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山洪泥石流防治

发布时间:2020-03-03 04:20: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0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水 土 保 持 学 论 文

姓名:廖常健

班级:土管四班

学号:03310414

目录

一、山洪泥石流防治原则………………………………… 3

二、山洪泥石流防治主要对策措施……………………… 3

三、工程保护措施工程保护措…………………………… 3

四、非工程保护措施……………………………………… 4

五、结束语………………………………………………… 5

一、山洪泥石流防治原则

山洪泥石流防治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反映山丘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存条件和环境保护不断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研究和制定全国山洪灾害防治总体规划和对策措施.提高山洪灾害防治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我国山丘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安全保障。遵循了以下原则:

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的原则。人类活动的负面效应已成为山洪灾害的重要致灾因素之一,不仅使自然生态系统遭到 河流行洪场所的侵占,采取“退耕还林、还草”、改变耕作方式等措施,改善生态与环境,保护水土资源。

②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和“以非工程措施为主,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规划要求着重开展责任制组织体系、监测预警、预案等山洪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建设,及时预警,提前组织危险地区群众转移;通过宣传、培训,提高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重点保护对象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必要的工程保护措施。

③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各山洪灾害区的特点,统筹考虑国民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各方面的要求。做出全面的规划,并与改善生态与环境相结合,做到标本兼治。

④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山洪灾害防治工作,要实行统一规划,分级分部门实施,确保重点,兼顾一般。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按轻重缓急要求,逐步完善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实现近期和远期规划防治目标。

⑤坚持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的原则。我国山洪灾害防治点多面广,自然地理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防治措施应因地制宜。既要重视应用先进技术和手段。也要充分考虑我国山丘区的现实状况,尽量采用经济、实用的设施、设备和方式方法,广泛、深入开展群测群防工作。

二、山洪泥石流防治主要对策措施

山洪泥石流来势猛、成灾快、历时短、范围小而散,但易造成人员伤亡。对山洪泥石流威胁区内的人员和财产主要采取工程措施进行保护既不合理也不经济。山洪泥石流防治要立足于采取以非工程措施为主的综合防御措施,以减少人员伤亡为首要目标。

在研究山洪泥石流分布、成因及特点的基础上。划分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地制定规划措施。规划的主要对策措施有以下方面:

1.工程措施

对受山洪及其诱发的泥石流、滑坡严重威胁的城镇、大型工矿企业或重要基础设施,通过经济技术比较,规划适当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保障重要防护对象

3 的安全。工程措施对策主要包括山洪沟、泥石流沟及滑坡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等。 1)山洪沟治理

对严重威胁村镇、县城、大型工矿企业、重要基础设施、大面积农田的山洪沟采取工程措施治理。山洪沟治理措施主要有护岸及堤防工程、沟道疏浚工程、排洪渠等。

(2)泥石流沟治理

对保护对象重要、危害严重的泥石流沟采取工程治理措施。泥石流沟治理措施主要包括排导工程、拦挡工程、沟道治理工程和蓄水工程等。 (3)滑坡治理

根据滑坡危险性分类.对威胁到集镇、大型工矿企业、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的不稳定滑坡。考虑治理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进行治理滑坡治理的措施主要要有:排水、削坡、减重反压、抗滑挡墙、抗滑桩、锚固、抗滑键等。

(4)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对一旦溃坝将造成山洪泥石流灾害防治区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病险水库.在现有工程基础上,通过采取综合加固措施.消除病险.确保工程安全和正常使用。恢复和完善水库应有的防洪减灾功能.消除防洪隐患。 (5)水土保持

根据山洪泥石流灾害防治区内水土流失特征、分布规律、成因.结合山洪灾害防治要求.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理。

2.非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对策主要包括加强防灾知识宣传、开展山洪泥石流灾害普查、建设监测预警系统、落实责任制并编制预案、实施搬迁避让、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和防灾管理等。

(1)加强防灾知识的宣传培训

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决定了防御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全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和承担防灾工作。规划要求在全社会加强山洪泥石流灾害风险宣传培训,增强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使山洪泥石流灾害防治成为山丘区各级政府、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2)开展山洪泥石流灾害普查

规划要求大力开展山洪泥石流灾害普查工作。研究山洪泥石流发生的特点和规律。确定了灾害发生临界雨量的制定方法,为山洪泥石流灾害预警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信息来源,由于规划工作的局限性,大量的隐患点还没有被发现,同时由于气候、人类活动等因素.还可能造成一些新的隐患或灾害点出现。因此,需要不断加大普查力度,扩大普查范围,为防御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3)建设监测预警系统

监测预警系统监测实时的降雨和洪水过程、监视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征

4 兆.预测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这是减少或避免山洪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最有效措施。

(4)落实责任制并编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建立山洪泥石流灾害防御责任制体系,编制切实可行的预案,建立由各级政府部门负责的群测群防组织体系,在有山洪发生征兆和初发时就能做到快速、准确地通知可能受灾群众,并按照预案确定的路线和方法及时转移。 (5)实施搬迁避让

对处于山洪泥石流灾害危险区、生存条件恶劣、地势低洼而治理困难地方的居民规划拟采取永久搬迁的措施。要创造条件,政策引导,鼓励居住分散的居民结合移民建镇永久迁移。对移民新址、公共设施等建设用地须进行山洪泥石流灾害危害性评估.保障移民迁入安全地区,避免二次搬迁或造成新的山洪泥石流灾害。对难以治理的滑坡、难于防护的村镇,要求调整山洪泥石流易发区土地利用结构、村镇布局。在城镇及村镇建设、居民建房时应尽量避开灾害易发点。

(6)加强政策法规建设

制定和完善与山洪泥石流灾害防治相配套的政策法规,是规范山丘区人类活动。保证山洪泥石流灾害防治措施顺利实施.建立和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提高防御山洪泥石流灾害的能力。促进山丘区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规划要求制定风险区控制政策法规,有效控制风险区人口增长、村镇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经济发展。制定风险区管理政策法规,规范风险区日常防灾管理、山洪泥石流灾害地区城乡规划建设的管理,维护风险区防灾减灾设施功能,规范人类活动,有效减轻山洪泥石流灾害。

(7)加强防灾管理

山丘区资源无序开发、居民点选址不当、城镇不合理建设等人类活动往往加剧或导致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发生。规划要求加强防灾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社会生活、生产行为进行管理.以适应或规避山洪泥石流灾害风险。加强山洪泥石流易发区的土地开发利用规划与管理。加强对开发建设活动的管理,对山洪泥石流易发区范围内的城镇、交通、厂矿及居民点等建设项目需进行防灾评估;加强河道、防灾设施的管理.以维护河道泄流能力,确保防灾工程设施正常运行。

3.结语

经过数次的水土保持学课程,使我了解到国家水土流失现状,认识到水土流失的危害,以及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方法。也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地质专业学生学好专业课的重要性,只有在上专业课是认真听讲,跟住老师思路,做好笔记,下课去图书馆查阅地质知识,并与老师积极探讨生活中遇到的关于地质的问题,才能更加了解自己在未来要遇到的问题,使自己能提前适应未来的工作。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是环境与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防止水土资源的损失与破坏,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对于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发展水土流失地区的生产,改善生态环境,整治国土,治理江河,减少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以及促进山区脱贫致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5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跟随老师课程,获得更多知识。

秦巴山区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

抗击山洪泥石流先进事迹材料

山洪灾害防治基本常识

舟曲泥石流的形成及防治

受山洪、山体滑坡防治措施

山洪灾害防治知识竞赛(答案)

山洪灾害防治措施与成效

小学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自查工作报告

陕西省山洪灾害防治实践与对策

山洪灾害防治无线预警广播技术规范

山洪泥石流防治
《山洪泥石流防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