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水滴精神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03:06: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5年寒假德育论文

如何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水滴精神

庆安小学

付星

为了使学校文化建设不是空洞无物的摆设,而是有丰厚文化底蕴的精神大厦,我们确立了以班级为学校文化创造的基点这一思想,使“水滴精神”走进教育的全过程,使素质教育的灵魂──学校德育落到实处,使学生德育素质在班级文化的涵泳中得以内化和升华。

一、丰实班级文化──生活化

在教育文化理念的影响下,许多学校不乏独特动人的文化标识,如“创新”、“素质”,包括“立美”等等,这些前卫精神,由于班级文化的虚化,而只浮现于儿童精神生活之外,因而丧失自己存在的根基。因此,我校尽全力充实班级文化价值的深度与丰富形式以此作为推进班级文化建设的前提。

首先,增加班级文化含量就是创生有生命的文化。走向生命就是走向生活。盈怀生命的文化,是显现儿童生活的文化,是儿童生长的一种生活境遇,是儿童探寻世界、惊奇发问、情感表达的真实自然,就是让班级充满生活。儿童的生活就是游戏,游戏就是儿童生命存在的重要形式,我们像“游戏”一样精心构筑儿童的生活,使教育形式游戏化,从而赋予了新的文化意义。在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研究和探讨中,我们就班级管理集体、学生自主文化等方法进行了尝试。比如,学生干部是班级管理的习惯形式,我们既不像传统教育那样,也不像有的学校采用的“竞选制”那样,只让少数有能力的人获得这种特殊体验,而是像游戏一样,按学生个性、能力和特长编组形成班级管理集体,在老师辅导下,自主分工,每周一组,轮流“执政”,而且还制定了一套执行的细则,如每天编一期“小主人”报,晨会课汇报前一天的活动情况,商量当天的学习与生活。当一周的“管理”完结,则组织汇报、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孩童时期珍贵的生活经历。这是让教育走向儿童生活的途径,儿童从自然的生活中看到了游戏,也看到了自己的生命。你到我们的班级中可以看到学生参与班级生活的热情,孩子们如同在自己家里一样喜欢表达,因为他们在“生活”中生活,没有来自成人社会的压力,一切似乎都是一种模拟,是生活的学习。

其次,提高班级文化含量就是要开拓教育资源,增加文化含量即意味着向开放的班级过渡向生活世界寻觅教育资源。正像哲学家叔本华所言:学者是研究书本的人而思想家则是“直接去读宇宙万物”。我们应让儿童真正临场世界本身,不是间接地理解世界,而是直接地体验世界,儿童应像思想家那样主宰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支配自己的成长过程和最大可能地靠近

1 人类为自己选择的生活理想和价值目标,这样才能使虚化的班级文化走出沙漠化的教育境遇。

我们着力校园文化资源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生活设施,如图书馆、音美室、植物园、小星星电视台等,开辟了德育基地和劳动基地,营造了深厚人文气息的校园自然生态文化,如校园内的草木介绍,名人字画、校训、班训,雕塑、灯光,寓美于知。寓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学校橱窗,如“校园风景线”、“德育天地”、“时事信息”、“校园因特网”、“21世纪等于什么?”、“班级活动集锦”、“有奖征答”、“我们的榜样”、“奋进的祖国”及科普、作文、英语、军事、美术与书法、数学、体育、健康教育、名人画像及各类信箱等,学校就是一个微型的生活世界,一切都融于学校的教育生活之中。这些文化生活不是以学校为中心展开的,是作为教育资源为班级文化所享用,以学校的教育资源为班级文化生活的环境,儿童在与周围的自由境遇进行交换时,利用学校广博的文化资源,培养自己创造生活的能力。

二、呵护班级文化──自立化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也是学校中的“个人”,其内在的精神气质,会冲破形式的掩饰而外溢,问题是要自觉寻求这种精神文化的自立和自足。

1、教育者自立

班级自立,需要主体性的教师,这需要学校的关爱与呵护,当教师个人还处在起步阶段时,学校给予有力的指导,当教师经受磨练已发展成熟时,学校将权威悄悄隐去,这时教师主体代替学校权威成为教育实践的主角。权威不在自立者面前释放,只是促进自立的动力。如三年级某班老师在班级管理中,将教育环境自我化,将班级公共环境分包到学生个体,一人一个小方格,将这个小方格主观的赋予学生,使学生对环境有了一种主体支配感,无生命的环境因这种主体支配感而被学生赋予了个人的情感生命,学生变得像爱惜生命一样的珍惜环境,使环境本身成为了一种有力的教育形式。邱老师的“创造”成果,很快被学校教师肯定、认同,“小方格”成为我校班级管理和引导学生求美的代名词。

2、被教育者自主

班级文化的主人是学生,只有当学生获得真正自由,才能创造出富有生命的班级文化。这需要教育者进行呵护,班主任要特别重视与学生以心换心,与学生结成良师益友关系。提供足够的选择机会或可能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活动。九八年,我校就校园文化,在学生中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令我们深思,大量的“校园文化”频临生存危机,学生认为漂亮的墙面装饰、鲜艳的橱窗布置都出自老师之手,不是他们自己亲自的劳动成果,他们觉得意义不大。学生简单而率直的话,引起了我们全校师生的大讨论,自此,也奏响了

2 学生自主参与创造校园文化活动的序曲。

3、活动自主

由于教育者与学生达到了自立,班级文化便显露出巨大的活力。如:学生三五成群按棋类、美术、音乐、书法、昆虫饲养、科技制作、阅读、数学、编织等方面的兴趣爱好成结成互动性的互助合作小组,共同研究,交流心得体会,班主任及时提供学习和汲取营养的素材,提供板报、队会、晨会等舞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我校许多班会都是以这样的主题展开的:如以学生生活身边的人和事为题材的,运动员将参加市运动会,你有什么悄悄话要对他(她)说;对未来充满幻想和理想主题的,假如你是校长(镇长、老师)„„、21世纪等于什么?你准备好了吗?如果你走进一些班级的班会听一听,孩子们以无邪的思想展开对话,将让你发现在童年时的纯真与智慧。

三、创生班级文化──个性化

班级文化作为儿童生活的微观世界,为儿童提供富有个性的文化生活世界。“立美育人”是我校的教育灵魂,给予班级最大的创造想象的自由已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学校要求每一个班级把自己的想象力不仅运用于一般管理之中,而且要努力在班级文化生活中张扬自己的文化个性。

班级可以有自己的文化见解与文化形式。我校每个班级都有一个由儿童自己主持的“班级之窗”,它每天展示着班级中动人的故事和优秀的人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们精心地装饰着自己的心灵之窗,当你驻足于它的面前时,里面的内容之丰富,会让你体验到一个班级的确不同于另一个班级,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儿童都有自己对美的理解,都有自己选择文化生活方式的能力。班级开放了,学生才会更多地关爱社会,关爱生活,关爱自己的成长,根基于教育者和班级的实际就会萌发出许多创造之举,在这种个性化的班级文化的熏陶下,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学校的环境由学生自由打扮,各种沙龙、海报、讲座、研讨团体等应运而生,融德育于学生生活、学习和活动之中。

我校以科研为导向,以班级文化建设为依托,学校德育工作结出丰硕果实,审美、求美、立美成为师生奋发向上的不竭动力。学校少先大队、鼓号队等分别被评为省市先进集体,还利用这次寒假让孩子把水滴精神内涵以绘本形式展现出来,是一项综合的实践性作业,让孩子们真正理解我们校园文化中的水滴精神内涵。

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党的宗旨

在日常生活中

在日常生活中

思想汇报: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党的宗旨

表面活性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论文

12月积极分子思想汇报《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党的宗旨》

12月积极分子思想汇报: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党的宗旨

大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理念

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践行工匠精神

《合同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水滴精神论文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水滴精神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