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春晖交流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3 07:36: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山西省中药材基地建设推进会

交 流 材 料

沁县春晖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2015.8.26

一、沁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沁县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北部、太行、太岳两山之间;东接襄垣、武乡,南邻屯留,西部与沁源毗邻,北部与武乡及晋中地区的平遥接壤。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8.9℃,全年无霜期167天,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典型农业县,也是全省的产粮大县之一,境内水资源极其丰富,交通相当便利,全县总人口18万人。中药材是促进我县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内容。最近几年,沁县的中药材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1、沁县中药材种植整体情况

1.1 当地中药材生产总体情况:沁县种植中药材约3万余亩,其中家种面积1.8万余亩,品种包括:黄芩、丹参、牡丹、芍药、射干、知母、板蓝根、苦参等。野生抚育面积1.2万亩,主要是连翘。

1.2 中药材产量和消销收入:黄芩五年生亩产500公斤干货,总产量预计可达1000吨。总销售预计2000万元;白芍四年生亩产600公斤干货,总产量600吨,总销售预计1500万元;连翘七年生亩产老翘150公斤,达产后,总产量1800吨,总销售9000余万元。 农民人均药材收入约600余元。

2、道地药材基地建设情况

2.1 近年来三级资金扶持沁县建设中药材1.8万亩(主要是扶贫资金500万、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300万、林业局100万、桑果药材中心100万)主要有:玉米地套种黄芩5000亩,野生抚育连翘8000余亩,标准化中药材基地2800亩,林药模式种植射干、板蓝根等2200余亩。

由于主要集中在2013-2015年,种植面积成活率保存率达85%,产量效益尚且无法统计。

2.2 当地政策扶持情况

沁县县政府把中药材确立为六大产业之一,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投资发展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的优惠政策,积极支持种植大户、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土地流转,并会同涉农部门,工商税务部门积极引导支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技术培训、试验示范,从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服务,促进了我县中药材产业的迅速发展。

2.3 2015年种植模式:主要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由公司(合作社)在当地流转土地,建设示范基地,和种植农户签订保护价回收协议。三种种植形式:在玉米地套种黄芩1000亩;在绿化林地、经济林、果树林发展林下种植射干、板蓝根等800亩;大田地发展白芍、油用牡丹等品种,建设自己的育苗基地。

2.4 沁县春晖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2015年建设黄芩基地800亩,板蓝根基地500亩,白芍、射干、知母等基地700亩,育苗基地100亩。主要采用“五统一”(统一供种供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管理、统一价格销售)的运营模式,通过合作社社员辐射带动周边农村。

3、沁县2015年本地主要到底药材市场价格、加工、销售情况 沁县的中药材初加工企业为振东医药集团,所生产的丹参、苦参、连翘、板蓝根等产品,由振东鲜货回收,统一加工销售。高于市场价格约20%,但是2014年底,由于新药典尚未颁布,各大药厂级经销商不进行大量囤货,所以导致市场价格比往年大幅下降。

4、春晖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

沁县春晖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4月,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把分散的中药材种植户联合起来,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创办的。现有社员104户,出资总额224万元。主要经营业务范围为中药材、桑树、树木种植、销售等,社员现有中药材种植品种包括黄芩、板蓝根、知母、白芍、射干、牡丹等,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

合作社法人代表王庆奇,男,现年56岁,从1973年开始担任青屯村领导,有30多年的基层领导工作经验,曾任青屯村支书兼主任。

合作社实行独立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严格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核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过程中的成本和费用。2014年财务状况:黄芩生产2.72万公斤,产值37.23万元;板蓝根6.97万公斤,产值56.51万元;白芍1.48万公斤,产值32.66万元;其他品种产值12.58万元。截止2014年底,合作社总资产50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30万元,负债0.2万元,销售收入194.8万元,利润104.8万元。

合作社员工张万熬为药师,曾在山西昂生医药集团任销售经理,有着良好的销售网络;曲秀芳为职业中药师,对中药材的品相以及药理有着丰富的经验;焦洪涛为农艺师,对中药材的种植管理、施肥、除虫、采挖有着多年的种植管理经验。

二、合作社的做法及成绩

1、合作社的做法

在产前由合作社提供种苗、化肥等农资;产中对农户进行种植技术培训;产后保护价收购的方式,形成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共同体,把农户的分散生产通过合作社与公司联接成大市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经营水平,降低生产风险。公司、合作社与农户、市场紧密结合,形成产前、产中、产后为一体,环环相连的产业格局,使合作社、农户之间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现有职工人数22人,中层以上管理人员7人,本科学历以上6人。建立了健全的组织机构、民主管理和财务管理制度,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供种、供肥、统一种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收购、销售”的经营管理办法。

2、成绩

2.1 沁县春晖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山西振东制药集团签订供销合同、与山西省生命与医药研究所签订的中药材技术合作协议,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1年合作社的主要技术人员参与的“铁杆黄芪速成丰产承包”获长治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创建的“沁晖”牌注册商标,2013年被国家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评为“CQGC”“中国优质产品”、“中国著名品牌”的称号。

2.2 2014年与沁县职业中学签订合作协议,全年培训中药材种植农户700余人次,为沁县培养出一大批中药材种植管理的技术骨干。通过技术培训,使沁县中药材种植区农民科技技术能力得到了增强,农业发展意识有了显著的提升,人口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增加15人的就业岗位。

“沁县春晖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解决了中药材种植区农户自身发展中药材种植可能面临的资金、品种、技术、销售等问题。在降低农户种植风险的同时,提高了沁县中药材产销的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程度,为该产业快速增长奠定基础。

三、今后及十三五期间发展思路、主要措施

1、发展思路

从中药材黄芩入手,按照自己钻研的“玉米地套种黄芩”技术,结合新药典的颁布,设计一套规范化黄芩种植的流程,建设万亩道地黄芩规范化种植基地,和全国知名药厂签订销售合同,保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价格的稳定。

2、主要措施

2.1 继续与山西省生命与医药研究所进行中药材技术合作,把黄芩的植物形态、生长时间、各种施肥比例、病虫害防治等进行研究记录,对

三、

四、五年生长的黄芩进行药检化验,得出一套真正的规范化种植流程。

2.2 通过加强对中药材种植农户的种植技术进行指导及示范,为订单农户提供全方位服务,并通过订单农业的实施,切实做到保护农民利益。

2.3 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向全县及周边种植户和种植单位辐射推广传授现代化种植技术,建立起一个稳定的产业系统,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发展特色农业,通过基地建设或订单的带动,延伸农业产业链,不断壮大主导产业的持续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

1、本地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短板

由于种植中药材资金所限,种植户科技意识较差,认为有风险,新技术、新品种推广进度慢,试验、示范基地规模不大,引导和带动能力不够,未能将中药材置于粮、菜等产业同等发展的选择上。

2、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行为,在此期间,资金回笼较慢,而土地租赁、农资购进、农具购置、季节性临时工工资等开支不能拖欠,例如,一年生板蓝根和多年生黄芩所出现的资金缺口是不一样的,所以希望上级部门在这些多年生的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上加大补贴支持。

2015年8月26日

春晖行动交流材料

春晖活动

春晖演讲稿

春晖行动

春晖简报

春晖行动

深化认识,积极探索发展“春晖行动”的有效途径(春晖行动交流材料)

春晖文学社章程

春晖社章程

寸草报春晖

春晖交流材料
《春晖交流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春晖交流材料 春晖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