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朱孝伟:江苏高考作文阅卷汇报(文字稿)

发布时间:2020-03-02 03:50: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壹 作文阅卷汇报

作文题目:根据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游子吟》)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慈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毋须探询他们的作品或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行述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患难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2.角度自选;3.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一 审题

1、对三则材料的理解

三则诗文材料涵盖古今中外,给考生以诸多提示。

材料一,“临行密密缝”的慈母之爱,源于对游子“迟迟归”的忧虑。慈母不忍游子远行,又必须放手任其远行,这是亲人间忧与爱的交织。

材料二,鸟儿对土地的歌唱,表面上是生灵对环境的忧与爱,本质上是儿女对故乡、民族、国家的忧与爱。 材料三,是对所写伟人经历和品质的某种概括,其中的爱与忧,超越种族、国界和故土,带有全球视野和宇宙情怀。

2、对“忧与爱”的理解

“忧与爱”不是一个简单的关系型命题,而是一个有着多重甚至悖论的复杂关系的命题。

“忧”,可以是忧虑、忧患、忧郁、忧思、忧愁,甚至是忧愤;“爱”,可以是情爱、慈爱、友爱、博爱,甚至是溺爱。

而“与”所传达的正是两者的关联。忧中有爱,爱中生忧;小忧与大爱,大忧与小爱;爱自然,爱生命,爱社会,忧天下,忧黎民,忧生态,等等,皆可用“与”来关联,展开多元的或对应的、有深度的考察与思考。

二 评分

1、基本原则

须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要从切题、立意、选材、结构、文体等写作基本能力和语文修养诸方面全面衡量,综合量分。符合文体要求,是指符合考生所选文体的基本要求。

2、赋分等级说明

一类卷:63分以上(语言); 二类卷:56-62分(“三基本”); 三类卷:49-55分(基本切题); 四类卷:42-48分; 五类卷:28-41分; 六类卷:27分以下。

3、评分表解

4、几点说明

①关于“切题”。所写内容为“忧与爱”两者间合乎情理之关系者,视为切题。所写虽涉及“忧与爱”之关系,但在情理上显得牵强的,或者在“忧与爱”关系中侧重于某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有所关联的,视为基本切题。所写内容完全不涉及“忧与爱”两者关系,或者简单地把“忧与爱”整体打包,且与题目没有任何关系的,均视为不切题。

②关于“立意”。议论文能就“忧与爱”两者关系,分析推导出新颖而独特的观点,记叙能借助生动的故事,个性化的人物形象,演绎出“忧与爱”的深刻意蕴,应视为立意深刻和独到。

③关于“表达”。作文评分一定要注重“语文素养”。凡词汇贫乏,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者;凡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思维混乱者;凡书写潦草,错别字病句较多者,一律下浮一个档次,严重者直接进入六类卷。 ④关于“文体”。文体不伦不类,视为五类卷;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

5、个案处理

①确认为抄袭,其中2/3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的,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不超过10分。 ②诗歌交专家组处理。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的,正常评分再扣字数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不超过46分。具体操作:不足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

④内容上有严重失误的“问题卷”,交专家组处理。 ⑤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1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

忧与爱(满分范文)

鸡吃饱了蹲在架子上打盹,猪挺着滚圆的肚子窝在一角直哼哼;太阳还恋在山头,天边一抹酡红,里面幸福满满的。

村口一阵闹腾,驴子唱起了戏,是半瞎卖瓜回来了。

半瞎卸下驴车,喝尽丑儿递过的凉茶,没套驴就拉上板车下地摘瓜了。车刚满,刚才还是试探性的月夜,现在已妥妥帖帖的是夜了。半瞎埋头拉车,心里却一阵担忧:该不该叫儿子明天一起去卖瓜呢?自己又不善言语,儿子会不会生气?丑儿在后面推着车,忧虑着:应不应该陪爹卖瓜?可自己是个学生,爹却又瞎又丑又老又穷,丢不丢人呢?

“明儿个跟爹去城里卖瓜不?”半瞎还是怯怯地问了句。“唉。”丑儿不觉竟应了。可他心里又矛盾了。

第二天凌晨,鞭子撕开夜幕,驴车“吱呀”上路了。半瞎心里兴奋极了,一路上和着驴蹄敲击地面的声音哼着小曲;丑儿盯了一路脚趾,像是赴刑。

摆好摊子后,半瞎蹲在旁边用仅剩的左眼温柔地迎着三三两两的行人。丑儿却躲在驴影里,仿佛驴影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这时的他,简直就似害病的眼怕光,破碎的皮怕汗。

驴子嘶叫了一通,甩走了叮在尾巴上的苍蝇。

这时一个早起买菜的妇人绕过一辆装满瓜的机动三轮车走向驴车。“老乡哪里的瓜啊?”“汴塘瓜,不甜不要钱!”半瞎起身应道,每个字像下了保证金似的,他身为农人确是从不吹牛。“哟,你儿子帮忙卖瓜啊,看你多幸福啊!”妇人道。丑儿脸像红透的番茄,他的担忧还是应验了。 日头渐渐高了,毒辣辣地审视世间百态。

半瞎又是称瓜又是找零,忙得一身汗。丑儿看父亲泛着盐渍的黄衬衫贴在背上,衬出根根骨头,像极了干瘪的茄子。丑儿看到驴子瞪着自己,滚圆的驴眼里自己扭曲了。

买瓜的人愈来愈多,驴子烦躁不堪。日头越来越烈。

丑儿终于走向父亲,“爹,我来找零吧!”半瞎愣了一下,那瞎了的像蒙灰的劣质珠宝的右眼却泛起了光。

果然今天快多了,没到一点就剩俩瓜了。这时一汉子赶过来,包圆了,说买个汴塘瓜不易,又去驴车找。果然又抱出个大西瓜。突然半瞎一把夺下,宝贝似的搂着说此瓜不卖。汉子无奈地走了。

半瞎坐下,用力掐开瓜递给丑儿说:“多好的瓜,留着咱爷俩吃!”丑儿眼湿了,他知道父亲今天是真高兴。

日头突然温情起来。

小城里,大街上,驴车边,依偎着的父子,还有那驴,啃着瓜。丑儿不再感觉丢人,不再感觉父亲令人生畏;半瞎不再担忧儿子不接受自己,转而觉得心里满满的。

驴子开心地又唱起了戏,天上太阳幸福地洒下温暖的光。

【简评】这篇幸福满满的父子卖瓜故事让人眼前一亮!你看,卖瓜前,父子从同忧到同去;卖瓜时,先是父忙子闲,一席妇人话让儿子震颤;然后父忙子帮,爱意洋溢;最后父留瓜慰子,其乐融融!淡淡的忧与浓浓的爱,在作者高妙、老到的文笔中尽情展现。真是构思颇具匠心,叙事跌宕起伏,细节意蕴丰厚,情感真挚深沉。

忧与爱(满分作文)

早晨,于惴惴不安之中,凌晨三点十分,我便醒了。紧张,焦虑,万分不安都藏于心底,心儿咚咚跳个不停。今日,我将走向考场。

天刚蒙蒙亮,走出卧室便看到厨房亮着灯,与对面楼层的漆黑一片相比,我家的灯格外突兀。妈妈在准备早饭,可是我的心情迫使我吃不下去,便倒了一大杯水想要一饮而尽。“别,今天语文考三个小时,中途不能上厕所,少喝点。”妈妈连忙阻拦,我恋恋不舍地放下杯子。

时间嘀嘀嗒嗒,坐立不安的我更加焦躁,口渴难忍可家人不让喝水也令我有几分懊恼。好不容易校车来了,我才风一般地冲下楼去,同校的学生们没有了往日的唧唧喳喳,都在看题目,我也拿出讲义继续翻看。

看到校车上有饮水机,我便拿出水杯去接,水刚送到嘴边,送考老师便嚷道:“上午少喝水,考语文。”我再次放下了杯子,下了校车领了准考证,我便拉着好友的手去报刊亭买水,谁知她也来了一句:“别买了,上午考语文,仨小时呢!”我如泄了气的皮球一般又被从救我于水火之中的纯净水旁拉了回来,“考场里有水,你进去再喝。”我无奈地点了点头,此刻的我已没了说话的力气。

进了考场,我先环视了考场一周,传闻中的考生用水呢?根本没有。讲桌上只有两瓶农夫山泉,这大抵也是监考老师的吧,我咽了咽干得难受的嗓子,在监考老师用金属探测仪探我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问了一句:“老师,考场哪儿有水?”前面瘦小的女老师腼腆地笑了:“你想喝水啊,桌子上那两瓶水你拿一瓶吧,我不喝了。”我羞涩地笑了,还是不拿了吧,那是老师的,我又咽了咽口水。

找到考场,坐了下来,肚子开始咕咕叫,早上没吃饭,喝点水也是好的呀。我趴在桌子上,一手捂着肚子,一面听着心跳加快“咚咚咚咚……”

耳朵紧紧挨着桌面,咦?仿佛有人向我走来又走了回去。我抬头一看,一瓶水正静静地站在我的桌下,那名齐耳短发、矮矮小小的老师对我一笑,一丝感动涌上心头,温暖我整个宇宙,我迫不及待地拧了开来,畅饮几口,想起早上妈妈、老师、好友的叮咛,我又放下了水杯,只是那份清凉早已沁入心脾,湿润了我的嗓子,甘甜了我的胃脾。

“谢谢你们,妈妈,送考老师,好友以及这位素不相识的老师。你们担忧我喝水过多影响正常发挥,同时那位女老师又担心我口渴难忍,我感受到你们的忧虑与背后那份朴实的爱!”

特别是这位瘦小的老师,大抵我这一生与你只有一面之缘,可是你给予我的那份清凉我莫不能忘。

忧的背后隐藏着爱,爱与忧本是同一物,有了爱才能感到忧虑不是吗?谢谢你们对我担忧,忧的背后的那份爱我更铭刻于心。

忧与爱正在考场中进行着……

【简评】这是一篇聪明机智的临场即题之作。作者就借高考说事,因考语文要考三小时,于是母亲、老师、好友都因担忧而劝阻他喝水,而监考老师见他口渴难耐又给他一瓶水喝。文章以“喝水”为线索,把一个简单的故事演绎得波澜起伏,妙趣横生,且巧妙地扣住了“忧中见爱”的主题。语言活泼诙谐、富有生活气息。构思精巧,小中见大。

涉嫌抄袭的高分作文

窃以为,人间的味道有两种:一种是草木味,一种是荤腥味。

年代也分两款:乡村品格和城市品格。

乡村年代,草木味浓郁;城市年代,荤腥味呛鼻。

沈从文叹息:乡下人太少了!

一丝忧愁像杂草一样慢慢滋生,是啊,他们哪儿去了呢?

所谓乡下人,显然非地理概念。不妨说说我儿时的乡下。

每逢开春,门外便荡起“赊小鸡哎赊小鸡”,悠长、飘曳,像歌。赊小鸡,即以先欠后还的方式买新生的鸡崽。卖家是游贩,你买多少鸡崽,他记在小本子上,来年开春他再来,你用鸡蛋顶账。那时,我的小脑袋瓜还在琢磨,要是欠债人搬了家或死了,或是那小本丢了咋办?岂不冤大头?

后来,我突然明白这就是乡下人的爱,一种信任的爱。

没有弯曲的想法,用最简单的约定,做最简单的生意,把能省的心思全都省了。

原本只有乡下人,城市人——这个新产品不知从哪冒了出来。他们通算术、精谋略,每次打交道,乡下人总吃亏。于是,进城的人越来越多,乡下的人的忧愁不仅如此。山烧成砖料,劈成石材,树削成板块,熬成纸浆……田野的膘,滚滚往城里走。

城市越来越肥沃,乡村瘦瘦的,像抽空了的包装袋。

城门内的,未必都是城市人。

20世纪前,虽早已有了城墙,有了集市,但城里人依旧是乡下人,骨子里仍透着草木味。

古商铺,大清早就挂出两面幌子:一曰“童叟无欺”,一曰“别无二价”,一热一冷。我犹喜欢第二幅的脾气,有点牛,但以物真价实自居,严厉得让人信服。如今,大街上到处是跌价促销,跳楼甩卖,到处喜笑颜开的打折卡、优惠券,反而让人觉得笑里藏刀,不怀好意,前者是爱后者是忧。

某年,张中行去天津,路过杨村,闻一糕点出名,兴冲冲前往,答无卖。为什么?因为没收来好大米。先生纳闷,普通米不成吗?总比歇业强啊!伙计很干脆,不成,祖上有规矩。

我想这规矩,这死心眼的犟,就是乡下人的爱。

想想乡下人的绝迹大概就在这十几年间。盛夏之夜,再也没有遇见萤火虫,这也是近年来的事。这就是乡下人之忧,乡村之忧。

真希望某天能看到一个乡下人挑着担子,满筐嘤嘤鸡崽。

贰 一些教学思考

一、均分与去年持平,喜忧参半

1、全省均分:45.6

2、几组数据的分析

(1) 70 480 14.6% (2) 45.6 311 14.6% (3) 45.6 312 14.6% (4) 45.6 70 65.1% (5) 311 480 64.7% (6) 312 480 65.0%

3、近两年作文各等次的得分对比

类别 所占比率(%) 2011年 2012年 一类卷(63-70) 0.4 1.5 二类卷(56-62) 3.0 8.2 三类卷(49-51) 21.0 32.9 四类卷(42-48) 69 35.8 五类卷(41分以下) 8.0 20.0

(考生:2011年 49.97万人 2012年 469022人)

二、学生作文现状

1、命意:浅表,趋同

2、语言:乏力,乏味,乏善可陈

3、结构:缺乏基本技巧训练

4、习惯:无序,应付,捉襟见肘

5、忧与爱:理科题海化,文科理科化,语文边缘化,写作被淡化。文学是青少年最美的梦想,每天私藏100字……

三、作文训练的思考

审题难度降低后,我们的写作训练的相关思考和对策:规范意识、亮点意识、考场意识。

1、继续强化引导,关注现实生活

2、要进一步倡导写大环境下的“自我”

3、要加强文体训练

4、要慎重选材

5、要正确对待“提示语”

6、要强化“三基本”训练

7、要重视文面规范化训练(漂亮,工整,大方 ) 附录(重要的文件索引) 2012年6月25日六家媒体同时刊载的高分作文: 《新华日报》:6篇 《南京日报》:2篇 《南京晨报》:4篇 《金陵晚报》:7篇 《扬子晚报》:8篇 《现代快报》:7篇

感谢所有同仁!敬请批评指正。2012.8.21

江苏高考作文阅卷启示

高考作文阅卷汇报

高考作文阅卷

高考作文阅卷反思

高考作文阅卷心得

高考作文阅卷心得

高考作文阅卷心得

高考作文阅卷感悟

高考作文阅卷感悟

高考作文阅卷有感

朱孝伟:江苏高考作文阅卷汇报(文字稿)
《朱孝伟:江苏高考作文阅卷汇报(文字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