度,巴丹吉林旅游业总体规划及部分景区控制性详规通过评审实施。

二、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我旗旅游业起步较晚,尚处于发育期,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为:一是基础薄弱。受水、电、路、讯等生活必须资源的限制,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不足,服务设施缺乏休闲、娱乐设施;文化特色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二是旅游服务落后。旅游专业人才严重缺乏,旅游景区景点服务质量不高;旅游产业

链条不长,吃、住、行、购、娱、游六大旅游要素中,大部分处于待开发状态,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融合不够。三是融资困难。各旅游景点较为分散,旅游产业开发期、回报期较长,多元投入、社会办旅游的机制尚未形成,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四是市场化程度低。旅游开发政策保障体系不够完善,没有形成规范的发展模式;旅游中介组织作用发挥不够,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资源的宣传、客源市场的拓展步伐较慢。

三、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一是风光优势。奇峰、鸣沙、群湖、神泉、古寺\"五绝\"闻名于世的巴丹吉林沙漠,是世界上沙丘相对高度最高、鸣沙分布最广、湖泊众多而秀丽,有\"沙漠珠穆朗玛峰\"、\"鸣沙王国\"、\"漠中江南\"等美称,还有\"美术世界的活化石\"的曼德拉山岩画、鬼斧神工的海森楚鲁风蚀石貌,雄浑险峻的额日布盖峡谷,都赐予了我们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二是原创优势。阿右旗大漠戈壁、浩瀚沙漠的自然形象美与拥挤喧嚣的现代都市、千篇1律的山川风光形成鲜明对比,加之4.92万平方公里\"死亡之海中的生命线\"(湖泊),既能满足旅客探险、寻奇的心态,又适应了当今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旅游潮流,必能成为今后发展旅游业的一大优势。

三是特产优势。阿右旗充足的日照和清新的空气造就了许多特有的、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沙漠植物\"苁蓉\"被誉为\"沙漠人参\";\"王府甘草\"是同类中草药中的极品;锁阳条干整齐,为锁阳中之上品;风味独特的风干羊肉、羊背子等饮食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此外,如沙葱、沙米、沙枣、沙棘、沙鸡等纯天然的沙生动植物,符合有机、绿色、无污染的饮食文化需求。

四是品牌优势。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是国家唯一的沙漠地质公园,其主园区巴丹吉林沙漠旅游资源是世界独一无二的,被评为\"最美丽的沙漠\"、\"最值得探险的30个地方\"和\"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通过连续四届成功举办巴丹吉林沙漠旅游文化节,巴丹吉林沙漠知名度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扩大,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已成为我国唯一推荐入选的世界级地质公园。今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专家组经实地考察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认可,晋升世界地质公园的成功率倍增。

四、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的原则,按照巴丹湖以大众旅游为主、沙漠腹地以高端旅游为主的发展思路,从旅游资源永续利用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继续完善《巴丹吉林沙漠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稳步推进全旗旅游业科学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首先,继续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国家在建和续建重点生态项目,进一步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同时,鼓励和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建设,采取游客纪念林、志愿者义务造林、有偿造林等多种方式,大面积进行人工植树造林,打造全国防沙治沙示范旗县。其次,大力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将旅游业的发展与其它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国家项目资金,

加强交通、通讯、水利、电力等公共设施建设,形成资源共享机制,带动旅游业的发展。认真做好张家房至山丹一级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及早开工建设通勤航空机场,想方设法提升全旗交通网络水平。支持新建、扩建、改建一批不同档次的酒店、宾馆,提高接待、休闲、娱乐档次和水平,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尽快成立旅游公司,形成\"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投资兴建景区景点接待设施,增加滑沙、沙浴、沙疗、沙漠飙车等游乐、消费项目。其三,加强旅游市场管理。尽快制定出台《阿右旗旅游业管理办法》、《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等行业法规制度,强化环保意识、市场意识、特色意识,营造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对现有的两家旅行社实行规范化管理,加强网络服务建设,认真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从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出发,提供更多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提升旅游市场化水平。

(三)精心设计旅游项目。依托阿右旗旅游资源优势,始终将以生态旅游、探险游、民族风情游为主、其它项目旅游为辅的发展思路贯穿于旅游活动项目,增强旅游产业竞争力和吸引力。

生态游。以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被确定为自治区环境教育基地的时机,突出\"保护与建设\"的主题,确立\"贺兰山-巴丹吉林沙漠-居延海\"的线路,发展摄影、写生及寻觅沙尘暴之源、国境探秘、自然探究等活动,让游客充分感悟和欣赏自然造物之美的同时,从不同侧面感受大自然严酷性,认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感,以便吸引更多人、更大的资金投入西部生态建设。

民俗游。要借助\"民俗游\"这一平台,对阿拉善地区独特的民族风情、传统习俗、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等优秀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进一步挖掘整理,使民族文化与旅游业高度融合。在开发和建设旅游景点时,要尽可能把各民族的传统艺术与民族特色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在旅游业的经营上,积极组织旅游者参与并体验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活动项目;积极组织生产适销对路的带有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旅游用品,依托丰富的肉苁蓉、锁阳、沙葱、风干肉等土特产品资源,开发民族风味食品、营养品,扶持民族工艺品开发公司加快发展,促进民族工艺品、土特产品精深加工,开发金银首饰、蒙古刀具、地毯挂毯、沙画烫画等旅游纪念品,满足旅客的购物需求,提高旅游产业综合效益。

探险游。主动融入\"秘境阿拉善\"主题活动,利用\"特色车队\",开展巴丹吉林沙漠探险游;依托\"一园一节\",精心组织策划全国规模的汽车、摩托车、徒步穿越探险活动,力争举办国内、国际性汽车拉力赛等极具挑战性的大赛活动,逐步将巴丹吉林沙漠打造成国际性的文化娱乐、极限运动、挑战竞技基地;瞄准高端、极限旅游群体,积极发展摄影游、探险人员自驾游。

(四)加大宣传促销。坚持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及时研究分析旅游市场变化,适时确定促销方案,从旅游地形象、旅游产品、信息提供和咨询以及宣传媒体、宣传形式、宣传手段等方面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努力形成旅游、文化等多部门横向结合,上下级纵向结合的宣传促销体系,形成人人宣传旅游的生动局面。在形象策划上,以\"中国最美丽的沙漠\"为主题,创新宣传促销模式,除利用各种媒体进行立体式宣传外,有针对性地组织旅游企业参加国内旅游促销活动,应多编制一些宣传书籍、画册、光盘等对消费者进行面对面的宣传。要高水平、高立意举办沙漠旅游文化节等节庆活动,

设计开发大穿越、大挑战、风情沙雕等载体项目,把特色亮点展现给新闻媒体。充分利用阿右旗紧靠甘肃河西走廊黄金通道的优势,加强区域旅游交流合作、开拓旅游客源市场。

(五)加大招商引资。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挖掘和包装一批有开发前景、有市场潜力、有文化内涵的优势旅游项目,本着\"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引进有实力、有经验、上规模的知名旅游企业,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和国际化的要求,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国内国外的投资者参与旅游业的开发建设,增强地区融资能力和造血功能。同时,紧紧抓住世界经济大调整和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良好机会,加大项目报批力度,认真实施好《内蒙古阿拉善巴丹吉林沙漠世界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切实改善以巴丹吉林沙漠旅游为核心的额日布盖峡谷、曼德拉山岩画、海森楚鲁怪石等景区的设施条件,尽快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六)加强旅游人才培养。一是引进旅游专业人才,特别是加大旅游业高层管理者的引进力度,构建起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娱乐管理、景区管理、旅游规划等方面的职业经纪人队伍。二是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积极鼓励热衷于旅游事业发展的青少年报考旅游专业学校,同时选拔聘用具有较好外语、法律水平,有良好表达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的各类专业院校毕业生,充实我旗旅游行业人才队伍;并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有计划、有目的地对从事旅游业的专业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培训,以便从整体上提高旅游业的管理水平。三是储备旅游专业人才,将一些素质高、能力强、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大中专毕业生优选储备到旅游部门,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同时,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和提供交流平台,让他们学习区内外旅游发达城市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工作方式,不断提升储备人员的旅游工作水平,为阿右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后备生力军。

阿右旗人大常委会学前调研报告2

阿右旗公安局党委副书记

旅游业的发展调研报告

旅游业的发展调研报告

旅游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永靖县旅游业发展调研报告

旅游业调研

阿右旗妇联禁毒宣传工作方案

阿右旗第一幼儿园家访工作方案

阿右旗气象局地面业务工作总结

阿右旗旅游业发展情况调研
《阿右旗旅游业发展情况调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