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优秀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11:00: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07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优秀论文(2)

南部工业城区的战略调整构想

徐晓勇大渡口区统计局局长

近年,市委市政府调整重庆都市圈的发展规划,在核心城区加强CBD和五大商圈的建设,并推动主城北移、西拓、东进,加快了北部新区、西永、茶园三个新区的开发,整个城市“中、东、西、北”的发展如火如荼。而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南部地区,却投入较少,交通不畅、污染严重、后劲不足。最近,市委市政府加快1小时经济圈打造、并决定在2007年启动小南海水利枢纽建设和重钢环保搬迁,这在南部地区引起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布局一个大项目、搬迁一个大企业,让我们对整个主城的空间布局和南部工业城区的战略调整产生了一些新的遐想和思考。

一、南部工业城区的基本情况

(一)范围:这里所说的南部工业区是指:中梁山和铜锣山之间,以为朝天门为中心,向南的长江上游城区。它涉及九龙坡、大渡口、巴南三区,主要由大杨石(部分)、大渡口(含中梁山地区)、李家沱-渔洞三大规划组团构成,是重庆老工业的主要集聚区,整个区域大多在主城600平方公里核心区的规划范围内。可开发面积约28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工业和物流用地面积约80平方公里(含乡建用地),国有大中型企业分散零乱地布局在铁路和长江沿线,占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其中重钢约8平方公里;大量的乡镇民营企业自发无序聚集在华岩、双山、公民、花溪等城郊地区,占地面积达约30平方公里;部分优质企业进入了总共约20平方公里的九龙、建桥、花溪三个特色工业园。

(二)概况:南部工业城区的发展是由1937年汉冶萍铁厂(重钢前身)搬迁至大渡口而开启,解放后成渝铁路、九龙港和一些中央仓储设施相继建设,并先后在长江两岸的布局了冶金、机械、汽车、军工、食品等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70余家(中央企业10余家),遂形成了重庆工业的主要聚集区。直辖后随着高新区、特色工业园区、新城区的建设,南部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2006年该片区三大组团人口约120万,从业人员40万,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约10万;存量工业总资产约1300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0余家,增加值近200亿,约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20%;地区生产总值约350亿,约占全市的10%,主城的20%。

二、南部工业城区总体调整的必要性

(一)重庆都市圈整体发展的需要。南部地区是重庆工业存量最

1集中,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存有两山两江之间仅有的80平方公里发展空间。由于新一轮的城市规划把发展的方向聚焦到中央商务区、北部新区和西永、茶园。南部地区获取的资源相对较少,规划没有统一,发展起点较低,后劲日益弱化。在中央深化宏观调控,紧缩房地产用地,推动工业用地招拍挂的情况下,如何科学有序地引导重庆城市的扩张,确保主城每年上万亩土地需求的持续供应,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山水园林城市,成为一个战略性问题。因此,重新审视南部工业城区的发展,盘活沿江土地和工业存量资源,推动该片区战略转型,推进都市圈总体协调发展,已刻不容缓。

(二)重庆工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南部工业城区经营较好的企业受地理条件和城市化的影响,无法扩大再生产,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发展困难的企业设备老化、工艺落后,难以筹集资金进行改造;城乡结合部,乡镇企业无序聚集,乱搭乱建现象突出。现在该地区房地产用地均价突破100万/亩,而整个地区工业土地增加值不到3亿/平方公里,总体较低,企业总体搬迁改造时机已经成熟。如果实施腾笼换鸟,调整出50平方公里的土地,利用级差地租可筹集资金约500亿,用于企业再造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这对推动地区大中型的企业持续发展,引导中小企业有序壮大也十分有利,并会从总体上推动重庆工业的结构调整和跨越式发展。

(三)改善主城人居环境的需要。南部工业企业以重化工业为主,除重钢以外还有一大批电力、水泥、化工企业,因环保投入不足,排放大量烟尘、污水、废气和噪声。该地区月降尘量约17吨/平方公里,二氧化硫年排放量10万吨以上,空气二级以上天数平均65%左右。流经该地的桃花溪、伏牛溪和跳磴河沿线约有300多个排水口,年流入污水约3000万吨,并严重影响长江水质和丰收坝、和尚山水厂的取水安全。南部城区作为上风上水之地,其严重的环境污染影响重庆“蓝天碧水”行动成效,是造成重庆位列全国十大污染城市的主要污染源。重钢搬迁解决了主要问题,但九龙电力和腾辉水泥、前进化工厂等企业污染依然严重。现在重庆的发展条件相对较好,既已痛下决心搬迁重钢,就应乘机进行整体搬迁改造,彻底改善主城区的环境和形象。

(四)完善城市功能的需要。随着内环、轻轨、快速干道等通道相继建设,杨家坪商圈、西南新城(大渡口)和南部新城(巴南)的开发,整个南部城区正在联成一片,并成为新一轮城市规划的主要居住地之一,现在该片区的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已达1000万平米。但是,由于以前是按工业基地规划,并按计划经济的思路建立起来的,“企业办社会”的结构割裂了厂区与社区的有机联系,阻碍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卫生、

教育科研等配套相对滞后,城市形象给人以“偏、远、脏、旧”的印象。因此,南部工业区企业的调整改造是完善城市功能、调整城市结构,加快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形象的必经之路,调整越早,成本越低。

三、南部工业区企业整体调整搬迁思路

(一)基本原则。一是企业为主的原则。由企业制定搬迁改造方案和做好内部职工分流,在搬迁中实现企业的转机建制,并通过招商引资和技术改造,实现产业和技术升级。同时,要强化政府的推动和主导作用,制定南部区域发展规划,并辅之以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实现南部地区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二是市场经济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功能和南部工业企业的比较优势,通过存量资产的合理流动、重新组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三是成片开发的原则。通过整体规划,成片开发,加大宣传,扩大影响,提高土地的商用价值,充分利用土地级差优势带来的收入,实现企业顺利搬迁。 四是升级换代的原则。搬迁不是简单的“挪窝”,不是企业的异地“克隆”,搬迁必须结合企业转机建制、高起点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来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做到成熟一家,搬迁一家,改造提高一家。

(二)调整范围:建议将该地区三大组团需要搬迁的企业都划入范围,分两期进行,一期先将内环路以内的石坪桥、杨家坪、黄角坪、新山村、九宫庙、李家沱、道角等成熟地区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着重迁至特色工业园;将盘龙、双山、八公里等地规划居住区的中小型企业着重搬迁至楼宇工业园。在这个范围内又优先搬迁污染较重的钢铁、电力和水泥企业。二期再将内环至二环的中梁山、茄子溪、渔洞等企业分类进行搬迁。

(三)调整方式:一是就地发展。如以国际复合为中心,在建桥园建设玻纤产业创新基地;以庆龄和隆鑫为中心,在中梁山建设设具有一定规模的汽摩基地。二是部份外迁。如重钢生产车间外迁,而总部、研发中心和非钢产业等留在市区;二是整体置换。对电厂、前进化工厂等那些污染扰民企业实施整体搬迁;四是就地淘汰。对有机化工厂等那些产品无市场,长期亏损,无发展后劲的企业实施破产,退二进三。总之通过退城进园,就地发展一批都市型企业、搬迁改造一批污染企业、淘汰退出一批劣势企业。

(四)资金渠道:民营和股份制企业主要由开发商与企业直接合作。难度较大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市里为主,小型企业以区里为主,中央企业用优惠政策推动引导,市属企业由渝富公司或地产集团总体托盘承接,区属企业由区属融资平台或工业园区承接。通过土地抵押向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用于企业搬迁和土地开发,待土地开发后再将资金收回滚动使用。同时,在搬迁过程中引进社会资金,如出售部分

国有大中企业的股权,或合资合作,企业也可银行贷款和自筹部分。

(五)配套政策:对南区工业企业的结构调整,应根据搬迁改造中将会遇到的带有共性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应包括土地出让、企业发展、税收分成、职工分流、产业替代、土地开发等企业、开发商及区县政府普遍关注的相关内容。通过政策的导向作用,调动企业愿意搬迁改造的积极性;老厂区政府支持搬迁改造的积极性,远郊区县政府吸纳搬迁企业的积极性;地产商进行土地开发的积极性,真正起到政府的导向作用。

(六)时间进度:工业结构调整既不要影响我市工业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又要考虑土地开发市场的需求,还要考虑职工分流过度集中可能产生的不稳定因素,因此,既要积极推进又不能操之过急,先期可在总结建设厂等企业搬迁改造经验的基础上,以重钢的调整和土地开发作为示范,由大到小,逐步推进。这样不仅可以起到对搬迁企业和开发商的示范作用,同时也可以在运作中摸索经验,为以后的大面积调整奠定基础,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力争3-6年完成南区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四、南部工业城区调整后的发展建议

(一)定位渝南新城,统筹规划设计。通过调整,南部工业区污染将大幅降低,同时,工业用地将由现在占全部用地的40%降为15%,甚至更低,宜居环境将会有明显改善。根据新一轮城市规划,该地区以居住为主,整个地区在2020年左右会完全城市化,届时,居住人口将达到250万,将会成为重庆主城区人口较多的一个片区。对这样一个上风上水的峡江地带、人口众多的城市空间,科学合理的规划非常重要。因此有必要对该片区部分区域功能作适当调整,按照集约、生态和人文的原则进行规划协调和功能定位,把该地区作为主城的改造拓展区,统称渝南新城,主要以生活居住为主体,以新型工业、物流商贸为支撑,以旅游休闲为特色。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用10-15年左右时间,把该地区建成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新型工业聚集区、现代物流拓展区、文化娱乐休闲区、生态宜居新城区。

(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推进城市功能开发。渝南新城的开发首先要把基础设施作为先导,打通进出该区域主要交通干线,建议抓紧进行渝泸高速公路北段的建设,并与中环线相连;启动轻轨二号线延长段和支线的建设;对菜园坝火车站、成渝铁路城区段作改造或迁移规划,启动长江上游滨江路的建设;加强区域路网建设,推进中环线、三纵线和白居寺大桥的建设,加强三大组团之的联系。同时,积极推进城市的功能开发,将该地区核心区域列为重庆的都市副中心,全力推进特色工业园、楼宇工业园以及物流基地、区域商圈的建设,

结合地产开发推进创意产业园、职业教育园、体育公园、影视基地等建设。通过基础建设和功能开发,提升工业用地的价值,为企业搬迁企业创造条件,同时也为地区发展营造环境、增加动力。

(三)大力培育新兴载体,发展替代产业。企业调整特别是重钢搬迁,在短期内造成区域经济总量减少,经济增量流失,财政收入下降,还将带来职工分流、就业等问题。因此,原有产业调整后必须发展替代产业,才能确保渝南新城的持续发展。结合重庆实际和该地区的特点,建议:一是整合特色工业园,做大做强都市工业。扩大九龙B区和建桥C区两个特色工业园的用地范围,并复制九龙高新园的政策,与二郎科技城联成一片,在中梁山东侧形成新的都市工业基地。以园区为载体,做大做强无污染的现有汽车摩托车及配件、建材产品、机械加工、食品医药、玻璃纤维等产业,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数码模具、风力发电等新型装备制造业。二是建设休闲产业园区,着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工业企业搬迁调整后,特别是小南海水利枢纽的建设,使滨江岸线资源优势突现,而且土地完整,适宜结合新型地产开发,策划布局大型休闲项目,建设CRD。可在重钢原址和黄角坪建设工业主题公园、工业博物馆、工业设计中心,发展创意产业。在钓鱼嘴半岛及附近建设影视中心、动漫基地、奥体副中心、职业教育园,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小南海水利枢纽坝区以及中梁山和铜锣山交汇地区建设森林公园,迁建动物园,开发温泉资源,建设游艇码头,发展生态旅游业。三是利用港口铁路,发展现代物流业。如果菜园坝火车站暂不调整,长江和成渝铁路沿线大量的物流设施存量短期内搬迁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在中短期可充分利用这些设施,在九龙港和新港周边加快流园区开发,推动金属材料加工配送中心、危化品物流中心和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发展铁路、公路、水路多式联运和第三方物流。

(四)加强协调配合,实施市区联动。南部工业企业的搬迁改造和渝南新城的开发涉及中央企业、市属企业和三区政府,市地产集团和城投集团在该地区也储备土地20000亩以上,在推进过程需要多方协调配合,因此,必须要市区联动、周密计划、稳步推进。建议由市政府出面设立议事机构,有关部门、企业和三区政府参加,统筹南部工业区整体规划、结构调整和大型项目建设,形成“一个机构,三架马车”模式,推动地区协调发展。同时,加大对结构调整体宣传以及渝南新城的形象塑造,以争取市民支持和吸引社会投资。

沈阳实施铁西老企业退城进园,让老工业基地变成了全国环保模范城;成都推进东郊结构调,让西部省会成为中国最佳宜居城市。两个城市对老工业区整体调整改造,搬活了企业,盘活了城市,对我们在实施重钢搬迁的基础上,推进南部工业结构调整和渝南新城开发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实施渝南新城整体调整与开发,将使重庆都市圈形

成一个中心城区(五大商圈间的区域)和四大拓展新区(北部新区、东部茶园、西部西永、渝南新城)的发展模式,五大功能区错位竞争、协调发展,将更加强劲地推动重庆加快建成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

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优秀论文(9)

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优秀论文(10)

重庆青年人才论坛论文

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沙坪坝区分论坛论文目录

青年人才论坛

第五届青年人才论坛

中国人才发展论坛优秀论文奖和组织奖名单

姜平在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工作会上的讲话

中国领导人才论坛

中国(重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

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优秀论文
《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优秀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