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发布时间:2020-03-02 08:16: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录入:admin2008-3-6 人气:118

2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日,根据市领导要求,由市委农工办、市建委牵头,组织我市部分新农村建设联片示范区所在乡镇负责同志,专程到成都市就统筹城乡发展、先行示范推进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学习考察。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经验和做法。成都市辖9区4市6县,1.24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100万人,农村居民660万人,人均0.8亩土地。2006年,成都市实现GDP2750亿元,三次产业比7:45:48,全口径财政收入48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78.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8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235元。

成都市自2003年开始探索统筹城乡发展问题。2007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设立成渝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几年来,该市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努力推动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其城乡一体化战略可概括为“六句话”、“三个集中”、“三大工程”和“两个保障”。“六句话”:即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以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形成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以综合配套政策为保障,以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为着眼点和落脚点。“三个集中”:即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三大工程”:即农业产业化经营工程,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工程,农村扶贫开发工程。“两个保障”:即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内容是“三个集中”。

(一)把农村发展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城乡统筹,建设“全域成都”,是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定位。成都市把“走城乡一体统筹推进的城市化道路”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战略,从思想观念、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体制机制、领导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变革。成都市强调“城乡一体化发展”,把1.24万平方公里市域作为一个整体,以规划为龙头,进行整体谋划布局,避免就城市抓城市或就农村抓农村的片面做法,把农村和城市一起纳入城市化范畴,谋求城乡同发展、共繁荣。

(二)大力推进“三个集中”,谋求规模化发展,是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路径。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全市116个经济开发区整合为20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其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

的60%以上,集中度达到59%。农民向城镇集中。全市规划建设1个特大城市、8个中等城市、30个重点镇、60个新市镇、600个农村新型社区,城乡居民全部集中居住。当前,成都市从30个重点镇中确定14个优先发展镇,市财政每年扶持每个镇500万元,区县财政按1:2比例配套,集中发展3年,城镇居住人口均达到3万人以上。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通过转包、租赁、互换经营、入股等形式,加快和规范土地流转,全市已有180万亩土地实现规模经营,占20%,流转规模扩大和业主介入开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三个集中”互为基础,相互促进,推动科学发展、集约发展,为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转移安置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强化组织领导,转变政府职能,是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动力。坚持政府主导,改变传统体制下以城市为核心的管理理念,构建“城乡统筹、系统推进”的管理指导思想,将农村发展纳入全市发展的管理框架之中。一方面,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一体化推进机构,市及区县成立推进城乡一体化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推进办)。整合社会管理机构,先后对规划、农业、交通、水务、城管、财政和乡镇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着力解决行政管理上存在的职能重叠、城乡分割等问题。如农业管理体制,成都市设立隶属党委的农业委员会,撤销原分设局,将农业局、畜牧局、农机局、供销社、农工办、推进办等统一并入农业委员会,实现资源整合、强化领导。另一方面,全面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以简化行政审批为突破口,着力解决“越位”、“错位”和“缺位”问题。同时,在民主管理、依法行政和责任政府建设上进行配套完善,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四)加快制度创新,构建一体化支持系统,是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具体手段。着力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体系,为一体化提供全方位的支持系统。主要是“五大子系统”:以城镇体系规划为基础的空间支持系统;以新型公共财政制度为支撑大幅度增加对农村投入的财政转移支付系统;以全市统一的就业制度和劳动力市场为依托的失地农民培训、就业、居住与保障系统;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原则的乡村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支持系统;以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人居环境为目标的农村三大工程建设支持系统。每个子系统都配合一套完整的政策措施以及政策实施的保障体系、监督机制,这使得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没有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落实到城乡发展的各个领域之中。

(五)遵循客观规律,培育市场主体,坚持市场化运作,是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活力源泉。成都市的发展活力源于对客观规律的把握和运用,源于市场机制的探索和市场作用的发挥。成都市始终强调,深化对城乡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把加快城市化进程与推进新农村建设有机统一起来统筹推进;深化对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认识,坚持走集约集群发展的道路;深化对生产

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规律的认识,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切实改变不适应科学发展的生产关系。成都市特别注重对市场机制的探索创新,组建政府投资公司,自上而下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投资机制。比如,在财政支农中引入市场机制,组建农业投资公司(市国资委监管),2006年注入财政资金6亿元,投资公司参股支持农业农村建设,吸引金融资本40亿元。在土地流转中引入市场机制,组建各类集体经济组织,组织土地流转和土地整理开发,催生了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

(六)坚持“以人为本”,谋求全市人民群众福祉,是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最终目标。在工农城乡互动发展中,乡村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短期内明显改善,失地农民纳入城市运行轨道转变为城市居民。城市居民同样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受益:来自农村社会的矛盾冲突减少,社会安定和谐;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增强,城镇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乡村生态、生活环境改善,城市居民拥有多个开放式休闲公园。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现以国民为本,以满足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的共同需要为本,这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诠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基础,也是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初步成功的根本原因。

(七)强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组织保障。在加快发展进程中,注重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进行了以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村党支部书记差额直选和开放“三会”(区县与乡镇党委常委会、人大常委会、政府常务会)、群众评价干部等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着力解决干部“不在状态”问题,增强了各级干部的执行力。

锦江区新农村建设先行示范(五朵金花)的主要经验。锦江区是成都市的中心城区,面积6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万人,辖16个街道办事处,43个社区、16个村。2006年,全区实现GDP260亿元,三次产业比0.3:36.1:63.6,全口径财政收入28.5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2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4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28元。

锦江区按照成都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大力推进“三个集中”,积极探索土地制度改革,加快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实现了城市近郊农民就地城市化。突出代表是三圣街道办事处打造的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五朵金花”,率先创建成为新农村建设联片示范区。

(一)坚持规划引导。锦江区地处成都市通风口,郊区不允许发展工业和建设高层住宅。按照成都市的总体发展规划,锦江区把产业发展定位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先导区和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不把农民离乡进城作为实现现代化的唯一途径,而是积极探索“农房改造景观化、基础设施城市化、配套设施现代化、景观打造生态化、土地开发集约化”的发展路子,实现乡村城市化、

农民市民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上,三圣街道办事处以“集中”为手段,按照“一村一品一业”的思路,开发农业的文化传承、休闲观光功能,从2003年开始,用短短的四年多时间,先后规划建成“五朵金花”,并创建成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

(二)坚持政府主导。在“五朵金花”创建过程中,省、市、区、街道高度关注,集中推动,集中支持,致力于创建名牌。一是主导基础设施建设。在中心城区近郊12平方公里内,市、区两级投入1.16亿元,按照城市建设标准,对路、水、电、气、光纤、农居等基础设施全面改造,搭建了高起点的发展平台。二是主导社会事业发展。为保证农民在“五朵金花”建设中失地不失利、不失业、不失权,政府集中推动社保、教育、卫生、就业培训等社会事业发展。其中,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农村低保、义务教育等完全按城市标准对接运行。

(三)坚持市场运作。锦江区在加快农村发展过程中,政府主导的一面非常有力,但更注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尤其注重运用市场化运作机制,多元化解决“钱从哪里来”和社会管理中的一系列问题。一是产权改制。将广告经经营、物业管理、垃圾处理和商铺、停车场、观光车等全部推向市场,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没有后续管理成本。二是招商引资。围绕花卉产业引进规模企业30余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3亿元和1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各1家,过5000万元的企业3家。同时,注重引智,全国知名雕塑家赵树同、雕刻家李先海和成都市40多名画家都把工作室设在“三圣花乡”,推动了文化和创意产业的发展。三是组建集体经济组织。三圣街道办事处组建了近20种集体经济组织,培育了新型市场主体。如红砂村的花乡生态旅游管理公司,直接参与土地流转和集中,带领农民发展生态旅游。四是积极推进“村改居”。重点是量化集体资产,实行股份制改造,实现村企分离。

(四)坚持深化改革。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及锦江区各级都注重把握发展规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改革过程中不争论、不动摇,改革面越来越广,力度越来越大。主要是:土地管理改革,既坚持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又放活了使用权,扩大了收益权。基层民主政治改革,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基层干部的执行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户籍、社保、就业、金融等一系列制度创新,打破了城乡制度壁垒,基本实现了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五)坚持特色塑造。锦江区以规划指导农村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错位发展,形成“一镇一品”、“一村一业”发展格局。“五朵金花”就是立足三圣街道花卉种植优势进行的特色塑造,主要是把文化因子和产业因素结合起来,做大做强花卉产加销链条,同时深度开发生态旅

游,形成了“花乡”特色,也就培育了品牌和市场。“五朵金花” 特色塑造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七个一”:突出一个主题,即文化多样化;做强一个支撑,即农业产业化;盘活一个要素,即土地集约化;打造一个环境,即农村城市化;突破一个难题,即农民市民化;建立一个机制,即城乡一元化;强化一个理念,即发展品牌化。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情况汇报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着力统筹城乡发展 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新农村

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