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咬定青山不放松——栟茶中学校长姚止平采访记

发布时间:2020-03-02 13:02: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师德学习内容摘要

咬定青山不放松——栟茶中学校长姚止平采访记

一、京城走出的“平民校长”

姚止平1955年出生在中南海一个高干家庭里, 在扎根农村的四十多年中,姚止平校长始终怀着平常的心态、朴实的情怀,他总是说,栟茶运河的水养育了他,特别是插队到农村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的那段时间,他深深地折服于农民朋友们对他的那种真诚与朴实,于是在他从教的那一刻,教好老百姓的子女,为老百姓的孩子排忧解难就成了他人生的信念。在他做校长的十多年中,老师、家长、学生都深切地体会到这位“平民校长”对农家子弟的关爱与真情。学校制定了贴补贫困学生的一系列的政策,给贫困生发路费,每月200元的餐费定时打到特困学生的就餐卡上,师生们遇到困难,总会想起姚止平校长。孪生兄弟吴双茂、吴双盛家庭经济困窘,来校报到时父子三人都穿着鸡饲料广告衫,姚止平校长和行政一班人商量决定减免部分学费,并让班主任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在两兄弟一个录取南京大学、一个录取北京大学,家长一筹莫展的时候,姚校长带着学校和兄弟单位上万元赞助费,来到吴家,并在多家媒体上做了宣传,倡议社会上的热心人为他们慷慨解囊,使他们顺利地渡过了难关。姚校长常说:“家长信任我们,把孩子送到我们这儿来学习,教好孩子就是我们最大的责任,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让一个孩子失去健康发展的机会。”

二、管理有方的“智慧校长”

一流的教学质量使栟茶茶中学成为江苏大地上的一匹“黑马”。能让二流的生源取得一流的发展,既得益于良好校风的熏陶与高效的教育科研等综合因素功效的放大,更是与当家人的精湛管理艺术分不开的。

1、咬定青山不放松——质量一流,创造教育奇迹

姚校长常在全校教职工会议上说,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生存线,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之所在。办好学校,培养人才,让更多栟中学子考上大学、考上名牌大学,就是用实际行动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

他一直强调以优质的办学质量回报社会,回报南海之滨的如东人民,他主持全面工作的十年来,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攀升,高考、中考连创佳绩,人们似乎无法想像,这样一所学校,是怎样让学生的成绩进入全省“十强”,甚至有的学科成绩遥遥领先的。高中文科教研组长周老师说,因为全校一切工作以教学为中心,各部门的工作都要以是否有利于教学中心为目标,教学工作在学校工作中,享受“一路绿灯”的特殊待遇。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都从不同角度谈及姚校长的教学管理经验。副校长说,姚校长是他分管教学工作的主心骨,虽说分管校长有职有权,他是姚校长办公室的第一常客,但请示汇报,落实安排,不敢有丝毫懈怠。

质量分析是姚校长抓教学过程控制的重要手段,每隔一段时间各年级都会举行阶段测试,教师们都已形成每次阶段性测试后的自觉分析习惯,或口头或书面,作好充分准备,然后参加分析会。校长助理、教导主任徐旭东介绍说,每次进行

质量分析时姚校长必到,高三质量分析会有时一开就是连续一周的晚上,且每天晚上往往两个班先后举行,他都和老师们在一起,认真听取同志们的分析,一道参与研究高考的政策和命题走向,作出切合实际的、有指导意义的决策。常务副校长说,姚校长做了一把手后,很长一段时间还亲自抓教学工作,因此,他象一匹识途老马,总能敏锐地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因为他的讲话都极具指导意义,操作性强,同志们也最希望听到他关于教学工作的讲话。学校几位资深教研组长则亲切地称他业务“大哥”。

集体备课是姚校长交给备课组的最重要的任务,他要求各备课组发挥栟茶中学集体作战的群体优势,加强研究,切实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以求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97年前后,学校部分骨干教师流动到苏南一些中学;暑假中排好了的七名高三数学骨干走掉了四名、由于走得急,一时没有准备,学校就从年轻教师中临时抽调了几名上了高三。上任前,姚校长把这几个新手召集在一起,拍拍他们的肩膀说:“你们受命于困难之际,不要怕,只要认真参加集体备课,依靠集体的力量,你们一定会成功、”正是靠着集体的力量,这几位新手所带的班级在高考中都创出历史新高,半数班级超过了“老高三”的班级、姚校长把集体备课作为学校教学工作一项铁的纪律,视为学校教帅群体凝心聚力的重要抓手,要求定时、定点、定内容,确保效果。这一行之有效的做法,成了栟中一项特色性的教研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无论是年青教师还是资深教师,都在集体备课中得到提高。

2、春雨润物细无声——校风纯正,弘扬学校特色

栟中的校风好、学风正在南通地区是出了名的,随着学校知名度的进一步扩大,这种影响逐步波及省内外,学校把数十年的办学经验不断加以提炼升华,并以此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在栟茶中学的教风、学风、政风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字——“实”。这与姚校长一贯的工作风格是分不开的。每天到学生宿舍最早的是他,每天离开办公室最晚的是他。在姚校长的办公室,数十本保存完好的会议记录和整整齐齐的听课记录,每一本都记录着他踏实工作的印记。姚校长每年听课都在200节左右。近三年,来校试教的一百多名教师的课他都一一听过,新教师进校后的“亮相课”、“过关课”、“汇报课”、“展示课”都尽可能地参加,每次听课都与执教者交流,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校长办公室于主任说,姚校长积累的这些资料是校长本人的一笔财富,但材料背后蕴藏的精神与作风更是学校的宝贵资源,姚止平先后主持了“校风育人功能”、“校风育人工艺”和“校风育人工程”的系列课题的研究,他带领课题组成员对“自觉、文明、勤奋、创新”的校风,“秉正、扎实、民主、求新”的领导作风,“严谨、朴实、团结、进取”的教风和“自主、踏实、合作、求真”的学风作了新的诠译,揭示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使良好校风具有更为强大的“场效应”,对学校每个成员产生正向同化作用,课题研究成果在省内外乃至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姚校长及时将校风育人特色纳入学校课程改革的总体规划,主编了德育校本课程和学科建设系列课程。学校先后被授予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电化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优秀高考考点、江苏省招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十七次蝉联市、县文明单位和文明单位标兵单位。

3、直挂云帆济沧海——成果卓著,大展名校风采

姚止平校长坚持科研兴校,特别注重科研成果的运用和转化,注重一线的教育教学研究,姚校长经常把教育科研比作生产技术,看成直接影响教育效果的因素。教师们都知道姚校长在课堂调研中十分讲究效度和目标达成度,推崇“高效型课堂”。姚止平校长提出“筛选有用信息,增强科研含量,精选学生习题”的练习要求,让教师对学生的每一次练习都精心设计,坚决杜绝“高投入低产出的题海战术”,特别是学生进入高三以后,姚校长提出不用成卷而要精编组合卷的要求,要求教师用自己的研究减少学生重复消耗,让每一次练习成为每一个学生的新的挑战,这样日复一日,学生无形中就赢得了大量的时间,用以弥补旧知、接受更多的新知。

为了提高教师们的科研能力,他对教师提出了“五个一”的要求,并主持多个国家级、省级课题,创设机会让所有教师参与研究活劝。姚止平校长潜心教学管理带头撰写研究报告和科研论文,先后参加主编并带领全校数十名教师参加编写了《高考课堂突破》四十余本书,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在省教育厅、教科所举办的“师陶杯”、“万四杯”“弘謇杯”论文评比活动中学校多次获得优秀组织奖,姚校长的论文多次评为

一、二等奖,多篇论文在专业报刊上发表。

三、爱才育才的“伯乐校长”

学校的教学质量关键在课堂,课堂质量的提高靠教师。姚校长以敏税的目光看到这一点。他把握住教师队伍建设的几个重要环节,从人才的引入机制、培养机制到激励机制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做了大量的行之有效的工作,使得学校拥有了一批师德好,有实力的教师队伍。

1、五湖四海觅人才

从2001年起,学校面临着高中扩招的严重压力,每年递增8到10个班,学生数每年增加近500人。学校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师资严重缺乏。于是,姚校长带领领导班子对学校的发展规划进行反复论证,精确测算各学科所缺教师数,明确了“质量第

一、主动出击”的招聘思路,到全国各大师范院校广觅人才。校长室的几位领导分头跑湖北、江西、甘肃、南京、徐州、苏州、南通的学校,与当地的毕业生洽谈,从严把关,先后从外省市招聘到高中骨干教师十余名,特别是高考丰产区——湖北黄岗地区的部分骨干教师和师范毕业生听到栟茶中学的介绍和承诺后主动来学校试教,签订了合同。客籍骨干教师的引进,一方面解决了学校教师紧缺的矛盾,更重要的是注入了竟争的活力,对本地教师也有巨大的促进,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业务素质。

2、学校地处如东大西北,地理位置偏僻,远离县城,过去许多青年教师都不愿意来这儿工作。为了招募人才,姚校长亲自与毕业生及他们的家长商谈,个别骨干教师和优秀毕业生,校长还几次驱车数百里到他们家,向他们介绍学校的办学成效和发展蓝图。一年夏天,姚止平校长亲自接一名离校数十公里的青年教师到校,汽车陷进泥潭里,弄得一身泥浆和汗水,使这名青年教师和家长十分感动,打消了去外地工作的念头。

3、不拘一格用贤才

学校作为一所省重点中学,以良好的校风和一流的教学质量饮誉社会,省市县各级领导对学校引进教师方面有着心理期望——非本科毕业莫来这样的学校。而姚校长从不唯学历论,先后从南通、如皋等普通师范学校大专班引进了数名基本功扎实的青年加人教师队伍,也多次从乡镇初中引进了不少大专学历的骨干教师,实践证明,学校的决策是正确的,这些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更甘于吃苦,更乐于奉献,成长得更快,教育教学效果更好。

4、以人为本培英才

学校建立了校本培训制度。教师定时、定点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做到内容充实、经费保证,切实提高教师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遵循“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学校每年都投入足够的资金用于教师培训,与师范院校建立了联谊制度,定期邀请专家来校讲学,定期把教师送到大学里接受现代教育理念及教育教学技能的再教育,先后选派教师参加了心理咨询、汉语语言文学和学校管理研究生课程研的学习,并选送教师赴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参加短期培训。姚校长借鉴并完善“青蓝工程”,在学校开展“新老结对,互学共进”活动。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开展特色化的集体备课活动,让年青教师脱颖而出。在学校搭建的舞台上,教师们充分发挥目身的专长,先后数十人成为市县名校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近十人走上了学校领导岗位。

在生活上,学校不断改善教师的生活待遇,先后盖起了7幢教师公寓楼和60套单身教工宿舍,并配备了煤卫设施,所有教师都住进了宿舍楼。同时,学校积极推行津贴发放细则,大幅度提高教师福利待遇,教师年收人在苏中地区处于领先地位。教师们表示,在栟茶中学工作舒心、安心!

四、律己利人的“廉政校长”

姚止平校长对教师的严格是众所皆知的,而他对全校教职工关怀备至也是大家公认的。在学校,无论是骨干教师还是普通职员都能脱口说出校长关心自己的事情。骨干教师缪老师说,学校在苏中地区率先实施了课时津贴发放制度,在制定细则的过程中,校长始终主张向教学一线教师倾斜,向骨干教师倾斜,他在我们心目中是一个不求名利,只埋头研究学校管理的人。这样一所在全省知名的学校至今没有自己的车,没有自己的司机。按理说这样的学校买车是有实力的,因为学校质量高,生源足,财力在市县同类学校属一流的,财务处薛会计说,为了买车这件事,姚校长让我们会计室做了详细的核算,论证结果是租车比买车、养司机合算,虽然带来了工作中的不便,但可以把更多的财力投人到教学和师生福利上,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因此,姚校长和学校的其他同志有事到县城开会或是参加其他活动,都是乘坐的出租车。

为了改善教师的生活待遇,让老师们安居乐业,学校近年为教工新建了120平方米的套房90套,93平方米的30套,可姚止平校长至今仍住着1987年建的50平方米的旧套房。学校为了留住人才,总是在不断地新建宿舍楼,不少热心人也看不过去,三番五次地劝姚校长让他换套新房,可他总是这样说,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不断增加,教师也在增多,仅近三年,学校就新进了教师九十多人,要让他们安心工作,首先就要安排好他们的生活。

姚校长的管理是成功的,在他的管理下,一个地处南海之滨农村集镇的普通高中因突出的教育教学质量成了江苏省的知名学校,以长期以来良好的校风育人特色成为江苏教育的知名品牌,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上海卫视、江苏卫视、南通电视台以及各种网络媒体都对学校进行了专题报道。

学习体会平凡心和事业心

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是当代教师师德的重要内涵。

一、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

教师首先是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平凡人,是有七情六欲的平凡人。

平凡意味着务实。务实就意味着从实际出发确定目标,意味着脚踏实地做事和实实在在地做人,也意味着实事求是地论人论事。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做好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干好自己的份内之事,也就是对社会尽了份,行了义,从而理所当然地从社会获取一份属于自己的应得的报酬。这是师德的物质基础。师德作为一种精神现象,不可能离开一定的物质基础。任何职业,教师也不例外,都首先是生存的手段和谋生的方式,只要从业的人确实兢兢业业,老老实实,辛辛苦苦,那么就可以说是个不错的人了。

平凡意味着回归生活。师德植根于教师的现实生活,教师过怎么样的生活就会生长出什么样的师德。师德决不可能是建立在远离教师实际生活的空中楼阁。这意味着师德建设必须关注教师的生存状况和生活质量。平凡意味着教师由道德楷模向模范公民的转向。在传统文化背景下,教师被赋予太多的“光环”,礼的化身、道的代表、德的典范,这种过于伦理化、理想化、一元化的师表形象使教师远离“平凡”,远离“生活”,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圣神。它也让学生形成了一种偏执的观念,即教师是标准的完人形象,教师是没有错误,没有内心矛盾,没有喜怒哀乐甚至没有自己生活的“超人”。没有缺点,没有“人的”生活的教师,对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件合乎人性的形象,它在师生之间无形中划出了一道无法逾越、不可沟通的“鸿沟”,教师的个性和真实自我被角色自我的圣光所吞没,教育要向人还原,向人的生命存在还原。当前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师表形象要实现由“师”向“人”的复归,由圣神人格的道德楷模转向具有师范人格的模范公民。这是对教师人格的解放和人性的复归。

从教师个人角度来说,拥有一颗平凡心,意味着,一是要安于平凡。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但其中却又孕育着伟大。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阴的。”当教师,就要培养这种从平凡中见伟大的绿叶精神。二是淡泊名利。教师的工作性质是属于“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的社会型工作,而不是谋利的经济型或谋官的权力型。在教师的岗位上,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力,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财富,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因此!当教师就要努力排除追名逐利、拈轻怕重的心理干扰,以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总之,教师是平凡的人,但平凡绝不意味着平庸和庸俗,教育工作需要伟大的品格和精神,人们对从事特殊职业的人,总是有特殊的要求。教师是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人员,对教师的精神和人品的要求显然要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要高得多。的确,教师是普通人。教师也要吃饭,也要住房,也要赡养老人和扶养子女;教师也有追求生活的权利,也有博取名誉、地位的权利,也有享受人生的权利。但教师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不同的是,他还需要有不畏清贫的品质、不急功近利的情操、不为名利诱惑的人格、甘做人梯的品质、把学生的成长视为自己成功的心态、钟爱孩子的激情、博大兼容的胸襟„„这就是为什么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的原因。

二、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

教书育人工作既可以是一份职业,又可以是一种事业。职业是人们用以谋生的一项工作,是一种谋生的方式;事业则是一个人的精神的寄托,是他一生执着地为之献身的目标和追求目标的活动。职业使人能够生活,而事业能够使人生活得有意义。教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是师德的核心,敬业意味着乐业和创业。

第一,乐业精神。乐业意味着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喜”、“爱”的情感。“优秀者”、“能手”、“骨干”都不是“逼”出来的,而是因为他们对所干的工作有乐趣,或者能找到工作的乐趣而产生对工作的极大的热情干出来的。正如“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一样,乐趣来之于工作犹如爱情来之于婚姻,真正的教育是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是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幸福感的。这种乐趣和幸福感是职业道德的源泉,是教师工作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教师善待学生的根本支撑。

实际生活中,面对自己的职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一些人在疲于奔命,一些人则在应付差事,在这样的状态下,很难想象如何去投入工作,如何去不懈进取,如何能不辞辛苦,如何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缺乏“喜”和“爱”的情感,从现实层面的表现来说就是不敬业,从精神和心灵的层面来说则是感觉空虚,没有寄托,得过且过混日子。这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事业的发展都是消极无益的。

设想一下,如果一个老师对教育工作感到很乏味,日复一日地机械性地操作,这样一天两天可以,天长日久怎能受得了?更严重的是,乏味的劳作很容易导致职业的厌烦和心灵的枯竭,在这种状态下,教育工作与其说是培养人才,倒不如说是催残人才!教育本来是使人幸福的事业,应该让人充满幸福感。有了幸福感,教师才能享受事业,享受生命。同时才能让学生享受学习,享受生命。

我们稍微看一下那些做出成绩的老师,他们最突出的特点是干工作的那种有滋有味的幸福感,只要一听到上课铃声,他们就精神振奋,所有的疲劳都不翼而飞;只要一走上讲台,他们就激情荡漾,浑身都洋溢着蓬勃的生气。只有在教室里,在学生身边,他们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位置。他们似乎天生就是当教师的“料”,放假就是他们最大的“不快”。如果老师能进入这种状态的话,那他的一生都是幸福的。工作将成为他们生命的有机构成部分,舍不掉,离不开,工作带来的是一种心灵的踏实和满足。

第二,创业精神。教师应该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但绝不能因此把学生成才与教师成长对立起来,实际上,学生成才与教师成长是双向的,相辅相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成长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和前提,正所谓名师出高徒,毁灭自己,不是照亮别人的必要条件,并且简单地毁灭自己也不足以照亮别人。

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看成用燃烧着的生命之光为别人带来光明的蜡烛,教师在照亮别人的时候却毁灭了自己。这样的比喻也许赞颂了教师职业“无私奉献”的品格。但却是片面且消极的。一方面,它把充满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解释为被动的知识输出,似乎教师将自己身上横溢的才华无私地转移到学生身上就是职业内涵的全部,结果,失去创造性的教学变成了低层次的重复的简单劳作,它不仅可能销熔教学生活原本的别开生面和新鲜光彩,使之失去应有的新意和情趣;而且可能消磨教师的生命感受、生命活力,久而久之容易形成教师的职业厌烦。与其说这是“赞颂”,不如说是“贬低”。另一方面,它把学生成才与教师发展对立起来,似乎教师命中注定就只能在飘洒的粉笔灰中自我淹没,教师惟一的安慰只能来自于白发苍苍之时学生戴着功勋奖章的感谢,这也成为一些教师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借口,还自诩为“伟大的牺牲”。难怪不少教师常有此感叹:“唉,干了一辈子教师,最后得到什么呢?一头白发两袖清风而已。”“干教师这一行,既能培养人才,又能埋没人才,培养了学生,埋没了自己啊!”然而,“假如把牺牲的行为看成是只对别人有意义而对自己毫无意义的行为,这恰恰意味着自己只不过是一件工具而不是一个显示着人的价值的人,如果一个人自身是无价值的,那么他所做的牺牲也就成为无道德价值的贡献”。因此,甘当蜡烛、为他人牺牲的“蜡烛观”虽然崇高却未免悲壮而凄凉,它不仅没有给教师带来振奋和激励,倒常常使教师产生一种委屈和吃亏的体验。在这种压抑的气氛中,“乐教”难以体现,“苦教”却实实在在。

我们认为,教师职业不是让教师变得平庸的岗位,教师职业是充满创造性和智慧挑战的职业,教师职业是可以让学生成长成才的职业,也是可以让教师自己有所作为、“成名成家”的职业。

翻开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履历,我们发现他们大多数都曾是普通教师,但他们是教师却又不是一般的教师,他们除了拥有爱心、责任感、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过硬的教育技能之外,他们还有一些突出于众人的特点:他们有超于世俗的高远追求,具有崇高的理想和敬业精神,对事业有着永无缺憾的钟爱,对自己钟爱的事业有着不遗余力的投入,以身相许,至死不渝,能够做到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对教育事业有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有着“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雄心壮志,有着“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的伟大胸怀。因而他们不去做“教书匠”,而要做“教育家”。

当然,成为知名教育家的教师毕竟是少数,有了“成名成家”的意识也未必就能“成名成家”,但你的工作会因此变得更主动、更积极、更投入,而主动、积极与投入这绝对是通向成功之门的必要条件。有了“成名成家”的意识,你就有了抢抓机遇的准备,你的眼光会更敏锐,你的思维会更活跃,你的热情会更充沛,你能从寻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得不寻常的发现,你会从社会的发展趋势中洞察教育发展的方向,你会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抓住机遇迅速成为带头人。

当前,教育改革正在深入进行,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教学思想与教育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这对于每一个有“成名成家”意识的教师都绝对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努力放弃一些消极的观念,满怀激情地跃入到教育改革的大潮之中,建功立业,为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体系添砖加瓦。

总之,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找到了兴趣和热爱,因此他们的工作能做得很出色,永远进取,不言放弃,并真正拥有着为人做事的尊严,教育事业需要这样的教师,他们是教育事业的脊梁,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咬定青山不放松

咬定青山不放松

咬定青山不放松

咬定青山不放松

咬定青山不放松

咬定青山不放松

咬定青山不放松

咬定青山不放松

咬定青山不放松

咬定青山不放松

咬定青山不放松——栟茶中学校长姚止平采访记
《咬定青山不放松——栟茶中学校长姚止平采访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