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信息安全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0:04: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

信息组

赵福赞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维护信息系统安全问题

2.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危害和杀毒软件以及如何防治计算机病毒 3.了解计算机犯罪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信息技术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认识到信息技术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人类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事实,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价值,形成学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形成爱护计算机、自觉遵守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

2.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身边信息安全方面的事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生活中的知识无处不在,信息安全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水平,逐步养成负责、健康、安全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节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必修)《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六章第1节,内容是对信息安全各方面作一个总体介绍,引导学生主动了解更多的信息技术及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更多的信息道德,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和自觉遵守信息道德规范意识,并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在各方面的水平。

三、教学过程(注:以下有些文字图片全用PPt展示)

(一)情景导入

先表述计算机网络的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积极积极的影响,再引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也有消极的一面,特别在信息安全方面,下面我们就看一些新闻,消息,图片,并回答一些问题。

(二)讲授新课 (1)信息安全问题

1.问题:我们看到的新闻,图片事件,分别来自信息安全的哪种威胁?

2、老师对同学们的回答作出说明

(2)计算机病毒

我们先看一个动画《病毒**》,先让同学们带着问题看: 1.动画里面的计算机病毒在那一天发作? 5月 26号

2、动画里面的电脑在改了时间之后为什么还会中病毒? 动画中的计算机病毒规定在5月26号发作,由于5月26号的时候,电脑设置改为5月25号,第二天当然就是5月26,就会中毒

3、动画中电脑中毒后出现了什么后果? 显示器爆炸

4、动画中的计算机病毒有哪些特点?(看书P134回答) 播放动画后,回答问题,

总结:①破坏性 (表现在要爆炸)

②可触发性 (表现在具体的某一天爆发,在5月26号) ③表现性(表现在对硬件毁坏)

(3)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点

提出问题:同学们用电脑上网,遇到过哪些计算机病毒?

根据同学们回答,总结常见的病毒,如木马病毒,蠕虫病毒,哪计算机病毒到底是什么呢?

a.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定义体现的特点: ① 在计算机中插入:隐蔽性,非授权可执行性 ②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破坏性,③自我复制:传染性 b.总结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c.观看史上非常出名的计算机病毒

①CIH病毒②爱虫病毒③冲击波病毒④巨无霸病毒⑤熊猫烧香

(4)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思考】:同学们用电脑上网,中计算机病毒后电脑或者其他方面会出现

什么结果?

1.QQ号被盗,别人会在里边乱发消息,中了qq盗号病毒 2.打开网站时,不断弹出很多不明网站,这可能中毒

3.电脑反应非常慢

4.电脑无故死机,反复重新启动 5.硬盘、U盘有些文件删不掉,有些文件打不开

6.浏览器不可用 7.黑屏,蓝屏

8.系统提示硬盘空间不够

9.键盘、鼠标不能用等 【分组讨论】:

当我们的电脑中了计算机病毒后,我们该如何处理以及预防计算机病毒? 1.用杀毒软件杀毒,如:瑞星、江民、卡巴斯基、360安全卫士、金山毒霸 2.使用正版系统软件。

3.下载的音乐,视频,软件先杀毒

4.、我们用过的U盘,移动硬盘要先杀毒后再使用 5.对数据文件进行备份,如用U盘,移动硬盘。 6.经常升级杀毒软件的病毒库

7、杀不了毒时,重新装系统

8.当发现计算机系统受到计算机病毒侵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清除病毒

(5)计算机犯罪及预防

1.采用案例,情景方式,说明计算机犯罪表现在那些方面。

2.提醒同学们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文明上网,通过网络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6)作业

1.在网上查询《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内容

2、在网上查找并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及还有哪些处理计算机中病毒的方法?

信息安全 教案

信息安全教案

信息安全教案

网络信息安全教案

信息安全教案10.15

计算机与信息安全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安全教案

安全信息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教案
《信息安全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