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人民日报社论(910月1日)

发布时间:2020-03-01 18:49: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人民日报社论:永远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

2009年09月19日04:39

在全国各族人民喜迎新中国60华诞的金秋时节,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

这次全会,是在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高度评价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着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所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深化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繁重任务,近一年来我们党在应对重大挑战、完成重大任务的实践中经受住了考验,积累了驾驭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支持和拥护。

这次全会研究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认真总结党执政以来加强自身建设的宝贵经验,深入分析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研究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反映了全党同志的愿望和心声。全会通过的《决定》,符合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符合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需要,体现了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的丰富成果,体现了全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共同意志。《决定》着眼于推动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的贯彻落实,重点研究解决当前党的建设中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紧迫性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关头,我们党总是紧紧抓住党的建设这个关键,确保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更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夺取新的胜利。历史和现实深刻表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实现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

一个执政党能不能科学总结实践经验,善不善于坚持和发展这些经验,关系这个执政党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决定》概括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基本经验。这些基本经验,体现和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这些基本经验,我们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这次全会通过的《决定》,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是全党和各方面智慧的结晶。贯彻落实《决定》,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全党的重大政治责任。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决定》精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深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按照《决定》作出的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各项部署和要求,扎扎实实抓好贯彻落实,切实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人民的信任和期望,永远是党开拓奋进的动力。我们党成立88年、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年来,始终为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今天,我们伟大祖国已经发生历史性变化,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也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

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永远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绘就祖国繁荣富强新画卷、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共同奋斗。

人民日报社论:风雨同舟写历史团结奋斗向未来 ——庆祝人民政协成立六十周年

2009年09月21日04:44来源:人民网

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60年前的今天,伴随着中国人民解放的欢呼,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隆重召开。这次会议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和人民民主制度的建立。

60年后的今天,伴随着科学发展的时代潮流,我们热烈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作为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努力,为促进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风雨同舟六十载,肝胆相照一甲子。60年来,人民政协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履行职能、发挥优势,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人民政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动员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投身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为战胜历史罕见的特大自然灾害,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以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证明,人民政协这一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风雨同舟、团结奋斗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融汇于振兴中华的伟业之中,在共和国的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探索创造经验,历史昭示未来。人民政协的命运始终与国家、民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紧密相连。60年的历程丰富多彩,60年的经验弥足珍贵——始终坚持把人民政协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进行部署和推进;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重要机构的作用,不断巩固我国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大团结大联合组织的作用,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始终坚持以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永葆人民政协的生机与活力。这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展人民政协事业所必须牢牢把握的原则。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60年的实践一再告诉我们,坚持和完善这项基本政治制度,不仅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和根本利益,而且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就一定能谱写出多党合作和人民政协事业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人民政协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团结各界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和改进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各级党委要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对人民政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人民政协的领导,充分运用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为实现党的总任务、总目标服务。

各级政协组织要继承和发扬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继续扎实有效地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

督、参政议政职能,切实发挥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60年风雨同舟,60年共创伟业。人民政协与共和国一起成长,人民政协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人民政协的不朽业绩,凝聚着历届政协委员的心血和汗水,汇聚了党和人民的支持与厚爱。我们坚信,为新中国建立作出过伟大贡献,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创造过辉煌业绩的人民政协,一定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谱写更加灿烂的新篇章!

人民日报社论: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胜利前进 ——热烈祝贺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召开

2009年09月30日00:00来源:人民网

喜报传人间,花香满乾坤。在普天同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中华大地数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华民族数千年自强不息的奋斗,留给当代中国人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56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的宝贵财富,各民族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辽阔的中国国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一部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诞育、发展、交融,合力形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建设统一多民族伟大祖国的历史。

60年前新中国的诞生,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翻开了中华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新篇章。回首60年,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历程波澜壮阔、成就举世瞩目、经验弥足珍贵。6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民族工作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工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民族工作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大力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我国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制度基础日益深厚牢固,为我们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战胜国内外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基本保障。6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党的民族政策不动摇,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动摇,坚持维护祖国统一不动摇。归结到一点,就是必须坚持一切从我国民族问题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事实雄辩地证明,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是成功的,我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是牢不可破的,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完全正确的。对这些实践证明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制度,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并不断加以完善。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国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重大的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就必须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继续把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向前进。我们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只有切实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使56个民族拧成一股绳,才能不断形成实现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幸福安康的强大力量,不断形成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强大力量,不断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强大力量。为此,必须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扎实实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奋力开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紧紧围绕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的主线,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我国民族问题实际,既坚持和发扬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成功做法,又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推进制度创新、工作创新、方法创新,突出群众性、实践性、时代性,增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感召力、亲和力、影响力。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积极性,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公民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培育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的公民道德准则和社会文明风尚,形成

促团结、保稳定、增和谐的强大合力。要认真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表彰活动,善于发现典型、总结典型、弘扬典型,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广为人知、深入人心,充分发挥各类先进典型作用,用群众身边的人和事教育群众,带动各族群众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要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建设一支政治上跟党走、群众中有威望、工作上有实绩的高素质少数民族干部人才队伍,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强大的组织人才支撑。要进一步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完善民族工作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民族工作责任制,加强民族工作部门建设,推进民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提供根本保证。总之,要通过全党全国不懈努力,努力使民族工作更加有效、民族关系更加和谐、民族团结更加巩固,形成促进祖国繁荣昌盛、维护祖国统一安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磅礴伟力。

历史和现实深刻昭示我们:团结统一,是各族人民之福;分裂*,是各族人民之祸。对我们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来说,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我们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新的起点,56个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越来越宽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一定会越来越灿烂。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迎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曙光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2009年10月01日05:12来源:人民网

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60华诞。

6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彪炳史册的历史时刻,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掌握自己的前途命运,标志着我们伟大祖国从此告别落后屈辱走向繁荣富强,标志着中华民族从此迈向伟大复兴的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

60年沧桑巨变,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引领当代中国的进步潮流,我们伟大的祖国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社会主义中国在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中,探寻出一条生机勃勃的现代化道路。共和国60年艰辛探索和成功实践,向世界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60年团结奋斗,我们将几代人矢志追求的现代化梦想和民族复兴进程不断向前推进。从一穷二白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从“站起来了”到“举足轻重”。中国的国力从来不曾如此强大,百姓的生活从来不曾如此富足,亿万人民的精神面貌从来不曾如此昂扬奋发。共和国60年辉煌历程和光辉业绩,铸就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丰碑。

振兴中华,赶上世界潮流,使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这是长期以来中国人民的夙愿。纵观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新中国的60年,前承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奋斗,后启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的变革与创新,凝结着亿万中华儿女一个多世纪以来改天换地的豪情壮志,开创了现代中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灿烂前景。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十九世纪中叶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鸦片战争后的近百年间,中华民族走过了历史长河中最为屈辱的一段。抵御外侮、变法图强,推翻帝制、建立共和„„面对民族危亡、生灵涂炭的悲惨境遇,中华儿女为救亡图存上下求索,进行了反压迫、反奴役、反侵略的英勇斗争,书写下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悲壮一页。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人勇敢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神圣使命。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几十年艰苦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国家民族的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吹响思想解放的号角。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使中国人民走上富裕幸福的康庄大道,使社会主义中国更加自信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新中国60年光辉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创举,是根本改变中华民族命运、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变革。60年光辉历程,凝聚成宝贵的历史经验,启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光明未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我们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我们的伟大目标。面对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大势,面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风险,我们肩负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面临的考验复杂而严峻。我们走过的60年征程,只是民族复兴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居安思危,永不懈怠,艰苦奋斗,埋头苦干,我们才能承续无数先辈英烈们所开创的伟大基业。

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时代,一个开拓未来、创造历史的时代。目睹我们国家沧海桑田的巨变,亲历中华民族迈向复兴的航程,时代给予我们光荣与梦想,更赋予我们责任与使命。迎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曙光,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亿万人民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谱写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崭新篇章。

人民日报10月1日社论

人民日报社论 7月1日

人民日报社论

人民日报社论

人民日报社论

人民日报社论

人民日报社论

人民日报社论

人民日报社论

人民日报社论

人民日报社论(910月1日)
《人民日报社论(910月1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