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谈高中物理单元小结

发布时间:2020-03-02 20:07: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谈谈高中物理单元小结

广西宾阳中学曾祥松

[内容摘要]高中物理是学生认为比较难学的科目,原因在于对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不能透彻理解和灵活运用,通过作单元小结,加强知识、方法、题型等方面的归纳,可以使学生更灵活系统地掌握知识,促进迁移,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单元小结知识小结题型小结考试小结

对于大部分的高中生来说,物理是比较难学的一门学科。其原因主要是物理学习内容丰富,物理概念多而抽象;物理规律用多种数学工具来表述,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时灵活多变;使学生在理解物理条件和物理意义的多层次问题上有所困域,使学生分析问题无一定思维模式,由于在学习中对物理概念、规律理解不透彻、不全面,运用知识时迁移能力较差,学生在面对千变万化的物理问题时,不能正确分析物理过程,建立模型,判断用哪方面的知识方法去解决问题,对即将出现的问题,心里没底。要解决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难”与“怕”的问题非常迫切和重要。

物理学习的过程要经历感知、理解、记忆、应用等阶段,要理解和掌握各种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原理、规律和方法,识记、复习是其中两个重要的环节。而单元小结是识记中的有意识记与复习中的整体复习的有机结合,通过知识、方法和题型的归纳和比较,能够很大程度提高知识掌握的深度、广度和灵活性。所以做好单元小结是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与形式。下面以一章为例,从四个方面谈谈高中物理单元小结。

一、单元知识小结。属于基础理论的总结,通常以一定的线索,列举或以框图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列出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公式、法则。理顺和概括知识结构,使知识点连接成线,从纵的方向展开,使之能揭示知识的本质特征及知识间的内在关系,明确知识的共性与特性。这样归纳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我消化后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是知识的再认识与重现相结合的体现,这不但有利于识记痕迹的强化,同时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为运用过程快速灵活的迁移奠定了基础。

- 1 -

另外,有了知识结构后,为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应根据学习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对知识的本质关系、特别关系、比较差别、易错之处作出必要的补充说明。

如《电磁感应》一章,以什么是电磁感应(磁生电)?磁生电的条件是什么?磁生电的大小和方向怎么确定?为线索建立知识结构,自感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由以上知识结构形成框架图。

对楞次定律的补充说明如下,“楞次定律中感应磁场对磁通量的阻碍可从不同的方面得到体现:(1)从感应磁场与引起电磁感应的原来磁场的方向上体现:当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磁场与原来磁场反向,当磁通量减小时,感应磁场与原来磁场同向;(2)从力与相对运动的关系上体现:由电磁感应而产生的磁场力总是阻碍磁体间的相对运动(相对运动会导致磁通量改变); (3)从运动和行为趋势上的体现(运动的效果阻碍磁通量变化)。”

二、方法与题型小结。属于基本技能的总结,要求以典型例题为范例去归纳本单元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总结题目类型和解题过程思维活动中的规律,每种必须掌握的方法要配以2至3个命题题解并附加说明。使学生明白是以方法去串题型还是以题型为纲去总结方法,而典型例题则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选择。除此之外,根据自己的体会,对方法进行适当的变通、引伸和比较,借此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题能力。

对于《电磁感应》这章,题型可归纳为二类:

(一)基本型(运用本章知识方法):

1、判断闭合电路是否产生感应电流,

由=BSsin 知 ,大小是否变化根据B、S、的变化来判断;

2、判断感应电流方向(或电源的正负极,电路中两点间的电势):(1)右手定则;(2)

楞次定律,运用步骤:①确定B原方向,②确定如何变化(增大或减小)③判断B感方向(用楞次定律)④判断I感方向(用安培定则);注意: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导体两端的电压为电路的外电压,在电源内部,电流从低势流向高电势;在电源外部,电流从高电势流向低电势。

3、求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ε= nΔΦ/Δt一般用于计算一段时间内的平均电动势,(2)

ε=BLV:V为瞬时速度,对应于瞬时电动势,V为平均速度,对应于平均电动势

4、判断自感现象中电流如何变化以及电流变化对电路的影响;

5、计算通过导线截面的电量,q = It = ΔΦ/ R 。

(二)综合型(本章与其它章节知识方法结合):

1.电磁感应电场:产生电势差的两点如果与电容器两极板连接,则可给电容器充电(Q = CU),两板间会形成一个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的大小和方向与U有关(E = U/d ,方向由高电势低电势)

2.电磁感应电路:电源两极与导体连接,可组成一个闭合电路,基本量(,U,I,R ,r)关系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确定,功能关系:电功W = U I t电热Q = I2 R t

3.电磁学动力学:电磁感应形成电场后,带电体在电场中将受到电场力作用;形成电流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将受到磁场力(安培力)作用。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与所受的力有对应关系。此时,力学的基本规律都可以适用。只不过,在分析受力时,在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基础上,注意分析电场力和磁场力;在利用功能关系时,注意分析电场力做功和安培力做功以及有关能量的转化。 说明:(1)感应过程通电导线的运动有几种基本类型:静止或匀速 (在外力和安培力下运动);先加速后匀速(在重力和安培力下运动);一根先减速后匀速,另一根先加速后匀速(两根导体棒只在安培力作用下运动)。(2)凡是电磁感应的过程,都发生能量的转化,所以,对于涉及能量的问题,要注意运用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来解决。使用时,先判断有哪种式的能发生转化,再具体确定转化量的关系。

三、学习中易犯错误小结。结合自己在作业或单元测试中的错误,或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设疑而给出的反例等,归纳本单元学习中易犯的错误。每种错误配以例题,并有针对性地说明。其目的是通过反面的总结,从错误、失败中吸取教训,并通过正、反对比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掌握正确的理论与方法,避免或少犯错误。

对于《电磁感应》这章,常见的易犯错误有:

1、判断感应导体两端的电势高低时,常认为电流从高电势流到低电势,而忽略了这

一关系只对闭合电路的外电路适用,而对内电路不适用,而产生电磁感应的导体相当于电源,属于内电路;

2、当有导体切割磁感线,同时磁场又发生变化时,求某时刻闭合电路的感应电动势经常只记得从ε=BLV来求,而忽略了磁场变化也产生电动势ε= nΔΦ/Δt,应该用两方面原因产生的电动势进行叠加。

3、在运用能量守恒解决电磁感应问题时常发生对象选择错误,通常应对整个电路系统运用能量守恒,往往发生只对电路的一个导体或部分电路运用的错误。

„„

四、考试小结。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分析去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能在学习中有意识、有针对去补缺,不断积累,不断提高。

考试讲评之后,学生按自己卷面情况进行量与质、因与果的分析。项目有四个:题号,得分,失分,失分原因。重点是失分原因。按①审题能力差,不明题意,②不善于挖掘隐含条件,③要领理解上犯错误,④忽视公式、定理、法则应用条件,⑤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差,⑥计算能力差计算失误多,⑦真正的粗心大意等几个方面对号入座、填入该题丢分原因栏目中,然后统计每一原因丢分占总丢分的百分之几。这样,能一目了然地发现其弱点及原因。几次测试小结统计之后,出现频率最大的无疑就是病根,使之能对症下药,避免用“粗心大意”的遁词掩盖自身错误,从而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弥补缺陷,克服薄弱环节。

通过单元小结,对本单元各知识点,以及不同章节的知识的内在联系有了比较深刻、系统的理解,达到“活记”的效果,同时为知识的迁移“活用”作好了充分的准备;有了题型和方法的归纳,使学生在遇到相应的问题时能较快、较正确地以一定的思路去分析,选择相应的方法去解决,同时还可通过学习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和方法。这种对知识的高度驾驭能力,能使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 “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去面对千变万化的物理问题。从而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积极性和主动性。

做单元小结还要注意的是,指导学生小结,必须在学生已经对本单元具体的概念和

规律,以及知识的运用有了基本了解后才能进行,如果连具体的知识点都不清楚,要学生找出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把知识进行归纳组成系统,这是非常困难的。很多学生的单元小结过于简单,质量不高,往往出自上面的原因。

单元小结是增强物理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行之有效的方法。

高中物理新课程实施小结

高中物理说课例谈

单元小结

单元小结

单元小结

单元小结

单元小结

学校高中物理教学工作汇报小结

高中物理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单元测试卷

提高高中物理力学解题能力方法谈

谈高中物理单元小结
《谈高中物理单元小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