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蚯蚓的日记

发布时间:2020-03-01 16:18: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蚯蚓的日记》绘本解读

一、绘本特点

1.设计巧妙

(1)封面和封底

书的封面五个大大的黄色的“蚯蚓的日记”的正下方是一条头戴小红帽的蚯蚓小弟,他用尾巴紧握着一支超大的黄色笔杆的铅笔,正在日记本上书写着什么。到底他在写些什么呢?翻开图画书,让我们游览一下蚯蚓的世界。(这里,不得不提到封底的那张图片,很幽默——小蚯蚓在6月5日的日记中写道“我有一种被偷看的感觉……”谁在偷看呀?其实就是读者了,所以读到这里会发现原来偷看的是我们呀!哈哈哈……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2)环衬和扉页

本书的前后环衬为我们展示了14幅蚯蚓小弟的生活写真,每一张照片都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小小的故事。

爸爸妈妈的结婚纪念日,恶心!——一个小男生的心理就这么微妙、生动。 功课那么多。——请看蚯蚓如何拉功课回家,再请仔细看看那些功课的书名。 5月15日和5月16日两篇日记。——请玩味蚯蚓如何沮丧、耿耿于怀、恶作剧、心理平衡。

我最爱的一坨泥土。——一个小男生的情怀表达得多么贴切。 第一天上学——有哭的,有笑的,有茫然不知所措的„„

但精彩的故事还在后面,翻开扉页,又一版艳丽的画面直扑眼帘,这儿是蚯蚓小弟的家园呀,好一片青葱鲜嫩、生机盎然的草丛王国!平视的视角,一下子就把我们拉进了蚯蚓小弟的微观世界,我们变得和蚯蚓一般的小了。

2.想象力丰富

蚯蚓是没手没脚的,你想象过他将如何写字?你想象过他将如何看书?你想象过什么是他的凳子和桌子?用餐的时候,他使用什么餐具?睡觉的时候,他的帽子会挂在哪里?如果他被蜜蜂螫了,会怎么样?带着这些问题,请你再回到书里去找一下。这时候,你能不感到,这些简单的画面却是那么的丰富吗?

但这些内容只是点到为止,它给你留下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这对孩子读者来说,是多么好的机会啊,去帮你的孩子展开想象吧。比如:“我被蜜蜂螫了”,它可以让你的孩子自己编一篇蚯蚓没有写到的日记。

3.视角独特

从小蚯蚓的观点看世界,纪录了学校、家庭和朋友之间的生活点滴,还有对自我、未来的想法,很能得到孩子认同。同时,故事趣味性较强,将普通小男孩的天真与快乐与不易接触到的蚯蚓相融合,容易激发孩子对蚯蚓等小动物的好感和探究的好奇,同时也能与自己的生活发生共鸣。

二、绘本解读

1.绘本中的科普

《蚯蚓的日记》科学味儿十足,是对孩子们进行自然科学常识普及的很好方式:蚯蚓的外形与生活习性、蚯蚓和蜘蛛的不同特长、蚯蚓的危险(被抓做诱饵)、下雨的时候蚯蚓会钻出泥土等等。 日记从3月20日开始讲起,到8月1日结束,截取了这近五个月时段里的18篇日记。这18篇日记,在幽默诙谐的讲述之中,很好地解答了孩子头脑中那些关于蚯蚓的诸多问题。

问题一:为什么下雨的时候蚯蚓要跑到人行道上呢?

4月10日的那篇日记提到了原因:“下了整晚的雨,地下湿透了,我们一整天都待在人行道上……”。当女儿读到这儿时,很高兴地说:“喔,原来是这样啊!”

更为科学的解释是:蚯蚓是靠皮肤呼吸的,平时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溶于蚯蚓皮肤表面的粘液里。下过大雨后,雨水填满了土壤缝隙,蚯蚓无法呼吸了,只能钻出地面。

问题二:蚯蚓为什么要钻地道呢?

翻开图画书正文,第一篇,3月20日的日记,形象地告诉了我们答案:“非钻地道不可——帮助地球呼吸!”图中的蚯蚓小弟正咬着牙像钻机一样用他的头部钻地道呢!但与左页的蓝色的大地球相比,他实在太小了,只是一个肉眼看不到的小点儿(如果你仔细对照一下世界地图,你会发现蚯蚓小弟原来是一条美国蚯蚓,呵呵,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人哪)。更为科学的解释是:松土壤利於通气和排水,将有机物质拖入所挖洞穴使加速分解,从而增加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能够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同时,蚯蚓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蚯蚓吃进的腐烂有机物和大量土粒,经过消化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其中含有丰富的氮,磷, 钾等养分。

蚯蚓对人类的其他价值?

蚯蚓的身体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价值很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利用蚯蚓来处理有机废物的效率很高,如1亿条蚯蚓一天就可吞食40吨有机废物。

问题三:蚯蚓吃什么食物?

蚯蚓吃什么食物?在书中我们能很容易的发现蚯蚓喜欢吃土里的垃圾(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喜欢吃腐烂的叶子、喜欢吃报纸……还喜欢吃作业?是的,4月15日的日记就记叙了这么一件趣事:

“今天我忘记带午餐,肚子实在太饿了,只好吃回家功课。老师叫我写十次„我以后不吃回家功课‟。写完以后,我把那张纸也吃了。”女儿对这段文字不是十分“感冒”,当我把它念给学生听时,那群一年级的小学生都乐得哈哈的。

更为科学的解释是:蚯蚓以土壤中腐烂的生物体为食,进食同时吞下大量土壤、沙及微小的石屑。据估计,蚯蚓每日的进食量及排遗量与其体重相等。

问题四:如何分辨蚯蚓的头和屁股?

从《蚯蚓的日记》中来看,似乎蚯蚓的头和屁股很难分清,要不,蚯蚓小弟就不会嘲笑她的姐姐“脸永远长得跟她的屁股一个样”。

有环带的那端是蚯蚓的头部(生物学书上也是这么说的)。比如,下面这张图中的蚯蚓老师,她头部下方的环带十分明显——

还有一幅在后面的环衬中的图片“我最爱的一坨泥土”中的蚯蚓小弟身上的环带也是紧挨着头部。

但也似乎不是那么一回事,书中蚯蚓小弟的环带经常是画在身体的中部,而在有关钓鱼季的那篇日记里,蚯蚓小弟一家五口的环带却都长在靠近尾部的位置。

到底蚯蚓的头部在哪里呢?看来作者也没有十分注意这个问题。在外面观察,这个问题似乎不用回答了,因为蚯蚓前进的方向就应该是它头部冲着的方向了。如果仔细观察,我们还会发现蚯蚓的头部似乎还有一个小白点,那个白点是什么?经过上网查询,才知道那个小白点是蚯蚓的口而不是眼睛。蚯蚓长期生活在土壤里,土壤里很黑暗,它的眼睛没有用处,就退化了。但蚯蚓口的前端有嗅觉和感受滋味的细胞,它是靠感觉器来探路和寻找食物的。

问题五:蚯蚓有牙吗

书上说:“蚯蚓小弟永远不必看牙医:没有蛀牙——也没有牙齿。”但3月20日的那则日记,图中的吃报纸蚯蚓爸爸的嘴里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仔细瞅瞅,钻地道的小蚯蚓的嘴里也有牙呢!

这也是这本书的一处硬伤。很多时候成人都很难以发现这一点,倒是孩子总能够细心的发现作者的失误,比如蚯蚓没牙却在一开始被画上了牙齿,在童心老师和其女儿共读时,也是他的女儿首先发现的。另外,关于蚯蚓的环带,图画书中作者也画错了,就像那个头部的环带经常变换位置一样。

2.图文观察

本书的画面信息丰富,而文字简短,图文之间互为补充,是锻炼孩子自主观察画面并概括表达的很好素材;同时因为是日记的形式,画面之间的连贯性相对较弱,事件相互独立,在给孩子共读时适当的放慢速度,引导孩子自发的观察画面细节,和孩子交流讨论书中的有趣情节或者孩子所发现的科普问题,是比较适宜的共读方式。

3.教育价值

从题材而言,是日记的形式,可以让中大班和小学低年级掌握这种方式,用一句话或者几句话,图片等形式表达出来。初步掌握这种表达方式。 从内容而言,特别是对家长,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这本书用风趣的方式收录了孩子教育中的关键点: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比如:

同伴交往(与蜘蛛发生的故事:相互学习相互学本领,同时也能帮助孩子认识到不同的动物擅长的本领不同,刚一吵架第二天就和好,这也是孩子同伴交往的特点);

学习(家长对孩子的鼓励与批评); 礼仪(5月1日给蚂蚁说了一整天的早安);

健康(因吃了过多的食物而肠胃不适导致晚上做噩梦);

运动(跳舞,想象一下蚯蚓还可以怎么跳,可以和孩子编一个蚯蚓操一起来做) 理想(做情报员); 养宠物(养大狗不被允许);

附:童心博文中关于《蚯蚓的日记》的检测题

http://blog.xx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371847

1.小朋友你知道蚯蚓住在哪里吗?(请在□打ˇ)□天上 □水里 □树上 □土里 2.小朋友你知道蚯蚓最爱做的事是什么呢?(请在□打ˇ)□钻地道 □倒立走路 □吐丝 3.小朋友你知道蚯蚓的食物是什么呢?(请在□打ˇ)□石头 □泥土 □花蜜 □小昆虫 4.小朋友你知道蚯蚓有没有脚呢?(请在□打ˇ)□有 □没有 5.小朋友你知道蚯蚓有没有牙齿呢?(请在□打ˇ)□有 □没有

6.小朋友你知道蚯蚓的运动方式吗?(请在□打ˇ)□用跳的 □用扭动的 □用飞的

7.小朋友你知道书中的蚯蚓怎么恶作剧呢?(请在□打ˇ)□向蚂蚁说早 □到公园吓女生教蜘蛛钻地道

□ 8.小朋友你知道蚯蚓对地球有没有贡献呢?(请在□打ˇ)□有 □没有

9.小朋友你觉得蚯蚓的贡献是什么呢?请写下来。

10.小朋友你知道蚯蚓最害怕什么动物呢?(请在□打ˇ)□蜘蛛 □ 老虎 □ 鸟禽类

11.小朋友你知道蚯蚓最担心什么事情呢?(请在□打ˇ)□被泥土压死 □ 被蜘蛛吊在树上 □被人类踩扁

12.小朋友你知道下雨后蚯蚓为什么要跑到地面上呢?请把你的原因写下来。

13.钓鱼季节一到,蚯蚓为什么要钻到更深的地方呢?请把你的原因写下来。

14.小朋友你认为人们钓鱼时挖蚯蚓要做什么呢?请写下来。

15.你会不会像蚯蚓一样有礼貌并尊重生命呢?(请在□打ˇ)□会 □ 不会 16.小朋友你会不会像蚯蚓一样爱护地球呢?(请在□打ˇ)□会 □ 不会

17.创造性作业:

小朋友,看完这本书,加上前面的探讨,想必你对蚯蚓有很深的认识了,请写下你对蚯蚓及这本书的感觉吧!现在请运用想象力及创造力,画出你脑海中蚯蚓的样子及它们生活的情景。

蚯蚓的日记

《蚯蚓的日记》

蚯蚓观察日记

蚯蚓日记教案

《蚯蚓的日记》读后感

蚯蚓的日记[定稿]

《蚯蚓的日记》读后感

蚯蚓的日记教案

蚯蚓的日记教案

蚯蚓的日记教案

蚯蚓的日记
《蚯蚓的日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